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02(解析版)-2024年高考語文九省聯考解讀與模擬演練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02(解析版)-2024年高考語文九省聯考解讀與模擬演練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02(解析版)-2024年高考語文九省聯考解讀與模擬演練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02(解析版)-2024年高考語文九省聯考解讀與模擬演練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02(解析版)-2024年高考語文九省聯考解讀與模擬演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02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框。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知識付費目前主要指知識的接收者為所閱覽知識付出資金的現象。知識付費讓知識的獲得者間接向知識的傳播者與篩選者給予報酬,而不是讓參與知識傳播鏈條的人通過流量或廣告等其它方式獲得收益。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有利于人們高效篩選信息,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某種意義上,正是糟糕的免費內容太多、太雜亂,反而增強了人們對精品內容付費的意愿。知識付費讓知識的接收者為所獲得的知識付出金錢,有利于補償知識傳播與篩選的成本,并給予知識產生——篩選——傳播鏈條的參與者以經濟報償,利于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知識的傳播過程中。選擇太多,用戶自己選擇的時間成本增加,愿意通過付費來代替個人搜尋選擇,這使知識付費成為可能。你沒看過《歡樂頌》,但是看過幾篇有關《歡樂頌》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別人聊天談話的話語權;你沒讀過《必然》,但是你買了,遇到這個話題你就可以插嘴聊兩句;你沒看過《大魚海棠》,但是看了別人的影評,你就敢像看過一樣說這是一部好片。用戶愿意為內容買單,內容實際有效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馬云、柳傳志、雷軍推薦了,你看了就會有成功人士的感覺,你和別人聊天就會有話題。(摘編自“百度百科”《知識付費時代,你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錢?》等)材料二:大數據分析報告指出,超過五成的網民有過不同形式的知識付費行為。一些人在報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識付費時代已經到來。”實際上,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是一個偽命題。將為獲得知識而付出費用視為一種新的現象,顯然是經不起考量的。人們為獲得知識而付出費用,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傳統。《論語·述而》曾這樣記載:“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如果有主動送給孔子十條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學生。這里的干肉就可以視為弟子為獲得知識而向孔子支付的費用。至于在現實生活中,為了獲得知識而上學,參加培訓、課程、講座,以及購買圖書、報刊資料、音像制品等等,無不屬于知識付費的范疇。因此,付費下載論文、付費參加線下和線上培訓,只不過是現實生活中的知識消費的網絡延續而已。忽視了這一基本事實,將現實生活中長期存在的知識付費實踐當作新媒體興起之后的新事物,顯然有悖于歷史真相與現實經驗。在新媒體嶄露頭角的時代,它們為了在眼球經濟時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為了獲得關注而制造噱頭、迎合受眾,甚至不惜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聞。新媒體新聞的報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為付費受眾提供正確的資訊,顯然是違背新聞專業主義這一媒體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職業規范,是對新聞媒體所承擔的報道與傳播信息責任的背棄。一旦這樣,那么媒體的職業倫理與公眾的知情權將轟然崩塌。在這股對于知識付費現象討論中,最為賣力、最有熱情的是新媒體這一群體,它們對于話題的炒作與持續推動有著更為內在的利益訴求。新媒體技術背后的媒介公司有著自身的經濟和社會利益,它們善于利用自身的輻射力影響民眾的感知與思考方式,并通過發現或打造各類現象、話題引導公眾接受媒介代表的觀念。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挾力與誘導力也逐漸引起有識之士的警惕。媒介通過制造“社會需要什么”“公眾在想什么”的幻覺,引導公眾在這一假設的背景下步入其設置后的營銷景觀。一旦人們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當我們的大腦,實質上公眾就將自己的思考、理性與政治、經濟權利無償交付給媒介,而這一點正是值得社會深刻警惕與反思的。(摘編自《“知識付費”命題背后的營銷焦慮》,有刪改。原載《光明日報》)材料三:獲得知識,從不付費到付費是一個歷史性進步。