DB15T 3764-2024草地碳儲量調查與核算技術規程_第1頁
DB15T 3764-2024草地碳儲量調查與核算技術規程_第2頁
DB15T 3764-2024草地碳儲量調查與核算技術規程_第3頁
DB15T 3764-2024草地碳儲量調查與核算技術規程_第4頁
DB15T 3764-2024草地碳儲量調查與核算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I前言 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調查內容 34.1調查指標 34.2調查時間 34.3調查頻次 35樣地布設 35.1布設原則 35.2樣地數量 45.3樣方設置 45.3.1樣方布設 45.3.2樣方數量 ……………5.3.3樣方面積 46植被取樣 446.1植被地上生物量 ………………46.2枯落物生物量 446.3植被地下生物量 47土壤取樣 57.1碳含量測定樣品 57.1.1采樣深度 57.1.2土壤取樣 57.1.3土壤回填 57.2土壤剖面樣品 57.2.1土壤剖面 57.2.2土壤容重 57.2.3土壤礫石含量 57.2.4剖面回填 68碳含量分析 68.1樣品制備 68.1.1植物樣品 68.1.2土壤樣品 6 668.2碳含量測定 68.2.1有機碳含量6II8.2.2土壤無機碳含量 9.1.1樣地尺度的碳密度計算 9.1.2區域尺度的碳儲量核算 III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召明、陳翔、韓國棟、崔海鵬、張曉嚴、徐勃、蘇日圖、李寧、阿1草地碳儲量調查與核算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草地生態系統碳儲量的調查規程與核特定面積和土層深度下草地生態系統中植被和土壤的碳元素總質量。包括植被碳儲量和土壤碳儲2[來源:DB15/T3683-2024,3.1.9,有修改]3土壤中各種負價態的含碳無機化合物,包括土壤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土壤中的鈣鎂碳酸鹽沉積物以及土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來源:DB15/T36單位面積和一定深度土體下草地生態系統的有機碳總質量。包括:植被和土壤有機碳密度。常用單[來源:DB15/T3683-2024,3.1.6,有修改]土壤容重soilbulkdensity單位體積原狀土壤干土的質量(不包括粒徑>2mm的礫石)。常用單位為g/cm3。土壤中粒徑>2mm的礫石占單位體積原狀土的體積比。4調查內容生態系統碳儲量的調查內容包括植被碳儲量和土壤碳儲量:——植被碳儲量的調查指標包括:植被地上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以及相應的有機碳含量;——土壤碳儲量的調查指標包括:不同深度土層的土壤容重、土壤礫石含量、有機碳含量和(或)無機碳含量。4.2調查時間應在每年固定時間采樣,推薦季節為夏季草地生長旺期。考慮到不同草地類型生長季節的區域差異,可靈活調整監測時間。4.3調查頻次調查頻次隨監測任務要求制定。區域尺度的長期監測每5~10年一次。以生態修復成效監測為目的時,應在修復前和工程期結束后各進行一次。5樣地布設5.1布設原則布設原則包括:——系統性,基于監測區域的草地分布圖等基礎資料,結合遙感影像,系統性布設監測樣地;4——長期性,具有長期規劃的監測工作,應考慮設置較大面積監測樣地,以保證后續監測需求。在樣地中間區域設置樣方,或沿樣線均勻布置。建議按50m~100樣方按照群落中的植物高度和株叢幅度分為2類:一類是植物以高度<80cm草本或<50cm灌木半灌木為主的草本樣方;另一類是植物以高度≥80cm草本或≥50cm灌木為主的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樣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為主的樣地,每個樣地的草本樣方不少于3個;灌木和高大草本——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樣方,用1m×1m的樣方,如樣方植物中含叢幅較大的小半灌木用2m——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樣方,可用3m×3m、5m×5m或10m×10m的樣方。5無法采用根鉆取樣的沙地或多石塊樣地,通過挖取7.1.1采樣深度7.1.2土壤取樣7.1.3土壤回填7.2.1土壤剖面7.2.2土壤容重采樣深度的分層方案同本文件6.3。);),);針對面積較小的區域,為減小剖面挖掘對取樣地的破壞,可以采用容重鉆進行逐層取樣。7.2.3土壤礫石含量6 (2)8碳含量分析8.1樣品制備8.1.1植物樣品將植物地上生物量樣品和枯落物樣品帶回實驗室,65℃烘干(一般為24h~48h)至恒重后稱重。將根系樣品帶回室內漂洗,去除非根系物質,65℃烘干(一般為24h~48h)至恒重后稱重。8.1.2土壤樣品用于土壤碳含量測定的樣品,應采用靜電吸附法去除土壤中的毛細根,減8.2碳含量測定有機碳含量測定采用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法或元素分析儀法。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法按照NY/T1121.6執行。采用元素分析儀測定土壤有機碳含量時,8.2.2土壤無機碳含量9碳儲量核算9.1面積累積法樣地尺度的生態系統碳密度包括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計算公式見公式(3):7j——植被地下生物量分層數量;j——土體分層數量;j——j層土體的深度;j——j層土體的土壤容重;j——j層土體的土壤有機碳含量;j——j層土體的礫石體積比;基于植物生物量估算植物有機碳含量時,采用國際上常用的轉換系數0.9.1.2區域尺度的碳儲量核算用監測樣地的生態系統碳密度乘以其代表的相應區域或相應類型草地的面積,累加后獲得監測區域的碳儲量。該方法要求具有監測區域不同草i——i區域的生態系統碳密度;i——i區域的面積。8937.034.337.968.283.969.454.146.147.346.834.683.787.562.855.450.441.736.320.740.872.785.981.367.060.230.129.943.060.463.181.269.442.339.947.452.161.889.889.691.279.671.663.750.148.355.564.467.571.260.059.153.2建立不同區域各類草地植被高度與采食量的關系模型。采食量可通過按一定高度逐層剪取地上生物量估算。野外監測中,測定現存草地植被高度9.7[1]8.1[1]8.7[1]7.14[2]2.68[2]注2:馬文紅,方精云.內蒙古溫帶草原的根冠比及其影響因素.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2(6):774~注3:韓彬,樊江文,鐘華平.內蒙古草地樣帶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梯度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006,30(4):553~562。[1][1][1][1][2][2]0.750.790.840.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