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片機應用技術》單元教案授課日期授課地點網絡線上授課班級班級人數教學單元項目6交通信號燈的設計任務6.1LED數碼管顯示數字的設計教學時數4教學目標AOB9:能設計LED燈、數碼管與單片機的接口電路并編寫控制程序;BOB1:會識讀和分析一般的單片機應用系統電路;BOB2:會通過Proteus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電路仿真解決設計中的硬件問題;BOB3:會通過Keil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仿真與調試解決設計中的軟件問題。教學方式項目式教學評價方式課堂表現(20%)項目完成實施(40%)作業(20%)項目報告(20%)教學資源1.《單片機控制技術項目式教材(C語言版)》,王璇胡國兵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電腦46臺(含KeilC51和Proteus軟件);3.職教云平臺網絡學習資源:1)課前欣賞視頻和相關電子資料2)任務6.1LED數碼管顯示數字的設計電子版教材3)任務6.1LED數碼管顯示數字的設計課件4)任務6.1LED數碼管顯示數字的設計微課單元教學設計第一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課程介紹(課程、教學方法、考核方法)任務6.1LED數碼管顯示數字的設計6.1.1單只LED數碼管靜態顯示數字6.1.1.1LED數碼管結構與顯示原理數碼管結構顯示原理6.1.1.2LED數碼管顯示方式1.段碼和位碼2.LED數碼管靜態顯示方式將所要顯示的數據送出后就不再控制LED,直到下一次再傳送一次新的顯示數據為止,在單片機的兩次傳送數據之間,LED數碼管顯示內容靜止不變,不需要動態刷新。3.LED數碼管的種類4.LED數碼管驅動問題任務操作:采用LED數碼管的靜態顯示方式,實現在一位LED數碼管上顯示數字。教學重點數碼管的靜態顯示原理和具體實現教學難點段碼和位碼的含義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本次課教學內容引入(7分鐘)1.通過講解+視頻說明數碼管在目前嵌入式系統中的應用實例和數碼管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讓學生例舉數碼管顯示器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應用講授和學生仿真(15分鐘)1.在protues軟件平臺上講解共陽極數碼管的工作原理(5分鐘)2.引導學生protues軟件平臺上實現在共陰極數碼管顯示不同字符、控制顯示器的關和開。(8分鐘)(重點)3.在平臺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效果。(2分鐘)1.在平臺上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2.在討論區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0分鐘)教師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觀看課前已準備好的關于靜態顯示的幾個教學視頻、教材或查詢其他網絡資源(15分鐘)并布置相關任務。(1分鐘)在平臺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效果。(4分鐘)1.在平臺上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2.在討論區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講授和學生仿真(40分鐘)1、教師小結靜態顯示方式,protues軟件平臺上展示靜態顯示操作實例,并進行解釋和說明。(15分鐘)2.布置學生操作任務,提出任務具體要求。教師觀察并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況,適時進行答疑或講解補充。(25分鐘)完成操作任務的仿真和實驗箱實物操作總結(8分鐘)1.總結數碼管顯示原理、靜態顯示和動態顯示;2.布置作業,同時要求學生復習課上內容,通過平臺上視頻等有關教學資源預習中斷。可以提出問題,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并完成。第二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6.1.28位LED數碼管動態顯示數字雖然數碼管不是同時點亮,但是只要每位數碼管顯示間隔足夠短,由于人眼的視覺暫留現象和發光二極管的余暉效應,便可產生多位數碼管同時點亮的效果。動態顯示方式的優點是能夠節省大量的I/O口,而且功耗較低。缺點是編程比較復雜,顯示亮度不如靜態。一般適用于顯示位數較多的場合。任務操作:任務要求采用動態顯示方式,采用AT89C51單片機控制8位共陽極LED數碼管,要求同時顯示數字“01234567”。任務分析(1)共陽極段碼表定義方法如下:unsignedcharcodetable1[]={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2)位碼表定義方法如下:unsignedcharcodetable2[]={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3.任務設計教學重點數碼管的動態顯示的原理和具體實現教學難點數碼管的動態顯示的原理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本次課教學內容引入(10分鐘)1.在protues軟件平臺上給學生動態顯示的直觀認識,引入本次課學習內容學生直觀上認識動態顯示本質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5分鐘)1.教師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觀看課前已準備好的關于動態顯示的幾個教學視頻、教材或查詢其他網絡資源(20分鐘)2、并布置相關任務。