但從知識付費到知識產品免費,又代表著更高階段發展的必然。中國的特殊性在于,這兩個歷史階段在時間上疊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費與不收費的兩難。首先,知識付費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知識收費興起,反映了人們收入結構改變的現實。這個過程剛剛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付費的空間還會不斷增加。其次,免費經濟興起,知識服務化正成為潮流。知識免費作為一種商業模式,不是不收費,而是知識不按產品來收費,而按服務使用來收費。本質上,是將知識的業態從產品業態升級到服務業態。這說明,知識產品收費只是初級業態,相當于知識制造業;知識產品不收費而知識服務收費是更高級的業態,相當于知識服務業。在我國,知識的產品業態還沒發育好,又迎來了服務升級。這就是當前知識付費面臨的實際情況。更特殊之處在于,知識產品不收費是初級業態之前的不發達狀態形成的習慣。因落后而不收費與因先進而不收費,疊合在一起。在兩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國情條件下,知識付費會向哪個方向發展?一方面,知識產品業還要大發展。知識的“制造”業要從以自我為中心轉向以用戶為中心,要更有針對性地提供用戶所需的知識。另一方面,知識服務業后浪推前浪,不斷以創新業態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舉例來說,下載商業研究報告,不付費是不對的。但只靠版權收費,收的是小錢。如果通過服務附加價值,比如以用戶要解決的問題為主線,根據用戶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持續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線索和信息,甚至與咨詢服務結合起來,可以收到比版權費更多的服務費。從續訂產品升級為續訂服務,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識服務平臺功能,讓在線支付手段更便捷,通過自媒體與社交網絡增加交互,開發針對效果付費的打賞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識服務發展得更好。(摘編自《知識該付費還是免費》,有改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知識付費指知識的接收者為閱覽知識和接受服務付出資金的現象,它客觀上有利于知識的傳播。B.早在孔子時代,獲取知識就必須付出費用,因此,今天說“知識付費時代到來”是一個偽命題。C.民眾面對新媒體營造的輿論環境,逐漸失去感知與思考的理性,最終淪為媒介公司的賺錢工具。D.當前知識付費和知識免費同時存在,但最終將會趨向知識完全免費,這是由其本質特點決定的。【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獲取知識就必須付出費用”“‘知識付費時代到來’是一個偽命題”錯誤,孔子雖然收受學生“束脩”,但并不意味著“獲取知識就必須付出費用”,且材料三中指出“知識付費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所以不能說“知識付費時代到來”是一個偽命題。2.根據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知識付費現象的出現,部分原因是當下互聯網免費內容多而雜亂,人們更愿意為精品內容付費。B.有些新媒體混淆概念,將知識付費實踐當作新事物來宣傳,可見他們沒有歷史知識和現實經驗。C.如果公眾付費購買的信息是媒體迎合的正確信息,那么媒體從業人員就有可能違背了最基本的職業規范。D.“靠軟件賣錢,賺的錢越來越少;軟件不收錢靠服務收錢,賺的錢越來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論據。【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B.“可見他們沒有歷史知識和現實經驗”分析不當,“有些新媒體混淆概念,將知識付費實踐當作新事物來宣傳”是因為部分新媒體為了獲得關注而通過這種方式制造噱頭、迎合受眾。故選B。3.下列對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針對“知識付費時代已經到來”這一命題,文章從歷史和現實角度進行了反駁,有理有據,讓人信服。B.文章以批判為主,分析了知識付費的歷史和現實后尖銳指出,所謂“新趨勢”不過是新媒體的營銷策略。C.文章引用《論語》中孔子的話,說明知識付費這一現象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并非新媒體時代的產物。D.文章注意論述的嚴謹性,如第三段在探討相關問題時,采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詞語?!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采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說法錯誤,原文“新媒體新聞的報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為付費受眾提供正確的資訊……一旦這樣,那么媒體的職業倫理與公眾的知情權將轟然崩塌”,應是采用了假設論證的方法。故選D。4.下面是幾篇流行于某些新媒體的文章:《我如何通過朋友圈月入5萬》《從小鎮青年到月入10萬》《普通人如何用3個月時間逆襲》《快速讀懂一本書》。結合材料二的內容,指出這類文章的錯誤與危害。(4分)【答案】①這類文章故意用噱頭來吸引受眾,博取關注,違背了基本職業規范。(2分)②這類文章充斥網絡,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會氛圍的形成。