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_第1頁
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_第2頁
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_第3頁
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_第4頁
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復習課

九年級語文組第一頁,共24頁。復習目的:1、背誦課文,能正確默寫重點句子。2、識記文學常識,能解釋重點文言詞語,會準確翻譯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完成比照閱讀。4、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第二頁,共24頁。

自主復習梳理知識1、識記與作者〔孟子〕有關的文學常識。背誦課文。2、同桌互背課下注釋重點詞語,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文言詞語〔3個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3、把握論點、論證方法,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為論點補充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方法:組內互相檢測,疑難問題組內解答。第三頁,共24頁。背誦課文要求:做到準確、純熟,不丟字、不加字、不換字。方法:全體起立,同桌互背,注意糾錯。完成任務后,立即坐下。挑戰第一關:第四頁,共24頁。理解性默寫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指出了艱辛磨煉好處的句子是,。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了導致亡國的原因的句子是:,。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總結全文,歸納中心論點的句子是:??嗥湫闹緞谄浣罟?/p>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第五頁,共24頁。文學常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選自。孟子,名,字,思想家,教育家,是繼以后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并有“〞之稱。孟子是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計261章,約35000字。南宋朱熹將孟子、、、___并稱為“四書〞。孟子?告子下軻子輿孔子儒孔孟亞圣儒大學中庸論語第六頁,共24頁。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管夷吾舉于士()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而后喻()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入則無法家拂士()()〔)被任用被選拔獄官集市所以責任,使命使……痛苦使……勞累使……驚動使……堅強解釋紅色的詞語。違犯擾亂使他受到貧困之苦曾,通“增〞,增加犯錯誤憂困衡,“橫〞,堵塞,不順奮起,指有所作為表現通曉

指國外常常指國內守法度的大臣輔佐君主的賢士第七頁,共24頁。

〔一〕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2、衡于慮3、法家拂士

〔二〕詞類活用

1、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如:苦其心志2、名詞活用作動詞如:人恒過

挑戰第四關:文言詞語“曾〞通“增〞,增加“衡〞通“橫〞,堵塞,不順“拂〞通“弼〞,輔佐苦:使……痛苦過:犯錯誤第八頁,共24頁?!踩彻沤癞惲x1、所以動心忍性古義:今義: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古義:今義:

3、而后喻古義:今義:〔四〕一詞多義管夷吾舉于士行拂亂其所為士拂入則無法家拂士入則無法家拂士用來表因果關系

的關聯詞這樣判斷詞通曉比喻

獄官賢士違犯“拂〞通“弼〞,輔佐第九頁,共24頁。

挑戰第五關:重點句子翻譯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能。第十頁,共24頁。2、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而一個國家,國內假如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4、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樣以后,人們才會明白,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如今臉色上,吟詠嘆息之氣發于聲音,然后人們才理解他。第十一頁,共24頁。合作探究歸納總結內容:

1、這篇短文的論點是什么?

2、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結合內容說說它們的作用。

3、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

4、為本文論點補充道理論據、事實論據。方法: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班級內展示。第十二頁,共24頁。交流展示點撥助學1、這篇短文的論點是什么?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十三頁,共24頁。交流展示點撥助學2、找出本文都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詳細事例,闡述“生于憂患〞這一觀點,更具有說服力;比照論證:將“人處困境發奮有為〞和“國無內憂外患易遭滅亡〞進展正反比照論證,突出論證了語段的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十四頁,共24頁。交流展示點撥助學3、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首先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與此相似的“是人〞,由個別到一般,闡述人才是從艱辛環境中磨煉而成的。接著從個人成才討論到治國,最后歸納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十五頁,共24頁。4、為論點補充道理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為天下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第十六頁,共24頁。事實論據:生于憂患:1、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成就霸業〔最后打敗吳國〕。2、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3、韓信受胯下之辱成將軍。4、貝多芬即使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音樂創作。死于安樂:1、夏桀荒淫無道導致夏朝滅亡。2、商紂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導致亡國。第十七頁,共24頁。中考鏈接〔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二〕上①問侍臣:“創業與守成②孰難?〞房玄齡曰:“草昧③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困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烛溕萆诟毁F,禍亂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玄齡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狀態。④忽:不注意,不重視。第十八頁,共24頁。參考譯文:唐太宗問身邊的大臣:“創業與保持成就哪個難?〞房玄齡答復說:“國家開場創立時,我們與各地豪強競相起兵比賽使他們稱臣,創業難啊!〞魏征說:“自古以來的帝王沒有不在困難的時候獲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時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難啊!〞太宗說:“玄齡協助我一起獲得了天下,歷經百戰,九死一生,所以體會到創業的困難。魏征協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擔憂在富貴的時候滋生驕奢,在忽略的時候發生禍亂,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困難。但是創業的困難已經過去;保持成就的困難,正應該和大家慎重對待。〞玄齡等人拜了拜說:“陛下說的這一番話,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啊。〞第十九頁,共24頁。1、解釋下面紅色詞語在句中的意思?!?分〕〔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3〕創業與守成孰難〔4〕征與吾共安天下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被選拔衡:通“橫〞,堵塞,不順哪一個安定,管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能。〔譯出大意給2分;關鍵詞“所以〞,譯對給1分?!橙欢鴦摌I的困難,已經過去了?!沧g出大意給1分;關鍵詞“然〞“往〞兩處,譯對一處給1分?!车诙?,共24頁。3、語段〔一〕第二段用比照的方式論證了文段的論點。試對此作簡要說明。〔2分〕比照論證:將“人處困境發奮有為〞和“國無內憂外患易遭滅亡〞進展正反比照論證,突出論證了語段的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從個人角度正面論證“生于憂患〞,再從國家角度反面論證“死于安樂〞。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4、語段〔二〕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與語段〔一〕中孟子的有何相似之處,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分〕他們都認為治理國家要有“憂患意識〞。國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難〞,才能使國家基業穩定?!泊鸪觥爸螄枷毹暤?,給1分;結合文段進展詳細分析的,給2分。意思對即可。〕第二十一頁,共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