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207-2025 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技術規范 2025-01-24 2025-08-01_第1頁
GB-T 45207-2025 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技術規范 2025-01-24 2025-08-01_第2頁
GB-T 45207-2025 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技術規范 2025-01-24 2025-08-01_第3頁
GB-T 45207-2025 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技術規范 2025-01-24 2025-08-01_第4頁
GB-T 45207-2025 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技術規范 2025-01-24 2025-08-0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30CCSB4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45207—2025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vivoconservationofchickengeneticresources2025-01-24發布2025-08-01實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GBT45207—202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國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74/)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河南農業大學、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全國畜牧總站、北京市畜牧總站、廣西參皇養殖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圣澤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陳繼蘭、孫研研、康相濤、王克華、韓威、于福清、李云雷、趙小麗、李轉見、袁經緯、楊宇澤、曲亮、李東華、楊福劍、肖凡。Ⅰ/GBT45207—2025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技術規范范圍1本文件規定了雞遺傳資源活體保護的保種場和基因庫的基本要求、保種群的組建、繁育、保種方法和遺傳資源補充交換和檔案記錄與管理等要求,描述了保護效果監測與評價方法。本文件適用于保種場和基因庫開展雞遺傳資源的活體保護。規范性引用文件2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技術規范第9部分:家禽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原種雞群禽白血病凈化檢測規程家禽孵化良好生產規范GBT27534.9/GBT36195/GBT36873/GBT40454/GBT43173種雞場雞白痢沙門菌凈化規程/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畜禽場場區設計技術規范HJT81/NYT682/NYT1167畜禽場環境質量及衛生控制規范/畜禽微衛星DNA遺傳多樣性檢測技術規程畜禽線粒體DNA遺傳多樣性檢測技術規程NYT1673/NYT1898/NYT3450家畜遺傳資源保種場保種技術規范第1部分:總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家系保種法pedigreebasedconservation保種群建立家系,采用家系等量留種,按照不完全隨機交配或者輪配模式進行繼代繁育的保種方法。3.2群體保種法non-pedigreebasedconservation保種群不建立家系,采用隨機留種,按照隨機交配模式進行繼代繁育的保種方法。3.3家系等量留種equalizationoffamilysize在每一世代繼代繁育時,每個家系所有公雞分別選留相同數量的后代公雞,所有母雞分別選留相同數量的后代母雞。注:一只公雞和若干只母雞及其后代為一個家系。1/GBT45207—20253.4隨機留種randomselectionofbreeder在每一世代繼代繁育時,根據所需要的留種數量隨機留取繁殖用的個體。3.53.63.7隨機交配randommating保種群中某個性別的任何個體都有同樣的機會與另一性別的任何個體交配。不完全隨機交配incompleterandommating在避開全同胞、半同胞交配的前提下實行隨機交配。輪配rotationalmating家系間按照輪回的配種模式進行交配。保種場和基因庫的基本要求場址選擇44.1保種場應建在遺傳資源的原產地或與原產地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一致或相近的區域。基因庫可4.1.1根據遺傳資源集中保護的需要選址。場址所在地及周邊地區兩年內無重大家禽疫病發生史。4.1.2場區設計和環境4.2場區設計應符合NYT682/的要求。4.2.14.2.2場區環境質量和衛生控制應符合NYT1167/的要求。衛生防疫4.3應制定消毒、免疫和防疫措施。廢棄物處理4.4病死和病害雞的處理見《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4.4.14.4.2糞便污染防治和無害化處理應按照/的要求執行。和/HJT81GBT36195保種群的組建5遺傳資源收集5.1應收集于原產地的多個分布區域,各區域收集數量應基本相同,公母比例應相近。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應符合本品種特征特性,不應混有外來血緣。