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積累有“的”解題有“方”_第1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積累有“的”解題有“方”_第2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積累有“的”解題有“方”_第3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積累有“的”解題有“方”_第4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積累有“的”解題有“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積累有“的”解題有“方”

作為即將實行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廣大考生熱切關注新高考所帶來的試卷結構、命題

方式等方面的變化。作為語文試卷中重要的檢測模塊一文言文閱讀,不同考生寄予了不

同的情感,或愛之,或恨之,但又都無法避開之,畢竟近20分的分值擺在那里。因此,新

高考文言文的呈現方式、素養要求等必然成為廣大考生關注的熱點。

其實,2020年全國高考除新課標I、II、IH三套試卷(簡稱全國I、II、III卷)外,

還命制了新高考I卷(適用于山東)和新高考I【卷(適用于海南),就現在能看到的新高

考I卷來看,其文言文部分在試題結構等方面作了一些調整。

具體情況如表1:

表1

試卷

選文考查選文

類別

出處要求特點

1.文言斷句(1選擇題3分);

2.文化常識(1選擇題3分);1.全文共601

3.文章內容概括和分析(1字;

新高考《明史?左選擇題3分);2.選文為正史

1卷光斗傳》4.文言翻譯(2主觀題共8人物傳記;

分);3.所選人物為

5.原文內容理解、再現(1說直敢言良臣,

主觀題3分)。

全國《宋史?蘇

1.全文約6(X)

I卷軾傳》1.文言斷句(1選擇題3分);

字;

2.文化常識(1選擇題3分);

全國《宋史?王2.選文為正史

3.文章內容概括和分析(1

n卷安中傳》人物傳記;

選擇題3分);

3.所選人物為

全國《晉書?王4.文言翻譯(2主觀題10分)。

忠貞正直良臣,

m卷彪之傳》

從表1中可以看到,2020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選文繼續從正史中選擇人物傳記類文章,

所選主要人物依然是具有敢于進諫、忠君愛國、智勇雙全、以死報國、溫儒敦厚、顧全大

局等優良品格的良將能臣。前三道題無論是考查對象還是考查方式都基本保持不變,試卷

最大的變化在于增加了一道“原文內容理解、再現”題。再一個變化就是將全國新課標卷中的

文言文翻譯的分值由10分調整為8分,文言文閱讀的總分由19分調整為;>0分c鑒于新

高考卷具有的風向標功能,估計實行新高考地區在未來一段時間依然會沿襲2020年新高

考I卷的結構模式。

當然,試卷結構的任何一次調整都不能僅限于表象性的解讀,因為其更為深層的應該

還是對考生的能力素養的要求發生了變化。2020年新高考I卷所呈現出來的文言文閱讀部

分的變化對考生的能力素養提出了怎樣的新要求,這里先按下不說,后面我們會進行分析。

毋庸置疑,新高考對文言文閱讀的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從總的來看,調整面不大,

考查的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基于文言知識枳累基礎上的對文本的

理解與把握、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與鑒賞,基于找到更好解題策略的方法探尋,這二者依然

應作為文言文備考的關鍵能力耳核心突破。簡而言之,文言文備考關鍵在于兩點:一是通

過高效積累來讀懂文本,二是通過方法改進來增效提分。下面就這兩者分別談談應對策略。

一、積累有“的”

我們都知道,文言知識包羅萬象,文言文備考很難做到和文言知識的全面把握,囚而

有側重地、有針對性地積累非常重要。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先要了解高考試卷中會重點涉

及哪些重要的文言知識和文言現象。

表2是2020年新高考I卷及全國I卷、H卷文言文選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識及文言

現象:

表2

試卷選文?點文?點文文化

類別出處育字餌X句式常燃

1.***?