(1分)③這類文章會誘導缺乏理性與思考意識的受眾形成錯誤的人生觀、成功觀。(1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并運用材料內容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指出,“在新媒體嶄露頭角的時代,它們為了在眼球經濟時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為了獲得關注而制造噱頭、迎合受眾,甚至不惜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聞”“新媒體新聞的報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為付費受眾提供正確的資訊,顯然是違背新聞專業主義這一媒體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職業規范,是對新聞媒體所承擔的報道與傳播信息責任的背棄”,某些新媒體的文章,如《我如何通過朋友圈月入5萬》《從小鎮青年到月入10萬》《普通人如何用3個月時間逆襲》《快速讀懂一本書》顯然是故意用噱頭來吸引受眾,博取關注,違背了基本職業規范。材料二第四段還說,“新媒體技術背后的媒介公司有著自身的經濟和社會利益,它們善于利用自身的輻射力影響民眾的感知與思考方式,并通過發現或打造各類現象、話題引導公眾接受媒介代表的觀念”“一旦人們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當我們的大腦,實質上公眾就將自己的思考、理性與政治、經濟權利無償交付給媒介”,媒體能夠誘導公眾接受自己代表的觀念,《我如何通過朋友圈月入5萬》《從小鎮青年到月入10萬》《普通人如何用3個月時間逆襲》《快速讀懂一本書》這類文章充斥網絡,必然會助推浮躁、急功近利社會氛圍的形成;同時這類文章會誘導缺乏理性與思考意識的受眾形成錯誤的人生觀、成功觀。5.知識付費時代,個人怎樣做才能健康、良性地發展?請綜合上面三則材料,簡要回答。(6分)【答案】①認清社會發展方向,認可知識付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②培養獨立思考意識,理性對待媒介提供的資訊。③個人充分利用知識免費和付費的優勢,通過平臺解決更加個性化問題(需求)的便利,獲取知識,享受服務。(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依據材料一“知識付費有利于人們高效篩選信息,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材料二“大數據分析報告指出,超過五成的網民有過不同形式的知識付費行為。一些人在報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識付費時代已經到來’”可概括為:個人發展要認清社會發展方向,認可知識付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材料二指出“它們為了在眼球經濟時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為了獲得關注而制造噱頭、迎合受眾,甚至不惜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聞”“它們善于利用自身的輻射力影響民眾的感知與思考方式,并通過發現或打造各類現象、話題引導公眾接受媒介代表的觀念”,因而,對于個人而言,無論是知識的生產者或消費者,都需要不跟風、不盲從,不為膚淺的所謂“話語權”而焦慮。要培養獨立思考意識,理性對待媒介提供的資訊。材料三指出“知識產品業還要大發展。知識的‘制造’業要從以自我為中心轉向以用戶為中心,要更有針對性地提供用戶所需的知識”“知識服務業后浪推前浪,不斷以創新業態幫助用戶解決問題”,作為個人,要充分利用知識免費與付費的優勢,利用知識,享受服務。(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八月的鄉村(節選)蕭軍在茂草間,人可以聽到諸多種的聲音和諧地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小紅臉摸出了小煙袋,可是很快地又掖在原來的地方。他的小煙袋已經是一個整天沒在他的嘴里出現過了。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他一只手還在摸索著煙口袋,同時開始在思想:為什么還不該停下歇歇,讓他吃一袋煙呢?槍聲不已經沒有了嗎?還是不如做農民時候自由多了!他可以隨便什么時候吃一袋煙。就是在手里提著犁杖柄手,也是一樣哪,也可以使小煙袋很安全地咬在嘴里呢!那樣的日子不會有了!他遙遙看著那邊的田野在嘆息,小煙袋又凄默地捏在手里,抵近嘴巴邊:“我們該歇一歇了吧?”小紅臉不大的聲音提議著?!靶〖t臉同志說得對——我們全該贊成他。”這是誰的聲音呢?人們沒有工夫去察看。什么“同志”,什么“贊成”……他們覺得誰能說出這樣幾個字眼,那真是太進步的家伙!“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對面的小山上去……他默然地數著,日間他們和敵人接過仗的每個山頭。隱約還可以看見那個獨立而不甚高大的山峰——在那里被擊死了兩個弟兄!“這又是犧牲了兩個弟兄!”蕭明的眼睛有點朦朧——悲傷和疲乏攻打著他。從這一面石頭上,他看出那是舊軍隊出身的劉大個子,腿拉長地睡著了。別的幾個人,蹲伏著身子,有的像青蛙一般飲著水,澆著頭發,小紅臉吸煙時候的火光,很急速地在閃動。蛙聲更是顯得響亮了。晚云發展得非常迅速?!暗苄謧兤饋?,我們馬上就走吧!天是不可靠,怕是要下雨——”在對面小山上守望的蕭明回來了。又開始出發了,沿著這無邊際的樺林,探索著無邊際的夜,踏了蛙的聲音和蟲子的聲音……老年的崔長勝說:“我呢!只要一看到蕭同志說過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蕭同志,你說的那樣好的世界,什么時候才能來呢?