(1分鐘)3、在平臺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效果。(4分鐘)1.在平臺上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2.在討論區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講授和學生仿真(45分鐘)1、教師小結動態態顯示方式,protues軟件平臺上展示動態態顯示操作實例,并進行解釋和說明。(15分鐘)2.布置學生操作任務,提出任務具體要求。教師觀察并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況,適時進行答疑或講解補充。(30分鐘)完成操作任務的仿真和實驗箱實物操作總結(10分鐘)1.總結數碼管顯示原理、靜態顯示和動態顯示;2.布置作業,同時要求學生復習課上內容,通過平臺上視頻等有關教學資源預習中斷。可以提出問題,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并完成。教學效果與反思(根據實際授課班級情況填寫)《單片機應用技術》單元教案授課日期授課地點網絡線上授課班級班級人數教學單元項目6交通信號燈的設計任務6.2中斷控制流水燈的設計教學時數6教學目標AOB7:掌握51單片機中斷的概念及應用;BOB1:會識讀和分析一般的單片機應用系統電路;BOB2:會通過Proteus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電路仿真解決設計中的硬件問題;BOB3:會通過Keil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仿真與調試解決設計中的軟件問題。教學方式項目式教學評價方式課堂表現(20%)項目完成實施(40%)作業(20%)項目報告(20%)教學資源1.《單片機控制技術項目式教材(C語言版)》,王璇胡國兵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電腦46臺(含KeilC51和Proteus軟件);3.職教云平臺網絡學習資源:1)課前欣賞視頻和相關電子資料2)任務6.2中斷控制流水燈的設計電子版教材3)任務6.2中斷控制流水燈的設計課件4)任務6.2中斷控制流水燈的設計微課單元教學設計第一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6.2.1MCS-51單片機的中斷系統6.2.1.1中斷的概念1.中斷的定義中斷就是指單片機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由于某種外部或內部事件的作用(如外部設備請求與單片機傳送數據或單片機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常),強迫單片機停止當前正在執行的程序而轉去為該事件服務,待事件服務結束后,又能自動返回到被中斷了的程序中繼續執行,這一過程稱為中斷。2.中斷響應過程3.中斷源4.中斷嵌套6.2.1.2MCS-51單片機中斷系統1.MCS-51中斷系統2.中斷源和中斷標3.MCS-51中斷系統相關特殊功能寄存器定時器控制寄存器TCON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中斷允許寄存器IE中斷優先級寄存器IP4.中斷服務函數和中斷編號教學重點MCS-51中斷系統組成和與中斷控制有關的控制寄存器的功能教學難點中斷概念,與中斷控制有關的控制寄存器的功能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本次課教學內容引入(10分鐘)通過生活實例引入中斷讓學生例舉中斷實際例子講授(20分鐘)因為中斷是計算機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技術,
中斷概念的掌握對學習這部分內容起關鍵作用,所以需要重點講解。1.給出中斷的定義2.中斷相關概念抽查檢查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5分鐘)教師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觀看課前已準備好的關于mcs-51單片機的相關教學視頻、教材或查詢其他網絡資源(20分鐘)并布置相關任務。(1分鐘)3.在平臺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效果。(4分鐘)1.在平臺上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2.在討論區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測驗和測驗內容詳解(25分鐘)1、指導學生在職教云上完成中斷的課堂測驗。(15分鐘)2.對測試內容進行詳解。(10分鐘)1.在平臺上完成測驗;2.對測驗中答錯的問題進行糾錯。總結(10分鐘)1.總結mcs-51單片機中斷結構和相關寄存器的功能;(8分鐘)2.布置作業,同時要求學生復習課上內容,通過平臺上視頻等有關教學資源預習與中斷有關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使用。(2分鐘)可以提出問題,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并完成。第二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6.2.2中斷控制LED燈的亮滅中斷系統初始化:中斷控制實質上是對4個與中斷有關的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SCON、IE和IP進行管理和控制,具體實施如下:(1)CPU的開、關中斷。(2)具體中斷源中斷請求的允許和禁止(屏蔽)。(3)各中斷源優先級別的控制。(4)外部中斷請求觸發方式的設定。任務操作1.任務要求在AT89C51電路中,用其外部中斷控制LED燈的亮與滅。P3.2連接一個輕觸按鍵,由按鍵來控制LED燈的亮滅,當按鍵按下時LED燈亮,再次按下按鍵LED燈滅,如此反復。