①除(WT.任?八②攵(4我子);

③時1.史浩后Jt向:

0荏M卬七十余;2伙含一百余人(均勢M量網左講

2.沿用臭:

后K)

(Lt(Htt.名叫作動如“

2.州拆句:

N上(上*.Z/作動X):

①今所在*4,0本田科也;2%域笄奇逢者.節俵土

下(美人.坦名母什統評)

3'U.也(埼為有林心柒句》於下

3.

新高學《明義?本3.考4句:東客

①少(4?(?)<

1息蝮為等"《?力”6看4代如?之”)眩下

士々(通-tt-.?flt>

;4.敘語《介四"構)后又勺,俎比

4.a?A①計乂隨詛江父“X,觸理的?:[與之會電正以先個

r*(<?<)<2&(?.??)

(功為仆例修杓狀詁后K)

5.fr->Xft:

5.低端句:

隊(阿埃兄為干低)

4①已而恐以不果為酬刑為比;②后兒《與達巳同日為微

*它**字目:

6.卒所足(功為f……所”結構的★冊句)

1*(tttt);@生(*遑);

③文(?*)

dr

1*(?f.任?“②使(4我于):

3w(填④收(調任)i$權1.文語向JC句:

。,+(發予*尊);A(X<)復發食中黃金五十馬(數量制定培6JL)

2.活MJh2.盟我句x

K(名德偉靖陽.小A才次“①義依造律心:②楠.水修之會,場為軒林名丹押備

②"(A……為舞.名丹叁靖)句)

±fl

3.*<??

工女(ii儂二rtf):Rffta「使”后方,代切“之“)

1%,衣

it(4-f.*r)4,我語后K句:

IrM

4.單制其1①號fl氏京校以4h2*橫論事;:&詁以扁;,卒于

1洋屆《博大潭浣);(2X(今出)EM《功為介詔怙構枚珞GJL)

S.占今異義:*衩動句:

單網(個聯均活)①為學”亦所鎮;2軟%不包*(均為有林息紇M*.

6.其它文金字除心丹的K動可)

①會(恰逢》,②大州口)3③鮮(夕h

④史(??)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卷囚在選文范圍,有較大的確定性(多選正史中的良將

名臣傳記),因而其在所涉及的文言知識上有不少的共性。考生在文言文備考時要有意識

抓住下面一些共性特征,重點積累,重點突破。

1.選文類型比較固定。綜觀近年全國高考卷,文言文選文基本為600字左右的史傳類

文章,而其中又以記人類文章為主。此類文章多以時間、地點及官職變化為線索,依序推

進情節發展。其文本結構經常呈現為如下模式:“人物-簡歷-性格特點-事件①-事件②"或者

?人一簡歷一事件①-事件②一性格特點”。這類文章可以教材中所學的《廉頗藺相如列傳》

作為典范,以此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閱讀此類文本要注意養成圈畫重要信息(時間、地

點、人物、職位、關鍵字詞句等),劃分文章層次的良好習慣。一般而言,同學們在通讀

完文章后,要對文章的脈絡、核心事件、內容分布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為后面的解題

打卜.堅實的基礎。

2.文言知識分布有規律

(1)官職類詞語要重點積累。官職類詞語的大量存在與高考選文對象有關,只要選文

方向不變,這類詞語必然會成為高頻字詞。其常見字詞有:①表示授予、提升的:征、辟、

薦、舉、拜、除、授、起、擢、拔;②表示調動官職的:遷、轉、調、徙;③表示兼職、代理

的:兼、領、署、權、攝;④表示降職、罷免的:貶、謫、出、左遷、罷、黜C同學們在備

考過程中要對這些詞語的意思熟練掌握,并能準確運用。

(2)詞類活用現象需掌握。詞類活用是非常常見的文言現象,活用為動詞、名詞、狀

語、使動、意動等都是常見的活用類型,但像為動用法等刖比較少見。要掌握這類文言現

象,需具備基本的語法分析能力。要能準確分清詞的類別、劃分出句子的基本結構、掌握

各類詞(短語)所扮演的語法功能等。下表是文言文句子比較簡易的一個結構分析表,見

表3;