把日本兵全趕跑了就成嗎?”在陰夜里,蕭明走在六個人的前頭。為的不要使大家跑錯了路,眼睛常常要睜大著,這樣工夫一久,會發生很不好受的脹痛!汗又開始在前額和身體各部分沁流。他自己實在也估計不出“新世界”究竟誕生在哪一天。不過他知道“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會來到的。“一定的嗎?蕭同志?啊——”“一定的——”下了這個山坡,由兩山中間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帶長谷——“同志們,出了這個谷口,再過一條河,對面在幾個山懷抱里的那個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這個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面一定有紅旗,如果他們在那里——他們一定有人等候我們……”這是一種希望!隊尾的李三弟竟唱起歌來: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作一次最后的斗爭……舊世界……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得舒展著臉上的皺紋?!笆捦?,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田野上,高粱紅著穗頭,在太陽下面沒有搖曳。東北鄉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地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兇!我們的老婆,孩子,爸,媽,還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們,白用刺刀給捅了?”“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闭绲奶?,火一般燃燒在人的頭頂上。除開蟈蟈在叫得特別響亮以外,再也聽不到蟲子的吟鳴,豬和小豬仔在村頭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頭軟垂到嘴外,喘息在每個地方的墻蔭,任狗蠅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驅逐。孩子們脫光了身子,肚子鼓著,趁了大人睡下的時候,偷了園子的黃瓜在大嘴啃吃著。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用“小紅臉”與“劉大個子”來替代人物名字,既簡省地刻畫了人物外形特點,也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B.文章中行軍小隊是由農民、舊軍隊成員和學生等不同身份的人構成的,這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漸形成的縮影。C.文章風格粗獷樸實,具有濃郁的東北地方色彩,這里的百姓愛僧分明,具有血性,表現出強烈的革命斗爭精神。D.文章后半部分描繪了田野上的高粱和各種動物的慵懶狀態,意在表現八月的鄉村郁熱沉寂,百姓的生活閑適安寧?!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D.“閑適安寧”錯誤,文章中“全是迫切地捐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可以看出百姓枕戈待旦,同時環境描寫也暗示著戰斗即將爆發。故選D。7.關于文中游擊隊行軍途中唱歌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崔長勝感動到流淚,是因為他從歌聲中感受到李三弟等人的變化,內心激動。B.游擊隊員們向蕭明學唱歌,彰顯了革命知識分子對隊員們的精神引領作用。C.“傾瀉”“飛撲”運用比擬手法,形象地描繪出歌聲之壯和游擊隊員的豪邁之氣。D.歌聲的慷慨激越與文章結尾的慘烈場景形成對照,突出了英雄的崇高與悲壯?!敬鸢浮緼【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小說重要情節和段落作用的能力。A.“是因為他從歌聲中感受到李三弟等人的變化”錯誤。崔長勝流淚的原因是歌聲里反映出的斗爭的激情和對新世界的憧憬令人鼓舞。故選A。8.文章刻意隱去了戰斗過程而著眼于戰爭來臨前的描述,戰斗結局的呈現也很簡短,這樣的構思產生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談你的理解。(4分)【答案】①更易于表現戰爭背景下普通人的形象、對戰爭的態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②結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體裁特征以及表現手法的能力。本文寫了蕭明領導的小分隊奔向王家堡子的艱苦歷程,展現的是戰爭背景下普通人的形象、對戰爭的態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刻意隱去了戰斗過程,而著意于描寫戰爭來臨前的描述“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得舒展著臉上的皺紋”,戰爭背景下普通人,他們走向斗爭行列,在不斷地擺脫困惑,超越自我,對戰爭的態度和心理變化過程,體現底層百姓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由“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可知,小說的結尾以簡短的場景描寫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賦予了英雄以悲壯與崇高,給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9.