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Loremipsumdolorsitamet過基礎教材必備知識精練過能力學科關鍵能力構建過基礎教材必備知識精練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3年10考知識點1局部抗戰1.學者的時代擔當1930年元旦,金毓黻主導創辦東北學社,“專為研究學問而設,期以學術之團體樹自立之基礎焉”。此后,東北青年學社、東北行健學會、東北前鋒社、東北論壇社、東北研究社等先后成立。一大批東北社團的建立(
)AA.契合了現實政治的需要
B.推動了邊疆地區的開發C.反映了主要矛盾的轉移
D.力求解決學術爭論問題【解析】時間信息為20世紀30年代初,空間信息為東北,據此可聯系到局部抗戰的知識點。根據材料并結合相關知識可知,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對中國東北步步緊逼,東北局勢日趨緊張,日本學界企圖通過文化滲透將東北分裂出去。因此金毓黻等人關注和研究東北問題,是出于反擊日本侵略、揭露日本野心的現實需要,契合了現實政治的需要,A項正確;由“專為研究學問而設”可知這些社團的建立與開發邊疆關系不大,排除B項;1935年華北事變之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轉移,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排除C項;解決學術爭論是表象,不能反映實質,排除D項。2.[2024廣東汕頭一模]讀下圖,可以看出該僑批加蓋下述印章旨在(
)B
一封從菲律賓寄往福建晉江的僑批(匯款暨家書)。
封底加蓋“同胞爾忘倭奴之仇乎?請勿用仇貨,抵制到底!”“民國貳拾年十一月拾四日”章。A.在經濟上支援國內抗日戰爭B.在海內外廣泛宣傳抗日主張C.號召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D.鼓勵支持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解析】“民國貳拾年十一月”即1931年11月,九一八事變后不久;結合所學,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根據“請勿用仇貨,抵制到底!”可知,該華僑呼吁家人抵制日貨,表達了華僑對日本侵華的憤慨和聲討,其旨在廣泛宣傳抗日主張,B項正確;抵制日貨有助于在經濟上支援國內抗日戰爭,但這并非加蓋印章的目的,排除A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由中國共產黨倡導推動形成的,材料未涉及,排除C項;鼓勵支持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與材料強調宣傳抗日主張不符,排除D項。3.1935—1936年,中共中央發表文章指出,“不管什么階級”“不管什么黨”,統統看作“兄弟”或“同胞”,并且提出為“民族”“國家”“領土”而戰,強調必須“使我們的政策,具有明確的人民性質和深刻的民族性質”。這反映出當時(
)DA.中共中央力圖開辟革命的新道路
B.全國性抗戰動員大規模展開C.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已經形成
D.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解析】材料“不管什么階級”“不管什么黨”“看作‘兄弟’”“同胞”“為‘民族’‘國家’‘領土’而戰”“明確的人民性質和深刻的民族性質”反映出當時中共中央基于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背景,提出各階層聯合起來進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張,D項正確;中國革命的新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在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時已經開辟,排除A項;盧溝橋事變后,全國性抗戰動員隨之大規模展開,排除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排除C項。知識點2全國抗戰的開始4.[2024廣東陽江期末]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會議上通過了將“沒收地主土地,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改為允許租佃關系的存在,而且逐步推行“減租減息政策”的決定。這些調整(
)AA.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B.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C.發展壯大了敵后根據地的力量
D.旨在應對日本侵華方針的轉變【解析】據材料,全面抗戰開始后,中國共產黨調整了土地政策,允許租佃關系存在,推行減租減息政策,相較于土地革命時期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的土地政策,材料中政策有利于團結地主階級共同抗日,進而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A項正確;1937年9月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排除B項;中共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之后建立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日本侵華方針發生轉變也是在1938年10月進入抗戰相持階段之后,排除D項。5.[2024廣東湛江一模]1937年底,根據黨的指示,新成立的中共江蘇省委不按地區而以職業和產業設立了軍事、工人、職員、學生、婦女、文化界運動委員會等6個系統黨委。這一做法(
)CA.汲取了城市工人運動的教訓
B.推動了土地革命的完成C.適應了民族革命戰爭新形勢