表3

成份位置主要詞類其它特點

名詞、代詞、名詞

主語句子的開頭經常省略

性短語

動詞(包括活用)、

謂語句子的中間一個句子的核心標志

形容詞

不一定有,如果有狀語

名詞、代詞、名詞

賓語句子的結尾后置.現象,后面常帶介

性短語

詞結構狀語

一般在主語形容詞、名詞性短

定語有時構成定語后置句

或賓語前面語等

一般在謂語介詞結構狀語常構成狀

狀語副詞、介詞結構

前而語后置句

對照表3,一是能比較清晰定位詞語所在位置;二是能準確定位詞語在句中本該扮演的

語法角色,從而推斷出其本應有的詞性,以此判斷出該詞是否存在活用現象,再結合語意

可推斷出其活用類型。

(3)推斷能力需提升。文言文中有一些字詞比較生僻難嗤,或者詞義復雜多樣,很多

考生并不能直接知道其意思,這很正常。要想比較準確把握其意思,往往需要通過推斷來

確定。推斷重要方法有:①依形推義法。如2020年高考I卷的喋”字,其結構由“出”和“米”

二字構成,再結合語境可順利推導出其意為“賣出"。②語境分析法。如2020年全國新高考

I卷中的“醵”字,單獨來看,很難確定其意思,但如果放在原文中“容城孫奇逢者,節俠土

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輔,倡議醵金,諸生爭應之。得金數千,謀代輸,緩其獄”,

則能比較清晰地看到“廨”字前文語境為“容城孫奇逢者,節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

于畿輔”,這是“倡議酷醵金”的原因,過程是“諸生爭應之”,結果是“得金數千”,由此可推導

出“醵”字為“湊、聚集”之意。此外,如“語法分析法”“知識遷移法”“成語印證法”等都是解決此

類文言現象的很好方法。

(4)文言句式要掌握好典型。綜觀2020年全國高考卷,文言句式基本覆蓋了高中階

段所應掌握的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判斷句、省略句及被動句等常見的文言句式,但

要注意的是出現的文言句式普遍比較典型,基本為高中語文教材中常見的、典型的句式類

型。如被動句主要考查了有標志詞(如“為……所”、“見”)等的典型類型,至于其它類型則

較少涉及。因此,考生在文言句式的復習中要抓住典型類型,記住其典型結構特征,結合

典型例子加以掌握即可;大可不必為一些比較生僻的句式糾結不已。

二、解題有“方”

1.文言斷句題。給文言文斷句時,最好抓住的當然是標志詞(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

詞、重復實訶等),但從近年面考的情況來看,盡量避開此類詞似乎漸成命題人的共識。

因此寄希望于通過標志詞的掌握就能應對高考的文言斷句考查似乎不太現實。高考中對此

類題更多的是從語法、修辭、句式等的角度來進行考杳,其中尤以語法分析能力為考查重

點。所謂“斷句”,顧名思義即是劃分開句子與句子(也有時是詞語與詞語、短語與短語)的

界限,而作為一個句子,主語、謂語、賓語往往是其獨立而完整的標志。而在文言文中主

語、賓語經常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且主語經常承前省略;而謂語最典型的標志

詞是動詞(包括活用為動詞),且極少省略。因此在斷句時要密切關注名詞(名詞性短語)、

代詞及動詞,其往往是斷句的關鍵所在。如果一處主語(包括省略主語)、謂語(常為動

詞)、賓語(不一定有)齊全,那么這個句子往往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在其主語前、謂語

(賓語)后往往要斷開。

以2020年新高考全國I卷為例,其題目如下: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

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B.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

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C.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二十二斬罪/

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D.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

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該句中,除‘南星攀龍大中”及“漣光斗”之間是并列詞語之間,“光斗光斗”是并列實詞之

