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期高中2023級期末考試生物學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準考證號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考試條形碼由監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貼條形碼區”。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由監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毛細血管壁僅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如圖表示毛細血管壁細胞與內環境之間可能的物質交換途徑(圖中字母代表不同體液)。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a、b、d依次代表淋巴液、組織液、血漿 B.b代表的液體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C.4種體液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d D.由d滲出到b的物質,大部分經c回到d2.科研人員在轉入光敏蛋白基因小鼠下丘腦中埋置光纖,用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腦CRH神經元(細胞膜結構如圖1所示),引起圖2所示的一系列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與膜外電流方向一致B.光刺激使CRH神經元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為外負內正C.由圖可知腦一脾神經通路能調節體液免疫D.圖2中激活B細胞的T細胞是輔助性T細胞3.下圖甲為某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后膜電位的變化情況,其中閾電位是指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開放引起動作電位的臨界電位值。圖乙為Na+K+泵,它是神經細胞膜上的一種常見載體,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逆濃度梯度將3分子的Na+泵出細胞外,將2分子的K+泵入細胞內。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a點為靜息電位,表示膜內電位比膜外電位低70mVB.a~b段鈉離子內流速度小于b~c段鈉離子內流速度C.c點膜內鈉離子濃度高于膜外鈉離子濃度D.e~f段電位變化與圖乙中Na+K+泵的作用有關4.冬泳是一項體育運動。研究表明,科學冬泳能增強人體的抗癌能力,有利于人體微循環,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有關冬泳過程中人體生理現象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皮膚冷覺感受器興奮,將信號傳給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B.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細胞代謝速率加快C.皮膚血管收縮,產熱量大于散熱量,以維持體溫的恒定D.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通過神經一體液發送信息調節生命活動5.黏膜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阻擋病原體的入侵。如圖表示病毒進入小腸腸道,在小腸黏膜處引發的部分免疫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腸道黏液層中的殺菌物質可以殺死部分病原體,屬于第二道防線B.樹突狀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可以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C.細胞Y為記憶B細胞,當同種病毒再次入侵時可快速大量產生抗體D.抗體可以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增殖及其對人體細胞的黏附6.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無需抗原預先致敏就可識別并攻擊與正常細胞不同的任何膜表面發生變化的細胞,如腫瘤細胞或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并通過其內溶細胞顆粒釋放的顆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細胞蛋白迅速殺死靶細胞,與抗腫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等有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NK細胞與B細胞等免疫細胞都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B.NK細胞識別和清除腫瘤細胞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自穩功能C.靶細胞被NK細胞釋放顆粒酶和穿孔素等殺死這一過程屬于細胞壞死D.NK細胞識別并殺死靶細胞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7.下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直立生長的某植物表現出頂端優勢現象,且測得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則側芽的生長素濃度范圍為大于cB.若某植物幼苗表現出向光性,且測得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2m,則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范圍為大于0小于2mC.若水平放置的某植物幼苗的根表現出向地性,且測得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g,則近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為大于gD.若生長素濃度小于g,則生長素濃度越高其促進作用越強;若生長素濃度大于g,則生長素濃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強8.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是由多種植物激素共同調控的,在促進細胞分裂過程中,激素甲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在促進黃瓜花的性別分化時,激素乙與赤霉素的比值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當激素丙的濃度升高到一定值時,會促進乙烯的形成,乙烯含量升高,反過來又會抑制激素丙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激素甲是細胞分裂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葉,能促進葉綠素的合成B.激素乙是脫落酸,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能促進氣孔開放C.激素丙是生長素,主要合成部位是發育中的種子,能促進果實的成熟D.在調節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赤霉素促進種子萌發,激素乙抑制種子萌發9.研究人員為探究定期噴施一定濃度的赤霉素和(或)2,4D對即將成熟的柑橘體內脫落酸量的影響,進行了一項科學實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脫落酸主要在即將成熟的果實中合成,具有促進果實的衰老和脫落的作用B.留樹天數超過20天,隨噴施2,4D濃度升高,柑橘體內脫落酸含量升高C.對于抑制柑橘內源脫落酸的合成,赤霉素和2,4D可能表現為協同作用D.同時噴施赤霉素和2,4D促進果實成熟的效果明顯強于單獨使用2,4D10.高等植物的生長發育受環境因素的調節,其中光、溫度、重力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尤為重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光作為一種能源,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B.年輪、春化作用均能說明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C.重力信號可以轉化為合成生長素的信號并且影響其含量D.植物的生長發育受激素調節、基因影響和環境因素控制1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下列與種群密度有關的表述正確的是()A.一塊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數量就是這個蒲公英種群的種群密度B.調查蚜蟲、跳蝻、青蛙等活動范圍不大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可以用樣方法C.出生率大的種群,其種群密度會不斷增大D.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若重捕后標記個體死亡會導致調查結果偏大12.某興趣小組為了研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進行了相關研究實驗(如圖1所示),并將測得的實驗數據繪制成如下曲線圖(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統計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時逐個計數非常困難,可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計數B.