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兩種電荷
1.兩種電荷
(1)帶電體的性質: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2)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接觸起電:用接觸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3)電荷種類:
正電荷: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帶的電荷規定為正電荷。
負電荷:把用羊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規定為負電荷。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電荷量的單位是庫侖,用字母C表示。
(6)驗電器:
2.原子及其結構
(1)原子及其結構: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圍,有一定數目的電子在核外運動。
-19
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1.610C。原子核帶正電,它和核外電子
帶的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在整體上不顯電性。
(2)摩擦起電的本質:由于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當兩個物體摩擦時,
哪個物體的電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它的一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
物體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負電(等量的)。由此
可見,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使電荷發生了轉移,使正、負電荷分開。
3.導體與絕緣體
(1)電荷的定向移動
(2)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絕緣體
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物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玻璃、橡膠、陶瓷
原因導體中有大量能夠自由移動的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自由電荷
電荷
相互轉化導體和絕緣體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條件改變時可以相互轉化
【典型例題】
類型一、兩種電荷的相互作用
1.甲、乙、丙、丁四個帶電體,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帶正電,則甲
帶___________,乙帶___________,丁帶___________。
【思路點撥】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一種是正電荷,一種是負電荷,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答案】正電;負電;負電
【解析】因為甲、乙、丙、丁四個帶電體發生如上所述的相互作用,且丙帶正電,丙吸引丁,
故丁帶負電;甲排斥丙,故甲帶正電;甲吸引乙,故乙帶負電。
類型二、摩擦起電
2.甲、乙兩種干燥的絕緣物體,甲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較弱,將它們相互摩擦后
分開,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乙得到了電子帶負電
B.甲失去了電子帶正電
C.甲、乙靠近會相互吸引
D.摩擦產生了電荷,使甲乙帶電
【思路點撥】①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強的奪得電子,
因多余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弱的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帶正電;所以摩擦
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而是電荷發生轉移;②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答案】D
【解析】甲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較弱,乙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較強,
A、B、將它們相互摩擦乙奪得電子,因多余電子帶負電,甲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帶正電,
故A、B均正確;C、分開后再讓甲乙相互接觸,根據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甲乙會相互吸引.故
C正確;D、摩擦起電是電荷的轉移,不是產生了電荷,故D錯誤,故選D。
類型三、導體與絕緣體
3.圖中標出了制成鉛筆的幾種材料,通常條件下屬于導體的是()
A.石墨、金屬B.石墨、橡皮C.木材、金屬D.木材、橡皮
【答案】A
【解析】木材、橡皮不容易導電,是絕緣體;石墨、金屬容易導電,是導體。故選A。
一.選擇題(共28小題)
1.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能“吸”起紙屑.下列“吸”的現象中,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A.擠壓后的塑料吸盤“吸”在瓷磚上
B.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C.兩個表面平滑的鉛塊緊壓后“吸”在一起
D.行駛汽車的窗簾被“吸”出窗外
【分析】(1)由于大氣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故大氣會對地球表面的物體產生壓強;大
氣壓在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如:吸飲料、鋼筆吸墨水、吸盤式掛鉤等等;
(2)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和斥力;
(3)根據摩擦起電現象和帶電物體的性質分析;
(4)流體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壓強就越小。
【解答】解: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能夠吸引碎紙屑,這是因為帶電的玻璃棒可以吸引
輕小物體。
A、塑料吸盤被擠壓后,吸盤內的空氣減少,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
盤緊壓在瓷磚上,故A不符合題意;
B、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為摩擦起電后帶靜電,會吸引輕小物體,故B
符合題意;
C、削平的鉛柱壓緊后能“吸”在一起,因為分子間有引力,故C不符合題意;
D、行駛的汽車,車外的空氣流速快,壓強小,車內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窗簾在內外
壓強差的作用下飄向窗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利用了摩擦起電、流體壓強、分子間的作用力和大氣壓的存在來解釋一些
現象。一個“吸”字,包含不同的物理規律,要注意區分。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靜電不會造成危害
B.使用機械的目的是為了省功
C.機械做功越快,其功率越大
D.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分析】(1)正負電荷發生中和時,容易產生火花。
(2)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3)功率是單位時間內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物體內能增加,可能升高物體的溫度,也可能用于改變物體的狀態。
【解答】解:A、靜電發生中和時,容易產生火花,引起火災,故A錯誤;
B、使用機械的目的是:省力、省距離或改變力的方向,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會省功。故
B錯誤;
