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論《歸園田居其一》中的“三樂”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歸園田居·其一》堪稱陶淵明告辭官場,回來田園的“第一快詩”。“快”集中體現在“三樂”上:發覺之樂、自由之樂和清爽之樂。
稱其為“第一”,并非僅指寫作依次上的“第一”,更指思想相識高度、硬度上的第一,自由、快樂強度、濃度上的第一,體察事物敏度、新度上的第一。一、發覺之樂《歸園田居·其一》的結構特別特殊——劈頭六句全是形象化的說理: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結尾兩句再次呼應、強化: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形成一種“閉合式”的結構。情感一瀉千里,卻又能“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行不止”(蘇軾《答謝民師書》),還能余韻悠長。看似刻意為之,好像受了談玄之風的影響,卻又能巧奪天工,隨性點染,一片化機。這種結構設計與當時的玄言詩迥然有異。玄言詩雖然也會大談佛理或老莊哲學,甚至還會借形象說理,但因所說之理與自我的性情、生命始終有“隔”的感覺,導致形象與玄理的游離,所以在內容上被斥為“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劉勰《時序》),嚴峻脫離現實;在藝術表現上被批為“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論”(鐘嶸《詩品序》便成了必定。即使是后世謝靈運那樣清爽明媚的山水詩,也不能免俗,如游過某地非要來個卒章顯理不行,“人生誰云樂,貴不屈所志”(《游嶺門山詩》)、“未若長疏散,萬事恒抱樸”(《過白岸亭》),被人譏為拖著玄言的尾巴。但是陶淵明的這首詩完全是任情而行,自然成文,毫無矯揉造作,強力為詩的感覺。
聯系《歸園田居》組詩的其他四首,《其一》也是一個特例。“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悵恨獨策還,坎坷歷榛曲”,四首的開頭詩句中,沒有一個是張口就來說理或抒情的,更沒有一來就是連珠炮般6句的,都是以景象或敘事切入,娓娓表現,情感內斂的特性特別明顯。這與《其一》的結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看待這種另類的形式表現?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樂到極處的體現。開頭兩句不足以寫樂,就再來兩句。不行,再追兩句,汩汩滔滔,汪洋成河,大有“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詩大序》)的感覺。隨后的7——18句,貌似宕開一筆,起先了親歷農事,庭前屋后自然風光的介紹,事實上仍是在抒情,只不過進入了抒情的慢板而已。惟其如此,結尾兩句再掀“樂”的高潮,才水到渠成。所以說,這是一首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細胞都洋溢著快樂之情的快詩,并不為過。樂在何處?樂在發覺!發覺了什么?發覺了本然之性!陶淵明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沒有迎合世俗的癖好,而只寵愛山丘園林,因為不當心栽到官場中,奢侈了很多年。表面上看,這種酷愛自然的本性好像是與生俱來,或少時就具備的,談不上什么新發覺,可是透過他獨特的修辭,我們不難看到:這種滔滔不絕的真情告白,與年輕時的認知絕不行一視同仁,而是宦海游歷,飽經風霜后的一次重新發覺、重大發覺。受儒家“修齊治平”思想的影響,陶淵明少時是懷了“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的;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出任江州祭酒,也完全是為了實現“大濟蒼生”的愿望。可見,他對俗世也是懷了很大的熱忱,想參加其中,且融入其間的。那時他眼中的官場,肯定不應當是現在所體驗到的束縛人性的“塵網”或“水池”,而是供自己志向揚帆的大海,任自己志向翱翔的藍天。所以,現在有“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體認,事實上是已構成了對自己從前人生體認的否定之否定,這正是對自我本然之性的重新發覺。因為這種發覺是在宦海的煎熬中結晶而出的,因此事實上又包含了對官場政治、社會現實的再發覺。事實的確如此。東晉時代,政治極為腐敗,統治階級內部相互傾軋,左右政局的士族與軍閥既不想整頓政治,也無意收復失地,造成“百司廢弛”,無力回天的局面,加之陶淵明又非門閥士族出身,所以濟世的志向根本無法施展。雖然有心致仕,但情越熾,“違己交病”
(《歸去來兮辭·并序》)、“志意多所恥”(《飲酒·其一十九》)的挫敗感就越烈,這自然會加劇他從官場抽身而出,回來田園的心理取向,所謂“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是也。盡管“耕織不足以自給”(《歸去來兮辭·并序》)的現實曾迫使他一度返回官場,為彭澤令,但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的耿介性格,很快催化他對現實政治醒悟的、根本性的相識,進而也清晰,并堅決了對自我本然之性和志向中生活方式的相識與堅守。這完全是靈魂的一次大洗禮,大升華,是自我的一次浴火重生,怎能不欣喜若狂呢?作者不避自我玄思的劈空而降,漫漶成篇,曲終再奏,正是出于發覺之樂迫不及待的宣泄與共享——當然,最終兩句“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與開頭形成呼應之勢,也有渲染、強化擬讀者或者擬聽眾對“我”認知與認同的目的。