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五年級探究型課程教學設計?一、課程主題"植物的奧秘"
二、課程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了解植物的基本結構,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原理及過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和死亡。學會觀察植物的生長現象,并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和分析數據。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植物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引導學生關注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課程內容與安排本課程共分為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包含若干個探究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單元一:植物的結構1.活動一:觀察植物的外部形態活動目標:讓學生通過觀察不同植物的外部形態,了解植物的多樣性,初步認識植物的根、莖、葉。活動過程:學生分組觀察校園內或周邊的植物,記錄植物的名稱、形態特征。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植物的根、莖、葉的特點,并進行討論。學生用繪畫的方式展示自己觀察到的植物形態。活動延伸:讓學生回家后觀察家里種植的植物,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外部形態。2.活動二: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活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植物根的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作用,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活動過程:提出問題: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作出假設: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養分,固定植物。制定計劃:將植物幼苗分別放入裝有水和土壤的容器中,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將植物幼苗的根浸泡在紅墨水中,觀察莖和葉的變化。實施計劃: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養分,固定植物。表達交流: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活動延伸:讓學生思考如果植物沒有根會怎么樣,進一步加深對根的作用的理解。3.活動三:觀察植物的莖活動目標:讓學生觀察不同植物莖的形態,了解莖的運輸作用。活動過程:學生分組觀察各種植物的莖,如楊樹、柳樹、竹子等,記錄莖的形態特征。教師講解莖的結構和運輸作用,引導學生觀察莖的內部結構。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莖的橫切面,了解莖的導管和篩管。活動延伸:讓學生回家后觀察家里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了解它們的莖的特點。
單元二:植物的生理作用1.活動一: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活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理解光合作用的意義。活動過程:提出問題: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條件?產生什么物質?作出假設: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產生氧氣和有機物。制定計劃: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上下兩面遮蓋起來,放在陽光下照射幾小時;摘下葉片,去掉黑紙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使葉片脫色;用清水漂洗葉片,滴加碘液,觀察葉片顏色的變化。實施計劃: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產生氧氣和有機物。表達交流: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活動延伸:讓學生思考光合作用對人類和環境的重要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2.活動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活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理解呼吸作用的意義。活動過程:提出問題:植物呼吸作用需要什么條件?產生什么物質?作出假設: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制定計劃:將新鮮的植物和煮熟的植物分別放入兩個密封的塑料袋中,在黑暗處放置一段時間;打開塑料袋,分別將點燃的蠟燭放入袋中,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向袋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石灰水的變化。實施計劃: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表達交流: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活動延伸:讓學生思考呼吸作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以及如何促進植物的呼吸作用。3.活動三: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活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植物蒸騰作用的概念和過程,理解蒸騰作用的意義。活動過程:提出問題:植物為什么會蒸騰水分?蒸騰作用有什么意義?作出假設:植物蒸騰水分是為了調節體溫、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制定計劃:選取兩株大小相似的植物,一株保留全部葉片,另一株去掉大部分葉片;用透明塑料袋分別套住兩株植物的莖和葉,扎緊袋口;將兩株植物放在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觀察塑料袋內水珠的形成情況。實施計劃: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植物蒸騰水分是為了調節體溫、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表達交流: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活動延伸:讓學生思考蒸騰作用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節約用水。
單元三:植物的生命周期1.活動一:觀察植物的種子活動目標:讓學生觀察不同植物種子的形態、結構,了解種子的基本組成。活動過程:學生分組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如大豆、玉米、花生等,記錄種子的形態特征。教師講解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和胚乳。學生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了解胚的組成。活動延伸:讓學生回家后觀察家里儲存的種子,了解種子的保存方法。2.活動二: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活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了解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活動過程:提出問題: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條件?作出假設: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制定計劃:準備四個相同的培養皿,分別鋪上濕潤的棉花,每個培養皿中放入10粒大豆種子;將培養皿分別放在不同的環境中,如溫暖濕潤處、寒冷干燥處、溫暖干燥處、寒冷濕潤處;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并記錄。實施計劃: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表達交流: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活動延伸:讓學生思考種子萌發的過程中,種子內部發生了什么變化。3.活動三: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活動目標:讓學生通過長期觀察,了解植物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活動過程:學生分組選擇一種植物,如向日葵、番茄等,進行種植和觀察。學生定期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記錄植物的高度、葉片數量、開花時間、結果時間等。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植物生長過程中的變化,如植物的形態、顏色、生長速度等。學生用繪畫和文字的方式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活動延伸: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植物生長過程制作成手抄報或幻燈片,進行展示和交流。
