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核心考點回扣練200題專題6西方人文精神與政治文明的發展_第1頁
2025版高考歷史核心考點回扣練200題專題6西方人文精神與政治文明的發展_第2頁
2025版高考歷史核心考點回扣練200題專題6西方人文精神與政治文明的發展_第3頁
2025版高考歷史核心考點回扣練200題專題6西方人文精神與政治文明的發展_第4頁
2025版高考歷史核心考點回扣練200題專題6西方人文精神與政治文明的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題6西方人文精神與政治文明的發展72.[人文主義]1454年,意大利學者曼內蒂在批駁教皇英諾森三世所著的《人的災難》時寫道:“上帝是把人作為最漂亮、最誠懇、最富有和最終是最有力氣的創建物所塑造出來的。”這反映了作者()A.認為人與神是同等的B.主見放棄基督教信仰C.提倡進行宗教改革D.確定人的價值與尊嚴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文字“把人作為最漂亮、最誠懇、最富有和最終是最有力氣的創建物所塑造出來的”可知,這體現的是確定人的價值與尊嚴。故選D。73.[文藝復興歌頌的主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在以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反映時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時,又特殊重視繼承和利用在中世紀遭到摧殘的古希臘羅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為反對封建神學的思想武器。這反映出()A.人文主義者反封建的懦弱性B.文藝復興摧毀了神學世界觀C.古希臘羅馬文化有反專制色調D.文藝復興歌頌自然與人性答案D解析A項說法與材料沖突,解除。B項錯在“摧毀了”,是抨擊天主教神學世界觀,解除B。人文主義者推崇古希臘羅馬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古希臘羅馬文化有反專制色調,解除C。所以選D。74.[達·芬奇的藝術]現代學者稱達·芬奇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備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在繪畫、人體解剖、機械探討等方面均取得了宏大成就。這些成就說明達·芬奇()A.創立了以試驗為依據的近代科學B.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統一C.反教會特權和君主專權D.成為時代藝術和科學領域的巨人答案B解析伽利略創立了以試驗為依據的近代科學,故A項錯誤;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杰出代表,而且依據材料“他在繪畫、人體解剖、機械探討等方面均取得了宏大成就”,故B項正確;啟蒙運動時期以反教會特權和君主專權為特征,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達·芬奇在科學領域尚不能稱之為巨人,故D項錯誤。75.[文藝復興與宗教的關系]文藝復興時期,傲慢的人文主義者寵愛探討異教拉丁詩人,但他們很少公開與基督教決裂;這些人的文學藝術價值也得到很多富有的教會人員的觀賞。這說明()A.教會人員是文藝復興的推動者B.人文主義者避開與基督教沖突C.基督教的包涵性助力文藝復興D.文藝復興反對封建宗教不徹底答案D解析文藝復興反對神學禁欲苦行,抨擊教會腐朽,但從“但他們很少公開與基督教決裂”可知,文藝復興反對封建宗教不徹底,故D項正確。76.[宗教改革的興起]中世紀晚期,基督教志向與羅馬教會現實之間出現嚴峻分裂,形成了神性和人欲相分裂的尷尬狀況,宗教改革運動旨在以基督教的圣潔志向來批判羅馬教會的卑污現實,促成了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和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梢?,宗教改革的動因之一是()A.克服基督教社會的文化沖突B.推動日耳曼民族的近代化轉型C.維護基督教世界內部的大團結D.反對羅馬教廷對德意志的欺壓答案A77.[路德的“因信稱義”]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稱義”,主見只要干脆閱讀《圣經》,有虔誠信仰,靈魂便可得救?!耙蛐欧Q義”的提出()A.加強了教皇的宗教權威B.鞏固了民眾的宗教信仰C.摧毀了教會的思想專制D.擴大了基督教會的影響答案C解析“只要干脆閱讀《圣經》,有虔誠信仰,靈魂便可得救”是對教皇統治宗教信仰方式的嚴厲打擊,故C項正確;A項與題干意思相反;B項材料沒有提及;材料中沒有提及基督教會,故D項錯誤。78.[孟德斯鳩的觀點]“隨著對峙的加劇,激進派領袖對這場運動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將其轉化為革命口號:公民、社會契約、普遍意志、人權,以及那最有力氣的自由、同等和博愛。”材料論述的這場運動()A.標記著西歐人文主義的復蘇B.提倡國家權力高于教會的理念C.設計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D.