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的復習提綱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的復習提綱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的復習提綱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的復習提綱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的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一地理復習資料

一、世界陸地地形類型:

類型主要特征典型地區

山地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過500米。最長山脈一安第斯山脈

最高峰一珠穆郎瑪峰

最高山脈一喜馬拉雅山脈

高長山系一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起伏和緩,相對高度一般小于200米。

高原中間海拔高,起伏小,邊獴陡峭。最大高原一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一青藏高原

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小于200米。最大平原一亞馬孫平原

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環繞,中間低平。最大盆地一剛果盆地

二、等高線與地形的關系

地形部位特征圖示

坡度陡緩陡坡一等高線密集

緩坡一等高線稀疏

山頂中間高,四周低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較低的部位

陡崖幾條等高線相交的地方

山谷等高線由地勢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彎曲

山脊等高線由地勢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彎曲

三、海底地形

四、板塊構造

1.六大板塊名稱、分布:

2.活動規律:板塊內部穩定,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

3.主要地理現象及原因:

主要地理現象形成原因

紅海面積擴大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處

地中海面積縮小位于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擠壓處

臺灣和日本多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擠壓處,地殼活動

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撞擠壓隆起處

安第斯山脈位于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相撞擠壓隆起處

五、世界人口增長與分布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

較快。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中低緯度,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臨海

地帶,人口特別密集。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3.人口增長過快和過慢,都會對社會、經濟、環境和資源帶來影響。所以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

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六、世界的人種

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征劃分的。

三大人種主要分布地區

黃色人種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歐洲、北美洲I、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七、世界的語言

六大語言使用范圍

漢語使用人數最多,超過12億,中國漢族和少數民族及華人華僑。

英語流傳最廣的語言,母語國家有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官方語言有:印度、菲律賓等。

法語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俄語俄羅斯和東歐國家。

西班牙語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阿拉伯語西亞和北非。

八、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教徒時間誕生地活動場所主要分布地區經典

基督教10億公元1世紀巴勒

斯坦教堂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圣經

伊斯蘭教7億公元7世紀沙特清真寺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中國西北部古蘭經

佛教2億公元前6世紀印度廟宇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金剛經

九、世界氣溫分布規律

1.勺溫隨緯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2.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節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

球冬季)

3.同一緯度,夏季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季陸地氣溫比海洋低。

4.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o

世界炎熱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極洲;我國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

十、世界降水分布規律

1.降水的形成條件:(1)足夠的水汽量;(2)氣溫下降和凝結核.

2.降水的主要類型:

類型成因特點典型例子圖示

對流用地面

受熱暴雨雷電交加,多出現在午后2—4時(俗稱雷陣雨)赤道地區

我國的夏季

鋒面雨冷暖空

氣相遇降水歷時長,范圍廣,過境時,天氣狀況變化大.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降水類型

地形雨地形

阻擋迎風坡多雨印度乞拉朋齊

我國臺灣火燒寮

3.降水分布規律

(1)赤道地區多雨,兩極地區少雨.

(2)亞歐大陸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3)副熱帶地區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

十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對氣候影響的主要表現典型例子

地球形狀氣溫隨緯度升高而降低高緯度地區氣溫低,低緯度地區氣溫高

地球運動自轉晝夜更替和氣溫的日變化日出前后氣溫最低,午后2時左右氣溫最高

公轉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溫帶地區四季分明

海陸分布陸地氣溫年較差大于海洋

海洋最熱月和最冷月比陸地遲一個月。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

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

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降水少

地形地勢陽坡氣溫高于陰坡;

迎風坡降水多于背風坡;

性氣候南北緯40—60

度人陸西岸歐洲西部終年溫和濕潤

亞寒帶針

葉林氣候北緯50-70

度俄羅斯和加拿大北部夏季短而涼爽,冬季漫長而嚴寒,降水少

在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亞

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表現是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日本的首都和首都所在島嶼是東京本州

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和水稻

下列俄羅斯的工業部門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是消費品制造業

地球最冷的地區南極地區

俄羅斯最發達的工業地區是莫斯科工業區

關于歐洲西部的敘述正確的是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著名的艾菲爾鐵塔屬于法國

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歐洲西部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快的一洲非洲