假如將這41年來的人生精華體驗放在詩的末尾含蓄呈現——就像當下演出的大牌演員最終出場,或壓軸節目最終亮相,再或干脆將巖漿般炙熱的發覺之樂隱匿在寫景、敘事中,那是有違這種磅礴的發覺之樂,也是有違他的真率之性的。清代學者沈德潛評陶淵明:“不行及處,在真在厚。”(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元好問《論詩絕句》贊曰:“一語自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代陳繹曾更是認為陶淵明的作品“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曾《詩譜》)。如此真率、赤城、性情之人,實行小橋流水,柳暗花明的形式,表現一生中重大的發覺之樂,豈不是真正的逆天之舉?須要特殊說明的是,陶淵明詩歌中呈現的本然之性,與宋代朱熹強調的本然之性是大不相同的。朱熹有本然之性和氣質之性之說。本然之性與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等儒家學說中所謂的天理吻合,而氣質之性不是盡善盡美,須要通過后天教化,使人相識到要捍衛自己的本然之性。陶淵明的本然之性恰恰是肯定程度上擺脫了儒家思想,向道家思想的歸趨,帶有順木之天,以盡其性的味道,而且這種本然之性的發覺也不是后天的老師教化所啟悟,而是來自對官場生活的自我端詳,歷盡滄桑之后獲得的自我頓悟與澄明。法國的心理學家拉康曾表示過這樣的意思:符號的次序代表著精神的次序。尋繹陶淵明的話語次序及表現形式,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精神的次序,以及發覺之樂的質地。二、自由之樂對自我的本然之性和人生定位有了全新的相識后,一種不行遏制的自由之樂便像空氣一樣,充盈了陶淵明生活的全部空間。這種自由之樂主要是通過“羈鳥”“池魚”“塵網”“樊籠”這些比方或者說意象的間隔式互文來強化的。把官場比作“塵網”“水池”,把自己比作“羈鳥”“池魚”,這種充溢對抗的意象,兩極對立的情感,已經讓重獲新生的大快樂沖決而出。本已盡意、盡情、盡性,可是在結尾處他竟然不由自主地又用了“樊籠”(顯性)和“獲得自由的鳥兒/其他動物”(隱性)這組與上文完全同質的意象——這在詩歌創作中實為大忌,因為沒有求新、求變,更不是《詩經》中經典的反復或復沓手法,但恰恰是這種翹棱、怪異的抒情方式——其實是一種間隔的、隱藏的、很藝術的互文,當然也是一種別樣的呼應,反而使自己的自由之樂得以肆意綻放。在宏觀架構上如此特立獨行,在細部處理上也是如此。陶淵明寫作此詩時已41歲,假如說誤落塵網的30年是確數的話,那么他11歲就起先涉足官場了,這與史書記載的29歲出仕明顯不合。所以,這里的“三十年”僅是一個虛擬的、夸張的數字。虛擬、夸張得越厲害,突出自己陷于官場越久,就越能體現自己的發昏、后悔和苦痛,也就越能凸惹眼下逃離官場,重獲自由的清爽、歡愉和特別珍惜。羈鳥的“戀”舊林,池魚的“思”故淵,也是突出孤獨、厭惡、苦痛的深重。不明言自己的自由之樂,卻一個勁地說自己不自由時的苦痛,這種看似很擰,很拗的抒情方式,卻與陶淵明內心的大喜悅形成了最完備的匹配。這種正話曲說的表現方式,與杜甫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劉禹錫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還有他本人在《歸去來辭》中寫到的“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等正話正說的明朗抒情一比,其個抒情的特性化量度清晰可辨。但是,即使在被巨大的自由之樂裹挾、浸潤、沉醉的時候,陶淵明的理性也是無比醒悟的,甚至有了更堅決的強化。這從他不顯山、不露水的用典中,可以一窺端倪。比如“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表面上寫的是自家纖塵不染的房屋、庭院,還有比較空蕩的室內,事實上是化用了兩個典故。一是“塵雜”——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里提到:“不喜俗人,而當與之共事,或來賓盈坐,鳴聲聒耳,囂塵臭處,千變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這是嵇康在講他不去做官的理由,其中的“囂塵”一詞正是陶淵明所說“塵雜”的源頭,二者末異而本同,甚至表達對官場事務的乏累和厭惡之情,也是如出一轍。二是“虛室”,人教版教材將其釋為“空室”,這明顯是不到位的,無法表現陶淵明的獨特匠心。事實上,“虛室”一詞出于《莊子·人間世》中的“虛室生白”一語,司馬彪如此說明:“室比方心,心能空虛,則純白獨生也。”也就是說,空明的心靈能生出光明來,用西方的諺語來說就是“空瓶子才能裝新酒”,但是莊子的比方明顯更高雅,更蘊藉,更能啟人詩思。陶淵明承襲這一思想,正是為了表現把塵世的各種東西,如名利、物質欲望等全部清空,內心才有了余閑的自由之樂,同時也為自己返歸田園尋求更堅決,更有力,更瀟灑的理論支撐。自由之樂還催生了強大的力氣,使陶淵明義無反顧地主動捍衛自己的行事方式和價值追求。“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便透露了個中消息。開荒種田,這在達官貴人的眼里是很卑賤、很沒出息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說:“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務。”《南史·到溉傳》說:到溉先祖曾擔糞自給,別人罵他“尚有余臭”,但是陶淵明根本不在乎。不但不在乎,還以此為樂,以此為豪。“守拙”說明,在當時情形下,他是被別人視為愚拙、傻帽的典型,加以嘲諷和打擊的,但是陶淵明毫不畏懼,淡定自守,且特地寫入詩歌加以歌頌、炫耀,頗能顯示出特立獨行的魏晉風度。不過,與那些“不滿于黑暗的社會現實,又無力變更,只得以一種佯狂的樣子躲避現實”的名士風不同,陶淵明絕不佯狂,也不夸張地大搞“狐蹲牛飲”“望客而喚狗”的行為藝術,而只是執著地與自然相親,捍衛自己內心的精神自由。