C、功率是反映機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機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故C正確;
D、物體內能增加,可能升高物體的溫度,也可能用于改變物體的狀態,故溫度不一定升
高,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中和現象、功率、功和內能概念的了解與掌握。
3.如圖所示,打開水龍頭,放出細細的水流。小紅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頭發上梳過后,將
梳子靠近水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梳過的頭發不帶電荷,梳子帶負電荷
B.水流靠近梳子,因為摩擦后的梳子帶上電荷,吸引水流
C.水流靠近梳子,因為摩擦后的梳子帶有磁性,吸引水流
D.水流方向不變,因為梳子離開頭發后失去電子
【分析】(1)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
帶負電;
(2)根據摩擦起電現象和帶電物體的性質進行解答。
【解答】解:
A、頭發和梳子摩擦,一個失去電子帶正電,另一個得到電子帶負電,梳過的頭發和梳子
都帶電荷,故A錯誤;
BCD、在干燥的頭發上梳過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帶了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水
流是輕小物體,故被帶電的梳子吸引,故B正確、CD錯誤。
故選:B。
【點評】摩擦起電現象是電子轉移的結果,帶電的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本題考查學
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平時學習時多觀察多思考是解決此類問題的
關鍵。
4.與頭發摩擦過的塑料尺能“吸”起紙屑。下列現象中“吸”的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A.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B.削平的鉛柱擠壓后會“吸”在一起
C.擠壓后的塑料吸盤“吸”在瓷磚上
D.剛從冰箱冷凍室拿出的冰棒會“吸”住舌頭
【分析】(1)根據摩擦起電現象和帶電物體的性質分析;
(2)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和斥力;
(3)由于大氣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故大氣會對地球表面的物體產生壓強;大氣壓在生
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如:吸飲料、鋼筆吸墨水、吸盤式掛鉤等等;
(4)冰變為水是熔化;水變為冰是凝固。
【解答】解:
與頭發摩擦過的塑料尺能“吸”起紙屑,這是因為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A、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為摩擦起電后帶靜電,會吸引輕小物體,故A
符合題意;
B、削平的鉛柱壓緊后能“吸”在一起,因為分子間有引力,故B不符合題意;
C、光擠壓后的塑料吸盤“吸”在瓷磚上,是大氣壓的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
D、剛從冷凍室拿出的冰棒會“粘”住,是因為舌頭上的水遇到比較冷的冰棍凝固為冰,
屬于凝固,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利用了摩擦起電、流體壓強、分子間的作用力和大氣壓的存在來解釋一些
現象,一個“吸”字,包含不同的物理規律,要注意區分。
5.小張同學手拿一根鋁棒做下列操作,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鋁棒與絲綢摩擦,鋁棒帶負電
B.鋁棒與毛皮摩擦,鋁棒帶正電
C.鋁棒與毛皮摩擦,鋁棒帶負電
D.鋁棒與絲綢摩擦,鋁棒不帶電
【分析】容易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導體導電是因為導體內
部有大量的自由電荷,絕緣體不導電是因為絕緣體內部幾乎沒有自由電荷。常見的導體
有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
【解答】解:
人體是導體,直接用手拿著鋁棒與毛皮或絲綢摩擦時,電荷會從人體導走,所以鋁棒不
會帶電,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摩擦可以生電,但摩擦后的物體不一定帶電,原因就是導體會隨時將電荷進行
傳遞。
6.在探究帶電物體的性質實驗中,同學們用不同的方式使物體帶上電后去靠近與絲綢摩擦
過的玻璃棒以及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發現帶電物體與它們之間不是吸引就是排斥,
探究此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得出()
A.利用摩擦等方式能讓物體帶電
B.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
D.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分析】自然界中一種電荷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另一種與被毛皮
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自然界中,電荷只有兩種。
【解答】解:把其它經過摩擦而帶電的物體分別去靠近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以及與毛
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發現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會跟橡膠棒排斥;而跟橡膠棒吸引的,
就會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知:自然界中一種電荷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
相同,另一種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自然
界中,電荷只有兩種。故C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電荷規律的探究過程,關鍵是會根據“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膠棒,
發現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會跟橡膠棒排斥;而跟橡膠棒吸引的,就會跟玻璃棒排斥”
判斷出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不同的,一定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
的電荷相同。
7.“好奇號”火星車(如圖所示)成功登陸火星標志著人類探索火星的征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研究表明,太空中的某種帶電粒子會對探測器的計算機系統產生影響,從而導致程序出
錯。下列粒子中因不帶電可以排除的是()
A.原子核B.電子C.質子D.中子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帶正電,中子
不帶電,核外電子帶負電。
【解答】解:
在原子中,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而中子不帶電;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所
以原子核帶正電;由此可知,粒子中因不帶電可以排除的是中子。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子內各種微粒的電性,屬于識記性內容,比較簡單。
8.依據盧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論,原子中不帶電的是()
A.質子B.電子C.中子D.核子
【分析】根據對原子結構知識的掌握分析答題。
【解答】解: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理論認為: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與核外帶負
電的電子組成;
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組成;
故選:C。
【點評】本題是一道基礎題,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9.如圖所示,用一段細鐵絲做一個支架,作為轉動軸,把一根中間戳有小孔(沒有戳穿)