“成長”是革命文學作品中永恒的母題。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母題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小紅臉從貪圖安逸、閑適的生活到服從紀律,最后跟戰友們一起浴血奮戰。②游擊隊員們自發唱《國際歌》,他們的覺悟境界開始提升,已經超越了個人仇恨,是在為勞苦大眾而戰。③農民往往專注于自己的收成,而戰斗前的他們卻能具有樸素的家國情懷,舍小我、為大我,枕戈待旦,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蘊的能力。由“小紅臉摸出了小煙袋,……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屋頂開了不規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分析可知,小紅臉從貪圖安逸、閑適的生活到服從紀律,最后跟戰友們一起浴血奮戰。由“蕭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啊!這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分析可知,游擊隊員們自發唱《國際歌》,他們的覺悟境界開始提升,已經超越了個人仇恨,是在為勞苦大眾而戰。由“東北鄉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地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分析可知,農民往往專注于自己的收成,而戰斗前的他們卻能具有樸素的家國情懷,舍小我、為大我,枕戈待旦,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子貢問于孔子曰:“今之人臣,孰為賢?”子曰:“吾未識也。往者齊有鮑叔,鄭有子皮,則賢者矣?!弊迂曉唬骸褒R無管仲,鄭無子產?”子曰:“賜,汝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汝聞用力為賢乎?進賢為賢乎?”子貢曰:“進賢賢哉!”子曰:“然吾聞鮑叔達管仲子皮達子產未聞二子之達賢己之才者也?!保ü澾x自《孔子家語·賢君》)材料二:文公問元帥于趙衰,對曰:“卻轂可,行年五十矣,守學彌惇。失先王之法志,德義之府也。夫德義,生民之本也。能惇篤者,不忘百姓也。請使卻轂。”公從之。公使趙衰為卿,辭曰:“欒枝貞慎,先軫有謀,胥臣多聞,皆可以為輔佐,臣弗若也。”乃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取五鹿,先軫之謀也。卻轂卒,使先軫代之。胥臣佐下軍。公使原季①為卿,辭曰:“夫三德者,低之出也。以德紀民,其章大矣,不可廢也。”使狐偃為卿,辭曰:“毛之智,賢于臣,其齒又長。毛也不在位,不敢聞命。”乃使狐毛將上軍,狐偃佐之。狐毛卒,使趙衰代之,辭曰:“城濮之役,先且居之佐軍也善,軍伐有賞,善君有賞,能其官有賞。且居有三賞,不可廢也。且臣之倫,箕鄭、胥嬰、先都在?!蹦耸瓜惹揖訉⑸宪?。公曰:“趙褻三讓。其所讓,皆社稷之衛也。廢讓,是廢德也。”以趙衰之故,菟②于清原,作五軍。使趙衰將新上軍,箕鄭佐之;胥嬰將新下軍,先都佐之。子犯③卒,蒲城伯④請佐,公曰:“夫趙哀三讓不失義。讓,推賢也。義,廣德也。德廣賢至,又何患矣。請令衰也從子?!蹦耸冠w哀佐上軍。(節選自《國語·晉語·文公任賢與趙衰舉賢》)【注】①原季:即趙衰。②菟:閱兵,檢閱。③子犯:即狐偃。④蒲城伯:即先且居。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分。(3分)然A吾聞鮑叔達B管仲C子皮達D子產E未聞二子F之達G賢H己之才者也【答案】ACE【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對。我聽說鮑叔舉薦了管仲,子皮舉薦了子產,卻沒有聽說這二人舉薦過比自己更為賢能的人才。“然”,是對前文子貢回答的肯定,其后A處要斷開;“吾聞鮑叔達管仲”,是主謂賓都全的句子,結構完整,其后要C處斷開;“子皮達子產”和“鮑叔達管仲”,結構一致,都是“吾聞”的賓語,其后E處要斷開;“未聞二子之達賢己之才者也”和“吾聞……”內容對應,之前E處要斷開。故ACE三處需要斷句。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指根本,與《孟子》中“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的“本”意思相同。B.篤,指誠實,與《陳情表》中“則劉病日篤”中的“篤”意思不同。C.倫,輩類也,如“趙奢之倫制其兵”,類似的詞還有“屬”“曹”等。D.讓,指謙讓,與《鴻門宴》中“大禮不辭小讓”中的“讓”意思相同?!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和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道德和信義,是人民的根本。/一律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B.正確。誠實。/病重。句意:能夠淳厚篤實的人。/可是祖母劉氏的病情卻日漸嚴重。C.正確。D.錯誤。謙讓。/責備。句意:廢除謙讓。/行大禮不用回避小的責備。故選D。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面對子貢“當今做臣子的,誰能稱得上賢人”的詢問,孔子沒有作直接回答。B.趙衰認為能夠重視道德和信義的人,是會心系百姓的,而邵縠就是這樣的人。C.趙衰認為用德行來治理人民,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因此不能不任命狐偃為卿。D.在晉文公看來,“廣德”是“義”的目的,而“賢至”則是“廣德”的結果?!