任務分析任務設計硬件電路程序設計(主要部分)教學重點中斷系統的初始化與中斷控制寄存器的設置教學難點中斷控制寄存器的設置和中斷函數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前次課學習的中斷相關理論知識(10分鐘)1.指導學生完成職教云上的相關測驗2.講評測驗內容,引入本次課教學內容1.在平臺上完成測驗;2.對測驗中答錯的問題進行糾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5分鐘)1.教師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觀看課前已準備好的關于中斷系統的初始化與中斷控制寄存器的設置的幾個教學視頻、教材或查詢其他網絡資源(20分鐘)2、并布置相關任務。(1分鐘)3、在平臺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效果。(4分鐘)1.在平臺上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2.在討論區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講授和學生仿真(45分鐘)1、教師小結中斷系統的初始化與中斷控制寄存器的設置,protues軟件平臺上展示外部中斷操作實例,并進行解釋和說明。(15分鐘)2.布置學生操作任務,提出任務具體要求。教師觀察并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況,適時進行答疑或講解補充。(30分鐘)完成操作任務的仿真和實驗箱實物操作總結(10分鐘)1.總結中斷系統的初始化與中斷控制寄存器的設置;(8分鐘)2.布置作業,同時要求學生復習課上內容,通過平臺上視頻等有關教學資源預習中斷。(2分鐘)可以提出問題,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并完成。第三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6.2.3中斷控制流水燈利用中斷技術和定時器,可以不占用CPU時間,實現外設與CPU并行工作,并且能實現準確定時和計數。任務操作1.任務要求用AT89C51的定時/計數器中斷法設計一個流水燈控制電路。具體要求如下:(1)系統時鐘頻率為12MHZ。(2)利用P2口控制8個發光二極管,以1s時間間隔從左到右依次點亮,模擬流水燈效果。任務分析初始化程序包括定時器初始化和中斷系統初始化,主要是對寄存器IP、IE、TCON、TMOD的相應位進行正確的設置,并將計數初值送入定時器中。具體如下:TMOD=0x01;//T0工作在方式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50000*1us=50msEA=1;//CPU允許中斷ET0=1;//允許T0中斷8TR0=1;//開啟T03.任務設計硬件電路程序設計教學重點定時器采用中斷技術實現精確定時和定時時間擴展、定時器中斷服務函數設計教學難點定時器的中斷初始化、定時器中斷服務函數設計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前面學習的中斷初始化和定時器初始化(10分鐘)1.指導學生完成職教云上的相關測驗2.講評測驗內容,引入本次課教學內容1.在平臺上完成測驗;2.對測驗中答錯的問題進行糾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15分鐘)1.教師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觀看課前已準備好的關于定時器和中斷系統的初始化的幾個教學視頻、教材或查詢其他網絡資源(10分鐘)2、并布置相關任務。(1分鐘)3、在平臺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效果。(4分鐘)1.在平臺上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2.在討論區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講授和學生仿真(40分鐘)1、教師小結定時器和中斷系統的初始化,protues軟件平臺上展示中斷控制流水燈操作實例,并進行解釋和說明。(15分鐘)2.布置學生操作任務,提出任務具體要求。教師觀察并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況,適時進行答疑或講解補充。(25分鐘)完成操作任務的仿真和實驗箱實物操作引導學生自主設計(15分鐘在書中任務操作基礎上,提出擴展要求,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擴展功能完成擴展操作任務的仿真和實驗箱實物操作總結(10分鐘)1.總結定時器和中斷系統的初始化;(8分鐘)2.布置作業,同時要求學生復習課上內容,通過平臺上視頻等有關教學資源預習中斷。(2分鐘)可以提出問題,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并完成。教學效果與反思(根據實際授課班級情況填寫)《單片機應用技術》單元教案授課日期授課地點網絡線上授課班級班級人數教學單元項目6交通信號燈的設計任務6.3交通信號燈的設計教學時數4教學目標BOB1:會識讀和分析一般的單片機應用系統電路;BOB2:會通過Proteus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電路仿真解決設計中的硬件問題;BOB3:會通過Keil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仿真與調試解決設計中的軟件問題。DOB2:能夠根據項目任務分配小組各成員任務;DOB3:能夠整合各成員的成果共同完成項目任務。GOB2:能依照電子信息行業的職業規范要求順利完成項目任務。教學方式項目式教學評價方式課堂表現(20%)項目完成實施(40%)作業(20%)項目報告(20%)教學資源1.《單片機控制技術項目式教材(C語言版)》,王璇胡國兵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電腦46臺(含KeilC51和Proteus軟件);3.