單元四:植物與人類生活1.活動一:調查植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活動目標:通過調查,了解植物在人類生活中的多種作用,如提供食物、藥物、木材、觀賞等,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活動過程:學生分組確定調查主題,如植物與食物、植物與藥物、植物與家居等。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采訪、實地觀察等方式收集相關信息。學生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制作成調查報告。各小組匯報調查報告,進行交流和討論。活動延伸:讓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植物資源,保護植物多樣性。2.活動二:探究植物對環境的影響活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植物對空氣、土壤、水分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科學探究能力。活動過程:提出問題:植物對環境有什么影響?作出假設: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制定計劃:在校園內選擇兩塊相同的土地,一塊種植植物,另一塊不種植植物;定期測量兩塊土地的空氣質量、土壤濕度、溫度等環境因素;觀察植物生長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實施計劃: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表達交流: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活動延伸:讓學生思考如何通過種植植物來改善環境質量。3.活動三:制作植物標本活動目標:讓學生學會制作植物標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活動過程:教師講解植物標本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集、整理、壓制、裝訂等步驟。學生分組采集植物標本,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注意保持植物的完整性。學生對采集到的植物標本進行整理,去除多余的枝葉和雜質。學生將整理好的植物標本放在吸水紙上,用書本或重物壓制,使其干燥。學生將干燥后的植物標本裝訂在硬紙板上,貼上標簽,注明植物的名稱、采集地點、采集時間等信息。活動延伸:讓學生將制作好的植物標本展示在教室里,互相欣賞和交流。
四、教學方法1.觀察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植物的形態、結構、生長現象等,獲取直觀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2.實驗法: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如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3.調查法:指導學生進行調查活動,如調查植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植物對環境的影響等,讓學生通過調查收集信息、分析數據,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4.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交流觀點、分享經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5.講授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講解和指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五、教學資源1.教材:小學科學五年級教材。2.教具:植物標本、實驗器材(如顯微鏡、培養皿、酒精燈、酒精、碘液、澄清石灰水等)、多媒體課件、校園內的植物等。3.學具:放大鏡、筆記本、筆、繪畫工具等。
六、教學評價1.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參與度、表現、合作能力、思維能力等,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評價方式包括課堂觀察、小組評價、自我評價等。2.終結性評價:通過學生的實驗報告、調查報告、手抄報、植物標本等作品,以及期末考試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
七、教學進度安排本課程教學時間為一學期,每周安排2課時,具體教學進度如下:
|周次|教學內容||::|||12|單元一:植物的結構<br>活動一:觀察植物的外部形態<br>活動二:探究植物根的作用||34|活動三:觀察植物的莖<br>單元一總結與評價||56|單元二:植物的生理作用<br>活動一: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78|活動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br>活動三: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910|單元二總結與評價<br>單元三:植物的生命周期<br>活動一:觀察植物的種子||1112|活動二: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br>活動三: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1314|單元三總結與評價<br>單元四:植物與人類生活<br>活動一:調查植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1516|活動二:探究植物對環境的影響<br>活動三:制作植物標本||1718|單元四總結與評價<br>課程總結與總復習||1920|期末考試|
八、注意事項1.在實驗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實驗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數學互動方式試題及答案分析
- 理解和聲編煉中的創意發揮2025年樂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海堤模擬測試題及答案
- 有機化學a2試卷及答案
- 英語試卷及答案英語b級模擬題
- 家具設計與商業價值的關系考核試題及答案
- 砌體工程考試題及答案
- 一中入學考試卷子及答案
- 一年級訓練試卷及答案
- 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試題及答案
- 德意志意識形態
- 2023年安徽省中考生物總復習二輪專題:科學探究創新題(有答案)
- YY/T 1778.1-2021醫療應用中呼吸氣體通路生物相容性評價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
- GB/T 20041.21-2008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21部分:剛性導管系統的特殊要求
- GB/T 14054-1993輻射防護用固定式X、γ輻射劑量率儀、報警裝置和監測儀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第六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第一個重大成果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模擬實訓報告
- 八年級英語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會寶嶺選礦廠集中控制技術方案
- 第13講巧解弦圖與面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