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趙衰認為用德行來治理人民,里面大有文章可做”錯誤。原文“以德紀民,其章大矣”,應譯為“趙衰認為用德行來治理人民,成效十分顯著”,此處將“章”誤譯為“文章”了。故選C。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每小題4分)(1)汝聞用力為賢乎?進賢為賢乎?(2)毛之智,賢于臣,其齒又長。毛也不在位,不敢聞命?!敬鸢浮浚?)你聽說自己努力成為賢人的人賢能呢,還是能舉薦賢人的人賢能呢?(2)狐毛的智慧勝過我,他的年齡又大。如果狐毛不在其位,我不敢接受此項任命?!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用力”,用力做事的人;第一個“賢”,賢能;“進賢”,舉薦賢人。(每點1分,句意1分)(2)“賢于臣”,狀語后置句,“于臣賢”;“齒”,年齡;“聞命”,接受此項任命。(每點1分,句意1分)14.材料二中哪些人符合孔子所認為的“賢者”標準?請簡要分析。(3分)【答案】①材料二中的趙衰和狐偃可以被稱為賢者。(1分)②孔子認為能舉薦比自己更賢能的人才能被稱為賢者,趙衰向晉文公舉薦過郤縠、欒枝、狐偃等人,而狐偃舉薦過狐毛,這些人在某些方面能力都超過了他們,最終都成了“社稷之衛”。(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中的思想觀點的能力。從“子貢曰:‘進賢賢哉!’子曰:‘然……’”可知,孔子認為能推薦比自己更賢能的人才能被稱作“賢者”。從“文公問元帥于趙衰,對曰:‘卻縠可……’”“公使趙表為卿,辭曰:‘欒枝貞慎,先軫有謀,胥臣多聞,皆可以為輔佐’”“公使原季為卿,辭曰:‘夫三德者,偃之出也……’”“狐毛卒,使趙衰代之,辭曰:‘城濮之役,先且居之佐軍也善,軍伐有賞,善君有賞,能其官有賞。且居有三賞,不可廢也。且臣之倫,箕鄭、胥嬰、先都在。’”和“使狐偃為卿,辭曰:‘毛之智,賢于臣,其齒又長。毛也不在位,不敢聞命?!笨芍凑者@個標準,材料二中的趙衰和狐偃都能被稱為賢者,因為趙衰向晉文公舉薦過郤縠、欒枝和狐偃等人,而狐偃舉薦過狐毛,這些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都超過了他們,最終都成了“社稷之衛”(國家得力的捍衛者)。參考譯文:材料一:子貢問孔子說:“當今做臣子的,誰能稱得上賢人呢?”孔子說:“我不知道。從前齊國有鮑叔,鄭國有子皮,他們都是賢能的人。”子貢問:“齊國的管仲、鄭國的子產不在賢人之列嗎?”孔子說:“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聽說用力做事的人賢能,還是舉薦賢人的人賢能呢?”子貢說:“舉薦賢人的人賢能!”孔子說:“對。我聽說鮑叔舉薦了管仲,子皮舉薦了子產,卻沒有聽說這二人舉薦過比自己更為賢能的人才?!辈牧隙簳x文公問趙衰誰可擔任元帥,趙衰回答說:“卻縠可以。他已經五十歲了,還堅持學習,而且更加篤實。先王制定的法規典籍,是道德信義的寶庫。道德和信義,是人民的根本。能夠淳厚篤實的人,是不會忘記百姓的。請讓卻轂擔任此項職務?!睍x文公采納了趙衰的建議。晉文公又任命趙衰為卿,趙衰推辭說:“欒枝這個人忠貞謹慎,先軫足智多謀,胥臣見聞很廣,都可以擔任輔佐重臣,微臣不如他們。”于是晉文公任命欒枝統帥下軍,由先軫為副將輔助他。后來攻取五鹿,便是出于先軫的計謀。卻轂死后,又派先軫接替他任中軍統帥。由胥臣擔任下軍副將。晉文公又讓趙衰任下卿,趙衰推辭說:“三樁有功德的事情,都是狐偃出的計謀。用德行來治理人民,成效十分顯著,不可不任用他。”晉文公便任命狐偃為下卿,狐偃推辭說:“狐毛的智慧超過微臣,他的年齡又比我大。狐毛如果不在其位,微臣不敢接受此項任命?!睍x文公于是派狐毛統帥上軍,由狐偃為副將輔助他。狐毛死后,文公派趙衰代替他任上軍統帥,趙衰又推辭說:“在城濮之戰中,先且居輔佐治軍做得很好,有軍功的應當得到獎賞,以正道幫助君王的應當得到獎賞,能完成自己職責的應當得到獎賞。先且居有這樣三種應當得到的獎賞,不可不任用他。而且像我這樣的人,箕鄭、胥嬰、先都等都還在?!睍x文公于是派先且居上軍統帥。晉文公說:“趙衰三次辭讓,他所推讓的,都是些國家得力的捍衛者。廢除辭讓,便是廢除德行?!币驗橼w衰的緣故,文公在清原地方舉行閱兵,把原來的三軍擴充為五軍。任命趙衰擔任新上軍的統帥,由箕鄭為副將輔助他;胥嬰擔任新下軍的統帥,由先都為副將輔助他。子犯(狐偃)死后,蒲城伯先且居請求委派副將,文公說:“趙衰三次推讓,都不失禮義。謙讓,是為了推薦賢人。禮義,是為了推廣道德。道德推廣,賢才就來了,那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請讓趙衰隨從你做副將?!庇谑?,晉文公便派趙衰擔任上軍的副將。(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小題。書陸放翁詩卷后林景熙①天寶詩人詩有史,杜鵑再拜淚如水②。龜堂③一老旗鼓雄,勁氣往往摩其壘。輕裘駿馬成都花,冰甌雪椀建溪茶。承平麾節半海宇,歸來鏡曲盟鷗沙。詩墨淋漓不負酒,但恨未飲月氏首④。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注】①林景熙: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宋亡后不仕。②此句化用了杜甫《杜鵑》詩中“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③龜堂:陸游家堂名,他晚年即自號龜堂。④月氏首:典出《漢書·匈奴傳》,老上單于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這里指金朝皇帝。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頭兩句由“天寶”聯想到安史之亂并引出杜甫及“杜鵑”之句,渲染憂國思君的悲劇氛圍。B.五、六句與《臨安春雨初霽》中的頸聯,都展現了陸游醉心雅事、恬淡閑適的心性。