職教云平臺網絡學習資源:1)課前欣賞視頻和相關電子資料2)任務6.3交通信號燈的設計計電子版教材3)任務6.3交通信號燈的設計課件4)任務6.3交通信號燈的設計微課單元教學設計第一次課(4學時)教學內容任務6.3交通信號燈的設計任務操作1.任務要求用單片機AT89C51的T0中斷模擬控制十字路口的交通信號指示燈(紅、綠、藍)。具體要求如下:①東西方向的綠燈與南北方向的紅燈同時亮5s;②東西方向的綠燈熄滅,同時東西方向的黃燈閃爍5次,閃爍間隔400ms;③東西方向的紅燈與南北方向的綠燈同時亮5s;④南北方向的綠燈熄滅,同時南北方向的黃燈閃爍5次。①~④操作按順序反復執行。任務分析任務設計硬件電路程序設計教學重點交通信號燈工作流程、定時器和中斷技術綜合應用教學難點交通信號燈程序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本次課教學內容引入(10分鐘)通過視頻介紹實際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引入本次課的項目要求由生活中交通信號燈理解本項目的設計要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5分鐘)教師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觀看課前已準備好的關于m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的相關教學視頻、教材或查詢其他網絡資源(15分鐘)并布置相關任務。在平臺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效果。1.在平臺上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2.在討論區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講授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仿真(90分鐘)1、教師小結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關鍵的硬件和軟件設計內容,protues軟件平臺上展示交通信號燈操作實例,并進行解釋和說明。(15分鐘)2.以小組為單位布置學生操作任務,提出任務具體要求。教師觀察并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況,適時進行答疑或講解補充。(75分鐘)完成操作任務的仿真和實驗箱實物操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45分鐘)在書中任務操作基礎上,提出擴展要求,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擴展功能完成擴展操作任務的仿真和實驗箱實物操作總結(10分鐘)1.總結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關鍵的硬件和軟件設計內容2.布置作業,同時要求學生復習課上內容,通過平臺上視頻等有關教學資源預習與中斷有關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使用。可以提出問題,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并完成。教學效果與反思(根據實際授課班級情況填寫)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單元教案授課日期授課地點網絡線上授課班級班級人數教學單元項目7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教學時數2教學目標AOB6:掌握51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及應用;AOB7:掌握51單片機中斷的概念及應用;AOB10:能設計獨立鍵盤、矩陣鍵盤與單片機的接口電路并編寫控制程序;BOB2:會通過Proteus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電路仿真解決設計中的硬件問題;BOB3:會通過Keil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仿真與調試解決設計中的軟件問題;DOB2:能夠根據項目任務分配小組各成員任務;DOB3:能夠整合各成員的成果共同完成項目任務;GOB2:能依照電子信息行業的職業規范要求順利完成項目任務。教學方式項目式教學評價方式課堂表現(20%)、項目完成實施(40%)、作業(20%)、項目報告(20%)教學資源1.《單片機控制技術項目式教材(C語言版)》,王璇胡國兵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電腦46臺(含KeilC51和Proteus軟件);3.職教云平臺網絡學習資源:1)項目7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電子版教材和課件2)矩陣鍵盤的工作原理和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微課單元教學設計第19次課(3學時)教學內容一、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1.51單片機中斷的基本概念2.51單片機中斷的應用二、對課前任務的總結三、任務7.1鍵盤的應用任務7.1.1獨立鍵盤控制LED的點亮7.1.1.1獨立鍵盤的工作原理獨立鍵盤的定義與單片機的接口介紹獨立鍵盤識別原理介紹鍵盤消抖的兩種方法應用實例1應用實例2教學重點獨立鍵盤與單片機的接口;單片機對獨立鍵盤的控制原理和編程;教學難點獨立鍵盤的按鍵識別;單片機對獨立鍵盤的控制和編程。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前(10分鐘)1.教師在執教云平臺上上傳項目7的電子版教材和課件。2.教師在職教云平臺上設置課后討論題目。