的飲料吸管放在轉動軸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用餐巾紙摩擦吸管使其帶電,
則()
A.把某個物體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發現吸管向該物體靠近,說明該物體帶電
B.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如果吸管與橡膠棒相排斥,那么
吸管帶正電
C.吸管和餐巾紙摩擦起電時,分別帶上了異種電荷
D.吸管和餐巾紙摩擦起電的過程中創造了電荷
【分析】(1)帶電體有吸引請小物體的性質;
(2)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發生了轉移,物質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
【解答】解:A、帶電體除了吸引帶有異種電荷的物體外,還可以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
所以不能判定物體是否帶電,故A錯誤;
B、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橡膠棒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發現吸管與橡膠棒相
排斥,那么吸管帶負電,故B錯誤;
CD、吸管和餐巾紙摩擦起電時,一個物體因為失去電子帶上了正電,另一個物體因為得
到電子帶了負電,故它們帶上了異種電荷,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知道摩擦起電的實質和帶電體可以吸引不帶電的物體,以及電荷之間的相互作
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0.與頭發摩擦過的塑料尺能“吸”起紙屑。下列現象中“吸”的物理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A.擠壓后的塑料吸盤“吸”在光滑的瓷磚上
B.表面光滑的二個鉛塊擠壓后會“吸”在一起
C.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行駛的汽車的窗簾被“吸”出窗外
【分析】(1)由于大氣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故大氣會對地球表面的物體產生壓強;大
氣壓在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如:吸飲料、鋼筆吸墨水、吸盤式掛鉤等等;
(2)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和斥力;
(3)根據摩擦起電現象和帶電物體的性質分析;
(4)流體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壓強就越小。
【解答】解:
與頭發摩擦過的塑料尺能“吸”起紙屑,這是因為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A、光滑瓷磚上的吸盤式掛鉤,掛衣鉤里面的空氣被擠出,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掛
鉤壓在瓷磚上,故A不符合題意;
B、削平的鉛柱壓緊后能“吸”在一起,因為分子間有引力,故B不符合題意;
C、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為摩擦起電后帶靜電,會吸引輕小物體,故C
符合題意;
D、行駛的汽車,車外的空氣流速快、壓強小,車內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向外的壓強
差就把窗簾壓向窗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利用了摩擦起電、流體壓強、分子間的作用力和大氣壓的存在來解釋一些
現象,一個“吸”字,包含不同的物理規律,要注意區分。
11.無風的下午,小朋友從滑梯頂端滑到底部后不動時,小儉發現:小朋友原來伏貼的頭發
豎起并分開。由上述信息可知:小朋友與滑梯摩擦過程中()
A.小朋友的頭發帶上了正電荷
B.小朋友的頭發帶上了負電荷
C.負電荷在小朋友和滑梯之間發生了轉移
D.正電荷在小朋友和滑梯之間發生了轉移
【分析】(1)摩擦起電的原因: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
領不同,原子核束縛電子本領強的奪得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電子本領弱的失去電子
帶正電;
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在物體之間發生了轉移;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解答】解:AB、小朋友從滑梯滑下時,由于不知道小朋友和滑梯原子核束縛電子能力
的強弱,無法判斷出小朋友的頭發帶上帶何種電荷,故AB錯誤。
CD、小朋友從滑梯滑下時,身體與滑梯發生摩擦,電子(負電荷)在小朋友和滑梯之間
發生了轉移,并且使頭發帶上了同種電荷,而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出現了頭發豎起
并分開的情景,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摩擦起電的原因、實質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一道基礎題,熟練掌
握基礎知識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2.中央電視臺的“三星智力快車”節目介紹說,蜜蜂飛行與空氣摩擦產生靜電,因此蜜蜂
在飛行中就可以吸引帶正電的花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蜜蜂與空氣摩擦得到電子
B.蜜蜂與空氣摩擦失去電子
C.空氣不帶電
D.空氣帶負電
【分析】同種電荷間相互排斥,異種電荷間相互吸引;
物體得到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帶正電。
【解答】解:
由題知,蜜蜂飛行與空氣摩擦產生靜電,且蜜蜂在飛行中可以吸引帶正電的花粉,根據
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蜜蜂帶負電;蜜蜂帶負電的原因是:蜜蜂飛行與空氣摩擦,空氣中
的一些電子轉移到蜜蜂身上,蜜蜂得到電子而帶負電,空氣因失去電子帶正電,故A正
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利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比如:靜電除塵,靜電復印,還
有靜電噴涂。
13.用兩根絕緣細線,分別將甲、乙兩個相同的輕質小球懸掛起來,兩個小球都帶正電,但
甲球帶的電荷比乙球的多,在將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時,會出現的情形是()
A.B.
C.D.
【分析】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甲、乙兩個相同的輕質小球懸掛起來,兩個小球都帶正電,同種電荷相互
排斥,兩個小球都偏離線的豎直方向,雖然甲球帶的電荷比乙球的多,但兩個排斥力是
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小球都偏離線的豎直方向的角度相等,故
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物體帶電的有關問題,要知道排斥力是相互的,大小相等,小球偏轉
角度相等。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一個帶電體與另一物體互相吸引,那么它們一定帶異種電荷
B.化纖衣服穿在身上特別易吸附灰塵屬于摩擦起電現象
C.摩擦起電說明電子和正電荷同時按相反的方向轉移
D.摩擦起電現象說明通過做功可以創造出電荷
【分析】(1)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2)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因為電子是帶負電的,所以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
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
【解答】解:A、如果一個帶電體與另一物體互相吸引,那么它們可能帶異種電荷,也可
能這個物體不帶電,故A錯誤;
B、化纖衣服穿在身上特別易吸附灰塵屬于摩擦起電現象,故B正確;
C、摩擦起電是電子的轉移,故C錯誤;
D、電荷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故D錯
誤。
故選:B。