挑戰了天主教會宣揚的創世說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這場運動是近代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之一,而通過對思想成果轉換為公民、社會契約等,可知屬于啟蒙運動,標記著西歐人文主義復蘇的是文藝復興,故A項錯誤;提倡國家權力高于教會的理念主要體現在宗教改革上,故B項錯誤;三權分立屬于啟蒙運動代表人物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故C項正確;挑戰了天主教會宣揚的創世說是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產物,故D項錯誤。79.[伏爾泰的思想]幾乎法國全部的啟蒙學者都推崇中國文化,他們贊頌中國自堯舜以來的政治制度,是實現了“政治與道德的結合”,用以抨擊封建專制制度。伏爾泰認為,中國文化的發覺對思想界來說,同哥倫布在自然界的發覺是同等重要的大事。這說明白()A.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了法國啟蒙思想B.啟蒙思想家借中國文化宣揚人文主義C.中國文化成為法國反封建的思想武器D.啟蒙思想家借中國文化構建理性王國答案D解析據材料“他們贊頌中國自堯舜以來的政治制度,是實現了‘政治與道德的結合’,用以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可知,啟蒙思想家借中國文化把人文主義發展到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高度,故D項正確。80.[盧梭的思想]歷史學家赫喬·韋爾斯說:“盧梭的學說不但批判了現存的社會結構,而且批判了一切社會組織……盧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種通過感情沖動和紙上談兵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的傾向大大增加?!痹搶W者的觀點是()A.盧梭思想具有破壞性的一面B.自由同等是普世的價值C.人天生具有不行剝奪的權利D.盧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盧梭的學說“批判了一切社會組織”,而社會的運行必定要依靠組織結構的有效運行;同時,“盧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種通過感情沖動和紙上談兵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的傾向大大增加”,可見社會和政治問題的解決由于盧梭的影響出現了過度主觀的傾向,不利于科學決策,故盧梭的思想具有破壞性的一面,A項正確。81.[康德的思想]“在早期的古希臘哲學中,看到人在相識過程中的自主與能動地位的哲學家只能被看作異端,如智者們。而重新復原人在相識過程中的自主與能動地位,這是康德的偉業?!辈牧现锌档碌摹皞I”是指他提倡()A.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B.權威的推斷與歷史的傳統C.對異端哲學思想的徹底批判D.獨立的思索與理性的推斷答案D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康德“重新復原人在相識過程中的自主與能動地位”,這恰恰是康德宣揚理性主義的結果,故D項正確;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故A項解除;材料強調的是人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故B、C兩項與這一主旨相悖。82.[英國代議制的確立]直到18世紀初,英國國王的權力還是相當大的。喬治一世有權更換大臣、賜給稱號和年金,喬治三世也保有個人選擇大臣權。由此推知()A.當時的英國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B.英國代議制的建立加速封建勢力瓦解C.國王是當時英國政治制度的權力中心D.英國代議制的確立具有漸進性的特點答案D解析據材料“直到18世紀初,英國國王的權力還是相當大的”等信息可知,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后,國王仍駕馭行政權,D正確;據材料不能推斷英國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英國代議制的建立加速封建勢力瓦解,B錯誤;材料“18世紀初”,結合所學可知國王不是當時英國政治制度的權力中心,C錯誤。83.[英國議會改革]正如英國歷史學家約翰·坎農所說:“貴族權力在1761年達到頂峰”,英國“從外觀上看和原來別無二致,全部稀奇怪異的東西都被保留下來,但事實上它比原來更狹隘、更具有寡頭性質?!辈牧峡捎脕碚f明英國()A.資產階級革命的迫切性B.議會改革的必要性C.殖民霸主形成的可能性D.工業革命的必定性答案B解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在1640—1688年間,A項不符合材料時間,解除;此時英國政體“更具有寡頭性質”,可見貴族權力過大,議會改革減弱貴族權限是必定,B項符合題意;C項與題意不符,解除;材料強調的是英國政治問題,不是經濟,D項解除。84.