3.教師在職教云平臺上上傳項目6的測試試卷。4.布置預習項目7的“獨立鍵盤控制LED的點亮”的內容1.積極預習,記錄不懂的地方。課中(90分鐘)1.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和總結作業完成情況。總結課前任務完成情況。(5分鐘)2.講解獨立鍵盤的工作原理(10分鐘)3.講解按鍵消抖的兩種方法(10分鐘)4.講解“應用實例1”并布置上機操作要求(10分鐘)(重點)。5.隨時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解決上機練習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并記錄學生的對任務“應用實例1”的完成情況、存在問題。6.課堂小結和布置作業(5分鐘);項目6的題庫測試(10分鐘);作業:P152(一)知識思考1、2、5、61.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3.應用實例1上機練習操作(30分鐘)。4.積極參與課堂討論。5.完成題庫測試任務6.思考教師總結,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課后(30分鐘)1.在職教云或QQ上隨時和學生互動,解答學生的各種提問和作業中遇到的問題。2.批改學生作業,記錄和分析學生對“項目6”的測試情況。3.總結本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的優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對怎么改進進行設計。1.對于課中內容的消化和提升。2.完成平臺的討論和評價任務。3.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和作業。第20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一、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1.51單片機獨立鍵盤的工作原理2.51單片機獨立鍵盤的應用對課前任務的總結三、應用實例2。四、7.1.2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7.1.2.1矩陣鍵盤的工作原理1)矩陣鍵盤的定義與單片機的接口2)介紹矩陣鍵盤識別原理教學重點矩陣鍵盤與單片機的接口;單片機對矩陣鍵盤的控制原理和編程。教學難點矩陣鍵盤的按鍵識別;單片機對矩陣鍵盤的控制和編程。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前(5分鐘)4.布置預習項目7中矩陣鍵盤的內容1.積極預習,記錄不懂的地方。課中(90分鐘)1.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和總結作業完成情況。總結課前任務完成情況。(5分鐘)2.講解獨立鍵盤的“應用實例2”并布置上機操作要求(10分鐘)(重點)。3.隨時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解決上機練習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并記錄學生的對任務“應用實例2”的完成情況、存在問題。4.講解矩陣鍵盤的工作原理(40分鐘)5.課堂小結和布置作業(5分鐘);作業:P152(一)知識思考3(二)項目訓練11.應用實例2上機練習操作(30分鐘)。2.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3.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4.積極參與課堂討論。5.思考教師總結,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課后(30分鐘)1.在職教云或QQ上隨時和學生互動,解答學生的各種提問和作業中遇到的問題。2.批改學生作業。3.總結本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的優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對怎么改進進行設計。1.對于課中內容的消化和提升。2.完成平臺的討論和評價任務。3.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和作業。第21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一、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1.51單片機矩陣鍵盤的工作原理二、對課前任務的總結三、7.1.2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7.1.2.2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1)任務要求:設計一個電路,AT89C51單片機的P1口連接一個4×4矩陣鍵盤,其中P1.0~P1.3為行線,P1.4~P1.7為列線,P0端口連接一只共陰極的一位數碼管,要求按下一只按鍵時在數碼管上顯示器對應的鍵號,如按下K1則顯示“1”,按下K2則顯示“2”……,按下KF則顯示“F”。任務分析硬件電路的設計軟件的設計軟件、硬件聯調教學重點矩陣鍵盤與單片機的接口;單片機對矩陣鍵盤的控制原理和編程。教學難點矩陣鍵盤的按鍵識別;單片機對矩陣鍵盤的控制和編程。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前(10分鐘)1.教師在職教云平臺上設置課后討論題目。2.布置預習“7.1.2.2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的內容的內容1.積極預習,記錄不懂的地方。課中(90分鐘)1.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和總結作業完成情況。總結課前任務完成情況。(5分鐘)2.