【點評】主要考查了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荷從一個物
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
15.如圖所示。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b、c三個帶電的輕質小球,三個小球都處于靜止
狀態,已知b球帶正電,下列關于a、c兩小球帶電的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A.a、c都帶正電
B.a、c都帶負電
C.若a帶負電,則c一定帶正電
D.若a帶負電則c一定不帶電
【分析】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帶電體能夠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
【解答】解:由題知,三個輕質小球處于靜止狀態,且中間的b球帶正電;
若a或c不帶電,則a或c一定會被b吸引,D不符合題意;
若a、c都帶正電,則三個小球之間會相互排斥,則a和c由于受到排斥力,不會處于靜
止狀態,A不符合題意;
若a帶負電,c帶正電,則bc兩個帶正電的小球對a球都有向右的吸引力,a球不會靜止,
C不符合題意;
當a、c都帶負電時,a和c相互排斥,a和c又受到b的吸引,則可能會維持靜止狀態,
故B正確。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起電現象及解釋。將所學的知識與
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是一道很好的題目。
16.有甲、乙、丙三個通草球(輕質),分別用絕緣細線吊起。已知甲帶正電,先用甲靠近
乙,發現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乙一定帶正電,丙一定帶負電
B.乙可能不帶電,丙一定帶負電
C.乙一定帶正電,丙可能帶負電
D.乙可能不帶電,丙可能帶負電
【分析】(1)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排斥的帶有同種電荷,吸引的可能帶有異種電荷,也可能帶電體吸引不帶電體。
【解答】解:甲帶正電,乙被甲排斥,說明乙帶正電;
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則丙可能帶負電或不帶電。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帶電體的性質,結合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利
用題目中告訴的小球之間的作用規律即可確定三個球的帶電情況。
17.如圖所示,用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
這個實驗可以說明()
A.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創造電荷
B.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C.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D.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分析】(1)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發生了轉移,使物體的正負電荷數不相等;
(2)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用毛皮
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
(3)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A、當兩種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質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能力強的得到電子,束縛電
子能力弱的失去電子,所以摩擦起電實質上并不是創造了電荷,故A錯誤;
B、金屬箔帶因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但不能證明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故B
錯誤。
CD、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時,玻璃棒由于缺少電子,會從金屬球上奪得
電子,使金屬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金屬球通過金屬桿和兩片金屬箔相連接,故兩片金
屬箔也帶正電;金屬箔帶因帶正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知道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以及電荷間的作用規律,知道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
的轉移。
18.圖是用帶電棒接觸原來不帶電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下列判斷正
確的是()
A.帶電棒一定帶負電
B.帶電棒一定帶正電
C.兩片金屬箔一定帶異種電荷
D.兩片金屬箔一定帶同種電荷
【分析】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在已知帶電棒電生的情況下,可判斷
金屬箔上的電性。
【解答】解:用帶電棒接觸原來不帶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
是由于金屬箔上帶了同種電荷。但由于不能知帶電棒所帶電荷的性質,所以無法判斷金
屬箔上帶的什么電荷。故只有選項D正確。
故選:D。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靈活利用驗電器的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同時要明確電荷間的相
互作用規律。
19.下列生活用品常溫下可以導電的是()
A.牙刷B.玻璃杯C.瓷碗D.鉛筆芯
【分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包括:人體、
大地、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溶液等。常見的絕緣體有陶瓷、玻璃、橡膠、油等;導體和
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
【解答】解:
A、牙刷的材料是塑料,屬于絕緣體;故A錯誤;
B、玻璃杯的材料是玻璃,是絕緣體;故B錯誤;
C、瓷碗的材料是陶瓷,屬于絕緣體;故C錯誤;
D、鉛筆芯的材料是碳,屬于導體;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為導
體,哪些物體為絕緣體,屬于識記的內容,比較簡單。
20.一個帶電體所帶電荷量為Q1,一個帶正電的驗電器所帶電荷量為Q2,當帶電體跟驗電
器的金屬球相接觸時,觀察到驗電器的金屬箔先閉合后又張開,根據這一現象可以判斷
()
A.帶電體帶正電荷,且Q1等于Q2
B.帶電體帶負電荷,且Q1等于Q2
C.帶電體帶正電荷,且Q1小于Q2
D.帶電體帶負電荷,且Q1大于Q2
【分析】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正負電荷會發生中和現象。
【解答】解:驗電器的金屬箔由于帶同種正電荷而張開;當帶電體跟驗電器的金屬球相
接觸后,驗電器的金屬箔先閉合,說明驗電器所帶的電荷與帶電體所帶的電荷發生中和
現象,即帶電體帶負電荷;
驗電器的金屬箔又張開,說明帶電體所帶的電量比原驗電器上所帶的電荷量多,故將驗
電器上的所有正電荷中和完后,還有多余的負電荷(即Q1大于Q2),驗電器的金屬箔片
由于帶負電荷再次張開。
故選:D。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理解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和電荷會發生中和現象。
21.下列生活或學習用品:玻璃杯、碳棒鉛筆芯、橡皮、陶瓷碗、鐵質直尺。下列都屬于導
體的是()
A.碳棒鉛筆芯、陶瓷碗B.玻璃杯、橡皮
C.碳棒鉛筆芯、鐵質直尺D.陶瓷碗、鐵質直尺
【分析】根據導體和絕緣體的定義進行判斷。容易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
體是絕緣體。
【解答】解:
A、陶瓷碗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A錯誤;
B、玻璃杯、橡皮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B錯誤;
C、碳棒鉛筆芯、鐵質直尺容易導電,屬于導體,故C正確;
