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的詩意、翻譯、中心思想、寫作背景、賞析(三年級)_第1頁
《三衢道中》的詩意、翻譯、中心思想、寫作背景、賞析(三年級)_第2頁
《三衢道中》的詩意、翻譯、中心思想、寫作背景、賞析(三年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衢道中》的詩意、翻譯、中心思想、寫作背景、賞析(三年級)《三衢道中》宋?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我乘小船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注釋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不減:并沒有少多少,差不多。黃鸝(lí):黃鶯。中心思想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三衢道中旅行時所見的清新明麗的景色,通過描寫初夏時寧靜的山林和悅耳的鳥鳴,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以及在旅途中輕松愉悅的心情。賞析這首詩短小精悍,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清新明快。首句“梅子黃時日日晴”:點明了時間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通常這個時候是多雨的,但今年卻“日日晴”,一個“晴”字不僅寫出了天氣狀況,也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喜悅,因為好天氣為他的出行游玩提供了便利。次句“小溪泛盡卻山行”:“小溪泛盡”寫出了詩人先乘船在小溪上游玩,到了盡頭后,“卻山行”又改為走山路,體現了行程的變化和游玩方式的多樣,也表現出詩人游興不減,想要繼續探尋美景的心情。第三句“綠陰不減來時路”:描繪了山路上綠樹成蔭的景象,“不減”說明現在看到的綠色和來的時候一樣濃郁,給人一種熟悉而又親切的感覺。末句“添得黃鸝四五聲”:在寧靜的山林中,突然傳來幾聲黃鸝的啼叫,這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寂靜,增添了山林的生機和活力,也讓詩人的心情更加愉悅。詩人通過視覺(綠陰)和聽覺(黃鸝聲)相結合,將一幅有聲有色的山鄉初夏圖展現在讀者面前。寫作背景曾幾是南宋詩人,這首詩是他在浙江衢州任上,于初夏時節游覽三衢山時所作。當時詩人一路行來,看到不同于往日黃梅時節的晴好天氣,欣賞到沿途變換的景致,有感而發,便寫下了這首紀行詩,記錄下這段美好的旅程。作者簡介曾幾(1085-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詩人。他學識淵博,勤于政事,為人正直。曾幾的詩歌風格清新活潑,多描寫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善于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詩意,語言通俗易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