講解“7.1.2.2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并布置上機操作要求(40分鐘)(重點)。3.隨時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解決上機練習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并記錄學生的對任務“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的完成情況、存在問題。4.課堂小結(5分鐘);5.作業講解(10分鐘)。1.應用實例2上機練習操作(30分鐘)。2.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3.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4.積極參與課堂討論。5.思考教師總結,記錄教師的作業要求。課后(30分鐘)1.在職教云或QQ上隨時和學生互動,解答學生的各種提問和作業中遇到的問題。2.批改學生作業。3.總結本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的優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對怎么改進進行設計。1.對于課中內容的消化和提升。2.完成平臺的討論和評價任務。3.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第22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一、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二、對課前任務的總結三、任務7.2電子秒表的設計1)任務要求:設計一只電子秒表,從0秒計到59秒,并用兩只一位的共陰極數碼管實時顯示當前的秒數,按鍵控制秒表的啟動和清零。2)任務分析3)硬件電路的設計4)軟件的設計5)軟件、硬件聯調6)任務拓展:用單片機設計一只電子秒表,可以正計時,也可以倒計時。要求用一只兩位的共陽極的數碼管動態顯示秒數,定時采用T1的工作方式2,并且用中斷實現。在Proteus環境下繪制原理圖,編程調試實現功能(分組完成)。也可以自己增加功能。教學重點項目的設計過程和調試。教學難點項目的軟硬件聯調。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前(10分鐘)1.教師在職教云平臺上設置課后討論題目。2.布置預習“電子秒表的設計”的內容。1.積極預習,記錄不懂的地方。課中(90分鐘)1.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和總結作業完成情況。總結課前任務完成情況。(5分鐘)2.講解“電子秒表的設計”并布置上機操作要求(30分鐘)(重點)。3.隨時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解決上機練習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并記錄學生的對任務“電子秒表的設計”的完成情況、存在問題。4.課堂小結(5分鐘);5.幫助學生分組(5分鐘)。1.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3.電子秒表的設計上機練習操作(45分鐘)。4.積極參與課堂討論。5.思考教師總結,完成分組任務(選小組長、分配任務)。課后(30分鐘)1.在職教云或QQ上隨時和學生互動,解答學生的各種提問和作業中遇到的問題。2.批改學生作業。3.總結本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的優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對怎么改進進行設計。1.對于課中內容的消化和提升。2.完成平臺的討論和評價任務。3.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第23、24次課(4學時)教學內容一、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矩陣鍵盤控制數碼管顯示二、對課前任務的總結三、學生對自己做的電子秒表項目的演示任務拓展:用單片機設計一只電子秒表,可以正計時,也可以倒計時。要求用一只兩位的共陽極的數碼管動態顯示秒數,定時采用T1的工作方式2,并且用中斷實現。在Proteus環境下繪制原理圖,編程調試實現功能(分組完成)。也可以自己增加功能。四、任務7.3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1)任務要求:設計一只模擬電子鬧鐘,要求用矩陣鍵盤輸入設置,用4位共陽極的數碼管顯示模擬時間,用蜂鳴器提醒設置的時間已到。2)任務分析3)硬件電路的設計4)軟件的設計5)軟件、硬件聯調教學重點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過程和設計中模塊化設計思路。教學難點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中模塊化設計思路。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前(5分鐘)教師在職教云平臺上設置課后討論題目。布置預習“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的內容。1.完成項目。2.認真預習,記錄不懂的地方課中(180分鐘)1.簡單回顧上節課的內容。總結課前任務完成情況。(5分鐘)2.配合學生完成“電子秒表的設計”的講解。并記錄學生的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對各組打分。(團隊合作、PPT、仿真、和講解各10分);3.課堂小結,總結學生講解過程中的優缺點(5分鐘);4.講解“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的設計思路和設計過程(45分鐘)。5.