D、陶瓷碗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常見的導體包括:人體、大地、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溶液等。
常見的絕緣體包括:塑料、陶瓷、橡膠、空氣等。
22.通常情況下,下列都屬于導體的一組物質是()
A.水銀、錫箔、橡膠、鎳B.鋁、石墨、陶瓷、鉛
C.鐵、銅、大地、食鹽水D.銅、塑料、人體、黃金
【分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包括:人體、
大地、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溶液等。常見的絕緣體有陶瓷、玻璃、橡膠、油等;導體和
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
【解答】解:
A、水銀、錫箔、橡膠、鎳中,橡膠是很好的絕緣體;故A錯誤;
B、鋁、石墨、陶瓷、鉛中,陶瓷是很好的絕緣體;故B錯誤;
C、鐵、銅、大地、食鹽水中,鐵和銅是金屬,屬于導體;大地屬于導體;食鹽水是溶液,
屬于導體;故C正確;
D、銅、塑料、人體、黃金中,塑料是很好的絕緣體;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為導
體,哪些物體為絕緣體,屬于識記的內容,比較簡單。
23.通常情況下,下列物體中屬于絕緣體的是()
A.干燥的塑料梳子B.不銹鋼勺
C.2B鉛筆芯D.鹽水
【分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包括:人體、
大地、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溶液等;常見的絕緣體有陶瓷、玻璃、橡膠、油等;導體和
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
【解答】解:A、干燥的塑料梳子,不易導電,是絕緣體;故A正確;
B、不銹鋼勺的材料是金屬,是很好的導體;故B錯誤;
C、2B鉛筆芯的材料是石墨,屬于導體;故C錯誤;
D、鹽水是溶液,屬于導體;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了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為導
體,哪些物體為絕緣體,屬于識記的內容,比較簡單。
24.通常情況,下列物品中屬于絕緣體的是()
A.金屬小刀B.塑料筆桿C.鉛筆芯D.食鹽水
【分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
緣體之間的叫半導體。
【解答】解:
金屬小刀、鉛筆芯都是由金屬制成的,都容易導電,屬于導體;食鹽水容易導電,屬于
導體;塑料筆桿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為導
體,哪些物體為絕緣體,應該有明確的認識。
25.在山區自駕游遇到雷雨時,下列做法中最安全的是()
A.站在高處B.撐起雨傘C.跑到樹下D.躲入車內
【分析】在打雷下雨時,嚴禁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更要切忌繼續登往高處觀賞雨
景,不能在大樹下、電線桿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曠的田野里,應盡快躲在
低洼處,或盡可能找房層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解答】解:
A、雷電容易擊中地面上尖端突起的物體,這時會有強大的電流,因此在山區自駕游遇到
雷雨時,不能站在高處,故A錯誤;
B、金屬骨架的雨傘有尖端,為了防止尖端放電,不能撐著金屬骨架的雨傘在雨中行走,
故B錯誤;
C、由于潮濕的大樹是導電的,為了防止尖端放電,不能躲在大樹底下避雨,故C錯誤;
D、在山區旅游遇到雷雨時,躲入車廂最安全,金屬制作的車廂能避雷,但由于車廂是導
體,進入車廂后不要接觸車廂金屬部分,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預防雷擊的常識,難度不大。
26.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絕緣體自由移動的電荷少,但能夠帶電
B.金屬能夠導電的原因是因為金屬里面的電子都能自由移動
C.能夠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D.絕緣體不能導電的原因是因為絕緣體內沒有電子
【分析】(1)絕緣體不能導電是因為絕緣體內部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但是絕緣體
能得失電子,可以帶電。
(2)金屬能導電是因為金屬內部有大量的自由移動的電子。
(3)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解答】解:AD、絕緣體不能導電是因為絕緣體內部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但是絕
緣體能得失電子,可以帶電,故A正確,D錯誤。
B、金屬能導電是因為金屬內部有大量的自由移動的電子,并不是所有的電子都是自由的,
故B錯誤。
C、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故C錯誤。
故選:A。
【點評】導體能導電是因為內部有大量的自由電荷,但并不是所有的電荷都是自由的,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內部幾乎沒有自由電荷,并不是沒有自由電荷。
27.甲、乙、丙三個輕質小球用絕緣細繩懸掛,相互作用情況如圖所示,如果丙帶正電荷,
則甲()
A.一定帶正電荷B.一定帶負電荷
C.可能帶負電荷D.可能帶正電荷
【分析】(1)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排斥的帶有同種電荷,吸引的可能帶有異種電荷,也可能帶電體吸引不帶電體。
【解答】解:
由圖知乙、丙相互排斥,說明乙、丙一定帶同種電荷,已知丙帶正電,則乙一定也帶正
電;圖中甲、乙相互吸引,根據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可
知,甲可能帶負電或不帶電。
故選:C。
【點評】帶電體吸引不帶電體,排斥帶同種電荷,吸引可能帶異種電荷,其中之一帶電。
注意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的情況。
28.金屬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金屬導體中有大量的()
A.原子B.質子C.中子D.自由電子
【分析】結合導體與絕緣體的區別:絕緣體內的電荷被束縛在極小的范圍內,不能自由
移動,而導體內的電荷能夠自由移動稱為“自由電荷”。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酸堿
鹽溶液導電靠的是自由離子,所以導體容易導電,是由于導體具有大量的自由電荷。
【解答】解:導體和絕緣體內部都有大量的原子、原子核、中子和質子,但為什么導體
容易導電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呢?原因是:導體內部有大量的自由電子,而絕緣體內部
幾乎沒有,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導體與絕緣體在導電性上的區別,此知識涉及到物質的微觀構造方
面的內容,不易理解。
二.填空題(共15小題)
29.(1)電視機屏幕上容易“沾”上灰塵,是因為屏幕上帶有靜電;
(2)測量橡皮擦的長度為2.55cm。
(3)某實驗站溫度的示數,此時氣溫為﹣5℃
【分析】(1)電視機工作時帶靜電,靜電能夠吸引輕小物體;
(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3.00cm
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3.00cm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3)首先觀察寒暑表的分度值然后再看液面到達的刻度即可。
【解答】解:(1)電視機工作時帶靜電,靜電能夠吸引輕小物體,所以電視機屏幕上容
易“沾”上灰塵;
(2)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圖中橡皮擦左端對應
的刻度值為6.00cm,右端對應的是8.55cm,則其長度為8.55cm﹣6.00cm=2.55cm;
(3)因為寒暑表的分度值為1℃,液柱在0刻線以下的第五個格,所以此時的溫度為﹣5℃。
故答案為:(1)靜電;(2)2.55;(3)﹣5。
【點評】此題難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識點較多,做好這些題目的關鍵是學習時要親身經
歷長度、溫度等的測量過程,同時還要了解生活中有關靜電的現象。
30.N95口罩的中間層為多孔結構的熔噴布,熔噴布能過濾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徑僅為