D.擴大了民主政權的基礎【解析】結合所學知識,1937年11月國民政府撤離南京,12月日軍攻陷南京并進行大屠殺,江蘇的抗戰形勢危急。據材料,1937年底成立了新的中共江蘇省委,此時處于全面抗戰初期,中共江蘇省委采取不按地區而以職業和產業設立系統黨委的做法,是為了在黨的領導下更好地聯合各行各業的力量,包括工人、知識分子、婦女和青年學生等,更有效地進行政治動員和組織工作,以適應民族革命戰爭新形勢的需要,故選C項。材料內容是中共在組織上為適應地區抗戰新形勢而采取的特殊措施,與城市工人運動的教訓、土地革命和擴大民主政權的基礎無關,排除A、B、D三項。6.新素材[2024安徽阜陽期末]如圖是1938年李可染創作的宣傳畫。畫中間是一位表情剛毅的中國老百姓,他緊握步槍,站姿顯露出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他的身后則是一群與之同樣的老百姓。該漫畫反映出(
)CA.中國人民持久抗戰必勝的決心
B.敵后戰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C.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的堅定信念
D.全民族抗戰的社會氛圍濃厚【解析】由時間1938年可知,此時處于全面抗戰時期,故該漫畫描繪了群情激奮的老百姓們欲與日軍抗爭,以奪回故土,反映出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的堅定信念,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人民抗戰的堅定信念,未體現持久抗戰,排除A項;據材料無法看出涉及的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排除B項;僅從材料無法得知社會其他群體對抗戰的態度,排除D項。知識點3日軍的侵華暴行7.[2024河南南陽月考]1932年到1940年,東北鐵路里程增加一倍,重要工礦產品生產總值增加數倍。與此同時,在國際市場上有比較優勢的榨油、皮毛加工、紡織、食品及大豆種植等行業發展遲緩。這說明,當時東北地區(
)BA.積極支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B.遭到日本經濟統制及掠奪C.配合國民政府調整產業結構
D.深受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東北地區推行“以戰養戰”的政策,大肆搜刮東北人民及礦產,因此東北鐵路里程急劇增加而優勢行業發展緩慢,B項正確;這一時期東北掌握在日本人手中,經濟上遭到日本的掠奪,無法支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材料所述也并不是配合國民政府調整產業結構,排除A、C項;這一時期的經濟大危機主要影響資本主義世界,排除D項。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3年10考過能力學科關鍵能力構建1.新情境1933年5月9日,《申報》刊出一則書籍廣告,列出人人應讀書籍名單。這些書主要有:《中國喪地史》《近代中日關系略史》《中俄關系略史》《中英關系略史》《領事裁判權與中國》《外國在華之經濟侵略》等。《申報》此舉體現出(
)BA.民族光榮史是民族自信的來源
B.國家恥辱史可喚醒國人的抗爭C.弱小民族復興史是借鑒的榜樣
D.國民政府主張并推行國恥教育【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申報》認為國人應該閱讀中國喪地喪權、中外關系、中國經濟被侵略等相關的書籍,目的在于了解近代中國的屈辱史,以喚醒國人救國救民的抗爭意識,B項正確;材料中列出的國人要閱讀的書籍是屈辱史,不是民族光榮史,排除A項;材料中的日、俄、英都不是弱小民族,故體現不出對弱小民族復興史的借鑒,排除C項;材料是《申報》的主張,不是國民政府的主張,排除D項。2.[2024重慶月考]下面為20世紀30年代初,上海各類煤炭的市場占有率(單位:%)變化情況。由此可推知,當時(
)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華資煤14.5118.4528.2640.68外資煤41.9948.1236.9941.53日本/日控煤37.7926.1928.6713.58其他外煤5.717.246.084.21總量(萬噸)324.2279.1331.5317.9A.民族工業發展環境得到根本改善B.中國的煤炭工業水平逐漸超越日本C.時局變化影響中國社會經濟發展D.經濟危機使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31年后華資煤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急速增長,而外國煤炭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出現下降,尤其與日本相關的煤炭的市場占有率急劇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影響日本/日控煤炭在上海的銷售,這反映出時局變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C項正確;“根本改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工業水平長期領先近代中國,排除B項;經濟大危機使列強迫切需要海外市場來傾銷商品,加緊對華侵略,排除D項。3.[2024江蘇鎮江開學考試]1936年2月,中國共產黨將東北各方抗日武裝力量統一改編,命名為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日聯軍在遼寧、吉林、黑龍江進行大規模的游擊戰。日本不斷向東北增兵,至1938年上半年,日本在東北的兵力達到8個師團。這說明東北抗日聯軍(
)AA.牽制日軍以支持全國抗戰
B.協助和配合了盟軍作戰C.體現國共第二次合作成果