布置“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的上機操作任務;5.課堂小結(5分鐘);6.布置作業,講解作業(15分鐘)。作業:P152(二)項目訓練3設計報告1.每組輪流講解自己的設計(60分鐘);2.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3.模擬電子鬧鐘的設計上機練習操作(45分鐘)。4.積極參與課堂討論。5.思考教師總結,完成分組任務。課后(30分鐘)1.在職教云或QQ上隨時和學生互動,解答學生的各種提問和作業中遇到的問題。2.批改學生作業。3.總結本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的優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對怎么改進進行設計。1.對于課中內容的消化和提升。2.完成平臺的討論和評價任務。3.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和作業,完成設計報告的撰寫。教學效果與反思(根據實際授課班級情況填寫)《單片機應用技術》單元教案授課日期授課地點網絡線上授課班級班級人數教學單元項目8單片機與計算機通信系統的設計教學時數8教學目標AOB8:掌握51單片機串行口的結構及應用;AOB11:能設計51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硬件電路及軟件程序;BOB1:會識讀和分析一般的單片機應用系統電路;BOB2:會通過Proteus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電路仿真解決設計中的硬件問題;BOB3:會通過Keil軟件進行單片機應用系統的仿真與調試解決設計中的軟件問題;DOB2:能夠根據項目任務分配小組各成員任務;DOB3:能夠整合各成員的成果共同完成項目任務;GOB2:能依照電子信息行業的職業規范要求順利完成項目任務。教學方式項目式教學評價方式課堂表現(20%)項目完成實施(40%)作業(40%)教學資源1.《單片機控制技術項目式教程(C語言版)》,王璇、胡國兵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電腦46臺(含KeilC51和Proteus軟件);3.職教云平臺網絡學習資源:1)文檔:項目8單片機與PC機通信系統的設計.pdf;2)課件:項目8單片機與PC機通信系統的設計.ppt;3)微課:2051單片機串行口的結構.mp4;4)平臺上安排的相關活動;4.補充的電路和程序文件。單元教學設計第一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單元說明(內容、目標、安排)任務8.151單片機之間的串行通信設計一、串行通信1、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識2、RS-232C接口標準二、51串行口組成1、串行口結構2、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3、串行口工作方式4、串行發送、接收的過程三、串行口方式01、方式0功能2、擴展輸出口3、擴展輸入口教學重點幀格式、波特率、SCON教學難點SCON中相關位的理解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引入新課(15分鐘)1.單元內容、目標、安排說明;(3分鐘)2.學習資源介紹與使用說明;(4分鐘)3.關于串行通信的討論。(8分鐘)1.積極參與討論;2.提出學習的疑問。講授-串行通信基本知識(15分鐘)1.講解串行通信中相關概念;(10分鐘)2.說明RS-232C接口標準。(5分鐘)1.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講授-51串行口組成(15分鐘)1.說明串行口內部結構;(5分鐘)2.講解控制寄存器SCON,串行口工作方式,發送、接收過程。(10分鐘)1.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仿真實現-串行口方式0擴展輸出口(20分鐘)1.說明擴展輸出口的方法,分析電路和程序;(10分鐘)2.安排學生進行仿真實現。(10分鐘)1.課前應準備好電路和程序文件;2.認真思考程序的幾個關鍵語句的作用。仿真實現-串行口方式0擴展輸入口(20分鐘)1.說明擴展輸入口的方法,分析電路和程序;(10分鐘)2.安排學生進行仿真實現。(10分鐘)1.課前應準備好電路和程序文件;2.認真思考定時程序段的幾個關鍵語句的作用。總結(5分鐘)1.總結本次課內容,強調串行通信發送、接收的過程;2.安排學生課下完成平臺相關活動,回顧本次課的學習資源,閱覽下次課學習資源,閱讀教材,準備好下次課所需的電路和程序文件。思考教師總結,記錄課下學習要求并完成第二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任務8.151單片機之間的串行通信設計(續)一、串行口方式11、方式1的幀格式2、方式1的發送、接收過程3、波特率的設定二、雙機通信1、雙機通信任務分析2、器件選擇與電路設計3、程序分析4、仿真實現教學重點發送、接收程序的設計教學難點波特率產生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與提問(10分鐘)以提問、討論方式復習上次課內容積極參與講授-串行口方式1(35分鐘)1.說明方式1的幀格式、發送過程、接收過程;(10分鐘)2.講解方式1波特率的設定,討論定時器1的溢出率與波特率的關系;(20分鐘)3.說明串行口初始化過程。(5分鐘)1.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2.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3.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講授-任務設計-雙機通信(10分鐘)1.分析任務需求;(5分鐘)2.分析電路。(5分鐘)1.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仿真實現(30分鐘)1.