﹣
0.3m即3×107m的顆粒物,原因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處理,使熔噴布得到大量
電子μ而帶負(正/負)電,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作用。由于熔噴布有很好的絕
緣性,所以能長時間保留靜電,但放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洗晾干后,熔噴布對細微顆粒
物的過濾效果嚴重下降,原因是:潮濕后的熔噴布不再帶電。
﹣
【分析】(1)根據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解答(1m=106m);
μ
(2)自由電子帶負電荷,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3)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
(4)生活用水是導體,據此進行分析。
【解答】解:
﹣﹣﹣
(1)因為1m=106m,所以0.3m=0.3×106m=3×107m;
μμ
(3)N95口罩在生產過程中通過處理,使熔噴布得到大量電子而帶負電荷,由于帶電體
能吸引輕小物體,進而吸附一些粒徑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這種納米級的物質也會被
吸附;
(3)因為N95口罩外層隔離層和內層親膚層的無紡布屬于絕緣材料,不容易導電,使熔
噴布上的靜電不會很快消失;
(4)N95口罩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時會失去靜電,洗晾干后不能恢復成帶電的狀態,吸附
能力降低,所以防護能力降低。
﹣
故答案為:3×107;負;吸引輕小物體;絕緣;潮濕后的熔噴布不再帶電。
【點評】此題以“口罩”為載體,考查長度單位的換算、帶電體的性質和絕緣體的應用
等,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是一道好題。
31.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帶上了電,因為橡膠棒在摩擦過程中得到(選填“得到”、“失
去”、“創造”)了電荷,用這個橡膠棒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驗電器的箔片會張開,因
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分析】(1)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
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兩個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能力強的
得到電子,因電子比質子數量多而帶負電,束縛電子能力弱的失去電子,因電子比質子
數量少而帶正電,一種物質失去多少電子,另一種物質就得到多少電子;
(3)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解答】解:
毛皮與橡膠棒摩擦,橡膠棒束縛電子的能力強,得到電子而帶負電;毛皮束縛電子的能
力弱,失去電子而帶正電;
把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時,電子通過驗電器的金屬球傳給金
屬桿傳給兩片金屬箔,兩片金屬箔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屬箔片張開。
故答案為:得到;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點評】本題考查了正負電荷的規定及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屬于電學基礎知識的考查,
比較簡單。
32.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在摩擦起電的過程中,能夠自
由移動的微粒是電子
【分析】(1)盧瑟福能過粒子散射實驗驗證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
中心的原子核和繞著原子α核告訴旋轉的電子構成的。其中原子核帶正電并且集中了原子
的絕大部分質量,電子帶負電;它是一種核式結構,與太陽系的結構相似;
(2)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得到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帶正電。
【解答】解: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指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
繞原子核做圓周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的;
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不是創造了電荷,得到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帶正電,
所以在摩擦起電的過程中,能夠自由移動的微粒是電子。
故答案為:原子核;電子;電子。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子的結構、帶電情況以及摩擦起電的實質。在原子中,質子帶正
電,電子帶負電。
33.“千門萬戶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了,小余將靜電窗花貼在玻璃上(如圖),靜
電窗花是采用PVC靜電膜材質,材料本身不帶膠,依靠靜電吸附到承載面上的貼紙,則
玻璃由于靜電感應(選擇“摩擦起電”“靜電感應“),帶上與窗花異種(選填
“同種”“異種”)電荷。
【分析】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靜電窗花本身不帶膠,當與玻璃接觸時,玻璃由于靜電感應,帶上與窗花
相反的電荷,由于異種電荷相互吸引,這樣靜電窗花就吸附到承載面上。
故答案為:靜電感應;異種。
【點評】本題通過學生生活經歷考查帶電體性質以及電荷間相互作用,注重了物理和生
活的聯系,是中考的熱點。
34.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毛皮與橡膠棒摩擦時,
毛皮因失去電子而帶正電荷;納米材料拉成細絲而不斷是利用其良好的延展性
(選填“延展性”或“硬度“)。
【分析】(1)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帶負電荷的粒子﹣電子,從而
揭示了原子是有結構的;
(2)人們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摩擦起電
實質是電荷的轉移,得到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帶正電;
(3)納米材料拉成細絲而不斷是利用延展性好。
【解答】解:
(1)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從而說明原子是可分的;
(2)毛皮跟橡膠棒摩擦過程中,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毛皮因失去電子帶正電;
(3)納米材料拉成細絲而不斷,這一事例表明納米材料具有較好延展性。
故答案為:原子;正;延展性。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原子結構、電荷的規定以及物質的物理性質的了解和掌握,
是一道基礎題。
35.液體很難被壓縮,是由于分子之間存在斥力;電腦屏幕上會吸附灰塵,是因為屏
表面有靜電而吸附灰塵;潮濕的紙張會粘在一起,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引力;用
與橡膠棒摩擦過的毛皮靠近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則毛皮與玻璃棒相互排斥
(吸引/排斥)。
【分析】利用下列知識分析判斷: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同時存在斥力
和引力;
(2)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3)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毛皮帶正電;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為正
電荷、絲綢帶負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1)液體很難被壓縮,是由于分子之間存在斥力;
(2)電腦屏幕上經常有許多灰塵,這是因為電腦工作時,屏表面有靜電而吸附灰塵;
