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歷史岳麓必修2第三單元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單元檢測(時間:60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列寧在《論“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發出號召:“……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應當更加鞭策自己,從休息時間內抽出一小時,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長一小時,將這些時間集中起來,在星期六這天進行一次六小時的體力勞動,以便立即創造出實際的價值。”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文中省略號部分的內容應該是()A.“鑒于國內外形勢的嚴重,為了對階級敵人取得優勢”B.“為了加快社會主義建設,實現蘇聯工農業的現代化”C.“為了支援國際反法西斯,早日實現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國內政治經濟危機,解決普遍的物資匱乏問題”2.列寧主張“要迫使資產階級專家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來建設我們的大廈”。這一觀點在蘇俄(聯)的建設實踐中表現為()A.實行余糧收集制B.征收糧食稅C.實現國家工業化D.向資本家租讓部分廠礦企業3.列寧指出:“1921年開春以來,我們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義的辦法來代替原先的行動的辦法、方案、方法、制度.”材料中“改良主義的辦法”實際上是()A.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補充B.對舊的社會經濟結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C.強調多種所有制經濟齊頭并進D.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4.中國知識界曾掀起了一股談論蘇聯和社會主義的熱潮,他們認為“國家能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從而避免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下生產的無規劃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亂和浪費。”由此判斷,蘇聯當時實行()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斯大林經濟體制D.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5.美國作家維爾斯第一次到蘇聯對社會主義所持的是懷疑態度,而1934年第二次到蘇聯時,他對斯大林說:“現在資本主義應該向你們學習,理解社會主義的精神。”維爾斯說這句話的主要著眼點是()A.蘇聯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要力量B.西方世界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C.從蘇聯建設中看到了計劃經濟的力量D.蘇聯與西方暫時處于和平共處狀態6.《一杯苦酒—-俄羅斯的布爾什維主義和改革運動》中說:20世紀30年代以來“生鐵、煤炭、鋼、石油總是優先于飲食、住房、醫院、學校和服務行業……工業化加上類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價是災難性的……對人的漠不關心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B.致力于工業化的同時忽視民生改善C.有利于蘇聯工業化迅速展開D.有利于蘇聯經濟的持續發展7.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雕塑家說:“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會枯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A.個人能力不足B.堅持自由放任政策C.實施國家干預的政策D.灰心絕望情緒8.有學者對羅斯福的經濟理論進行了這樣的概括:“私營企業-—個人利潤經濟不應消滅,應當保留。可是,這種經濟的營運,并不總是有利于促進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這種營運就必須由各州和聯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進和補充。”對上述材料中關鍵詞的理解正確的是()①“應當保留”指保持資本主義私有制②“經濟的營運"指市場經濟③“改進和補充”指實行計劃經濟體制④“改進和補充”開創了經濟營運的新模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羅斯福總統去世后,中國共產黨主辦的《新華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說:羅斯福“以大無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過危機,安定了國民生活”.根據史實判斷中共報刊評論的“安定了國民生活"的措施是以下哪一項()A.整頓銀行金融系統B.縮減農村耕地面積C.推行企業信用評級D.大舉建設公共工程10.對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有人描述當時的情景說:“人們常常談到社會革命,成千上萬的人的確認為,被剝奪者和饑餓的人們將反抗把他們帶進這種絕望境地的政府和經濟制度。”為避免上述問題出現,羅斯福新政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這些措施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A.恢復金融秩序維護貨幣安全B.保障工人權利維護社會穩定C.調整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D.通過立法完善資本主義制度11.20世紀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個公司,但在當今發達國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獲得對該公司的控制權。對于上述現象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股票呈現出分散化趨勢B.反映了資本社會化的趨向C.企業的決定權開始掌握在工人手中D.資本家已無法擁有企業全部的所有權12.“全靠貨幣資本的收入為生的食利者同企業家與其他一切參與運用資本的人極大程度的分離。"材料表明,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是()A.知識經濟的社會影響與日俱增B.企業管理人員資本化程度不斷提高C.資本所有權與管理權緊密結合D.產生了同資本所有者分離的職業經理13.1945年7月英國舉行大選,被視為反法西斯戰爭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爾及其所在的保守黨慘敗,工黨獲勝組閣。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戰爭已經接近最后勝利B.工黨提出了實行社會福利等改革綱領C.人們擔心丘吉爾強烈反蘇導致戰爭再起D.英國大國地位的衰落引起選民強烈不滿14.下圖為《地球村的社會保障》書影,該書代表了國際社會保障的前沿研究成果。書中第一部分對國家福利政策做了詳細的論述,下列敘述不可能在書中出現的是()A.