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地球表面形態3.2板塊運動與地表形態
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和六大板塊的分布。
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的關系。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12基礎知識梳理夯基一、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分類能量來源表現形式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內部太陽能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使地表高低起伏削高填低,使地表趨于平緩基礎知識梳理夯基海陸變遷喜馬拉雅山東非大裂谷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水平運動形成綿長的斷裂帶和巨大的褶皺山脈擠壓張裂地殼運動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巖層發生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形成斷裂帶和褶皺山脈東非大裂谷、喜馬拉雅山垂直運動引起地勢的起伏變化和海陸變遷盆地海洋陸地地殼運動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巖層發生大規模的隆起和凹陷常形成高原、斷塊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臺灣海峽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灣海岸的變遷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巖漿活動巖漿只有噴出地表才能直接影響地表形態,可以瞬間改變地表形態,但作用微弱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變質作用發生在地殼深處,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基礎知識梳理夯基(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基礎知識梳理夯基③板塊構造學說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巖石圈被分割為六大板塊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在運動之中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觀點:(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板塊相對移動構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基礎知識梳理夯基4/5/2025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亞歐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1.阿拉伯半島位于哪一個板塊中?2.喜馬拉亞山脈位于哪兩大板塊之間?阿拉伯半島喜馬拉亞山脈3.赤道穿過了幾個板塊?4.完全由大洋地殼組成的是
板塊?5.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屬于
板塊?6、板塊之間有哪兩種相對運動形式?形成了哪兩種板塊邊界?擠壓碰撞(消亡邊界)和張裂(生長邊界)夯基島嶼、島弧鏈、海溝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喜馬拉雅山脈基礎知識梳理夯基紅海基礎知識梳理夯基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基礎知識梳理夯基大西洋基礎知識梳理夯基板塊移動對地貌影響邊界類型舉例板塊碰撞陸陸相撞陸洋相撞板塊張裂形成巨大的高原和山脈大陸板塊形成島弧和海岸山脈,大洋板塊形成海溝形成裂谷、海洋、海嶺消亡邊界消亡邊界生長邊界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東非大裂谷,紅海、海嶺安第斯山脈日本海溝(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島東側海底發生9.0級地震,給日本帶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據此回答1-3題:1.日本本州島東側海水很深,其海底地形是A.海嶺B.大洋中脊C.裂谷D.海溝2.日本群島位于A.亞歐板塊B.太平洋板塊C.印度洋板塊D.美洲板塊3.日本群島多地震是因為A.位于板塊生長邊界B.位于板塊內部C.位于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擠壓邊界D.位于大陸板塊這間的擠壓邊界當堂檢測DAC板塊構造學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果之一。下圖為“某種類型的板塊邊界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4.圖示的板塊邊界是A.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邊界B.大洋板塊內部的生長邊界C.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的俯沖邊界D.大陸板塊內部的生長邊界5.以下地貌單元中,成因與圖示機理相關的是A.東非大裂谷
B.日本列島C.阿爾卑斯山脈
D.落基山脈AC當堂檢測(2020·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真題體驗重溫高考實戰演練答案受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擠壓的影響。圖示區域處于從青藏高原(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向云貴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級階梯)的過渡地帶,構造運動活躍。板塊(地殼)運動的壓力超過這里巖石的承受能力,斷裂發育。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右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從板塊運動的角度解釋圖示區域斷裂發育的原因。(2020·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真題體驗重溫高考實戰演練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右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2)簡述圖示區域河流多沿斷裂分布的原因。答案斷裂沿線巖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蝕,發育河流。(2020·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真題體驗重溫高考實戰演練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右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3)說明圖示區域金礦石出露較多的原因。答案金礦與斷裂空間分布一致。圖示區域山高谷深(地殼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巖層較多,金礦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較多,金礦石出露的空間范圍增大。(2020·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真題體驗重溫高考實戰演練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右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4)說明出露的金礦石轉變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質作用過程。答案金沙江及其支流兩岸出露的金礦石,在外力作用下風化,或崩塌、破碎,隨流水進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運能力強,磨蝕礦石,使礦石進一步破碎。當河流流速減小時,河水挾帶的金在河床不斷沉積、富集,形成沙金。
(2022·河南鄭州市模擬)2020年11月10日,中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紀錄。右圖為“馬里亞納海溝的區域圖”。據此完成1~2題。1.與馬里亞納海溝形成密切相關的地質作用是
A.板塊擠壓 B.板塊張裂
C.海水侵蝕 D.冰川侵蝕2.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海域作業需要避開的風險包括
A.暴雪、酷寒
B.火山、高壓
C.浮冰、颶風
D.臺風、海嘯跟蹤訓練過關落實√√太平洋板塊的最顯著特征之一是廣泛發育海山鏈(海底山脈)或孤立海山(即圖中洋底火山)。1963年,地質學家約翰·威爾遜為夏威夷—皇帝海山鏈的起源提出假說,認為它們是在太平洋板塊漂移時,由一個靜止不動的火山活動熱點順次形成的。右圖為“太平洋夏威夷—皇帝海山鏈位置及火山年齡分布圖(1Ma:1百萬年)”。完成3~4題。3.據圖中信息判斷,近3000萬年,該區域太平洋板塊主體的移動方向是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東南方向4.根據該假說,以下推測最可信的是
A.8000萬年前,板塊俯沖成阿留申海溝
B.4700萬年前,太平洋板塊移動方向改變
C.夏威夷島鏈是太平洋大洋地殼誕生處
D.皇帝海山鏈表層巖石組成多為花崗巖跟蹤訓練過關落實√√5、該半島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受到(
)A.太平洋板塊張裂的影響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