C.“空有”“坐看”二詞,既表達了對陸游壯志未酬的同情,也抒發了作者的亡國之痛。D.“干戈”代指戰爭,與《琵琶行》中“舉酒欲飲無管弦”中的“管弦”修辭手法相同?!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詩句、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都展現了陸游醉心雅事、恬淡閑適的心性”錯誤。陸游在淳熙年間任提舉福建常平茶鹽事,所以詩舉飲茶事,既是因為福建是著名產茶區,又是因為陸游是管茶葉收購的官,一語雙關。這兩句所寫,一東一西,跨地極大,故用以代陸游宦跡。再聯系“承平麾節”兩句,展現了陸游宦海沉浮,這幾句里隱藏了他難以報國的不得已,用的是春秋筆法。《臨安春雨初霽》的頸聯也藏著陸游無限的感慨與牢騷。故選B。16.全詩圍繞作者讀陸游詩卷后的感想展開,后人評價寫得“一意相貫,層層推進”。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是如何“層層推進”的?(6分)【答案】①“層層推進”首先體現在作者讀完陸游詩卷后,認為陸游與杜甫在詩歌造詣上旗鼓相當,肯定陸游在詩歌史上的地位。②接著展現了陸游坎坷的一生,及其報國雄心,對陸游寄予無限同情。③最后更進一層,九州雖同,而國家已滅,子孫家祭之時又如何告祭,沉痛至極。既表現了對陸游的哀悼,又展現了南宋遺民的愛國情懷。(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詩歌結構的能力。本詩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天寶詩人詩有史”到“勁氣往往摩其壘”贊頌了陸游在詩歌上的造詣。第二部分從“輕裘駿馬成都花”到“坐看中原落人手”八句詩分別描繪陸游壯歲從戎,暮年歸隱的生涯,以及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情懷。第三部分從“青山一發愁蒙蒙”到“家祭如何告乃翁”接入自己,把當前現實與陸游所處時代作對照。陸游當時是眼睜睜地看著淪陷的中原無力收復;林景熙所處的時代,中原已入元人之手,剩下的只有一片蒙蒙的哀愁。表現了對陸游的哀悼,展現了南宋遺民的愛國情懷。(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兩句,用以形容現在那些溺愛孩子不計后果的家長也非常恰當。(2)歸有光《項脊軒志》中寫道,庭院里有一棵枇杷樹,“,”作者面對此景,睹物思人,感慨萬千。(3)在閱讀古代詩詞時,小明非常欣賞由山與水構成的雄渾闊大畫面的詩句,如“,”。【答案】雖曰愛之其實害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每空1分)【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植也、蓋、澄、簇。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大草原廣袤無垠,草長得茂盛,樹卻很少。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___A___?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無法滿足樹木對水分的需求。相比之下,___B___,能適應較少的降水量。同時,高緯度和高海拔造成了溫度差異,溫度越低,越不利于樹木生長。草原通常出現在緯度、海拔較高的地方,這些地區樹木少,草類植物多。草原上的土壤厚度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沒有明顯的淋溶層,而___C___。大量樹木包括不少灌木的根系無法穿過鈣積層,吸收不到底層的土壤營養,就不可能長期存活下去。此外,生物因素本身也是造成草原上樹少的重要原因。①古往今來,眾多耳熟能詳的文學作品向我們描述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詩句。②野草的種子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溫、耐鹽堿等特性,③并以土壤種子庫的形式保存在土壤中,使得物種得以長期保存和繁衍,最終形成了一個適應復雜氣候的草本群體。④草類植物經過占據水分和養分資源的優勢,形成了對樹木的競爭壓力。在這種競爭環境下,樹木往往難以生長,易被草類植物所取代。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答案】①為何草原上樹這么少②草對水分的需求較低③有厚厚的鈣積層(每處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依據前文“大草原廣袤無垠,草長得茂盛,樹卻很少。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可知語境強調人們好奇草原上的樹為什么很少,因此可填寫:為何草原上樹這么少。②依據前文“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無法滿足樹木對水分的需求”可知語境強調相比之下,草比樹木需要的水分少,因此可填寫:草對水分的需求較低。③依據后文“大量樹木包括不少灌木的根系無法穿過鈣積層,吸收不到底層的土壤營養,就不可能長期存活下去”可知語境強調草原上有很厚的鈣積層,大量樹木因此吸收不到底層的土壤營養,因此可填寫:有厚厚的鈣積層。19.對于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說明,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中,將成語“耳熟能詳”改為“耳濡目染”更符合語境。B.句子②中,如果將兩個“的”都刪去,不影響句子的表達。C.句子③沒有主語,要刪去“使得”,讓“物種”成為主語。D.句子④中,必須將“經過”改為“通過”,句子才通順?!