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基礎上B.福利資金由個人、企業和國家三方共同承擔C.福利制度緩和了社會矛盾,擴大了社會消費D.社會福利主要是指對少數貧困者的救濟15.某同學在學習《歷史》必修二后,為鞏固所學知識,概括里根政府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作詩一首.后發現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滯亦脹凱失靈(凱,指凱恩斯主義)B.緊縮貨幣出新招C.減稅減支零通脹D.又陷“四高"難逍遙(“四高”,指高赤字、高國債、高利率和高貿易逆差)16.有學者說:“蘇聯制度的設計用意,在于盡快將一個極落后,開發度極低的國家,早早送上工業化的大道……盡管這個制度極其缺乏效率,極其浪費,但畢竟達到了上述目標。”據此可知該學者()A.贊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B.客觀評價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認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處D.否認赫魯曉夫改革的必要性17.1931年美國工人很羨慕蘇聯工人,20世紀60年代蘇聯工人反過來羨慕美國工人.他們各自羨慕對方的理由是()A.蘇聯工人生活富足;美國工人生活水平高B.蘇聯工人當家作主;美國工人的民主自由C.蘇聯工人不用擔心失業;美國工人生活水平高D.蘇聯工人的自由快樂;美國工人的民主自由18.有學者指出:“從一定意義上說,赫魯曉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終還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魯曉夫()A.批判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但不夠實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確指導思想C.改革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從根本上擺脫“斯大林模式”的束縛D.堅持“斯大林模式”,不愿進行改革19.1973年3月,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工業管理的若干規定》的決議,決定通過合并企業,建立生產聯合公司和工業聯合公司并減少管理層次來改進工業管理體制.此后,聯合公司在蘇聯普遍建立起來。到1979年,聯合公司達3947個,參加的企業共有17516個.這一措施()A.是赫魯曉夫改革的重要內容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蘇聯經濟的發展C.擺脫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拉開了蘇聯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序幕20.斯大林去世后,蘇聯先后有多位領導人進行改革,有人評價其中某位領導人“改革的手術刀不是揮向黨身上的腫瘤,而是揮向了黨的脖子”。這位領導人是()A.赫魯曉夫B.勃列日涅夫C.戈爾巴喬夫D.葉利欽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2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據美國《財富》雜志報道,1932年美國有3400萬人沒有任何收入,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8%。千百萬人只是因為像畜牲一樣生活,才免予死亡。……與之迥然不同的是,1983年美國《霍比斯》雜志記者曾到華盛頓的黑人貧民窟中搞過調查,他們寫道:“在那里,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一部電視,有些還是彩色的.各處都是收音機。年青人拿著手提立體音設備,或是磨光的手提皮包,很多家庭還擁有汽車,雖然大部分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耗油量大的那種款式,在舊車市場是很便宜的,電話的使用也正常。”——胡連生、楊玲《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材料二根據美國官方的數字,從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國實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36%,而普通職工的實際小時工資卻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長額都歸于上層的20%的職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長額的64%。如果不以工資計,而以收入計,差距就更大,最上層的1%的人得到增長額的90%。總的趨勢是,20%的上層家庭的收入不斷上升,而下層20%不斷下降,1993年前者是后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國的歷史紀錄。——資中筠《20世紀的美國》材料三1983年美國家庭股票持有情況統計表超級富戶非常富戶一般富戶其他戶戶數比重0.5%0。5%9%90%股票比重46.5%13。5%29。3%10。7%——胡連生、楊玲《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回答,與1932年相比,1983年美國貧民生活出現了什么變化?(4分)(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了解決貧民的生活問題,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美國社會的什么問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8分)22.經濟體制的不斷創新和經濟政策的不斷調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蘇聯史研究專家聞一在他的著作《凱歌悲壯》里,把蘇俄的歷史分為五個時期:凱歌年代、退卻年代、剝奪年代、戰爭年代和戰后年代.他認為1921~1927年是蘇俄歷史上的“退卻年代”,20世紀30年代是蘇聯歷史上的“剝奪年代".1934年,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到蘇聯訪問之后寫下了《莫斯科日記》,書中寫道:“目前這些政策包含著某種消極的東西,這是不可避免的……”材料二19世紀自由主義的經濟理論是古典政治經濟學。被譽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認為,所有的人都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產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使所生產的商品滿足了人們彼此的需求.他認為,這種自然秩序比人為秩序優越得多.——劉宗緒《世界近代史》羅斯福一上任便雷厲風行地實施新政.首先是解決銀行危機,此舉速戰速決,極大地恢復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內,羅斯福接連出臺了15個重要法案,國會積極支持。其中包括緊急銀行法、聯邦緊急救濟法、農業調整法、工業復興法等等。——錢滿素《美國文明》(1)材料一中,蘇聯史研究專家聞一將1921~1927年稱之為“退卻年代”,當時蘇聯(俄)是如何退卻的?依據材料一中的柱狀圖,指出羅曼·羅蘭所說蘇聯當時“消極的東西”的含義是什么?(12分)(2)據材料二指出,從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運行機制作出了怎樣的調整?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羅斯福新政在調整中作出的歷史貢獻。(8分)