(3)潮濕的紙張會粘在一起,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4)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與橡膠棒摩擦過的毛皮所帶的電荷是正電荷,被絲
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也是正電荷,由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可知,毛皮與玻璃棒相互
排斥。
故答案為:分子之間存在斥力;屏表面有靜電而吸附灰塵;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排斥。
【點評】本題考查了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摩擦起電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一道基
礎題目。
36.如圖是物質微觀構成的網絡圖,甲、乙、丙、丁中帶正電的是乙丁,帶負電的是丙,
不帶電的是甲。
【分析】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
電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據此分析。
【解答】解:
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
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
則結合圖示可知,甲為不帶電的中子,乙為帶正電的原子核;丙得到了電子,會帶上負
電;丁失去電子而帶上正電;
所以,帶正電的是乙丁,帶負電的是丙,不帶電的是甲。
故答案為:乙丁;丙;甲。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子的結構模型,屬基礎內容,要熟記。
37.如圖是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驗電器,其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用綢子
摩擦過的玻璃棒與驗電器金屬球相接觸,驗電器的箔片張開。又取另一帶電物體與金屬
球相接觸,發現驗電器箔片先合攏后張開,則另一帶電物體一定帶負電。
【分析】(1)驗電器的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2)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毛皮摩擦
過的橡膠棒帶負電。且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帶有不同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后,會發生電荷的中和現象,使電荷相互抵消。
【解答】解:(1)驗電器是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2)絲綢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因失去電子而帶正電;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觸不帶電的驗
電器時,驗電器上的電子從驗電器轉移到玻璃棒,驗電器因為失去電子帶上正電荷,兩
片金屬箔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
如果將另一帶電小球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發現箔片先合攏后張開,是因為這個帶電小
球上的負電荷與驗電器上的正電荷發生了中和現象,使得驗電器有了多余的電子帶負電
荷,由于驗電器的金屬箔帶同種電荷排斥而張開。
故答案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負。
【點評】本題考查了驗電器的原理、兩種電荷,電荷間的作用,以及摩擦起電的實質,
是一道基礎題。
38.如圖,已知A球帶正電,從圖所示現象可知:B球帶正電,C球可能帶負電,
也可能不帶電(均選填“帶正電”、“帶負電”或“不帶電”)。
【分析】解答此題要知道:(1)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
吸引;(2)帶電體的性質是能夠吸引輕小的物體。
【解答】解:A帶正電,由圖可知A與B互相排斥,所以B帶正電;
B、C互相吸引,因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的物體,所以C可能帶負電
或不帶電。
故答案為: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
【點評】本題考查了利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斷物體帶電情況,注意兩個物體相互
吸引時,兩個物體可帶異種電荷,或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
39.如圖所示,無風條件下的輕質氣球兩次均向帶電棒靠近,表明氣球不帶電(選填“不
帶電“或“帶電”);同時也說明帶電體具有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分析】據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和帶電體
的性質(能吸引輕小物體)分析。
【解答】解:如圖,兩次用帶有不同電荷的帶電棒靠近卡通造型的鋁箔氣球,均發生了
相互吸引,根據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和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可知,氣球不可能兩
次帶不同電荷,因此,氣球一定不帶電,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故答案為:不帶電;能吸引輕小物體。
【點評】根據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帶電體的性質,結合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利用題
目中告訴的信息分析即可。
40.如圖所示,在小燈泡和開關之間連著金屬夾A和B,當開關閉合后,在金屬夾A和B
之間分別接入鉛筆芯和木尺。小燈泡發光時接入的是鉛筆芯,這是因為它是導
體。
【分析】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各種金屬、酸堿鹽溶液、石墨、人體、大地等;
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橡膠、陶瓷、空氣、蒸餾水等;導體和絕緣體
沒有明顯的界限。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當小燈泡發光時接入的一定是導體,不發光時接入的應該是
絕緣體,而鉛筆芯是導體、木尺是絕緣體;
故答案為:鉛筆芯;導體。
【點評】本題考查了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對于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可以聯系它們在日
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來記憶,不要死記硬背。
41.一般情況下,下列物品汽油橡皮鹽水鉛筆芯水銀,其中屬于絕緣體的是
。(只填序號)①②③④⑤
①②
【分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包括:人體、
大地、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溶液等。常見的絕緣體有陶瓷、玻璃、橡膠、油等;導體和
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
【解答】解:汽油、橡皮都不容易導電,是絕緣體;
①②
鹽水、鉛筆芯、水銀容易導電,是導體;
③④⑤
故答案為:。
①②
【點評】此題考查了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為導
體,哪些物體為絕緣體,屬于識記的內容,比較簡單。
42.有下列六種材料:鹽水石墨橡膠汽油陶瓷銅絲,其中屬于導體的
是鹽水、石墨、銅①絲,屬②于絕緣體③的是④橡膠、汽⑤油、陶瓷⑥。
【分析】善于導電的物質稱之為導體,常見的導體有:酸、堿、鹽的溶液,金屬,大地,
人體等;
不善于導電的物質稱為絕緣體;根據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進行分析。
【解答】解:(1)鹽水、石墨、銅絲都善于導電,屬于導體;
(2)橡膠、汽油、陶瓷都不善于導電,屬于絕緣體。
故答案為:鹽水、石墨、銅絲;橡膠、汽油、陶瓷。
【點評】知道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會分辨出常見導體和絕緣體。