這種心理,完全可以改用裴多菲的詩歌加以概括:利益誠珍貴,名譽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三、清爽之樂思想的重生,自由的獲得,也使陶淵明品嘗了無邊的“清爽之樂”。清爽之樂集中體現在對田園風光的描寫上——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極其尋常的景物,陶淵明卻不厭其煩,如數家珍。甚至連狗吠、雞鳴這種并不雅致意象,也被引入詩歌,究竟是為什么?這只能從清爽之樂的視角加以闡釋。因為徹底告辭了令自己深感恥辱、壓抑、厭惡的官場,所以從前昏睡、麻痹的感官紛紛醒悟、纖敏了。于是別人熟視無睹,不以為然的鄉村景象,在陶淵明看來,卻全部具有了清爽、奇妙的氣質。看似婆婆媽媽、啰里啰嗦,連屋前屋后長的什么樹都說得很清晰,事實上正是要傾吐他的清爽發覺。“求其放心”讓他重新擁有了“嬰兒眼光”“黎明感覺”,所以鄉村的一切景象都簇新起來。從詩歌創作的視角看,這種平中見奇,俗中見雅的表現藝術,與蘇軾所說的“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的理念,還有俄國形式主義主見的“生疏化”理論也是高度吻合的。因為反常或生疏化,不僅可以使語言變形,也可使感知變異,從而使“日常的東西在不平常的狀態下呈現在心靈面前”。方智范教授認為:“詩人是在身邊的一般事物中發覺了美,發覺了生活的真諦,這就是表現人與自然之間一種和諧的關系。”這是很深刻的見解,清爽之樂不僅體現在感官的開放和醒悟,更在于審美天眼的張開,審美靈魂的激活,還有對從前置身官場,看慣了太多的戰亂、篡奪、陰謀、危機,使愛山丘的天性嚴峻異化的撥亂反正。看似一般的景物描寫,事實上卻濃縮著豐富的社會信息、心理內涵。蘇軾評這首詩:“初若散緩不收,反復不已,乃識其奇趣。”(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這種“奇趣”中,清爽之樂要算是重要的內蘊。張戒說“淵明‘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本以言郊居閑適之趣,非以詠園田。而后人田園之句,雖極其工巧,終莫能及。”(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缺失了對官場生涯的深度體認,對自由之樂的堅決捍衛,對清爽之樂的真情享受,怎么能道出這種平凡景象中的不平凡意趣呢?當然,清爽之樂必定地也含蘊了陶淵明人性升華后的快樂。再也不用降志辱身,疲于應付了,再也不會再因貧困而違反本心地返回仕途了,再也不用“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了——我就是自由的高鳥,我就是自由的游魚!可以永久地與丘山、園田相親了!因為曾經“誤”落塵網,因為曾經“久”在樊籠,有過本心遮擋、靈魂迷失的經驗,所以此刻人性的回來與清朗,其洗心革面的鮮妍明媚之感肯定是相當劇烈的。若是比照后來因貧困所作詩歌中的相關描寫,如“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示龐主簿鄧治中》),陶淵明在《其一》中對身邊事、景的清爽感、快樂感,其強度、濃度,真的是一目了然。落實到語言中,陶淵明的清爽之樂更是清晰可辨。無論是適度的夸飾,還是典故的化用,或是結構的經營,用詞的探究,一切都像從自家肺腑中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伊始新篇2025年稅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一級WPS心得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醫藥電商平臺運營模式創新與合規管理法律法規解讀
- 2025新媒體新聞傳播真實性與公信力對媒體品牌建設的影響
- 2025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真實性與公信力新聞業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前沿報告
- Photoshop非破壞性編輯方式試題及答案
- 基于2025年國家政策的鄉村文化旅游項目資金申請策略研究
- 小說與短篇故事的特點比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智慧港口自動化裝卸設備在港口集裝箱自動化作業中的應用創新報告
- 商業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與領導力轉型
- 眩暈護理課件
- 《集成電路基礎及其應用》課件
- 2020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 ( 一) 試題
- DB64 2115-2024 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服務指南
- 2025屆江蘇省南通市三模(蘇北八市)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 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糧油經貿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杭州市蘇教版一年級數學競賽試卷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導彈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數字化變革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機制研究
- 廢舊電纜采購合同協議
- 庫管員筆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