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及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錯誤。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很清楚、很詳細地復述出來。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吹剑瑹o形之中受到影響。此處“眾多耳熟能詳的文學作品向我們描述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側重于了解文學作品,能復述出來,不重在受到影響。B.錯誤。“野草的種子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中第一個“的”表示“野草”是“種子”的定語,用在定語后,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屬關系,可以刪去;第二個“的”放在形容詞后面,表示“很強”與“繁殖能力”的修飾關系,刪去第二個“的”對句子表達有影響。C.錯誤。句子的主語是“種子以土壤種子庫的形式保存在土壤中”。故選D。(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荚嚧蚱屏宋壹乙酝臍夥?,全家仿佛都緊張地、全神貫注地進入了一種角色,走路,踮起腳尖;說話,打起手勢;房間黑安靜得像沒有人。直到每天中午安然放學回家后,我們三人才不由自主地迎上去,歡騰一陣?!敖裉煸趺礃樱款}難不難?”“有偏題、怪題嗎?”“檢查得仔細嗎?看沒看錯題?”安然拿起筷子,敲敲剛擺上飯桌的飯碗說:“女士們,先生們,請不要大聲喧嘩,按次序提問。”然后把書包往椅子上一摔,就在飯桌前坐了下來。那神色已經告訴我們她考試的結果了。于是我趕緊給她盛飯,爸爸把好菜換到她面前,媽媽也動了感情,早把菜夾到安然碗里了。安然端起碗開始大口吃飯,我們卻像忘記擺在眼前的飯碗了。當她再也忍不住時,才舉著筷子,回答我們剛才的提問:“……我看看表,離交卷還有十五分鐘,就開始從頭到尾檢查卷子。哎呀,不好!漏了一道大題!做完這道大題,起碼得用二十分鐘。怎么辦?我毫不猶豫,連想連答,寫得飛快,終于答完了。就在這時,壞啦!”她忽然停住不說了?!霸趺戳??”媽媽先表現出恐慌,嘴一下張成“O”形?!翱窗涯銍樀?!”安然接著說,“怎么也沒怎么,鈴響了?!薄白魑哪??”媽媽又問?!鞍Γ氵@問題太……不合時宜。作文是活的,我怎么對得出來?那句話怎么說:‘世界上沒有兩滴相同的水。’”安然說?!皨寢寙柕氖亲魑念}目?!蔽亿s緊替媽媽解釋著,其實未必?!笆前?,當然是問作文題目。”媽媽歷來喜歡順水推舟?!邦}目是《記你熟悉的一位同學》?!薄澳銓懙恼l?”這次是我問了?!拔覀兊陌嚅L?!卑踩徽f?!笆裁??”我一放筷子,嘴大概也成了“O”形。(選自鐵凝《沒有紐扣的紅襯衫》)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走路踮起腳尖,說話打起手勢,房間里安靜得很?!闭Z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4分)【答案】①原文用逗號將“走路”和“說話”與“踮起腳尖”和“打起手勢”隔開,突出了“走路”“說話”的狀態,起強調作用;②原句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出家里安靜的程度。(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賞析句子效果的能力。①原文“走路,踮起腳尖;說話,打起手勢”,用逗號將“走路”和“說話”與“踮起腳尖”和“打起手勢”隔開,這樣能夠突出“踮起腳尖”和“打起手勢”,突出了“走路”“說話”的狀態,起強調作用;而改句“走路踮起腳尖”“說話打起手勢”各自中間沒有標點,起不到強調和突出的作用。②原句“房間黑安靜得像沒有人”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出家里安靜的程度;而改句“房間里安靜得很”只是說明了“安靜”的狀態,無法體現程度。第二處:“唉,你這問題太……不合時宜”,表示語言欲止又言。21.下列句子中的“對”與文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對”,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兩人雖然是初次見面,但越說越投緣,越說越對脾氣,儼然無話不說的老朋友。B.這事他做得確實有點過分,圍觀群眾的質疑和責問,讓他無言以對,羞愧難當。C.他的回答與老師的提問根本對不上號兒,惹得同學們哄堂大笑,讓他不知所措。D.看見孩子們自信的笑容,他趕緊拿出相機,對好焦距,留住這美好的成長瞬間?!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義和用法的能力。劃橫線句子“作文是活的,我怎么對得出來?”中的“對”,意思是“回答”。A.“對”指相當,相配;B.“對”指回答;C.“對”指兩相矛盾;D.“對”指核對。故選B。22.請分別說明文中兩處省略號的作用。(4分)【答案】第一處:表示對回答內容的省略;第二處:表示語言欲止又言。(每處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能力。第一處:“當她再也忍不住時,才舉著筷子,回答我們剛才的提問:‘……我看看表,離交卷還有十五分鐘’”,是表示對回答內容的省略;第二處:“唉,你這問題太……不合時宜”,表示語言欲止又言。四、作文(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一位父親指著路邊正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浹背地干活的清潔工對孩子說:“如果你現在不努力學習,將來你的結果就會和他一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