43.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人、陶瓷、鹽水、石墨這四種物質,陶瓷是絕緣體。
【分析】掌握電流形成的原因可以判定。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解答】解:金屬導體里面作定向移動的自由電子為負電荷。
人、陶瓷、鹽水、石墨這四種物質,人、鹽水、石墨屬于導體,陶瓷屬于絕緣體。
故答案為:自由電子;陶瓷。
【點評】本題考查電流形成的原因,一定要注意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是相
反的,還要能正確區分導體和絕緣體。
電流和電路
1.電流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路要閉合)
(2)在物理學中,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說明:
a.金屬導線中的電流,主要是由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方向與電子定向移
動的方向相反。
b.當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叢電源的正極出來,經過用電器流回電源的負極。
2.電路的構成及電路圖
(1)電路的構成:
電源、用電器、導線、開關組成電流可以流過的路徑——電路。只有電路閉合,電路中才有
電流。注意:用電器上標有“+”的位置與電源正極相連,標有“—”的位置與電源負極相連。
(2)電路圖
a.概念: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b.畫電路圖時要注意:
*必須用規定的電路元件符號。
*所畫符號和實物要對應,連接順序要一致。
*元件要分布均勻。
*整個電路最好畫成長方形,導線要橫平豎直,盡量簡潔。
3.通路、斷路、短路
(1)通路:電路中處處連通的電路;(2)斷路:在某處斷開的電路;(3)短路:電源短路
是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用電器短路是用導線把用電器兩端連接
起來。
【典型例題】
類型一、電流
1.關于電流的方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帶電微粒的運動方向就是電流的方向
B.金屬中自由電子移動的方向就是電流的方向
C.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與規定的電流方向相反
D.科學上規定正電荷運動的方向就是電流的方向
【思路點撥】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相反,規定正電荷定向移
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所以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是相反的。
【答案】C
【解析】根據電流方向的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電子帶負電,所以電子
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是相反的。故選C。
類型二、電路
2.下圖中的電路圖和實物圖相對應的是()
【思路點撥】先分析兩個電燈的連接方式,再看開關的位置后,即可得出應是哪個圖是正
確的。
【答案】D
【解析】由實物圖可知:S2控制L2,開關S1在干路上,控制整個電路;故D與實物圖對
應;故選D。
類型三、設計簡單電路
3.如圖所示,在樓道中間安裝的電燈,需要在樓梯的上下兩頭都能控制它,當人上樓梯時,
能用下面的開關S1開燈,人上了樓梯以后,能用上面的開關S2關燈;當下樓梯時,能用S2
開燈,用S1關燈,請畫出電路圖。器材:兩個單刀雙擲開關,一個燈泡,一個電源和若干
導線。
【思路點撥】由于在樓梯下邊和上邊都能開燈和關燈,故應用兩個單刀雙擲開關,讓它們的
靜觸頭相連接,一個開關的動觸頭接電燈的一端,另一個動觸頭接電源的一端。
【答案與解析】根據題中給出的器材,連接電路如圖所示:當兩個開關同時與下面的動觸頭
相連,或同時與上面的動觸頭相連時,燈泡發光;兩個開關一個與下面的動觸頭相連,一個
與上面的動觸頭相連時,燈泡發光。所以無論在樓上還是樓下,都能控制燈泡工作或不工作。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1.關于電荷與電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云層間的閃電是電流流過空氣的結果
B.電路斷開后,電路中就沒有了電荷
C.電路接通后,電源不斷的產生電荷
D.用電器工作時要不斷消耗電荷
【分析】(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的作用就是使電路形成電流。
(3)電源的作用是為電路提供電壓。
(4)用電器工作過程,消耗電能,是將電能轉化為其它能的過程。
【解答】解:A、發生閃電時,云層間放電,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流過空氣,
這就是閃電,故A正確。
B、電路斷開后,電路中就沒有了電流,但電路中的導體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自由電荷,故
B錯誤。
C、電路接通后,電源不斷的為電路提供電壓,不是產生電荷,故C錯誤。
D、用電器工作時,消耗電能,是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能的過程,不是消耗電荷,故D
錯誤。
故選:A。
【點評】理解電流的形成條件,理解電路的幾種狀態以及用電器的作用,可解答此題。
2.下列電學知識中,說法正確的是()
A.電路中有電流,就一定有電壓
B.絕緣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變為導體
C.只要將電源接入電路,就會有電荷的定向移動,從而形成電流
D.白熾燈通過不同的電流,測得的電阻不同,因此導體的電阻與電流有關
【分析】(1)(3)閉合電路中有電壓,電路中才會有電流;
(2)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4)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電流、電壓的大小無關,燈泡的燈絲電阻與溫度有
關,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A、電路閉合且電路兩端有電壓電路中才會有電流,電路中有電流就一定有電壓,故A
正確;
B、部分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為導體,故B錯誤;
C、只有將電源接入電路,電路閉合,電路中才會有電流,故C錯誤;
D、白熾燈泡在不同電壓下工作時,其實際功率不同,溫度不同,說明燈絲電阻與溫度有
關,而與電流無關,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路形成的條件、導體和絕緣體、電阻與溫度關系的認識和理解,
屬于一道基礎題,難度不大。
3.如圖所示,取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使A帶正電,B不帶電,用帶有絕緣手柄的金
屬棒把A和B連接起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學校老師培訓方案
- 2025年學校圣誕晚會活動方案設計
- 配藥初級知識培訓課件
- 樓宇廣告策劃公司創業
- 五百強企業卓越領導力訓練
- 沈陽建筑大學《音樂藝術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寫意山水畫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何氏醫學院《系統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廣東省普寧第二中學高三生物試題全國三卷模擬卷2含解析
-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生物試題考試試題含解析
- 鎂及鎂合金的耐蝕性課件
- 廠內機動車輛課件
- 四川方言詞典(教你說一口地道的四川話)
- 企業標準編寫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計劃表
- 《新媒體運營》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學校食堂餐廚具操作規程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程
- 自動控制原理全套課件
- 工程經濟學武獻華第5版答案
- 2022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數學試卷真題及答案定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