圖1取樣前未振蕩就直接取樣,可能使統計結果偏大或偏小C.圖1制片時先用吸管取培養液滴于計數室再蓋上蓋玻片,多余的培養液用濾紙吸去D.圖2中a點時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最快,b點后酵母菌種群數量下降與營養物質缺乏有關13.在自然界中,存在捕食者種群和獵物種群的數量變化呈現周期性波動的現象,如下圖模型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曲線A代表捕食者,曲線B代表獵物,二者相互制約,互為因果B若獵物種群被多種捕食者捕食,則捕食者種群和獵物種群數量變化可能不符合該模型C.食物和天敵對種群數量作用強度與該種群密度是相關的,屬于密度制約因素D.只有影響種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環境因素才能影響種群數量14.不同群落的物種數目有差別,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了“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探究活動。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可采用取樣器取樣法并利用誘蟲器采集土壤小動物B.可用記名計算法或目測估計法統計物種的相對數量C.可對無法知道名稱的小動物進行計數并記錄其特征D.沒有打開誘蟲器上方的電燈,會使調查結果偏大15.根據群落的外貌和物種組成等方面的差異,可以將陸地的群落大致分為荒漠、草原、森林等類型。群落A的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茸毛或蠟質層;群落B中,生活在林下的植物的莖細長,葉薄,機械組織不發達,葉綠體顆粒大、呈深色;群落C的某些植物的葉呈針狀,氣孔在夜間才開放。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群落A中的動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點,水生動物很少見B.群落B中的動物主要是爬行類、嚙齒目等,能夠適應缺水的環境C.群落C中的樹棲和攀緣生活的動物種類特別多,如松鼠、樹蛙等D.生活在群落A中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都不能生活在群落B或C中16.群落是一個不斷發生變化的動態系統。某地常綠闊葉林在被過度砍伐后逐步恢復的過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類型及其植物組成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演替階段群落類型植物種類數/種草本植物灌木喬木1草叢34002針葉林521213針、闊葉混交林6724174常綠闊葉林1063116A.該地常綠闊葉林恢復過程中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B.隨著演替的進行,該地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一定增大C.從階段1到階段4,群落對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漸增強D.人類活動往往會使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與自然演替不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俗話說“甜不壓苦”。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即便在苦藥里加糖,仍會感覺很苦。研究發現,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細胞(TRC)識別,經一系列傳導和傳遞,最終抵達大腦皮層的CeA和GCbt區域,產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圖)?;卮鹣铝袉栴}:(1)興奮在①處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這種電信號也叫_____;②處發生的信號轉換是_____(用文字和箭頭表示)。(2)當攝入苦味物質時,會在GCbt區域產生苦的感覺,這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反射,理由是_____。(3)據圖分析,“即便在苦藥里加糖,仍會感覺很苦”的原理是:當攝入苦味物質時,會在GCbt區域產生苦的感覺,并通過神經調節_____(填“加重”或“減弱”)苦的感覺;同時苦的感覺會_____(填“促進”或“抑制”)腦干中的甜味神經元。(4)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具有“甜不壓苦”的現象。科學家們給實驗小鼠分別喂養甜味劑K、苦味劑Q、以及兩者的混合物,然后測定小鼠在5秒鐘內的舔食次數,以反映小鼠對“甜”和“苦”的感覺。下列各圖能支持該現象的是_____(填標號)。(5)甜味通常屬于能促進營養物質攝入的“好”味;而苦味屬于警示食物有毒的“壞”味。人類及大多數哺乳動物進化出“甜不壓苦”的現象,該現象的生物學意義最可能是_____(填標號)。A.警示生物不要因為過多攝入苦味物質而中毒B.對苦味敏感的生物在野外更容易生存C.攝入苦味“危險物”時不被甜味所遮蓋,在野外更容易生存D.在食物緊張情況下,攝入少量糖類的個體更容易生存18.下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建立的血糖平衡的主要調節過程模型?;卮鹣铝袉栴}:(1)血液中的_____稱為血糖,_____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是空腹時血糖的重要來源。(2)激素甲的名稱是_____,該激素一方面能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氧化分解,進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進入脂肪組織細胞和轉變為甘油三酯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_____轉變成葡萄糖。(3)當血糖含量降低時,下丘腦的某個區域興奮,通過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經使胰島A細胞分泌激素乙,使得血糖含量上升,激素乙的名稱是_____。(4)反饋調節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的調節機制,它對于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激素乙分泌的反饋調節過程是:激素乙分泌增加,血糖濃度會升高:_____。(5)為了驗證激素甲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設計實驗時,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藥物前后小鼠生活狀態的變化為觀察指標,應先注射_____(填“激素甲溶液”“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再注射_____(填“激素甲溶液”“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19.圖1是人體感染某種病原體后發生的免疫反應,其中⑥表示抗原呈遞細胞,其他數字序號代表某種細胞或物質。圖2是HIV感染人體后,血液中的HIV濃度和輔助性T細胞數量的變化曲線?;卮鹣铝袉栴}:(1)圖1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是_____(填圖中序號)。(2)圖2中由于HIV感染人體后能破壞圖1中的細胞_____(填圖中序號),導致其數量減少,使人體的_____(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或“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能力下降,增加人體患腫瘤的風險。(3)有同學提出可以通過檢測人體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體來判斷人體是否感染了HIV,他的依據是_____。(4)HIV能通過宿主細胞表面的CD4(一種受體蛋白)識別宿主細胞,如果給艾滋病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飾過的紅細胞,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有科學家認為紅細胞會成為HIV的“陷阱細胞”,可以為治療艾滋病提供新的思路,這種認知的理由是_____。(5)由于治療艾滋病非常困難,人群對HIV普遍易感,所以預防就顯得格外重要。預防艾滋病的傳播除了采取安全的性行為(如使用避孕套)外,還可以_____(答出2點即可)。20.生長素是科學家最先發現的植物激素,人工合成的2,4D等生長素類調節劑在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卮鹣铝袉栴}:(1)植物體內,_____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2)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對某種植物莖的生長起促進作用,但對該植物根的生長起抑制作用,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_____程度不一樣。(3)下圖為某興趣小組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2,4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所進行的預實驗結果。①_____(填“能”或“不能”)根據實驗結果,得出2,4D的作用具有低濃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