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662-2024內蒙古東部地區丹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DB15T 3662-2024內蒙古東部地區丹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DB15T 3662-2024內蒙古東部地區丹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DB15T 3662-2024內蒙古東部地區丹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DB15T 3662-2024內蒙古東部地區丹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TechnicalregulationsforplantingofsalviamiltiorrhizaBge.inI1內蒙古東部地區丹參栽培技術規程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莖。4.1.1溫度4.1.2光照4.1.3降水2年平均降水量為300mm~500mm。適宜的土壤質地類型為砂壤土。pH值6.5~8.5。4.2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中二級標準的要求。4.3灌溉水質量應符合GB5084的要求。4.4土壤質量5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水源充足,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土壤。不應選用低洼積水地、粘土地,忌連作。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kg/667m2~4000kg/667m2,有機肥技術指標和限量指標應符合NY/T525的要求,施入復合肥(N-P?O?-K?O=15-15-15)20kg/667m2。結合整地,土壤深翻6種苗選擇宜選擇根條直,根部無疙瘩(根結線蟲病),根長≥10cm,根粗≥6mm的無機械損傷的蘆頭、頂芽完整,根皮紅色優質丹參一年生種苗進行移栽。7移栽定植4月中下旬移栽定植為宜,移栽時按行距30cm~35cm劃行開溝,溝深15cm~20cm為宜,株距20cm~25cm,將種苗均勻定植于溝內,覆土至微露心芽。忌連作。8田間管理8.1灌溉施肥整個生長期視墑情灌溉。根據土壤肥力,苗期追施水溶性好的氮肥(純氮量)10kg/667m2,結合灌水進行。旺盛生長期噴施0.2‰~0.5‰磷酸二氫鉀葉面肥1kg/667m2~2kg/667m2。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追施2次10kg/6673苗高10cm時進行第1次除草,之后根據田間狀況及時除草。8.3控苗促根除留種田外,其余均應去蕾,主軸和側枝花蕾去除一半,以促根發育。9病蟲害防治9.1綜合防治原則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減藥控害,提質增效”為原則,采取以農業、生物防控為基礎,減少化學農藥使用,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遵守GB/T8321.3中的要求。9.2農業防治雨季注意排水;及時清除病株枯葉,集中深埋,并在病穴撒生石灰;消滅越冬蟲源,清除附近雜草。9.3物理防治采用黃板或誘殺燈誘殺蚜蟲、蛾類等具有趨光性的害蟲。9.4化學防治在實際生產中,針對丹參常見的葉斑病施用醚菌酯;根腐病施用甲基托布津;蚜蟲施用吡蟲啉。具體施用方法按照GB/T8321.7的規定。10.1采收時間育苗移栽生長1年采收。采挖時期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