啟動軟件,加載仿真電路和程序,演示任務實現效果,解釋甲機發送程序和乙機接收程序的實現過程;(10分鐘)2.安排學生進行仿真實現;(10分鐘)3.提供另外的雙機通信程序,安排學生仿真并比較討論。(10分鐘)1.課前應準備好電路和程序文件;2.接收并保存好老師提供的程序,課下認真研讀和比較;3.觀察仿真效果,進行討論總結。總結(5分鐘)1.總結本次課程內容;2.安排學生課下完成平臺相關活動,回顧本次課的學習資源,閱覽下次課學習資源,閱讀教材。思考教師總結,記錄課下學習要求并完成第三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任務8.151單片機之間的串行通信設計(續)一、串行口方式21、方式2的幀格式2、方式2的發送、接收過程3、SM2功能分析二、多機通信1、多機通信任務分析2、器件選擇與電路設計3、程序分析4、仿真實現教學重點SM2、第9位數據教學難點SM2的使用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與提問(10分鐘)以提問、討論方式復習上次課內容積極參與講授-串行口方式2(20分鐘)1.說明方式2的幀格式、發送過程、接收過程;(10分鐘)2.講解SM2功能,分析SM2、RB8、RI的關系;(10分鐘)1.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2.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3.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仿真實現(15分鐘)1.提供采用方式2的雙機通信程序,解釋程序功能;(5分鐘)2.安排學生進行仿真實現,討論和比較。(10分鐘)1.課前應準備好電路文件;2.接收并保存好老師提供的程序,課下認真研讀和比較;3.觀察仿真效果,進行討論、比較和總結。講授-任務設計-多機通信(20分鐘)1.分析任務需求,實現一主三從的異步通信;(10分鐘)2.分析電路功能,說明通信過程。(10分鐘)1.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仿真實現(20分鐘)1.啟動軟件,加載仿真電路和程序,演示任務實現效果,解釋從機接收地址與比較的過程;(10分鐘)2.提供電路和程序,安排學生進行仿真實現,討論改變從機地址對主從通信的影響。(10分鐘)1.接收并保存好老師提供的電路和程序,課下認真研讀和比較;2.觀察仿真效果,進行討論總結。總結(5分鐘)1.總結本次課程內容;2.安排學生課下完成平臺相關活動,回顧本次課的學習資源,閱覽下次課學習資源,閱讀教材,準備好下次課所需的程序文件。思考教師總結,記錄課下學習要求并完成第四次課(2學時)教學內容任務8.2單片機與計算機通信系統的設計一、串口調試助手的使用二、單片機與計算機通信1、任務需求分析2、單片機實驗板與計算機的連接3、單片機通信程序分析4、通信實現三、單元總結1、串行口組成2、4種工作方式比較3、波特率設置4、發送與接收教學重點單片機與計算機的連接,串行口設置教學難點波特率設置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與提問(10分鐘)以提問、討論方式復習上次課內容積極參與講授(20分鐘)1.講解串口調試助手的用法;(10分鐘)2.分析任務,說明任務實施過程。(10分鐘)1.認真思考、記錄關鍵內容;2.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任務實現(40分鐘)1.指導學生關閉計算機電源,連接計算機與單片機實驗板,重新開機;(10分鐘)2.指導學生編譯單片機通信程序,并下載到單片機實驗板中;(10分鐘)3.安排學生在計算機上通過串口調試助手實現與單片機的通信,觀察通信結果。(20分鐘)1.課前應準備好程序文件;2.與同伴配合,按要求在斷電狀態下連接計算機與單片機實驗板;3.與同伴配合,完成單片機通信程序的編譯與下載;4.完成計算機與單片機的通信,嘗試發送不同的數據,觀察效果,進行總結。單元總結(20分鐘)1.敘述串行口組成;2.比較4種工作方式;3.總結波特率可變與定時器1的設置;4.布置作業,安排學生課下完成平臺相關活動,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5.提醒學生進行課程總復習。思考教師總結,完成課后作業,記錄課下學習要求并完成教學效果與反思本單元學習串行口的組成和用法,是單片機進行通信的重要工具,需要學生能熟練掌握。課堂講授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能緊跟老師節奏,積極思考,主動發言,也能按要求觀看視頻自主學習并完成討論任務,遇到問題積極提問。通過課堂討論、回答問題、課后作業來看,大多數學生都熟悉了串行口的組成,對4種工作方式有一定的了解,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簡單的兩人合伙協議范本
- 小學一年級上學期體育教學工作總結
- 光的干涉教案
- 項目工程管理策劃書
- 學校輿情信息收集工作制度
- 北師大版《-長方形的面積》大型賽課教學設計
- 2025臨時倉庫租用合同模板
- vr設計制作合同標準文本
- KTV清潔合同樣本
- 災害性天氣應急預案
- 軟件代碼審計與測試作業指導書
- 上消化道出血護理疑難病例討論記
- 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票機
- 環境設計專業考察課程教學大綱
- 2024版互聯網企業股東合作協議書范本3篇
- 企業環保知識培訓課件
- 110kV立塔架線安全施工方案
- 完形填空-2025年安徽中考英語總復習專項訓練(含解析)
- 《歲末年初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提示》專題培訓
- 商混站(商品混凝土公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方案全套資料匯編完整版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標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