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從題干中“《論‘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可判斷出當時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所以選A項.2答案:D解析:關鍵信息是“迫使資產階級專家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來建設我們的大廈”,也就是在一定限度內恢復資本主義。3答案:D解析:1921年2月,列寧決定調整政策,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恢復商品貿易,恢復商品經濟,即材料中“改良主義的辦法”.4答案:C解析:結合題干信息“國家……進行科學的規劃,從而避免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下生產的無規劃性……”可判斷是計劃經濟的特征,選C項。5答案:C解析:注意題干中的信息“1934年”。結合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的相關史實可知,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為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中以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擺脫危機提供了借鑒。6答案:B7答案:B解析:經濟危機爆發后,胡佛政府仍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導致經濟蕭條加劇,題干中的材料表達了人們對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不滿。8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理解,羅斯福新政不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排除③.9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可知,安定國民生活指的是推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所以選D項.10答案:C解析: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調整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選C項.11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經營出現的“人民資本主義"現象.股票不再只為少數資本家擁有,呈現出分散化的趨勢,企業普通職工也擁有股票,資本家已無法擁有企業全部的所有權.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和大量吸收資金的作用,反映了資本社會化的趨向,但企業的決定權仍然掌握在少數大股東手中。12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實際上反映了“經營者革命"的相關內容,即資本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13答案:B解析:從時間上看,A項是與史實相符,但不是工黨獲勝的原因;因戰爭給社會經濟帶來破壞,影響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黨在競選中提出實行社會福利等改革綱領,滿足了社會需求,取得了民眾的支持,B項正確;C、D兩項與題意不符。14答案:D解析:二戰后發達國家福利制度的特點是覆蓋面廣,低收入階層受惠多,并非只對少數貧困者進行救濟。15答案:C解析:到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和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滯脹”現象,經濟增長停滯或下降,物價則持續猛漲,通貨膨脹嚴重,這說明主張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已經失靈。1981年,里根擔任美國總統后,其主要思想是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但即使是減稅減支也無法實現零通脹,C項錯誤.16答案:C解析:1924年蘇聯成立,A、B兩項排除;從“早早送上工業化大道"可知,題干所述的是“斯大林模式",因此排除D項;“但畢竟達到了上述目標”反映了該學者予以斯大林模式某種程度的肯定,認為有其合理之處,C項正確。17答案:C解析:1931年美國正處于經濟危機中,大量工人失業,而蘇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人不會擔心失業;20世紀60年代蘇聯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工人生活水平較低,而美國經濟正處于黃金時期,通過實行福利制度美國工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所以選C項。18答案:C解析:赫魯曉夫改革在教條主義盛行、思想僵化的時期,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可稱為“‘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是改革在理論上沒有突破,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進行局部調整,可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嬰師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因素考題試題及答案
- 疑病癥測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考試形式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重要理念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職場面試試題及答案
- 基因工程考研試題及答案
- 藥物臨床使用指導書撰寫技巧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證書考試復習亮點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證學習小組經驗試題及答案
- 白描書法試題圖片及答案
-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動申報表
- 2023年壓瘡相關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安全教育騎車安全》
- 申請判決書紙質版
-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 主題活動12:小班語言活動《狼和七只小羊》
- 眼科護理中的安全風險評估與控制策略
- 【氣流粉碎機的設計及計算8800字】
- 智能汽車行業產業研究系列(三):智能汽車軟硬件產品齊發力CES展示汽車酷炫新亮點
- 2024年信誠人壽保險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駕駛員月度安全會議簽到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