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教案_第1頁
北京的春節教案_第2頁
北京的春節教案_第3頁
北京的春節教案_第4頁
北京的春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的春節教案?一、教學目標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餃子、萬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燈火通宵、日夜不絕、萬不得已、截然不同、萬紫千紅、預備、彩排、鞭炮、寺院、彩繪、逛廟會、麥芽糖、走馬燈、零七八碎、萬象更新、張燈結彩"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熱愛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傳統節日的熱鬧氣氛。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2.難點體會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領悟詳略得當安排材料的好處。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朗讀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鐘)1.播放一段關于春節的熱鬧視頻,視頻中展現了人們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等場景。2.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同學們,剛剛我們看到的是什么節日呀?"引導學生回答出"春節"。3.繼續提問:"那你們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家鄉是怎么過春節的嗎?"請幾位學生簡單說一說。4.教師總結:"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獨特的慶祝方式。今天呀,咱們要一起走進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的春節,看看老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7分鐘)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正音。運用多種方式理解"餃子、萬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燈火通宵、日夜不絕、萬不得已、截然不同、萬紫千紅、預備、彩排、鞭炮、寺院、彩繪、逛廟會、麥芽糖、走馬燈、零七八碎、萬象更新、張燈結彩"等詞語的意思。比如,通過聯系上下文、找近義詞反義詞、結合生活實際、直觀演示等方法。對于較難理解的詞語,如"走馬燈",可以展示走馬燈的圖片或視頻,幫助學生直觀感受。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北京的春節的?寫了春節的哪些重要日子?4.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寫了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結束,重點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這幾天。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20分鐘)1.學習臘八這一部分(第12自然段)指名朗讀第12自然段,思考:臘八這一天人們要做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臘八這天,人們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臘八粥的句子,讀一讀,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臘八粥的特點。例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臘八粥比作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里食材豐富的特點。讓學生仿照這個句子,用比喻的手法寫一寫自己喜歡的食物。再引導學生關注泡臘八蒜的句子,思考:泡臘八蒜的過程是怎樣的?臘八蒜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2.學習臘月二十三這一部分(第3自然段)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要做什么?學生回答: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這一天,人們要放鞭炮,吃糖。提問:為什么說臘月二十三是過春節的"彩排"?引導學生理解:因為從這一天開始,春節的熱鬧氣氛越來越濃,人們開始為正式過年做各種準備,就像一場演出的彩排一樣。3.學習除夕這一部分(第46自然段)指名朗讀第46自然段,思考:除夕有哪些習俗?從哪些描寫中可以感受到除夕的熱鬧?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除夕的習俗有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等。引導學生找出描寫除夕熱鬧的句子,如:"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讓學生抓住"到處""家家""燈火通宵""日夜不絕"等詞語,體會除夕的熱鬧非凡,感受濃濃的年味。分角色朗讀描寫人們做各種準備工作的句子,讀出忙碌而喜悅的心情。4.學習正月初一這一部分(第710自然段)輕聲朗讀第710自然段,思考:正月初一與除夕有什么不同?人們在這一天都做些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正月初一與除夕的熱鬧忙碌不同,這一天比較安靜。人們要拜年,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孩子特別熱心,為客人點煙倒茶,還要說上幾句吉祥話。引導學生找出體現正月初一安靜的句子,如:"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讓學生對比除夕和正月初一的不同描寫,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巧妙,感受春節期間不同日子的獨特氛圍。5.學習正月十五這一部分(第1113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第1113自然段,思考:正月十五這一天有哪些特別的活動?從哪些描寫中可以感受到它的熱鬧?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正月十五的活動有看花燈、放花炮、吃元宵等。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花燈的句子,如:"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讓學生通過這些描寫,想象花燈的絢麗多彩,感受正月十五的熱鬧氣氛。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種花燈。提問:"吃元宵"這個習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理解:吃元宵象征著團團圓圓,進一步突出了春節的喜慶氛圍。

(四)總結寫法,體會情感(8分鐘)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思考:課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2.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按時間順序寫,條理清晰。從臘月初旬到正月十九,依次介紹了春節期間的各個重要日子。詳略得當。重點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這幾天,對其他日子則一筆帶過。這樣安排使文章重點突出,能更好地表現春節的熱鬧氣氛。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如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環境描寫等,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春節的習俗和熱鬧場景。3.提問:作者為什么能把北京的春節寫得這么生動有趣?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北京春節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和生動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家鄉春節的深深眷戀和對傳統文化的自豪。5.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讀完課文后的感受,進一步加深對作者情感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4分鐘)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鄉過春節的習俗,與北京的春節習俗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2.布置作業: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寫自己家鄉的某個傳統節日,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詳略得當,突出節日的特點和熱鬧氣氛。

(六)課堂小結(3分鐘)1.教師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回顧北京春節的習俗和課文的寫作特點。2.再次強調春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希望同學們在課后能繼續感受春節的魅力,了解更多關于傳統文化的知識。

五、板書設計北京的春節時間順序:臘月初旬正月十九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正月初一:拜年正月十五:看花燈、放花炮、吃元宵

詳略得當

六、教學反思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對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春節的熱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