非洲許多國家面臨的問題是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

現在的澳大利亞服務業已經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美國的經濟增長得益于高新技術產業

南極地區氣候特點酷寒烈風降水較少

世界石油儲蓄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

下列四個地區中,水資源匱乏的是中東地區

二、填空題

俄羅斯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個大洲,但是歷來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印度人口目前己超過10億,居世界第2位。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

美國除本土48個州外,還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兩個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黑人的故鄉。

有北半球“寒極”之稱的地方是俄羅斯的奧伊米亞康;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

世界上最人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人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最人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最人的群島

是馬來群島

初一上生物的期末總結資料(基因戰者整理)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認識生物

第一節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能排泄廢物

4、有應激性5、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6、生長發育7、能繁殖8、遺傳變異

二、觀察法P2

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

調查報告

二、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二、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間

第二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二、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考卷子的題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過程: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6、

表達和交流

四、對照實驗P15

五、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同種或異種的關系,生物因素可分為兩種:1、種內關系:種內互助(螞蟻搬食)、種內斗爭(兩

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

2、種間關系:寄生(蛔蟲)、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鳥)

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

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節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組成:

1、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二、食物鏈和食物網:

1、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

2、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3、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吳病。

三、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

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二、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注意DDT的例子(平時練習卷子的題目)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1.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光線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將,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乂稱粗調):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乂稱細調)。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三、顯微鏡的使用P37-38的圖要掌握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H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

玻片標本。

第二節觀察植物細胞

一、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

二、實驗過程P43-44

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壁:支持、保護

2、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4、細胞核:貯存&傳遞遺傳信息

5、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6、液泡:細胞液

7、線粒體:呼吸的場所

第三節觀察動物細胞

一、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

二、動物細胞的結構

1、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2、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3、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第二章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一、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以白糖融解的實驗為例說明。

分子并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顆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細胞是構成

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二、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三、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本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四、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第二節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一、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一DNA

1、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三、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1、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2、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3、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恒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四、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第三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二、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期中考后內容(重點復習)

第三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裂、細胞分化概念

三、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

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四、幾種組織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具有一定形狀,能夠完成多種功能的

結構才能夠滿足植物體某一方面生命活動的需要,這樣的結構叫做器官。

五、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六、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七、動物或人體內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了系統。

八、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系統一動物體和人體

九、P65題3

十、八大系統的名稱

第二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養器官:根、莖、葉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二、植物的組織

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第三節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二、草履蟲

結構:纖毛、表膜、收集管、收縮泡、胞肛、口溝、食物泡、細胞質、細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筆記

三、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1、有益方面:筆記

2、有害方面:筆記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節藻類、苔辭和蕨類植物

一、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復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二、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三、也子是一種生殖細胞,抱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時可見到,當抱子萌

發時可形成原葉體。

四、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

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五、苔群植物的植物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有莖、葉的分化,但莖很細小,葉又小乂薄,如葫蘆碎、

墻碎;另一種沒有莖、葉的分化,植物體只是扁平的葉狀體,如地錢。

六、苔辭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解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

水分。所以苔辭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七、苔薛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辭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

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苔辟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

這個特點,把苔辭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

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

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十一、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

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第四章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一病毒

一、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二、病毒的結構

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三、病毒與人類的關系看筆記

第二節種子植物

一、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二、種子植物比苔葬、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筆記)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種子的萌發

一、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

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子粒飽滿,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己度過休眠期。

二、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和抽樣檢測

三、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一營養物質轉運一胚根發育成根一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

第二節植株的生長

一、根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幼根的生長

1、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2、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三、芽的結構

1、芽軸一發育成莖

2、芽原基——發育長成側芽

3、生長點一使芽軸不斷伸長,并產生出新的芽原基和葉原基

4、葉原基一發育成幼葉]

四、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氮、磷、鉀

第三節開花和結果

一、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二、花的結構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藥、花絲)、雌蕊(子房、花柱、柱頭)

三、傳粉和受精

看筆記

四、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一果實受精卵一胚受精極核一胚乳

胚珠——種子珠被一種皮

五、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循環

第一節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1、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

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

3、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

4、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二、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三、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P109

第二節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一、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