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自考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語言文學自考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哪位古代文學家被譽為“詩仙”?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之渙

2.《紅樓夢》的作者是誰?

A.曹雪芹

B.蔣士銓

C.吳敬梓

D.趙執信

3.“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哪位文學家的觀點?

A.韓愈

B.柳宗元

C.蘇軾

D.杜牧

4.下列哪部作品屬于《戰國策》?

A.《過秦論》

B.《諫逐客書》

C.《阿房宮賦》

D.《六國論》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中的哪篇?

A.《關雎》

B.《葛覃》

C.《卷耳》

D.《桃夭》

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王之渙

B.王維

C.杜甫

D.白居易

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8.“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10.“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煜

1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1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王之渙

B.王維

C.杜甫

D.孟浩然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1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煜

15.“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16.“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王之渙

B.王維

C.杜甫

D.孟浩然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1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煜

19.“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哪位詩人的作品?

A.王之渙

B.王維

C.杜甫

D.孟浩然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屬于《楚辭》?

A.《離騷》

B.《九歌》

C.《天問》

D.《七發》

2.下列哪些詩人屬于唐代?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蘇軾

3.下列哪些作品屬于《詩經》?

A.《關雎》

B.《葛覃》

C.《卷耳》

D.《桃夭》

4.下列哪些作品屬于《史記》?

A.《項羽本紀》

B.《陳涉世家》

C.《淮陰侯列傳》

D.《孔子世家》

5.下列哪些作品屬于《三國演義》?

A.《桃園結義》

B.《赤壁之戰》

C.《七擒孟獲》

D.《空城計》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2.《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3.《楚辭》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

4.《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5.《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作品。()

6.《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

7.《詩經》中的《關雎》是一首愛情詩。()

8.《楚辭》中的《離騷》是一篇散文。()

9.《史記》中的《項羽本紀》主要講述了項羽的一生。()

10.《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是諸葛亮智斗司馬懿的故事。()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1.簡述《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

答案:《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通過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物的愛情悲劇,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和人性的弱點。小說結構宏大,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優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2.簡述《詩經》中的“風”、“雅”、“頌”三部分的區別。

答案:《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地方民歌,反映了民間生活;“雅”是宮廷樂歌,體現了貴族文化;“頌”是祭祀樂歌,表達了對祖先和神靈的崇拜。

3.簡述《楚辭》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答案:《楚辭》開創了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法,如夸張、比喻、象征等,為后世詩人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

4.簡述《史記》的體裁和特點。

答案:《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包括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等部分。其特點在于紀傳結合,以人物為中心,通過人物的生平事跡反映歷史變遷,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

5.簡述《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對后世的影響。

答案:《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描繪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位英雄的深厚友誼,成為后世朋友間深厚情誼的象征。這種結義精神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兄弟情誼、忠誠義氣的代名詞。

五、論述題

題目:試論古典詩詞中的意象與意境的關系。

答案:古典詩詞中的意象與意境是詩歌創作中緊密相連的兩個概念。意象是詩歌中用來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具象,而意境則是通過意象的疊加和組合所形成的抽象的藝術空間。

首先,意象是構成意境的基礎。在古典詩詞中,詩人往往通過具體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或生活場景來寄托情感,這些具體的形象就是意象。例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就是意象,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清冷、寂靜的意境。

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華。意象雖然具體,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廣度,而意境則能夠將多個意象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超越現實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空間。這種空間能夠引發讀者的聯想和共鳴,使詩歌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句,通過“白日”、“黃河”、“山”、“海”等意象,構建了一個壯闊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意象與意境的關系中,還可以看到以下特點:

1.意象是具體的,意境是抽象的。意象往往具有直觀性,而意境則更注重情感和思想的傳達。

2.意象是有限的,意境是無限的。意象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時空,而意境則能夠跨越時空,具有普遍性。

3.意象是靜態的,意境是動態的。意象可以獨立存在,而意境則是在意象的基礎上,通過時間和空間的流動而形成的。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C

解析思路:通過排除法,杜甫、白居易、王之渙均為唐代詩人,而李白被譽為“詩仙”,故選C。

2.A

解析思路:《紅樓夢》的作者公認是曹雪芹,故選A。

3.A

解析思路:“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觀點,故選A。

4.D

解析思路:《戰國策》是一部記載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策略的文獻,其中《六國論》是其中的篇章,故選D。

5.A

解析思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中的《關雎》,故選A。

6.B

解析思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故選B。

7.D

解析思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故選D。

8.A

解析思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故選A。

9.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故選A。

10.D

解析思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故選D。

11.D

解析思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故選D。

12.D

解析思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故選D。

13.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次出現,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故選A。

14.D

解析思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再次出現,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故選D。

15.D

解析思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再次出現,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故選D。

16.D

解析思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再次出現,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故選D。

17.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次出現,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故選A。

18.D

解析思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再次出現,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故選D。

19.D

解析思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再次出現,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故選D。

20.D

解析思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再次出現,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故選D。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楚辭》包括《離騷》、《九歌》、《天問》和《七發》等作品,故選ABCD。

2.ABC

解析思路:杜甫、白居易、李白均為唐代詩人,而蘇軾是宋代詩人,故選ABC。

3.ABCD

解析思路:《詩經》包括《關雎》、《葛覃》、《卷耳》和《桃夭》等篇章,故選ABCD。

4.ABCD

解析思路:《史記》包括《項羽本紀》、《陳涉世家》、《淮陰侯列傳》和《孔子世家》等篇章,故選ABCD。

5.ABCD

解析思路:《三國演義》包括《桃園結義》、《赤壁之戰》、《七擒孟獲》和《空城計》等情節,故選ABCD。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紅樓夢》的作者公認是曹雪芹,故為正確。

2.√

解析思路:《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故為正確。

3.×

解析思路:《楚辭》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而非屈原的作品,故為錯誤。

4.√

解析思路:《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