5.1.15.1.25.1.3收集公雞不少于90只、母雞不少于600只,或種蛋不少于2000個。搶救性保護瀕危雞遺傳資源的收集數量依具體情況而定。遺傳資源整理外貌特征5.25.2.1對羽色、羽型、冠型、脛長、脛色、喙色、耳色、膚色及鳳頭、胡須、毛腳、多趾等特殊性狀進行選留、提2/GBT45207—2025純。對于上述性狀存在多種類型的群體,宜按不同類型組建類群。生產性能5.2.2測定個體生長和繁殖等主要性能指標,選留符合要求的個體。垂直傳播疫病凈化5.2.3應按照GB/T43173進行雞白痢沙門菌病凈化檢測,應按照GBT36873/進行禽白血病凈化檢測,選留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個體。基礎群的組建5.3選擇符合要求的個體組建保種群的0世代基礎群。家系保種法基礎群的家系數不少于30個,母雞不少于300只;群體保種法基礎群的公雞不少于90只,母雞不少于600只。保種方法6家系保種法6.1世代間隔6.1.1不低于1年。宜1年~1.5年。留種6.1.2應采用家系等量留種。當母雞無后代時,則在該家系其他母雞后代中隨機選留替補。6.1.2.16.1.2.2留種家系數不少于30個,母雞不少于300只。選配6.1.3不完全隨機交配6.1.3.1采用不完全隨機交配方法進行選配。輪配6.1.3.2每個家系等量留種的公、母雞按照表1輪配模式組建新的家系。組建1世代家系時,用0世代1號家系的公雞與2號家系的母雞組建成1號家系,用0世代2號家系的公雞與3號家系的母雞組建成2號家系,依此類推;組建2世代家系時,用1世代1號家系的公雞與3號家系的母雞組建成1號家系,用1世代2號家系的公雞與4號家系的母雞組建成2號家系,依此類推。3/GBT45207—2025表1輪配模式示意每個世代新組建的家系編號123……n-2n-1n親本公雞來源家系親本親本公雞來源家系親本母雞來源家系親本公雞來源家系親本母雞來源家系親本親本母雞來源家系親本公雞來源家系親本親本公雞來源家系親本母雞來源家系世代母雞來源家系公雞來源家系母雞來源家系01111123222234333345n-2n-2n-1n-1n-2n-1n-1n-2n-11nnnn12n2n……m-2m-1m111m-22m-12m-13mn-2m-5n-1m-4n-2m-4n-1m-3n-2m-3n-1m-2nnnm-3m-2m-1m3m+1m+2m2m+13注:n為家系保種群的家系數,n≥30;m為家系保種群繼代繁育的世代數;當m=n時,完成所有家系的第一輪輪配,當n<m≤2n時,為第二輪輪配,例如繼代繁育第31世代家系保種群時,按照第1世代家系組建方式進行,依此類推。群體保種法世代間隔6.26.2.1不低于1年。宜1年~1.5年。留種6.2.2應采用隨機留種,其中公雞不少于90只,母雞不少于600只。選配6.2.3應采用隨機交配。繁育7家系保種法保種群的繁育應按照附錄A的規定執行,群體保種法保種群的繁育應按照附錄B定執行。的規保護效果監測與評價方法監測88.1每個世代開展活體保種群體的規模、體型外貌特征和主要性能的監測。監測內容和方法按照/GBT27534.9的規定執行。4/GBT45207—2025評價方法8.2采用有效群體含量、平均近交系數和遺傳多樣性等進行活體保護效果評價。有效群體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數的計算應按照NYT3450/的規定執行。遺傳多樣性評價應按照/、/NYT1673NYT1898或基因組其他遺傳變異分析方法進行。遺傳資源補充交換9必要時允許保種場、基因庫、原產地、主產區之間同一遺傳資源進行活體或精液等遺傳材料補充交換。補充交換前應進行隔離和檢疫。檔案記錄與管理10記錄保種群日常生產管理、防疫、留種和選配、生產性能測定、保護效果監測和遺傳資源補充交換等內容。檔案應以紙質和電子兩種版本保存。5/GBT45207—2025附錄A(規范性)家系保種法保種群的繁育組建家系A.1宜在47周齡以后按不完全隨機交配或輪配的選配方式組建家系,每個家系1只公雞和10只左右母雞。種蛋孵化A.2收集種蛋A.2.1每個家系應收集80個以上合格種蛋。在每個蛋上標識家系號和母雞號。孵化A.2.2按家系入孵種蛋,記錄每個家系和每只母雞的入孵蛋數。照蛋時記錄無精蛋和死精蛋數。落盤時將每只母雞的種蛋分別裝進相應的塑料網兜、家系出雛籠或透氣紙袋,并加以標識。其他應按照/GBT40454的規定執行。出雛A.2.3記錄每只母雞種蛋孵化的健雛數、弱雛數和死胚蛋數。選留健康、體型外貌符合品種特征的雛雞,佩戴唯一標識翅號。隨機抽取不少于30只雛雞,逐只稱重。系譜記錄A.2.4記錄每只雛雞的翅號、上一世代公雞號和母雞號等系譜信息。后備期A.3分別在6周齡和18周齡隨機抽取不少于30只公雞和30只母雞,逐只稱重。6周齡每個家系選留體型外貌符合品種特征的5只后備公雞和所有母雞。18周齡每個家系選留體型外貌符合品種特征的3只后備公雞和所有母雞。產蛋期A.4選留的后備公雞和母雞轉入產蛋籠飼養。應有個體籠位標識與個體標識對照表。測定群體開產日齡、開產體重和開產蛋重。抽測300日齡體重和蛋重。抽測體重時,隨機抽取不少于30只公雞和30母雞,逐只稱重。抽測蛋重時,連續3d,每天隨機抽取30個雞蛋,逐個稱重。只垂直傳播疫病的凈化A.5應按照GBT43173/對保種群進行雞白痢沙門菌病凈化檢測。應按照GBT36873/對保種群進行禽白血病凈化檢測。6/GBT45207—2025組建下一世代保種群家系A.6A.7依據生產性能數據分析結果,組建下一世代保種群家系。種雞淘汰應在下一世代保種群達6周齡以上且雞群健康時再淘汰上一世代保種群種雞。7/GBT45207—2025附錄B(規范性)群體保種法保種群的繁育組建留種群體B.1宜在47周齡以后挑選留種個體進行大群隨機交配。種蛋孵化B.2收集種蛋B.2.1應收集2500個以上合格種蛋。孵化B.2.2應按照GBT40454/的規定執行。出雛B.2.3記錄健雛數、弱雛數及死胚蛋數。選留健康、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的雛雞,公母比例為1∶5~1∶8。隨機抽取不少于30只雛雞,逐只稱重。后備期B.3分別在6周齡和18周齡隨機抽取不少于30只公雞和30只母雞,逐只稱重。選留體型外貌符合品種特征的后備公雞和母雞。產蛋期B.4測定群體開產日齡、開產體重和開產蛋重。抽測300日齡體重和蛋重。抽測體重時,隨機抽取不少于30只公雞和30只母雞,逐個稱重;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