[美國政體原則]萬紹紅《共和主義與美國憲法的主要原則》指出:制憲者認為,將國家的命運與個人的權力托付于心情化的民眾,缺少一種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權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定是無政府主義的民粹政治。為此,美國()A.參、眾兩院分權與制衡B.政體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C.內閣首相駕馭國家大權D.強調各邦可以有確定的自治權答案B解析為了避開民眾對國家憲政體制和社會秩序的不良沖擊,美國憲法反對人民對司法權的最終限制,而代之于人民權力受到嚴格限制的“三權分立”制度和更加嚴格的“法治”規則、平衡制度,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參、眾兩院的分權與制衡”,故A解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內閣首相是否駕馭國家大權,故C解除;D項說法正確,但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解除。85.[聯邦憲法]18世紀80年頭,不管簽署的是《邦聯條例》還是《聯邦憲法》,美國代表不同階層利益的政治精英們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個流芳百世的政體,而是建立一個最有利于愛護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統治的政府形式。《邦聯條例》到《聯邦憲法》的轉變過程,反映了當時的美國()A.選擇憲法和政體的觀念基本不變B.希望實施共和主義的分權原則C.力圖確立現代意義上的民主體制D.堅持奉行妥協機制和好用精神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美國代表不同階層利益的政治精英們促成《邦聯條例》到《聯邦憲法》的轉變,說明他們在私人利益和政府形式之間作出了確定的妥協,體現了美國政治精英的妥協機制和好用精神,故D正確。8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憲法是一份有憲法之名而無憲法體系的獨特文獻……君主派最為厭煩的“共和國”一詞最終被塞進了憲法,共和派(特殊是激進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能體現“民主”色調的一院制議會,但最終還是確立了參、眾兩院制議會體制。這體現了()A.當時各派的妥協B.當時各派不滿足該憲法C.當時法國政治環境困難D.憲法的不穩定性答案A解析“君主派最為厭煩的‘共和國’一詞最終被塞進了憲法”“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一院制議會,但最終還是確立了參、眾兩院制議會體制”表明雙方都做出了讓步,A項正確。87.[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聯邦議會與帝國議會的召集、開會、延會、閉會之權屬于皇帝”,“聯邦議會的主席職位及其事務的領導權屬于皇帝任命的帝國宰相”。這說明()A.德國的民主政治程度比較低B.聯邦議會地位明顯高于帝國議會C.帝國憲法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D.帝國憲法是一部封建性質的憲法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國的皇帝有權限制議會、任命宰相等,說明統一后的德意志帝國保留了普魯士的專制傳統,德國的民主政治程度比較低,故A選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體現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地位的凹凸問題,故B選項與材料無關;雖然帝國憲法保留了專制傳統,但標記著德國代議制的建立并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從而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故C選項錯誤;帝國憲法是一部資本主義性質的憲法,故D選項錯誤。88.[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說:“他們還在幻想用試驗的方法實現自己的社會空想……而為了建立這一切空中樓閣,他們就不得不去央求資產階級放軟心腸,解囊施舍……所以,他們就生氣地反對工人的一切政治運動?!瘪R克思意在強調()A.資產階級的殘暴性 B.階級調和的必要性C.階級斗爭的必定性 D.工人運動的階段性答案C解析據材料“他們還在幻想用試驗的方法實現自己的社會空想……而為了建立這一切空中樓閣,他們就不得不去央求資產階級放軟心腸,解囊施舍……所以”等信息可知,這是空想社會主義企圖與資產階級合作來實現自己的志向,而馬克思提出應當與資產階級斗爭,而不是妥協,C正確。89.[俄國十月革命]“最主要的是,臨時政府沒有看清晰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臺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認任何權威的群眾,沒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