D.堅持正面戰場持久抗戰【解析】據材料“至1938年上半年,日本在東北的兵力達到8個師團”及所學知識可知,東北抗日聯軍在東北地區打擊侵華日軍,使得日本不得不向東北地區增兵,并保持一定數量的軍隊,這有利于牽制日軍,支持全國抗戰,A項正確;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且材料未涉及東北抗戰的國際影響,排除B項;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形成,且材料未提及國民黨,排除C項;全面抗戰爆發后才有了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劃分,排除D項。4.為擴大紅軍的社會影響力,1936年8月—1937年2月,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發動參與長征的全軍干部積極投稿,編制了一部關于長征的集體作品《二萬五千里》。但該作品完成以后,并沒有立即大量公開刊印,只是在黨內高級干部中小范圍傳閱。這主要是因為(
)AA.國內政治局勢發生重大變化
B.西北地區印刷技術較為落后C.中國共產黨的處境日益惡化
D.紅軍致力于反“圍剿”的斗爭【解析】長征是國共兩黨對峙的表現,1937年,民族矛盾已成為主要矛盾,不再適宜宣傳國共兩黨之間的階級矛盾,因此“該作品”沒有大量公開刊印的原因是國內政治局勢發生重大變化,而非印刷技術落后,A項正確,排除B項;當時中共的處境并沒有日益惡化,排除C項;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開始長征,1937年時反“圍剿”斗爭已結束,排除D項。5.[2024河北多校聯考]1937年6月22日,毛澤東在同美國學者談話時講道,“資本主義世界也已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部分:一部分希望和平,保持現狀;另一部分,由法西斯侵略者和新的世界大戰的煽動者組成。”毛澤東意在(
)CA.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
B.鞏固擴大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倡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聯合起來
D.呼吁反法西斯同盟支持中國抗戰【解析】時間為1937年6月,全面抗戰爆發前夕。據“美國學者”“資本主義世界”“法西斯侵略者”“新的世界大戰”可知,面對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毛澤東正確研判了戰爭發展的走勢,著眼于全球,意在倡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C項正確;1937年8月下旬的洛川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形成,時間不符,排除A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排除B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1月,排除D項。6.新情境如圖作品定格在1936年12月11日午夜張、楊二人在新城大樓會議廳宣布舉行“兵諫”的歷史瞬間。桌面上報紙醒目的大字標題為“抗戰”“救亡”。畫中的環境基本上是根據當時歷史重現的,但加了一幅孫中山的畫像。作者意在(
)DA.關注西安事變對中國革命性質的影響B.肯定了國共兩黨促成抗日合作的努力C.宣傳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D.強調西安事變的爆發具有歷史正義性【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抗戰”“救亡”“加了一幅孫中山的畫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作者認為西安事變是基于民族危機加深而爆發的,也符合孫中山的意愿,強調了西安事變的爆發具有歷史正義性,D項正確;西安事變對中國革命的性質沒有影響,排除A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中國共產黨的作用,排除B項;僅據材料無法得出C項結論,排除。7.1937年1月,西北辦事處規定:“蘇維埃機關或部隊,進駐到友軍區域,為保證商業自由及尊重當地市場習慣,在蘇票未能在當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須使用友軍的白票、現洋。”此規定(
)BA.完善抗日民主政權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彰顯課件制作深度》課件
- 2025家風家訓學習心得600字(19篇)
- 深度心態培訓課件
- 感恩心得體會范文選集(18篇)
- 六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幻燈片的文字效果 1教學設計 閩教版
- 婚車租賃合同匯編(16篇)
- 中小學生環境保護代表演講稿(5篇)
- 動聽的朗誦詞(4篇)
- Module 4 Unit 3 Story time(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牛津上海版(試用本)英語二年級下冊
- 消音處理施工方案
- bim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
- 運輸公司機務管理制度
- 婦科管理制度
- 初中數學課標培訓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 2015年版
- 新晉管理者培訓
-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2025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防高處墜落 物體打擊專項施工方案
- 全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增材制造)選拔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ISO9001-2015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培訓教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