訶的顯性停頓外,借助語法分析能很好地將相關的難點逐一化解。“(光斗)劾忠賢及魏廣

微”是一個完整的主(光斗)謂(劾)賓(并列名詞短語)結構,據此結合選項,用排除法

可排除A、C選項。“擬”是打算、準備的意思,“十一月二日”是“上之”的時間狀語,“(光斗)

擬十一月二日上之”是一個完整的單句結構,中間不應斷開,據此可排除D項,從而選出正

確項為C項。

2.古代文化常識題。此題考查識記、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識記”不多說,平時

多注意積累即可;該題考查的難度在于一些選項需要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理解與推斷才能

確定其中的文化常識表述是否正確,其考查的是該訶語的語境義,這需要考生具備良好的

語境意識方可確定選項的正誤,從近年高考考查的情況來看,此題基本要求考生在對古代

文化常識熟練識記的基礎上具有良好的語境推斷能力,單純依靠識記已經很難應對高考對

該題的能力考查要求。

以2020年新高考全國I卷為例,其題目如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

A.輦卜,乂稱為輦轂卜,意恩是在皇帝的車駕之卜,常常用作京都的代棟。

B.東宮是古代皇家宮殿的稔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宮,文中用來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對太子、諸王、承相的敬稱,禮尊意味次于敬稱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舊時地方官吏嚴逼限期辦事,逾期以杖責等表示警懲,繼續追遍。

題目所提供的四個選項中,A項的“輦下”、D項的“追比”的含義都是明顯的語境義。A

項的語境為“捕治吏部豪惡吏,獲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輦下震悚",這個語境是講左

光斗肅清吏治,讓“輦下”產生震動,選項將“輦下”解釋為“京都”合乎情理,即使完全不知其

義也不可輕易視其為錯誤項。D項的語境為“諸人俱自誣服,光斗坐贓二萬。忠賢乃矯旨,

仍令顯純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諸人始悔失計”,這個語境是說魏忠賢令許顯純對左光斗

等人進行嚴酷的迫害,以致左光斗等人的權宜之計失效,對照D選項的表述也較容易判斷

其正誤.R選項憑識記即可迅速判斷其為正確項.C選項如果識記到位,亦可迅速判斷其

表述有誤;如果結合語境“閹人如朝稱東宮令旨,索戚腕廢莊,光斗不啟封還之,日:’尺土

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亦可判斷出“殿下”與前文的“東宮”之意是相同的,而太子與丞相

一般不可用同一稱謂,這也可判斷出該項為錯誤項。

3.文章內容概括分析題。本題考查考生歸納文本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

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c本類題型設置陷阱的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譯錯等。

解答此類題一般的步驟為:[通讀原文,理解文本大意]>[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

句]一[將選項與原文比對,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總體而言,此類題難

度不算太大,但不少考生常常在此丟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文本意識不強。這類考

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文本的習慣,導致文本意思把握不準、層次分析不清,以致選項對

應區間鎖定不了,發現不了選項的問題所在,結果往往是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乂打亂了

做題的節奏,甚至影響到做題的情緒。因此,做此類題時切記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

所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后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如此方可發現問題所在。

以2020年新高考全國I卷為例,D項“母親、兄長以及同宗群從十余人被迫害致死”說

法有誤。其錯誤在于選項與原文“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

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人家族盡破”信息比對有明顯

出入,原文的“群從十四人”是被“系”(拘捕),而未指明是被迫害,原文中僅言其長兄光霽

是直接因迫害而致死。

4.文言翻譯題。文言翻譯對一名考生的文言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翻譯方法的運用能力

等全方位進行考評,可以說文言翻譯水平的高低,能比較好地反映出一名考生的文言文綜

合水準。所以,要想做好文言翻譯題首先必須過掉文言基礎知識關,只有文言字詞句等知

識過關了,硬實力具備了,文章才能讀通、讀順,文言翻譯題做好也自能水到渠成。要做

好文言翻譯題,除掌握必備的“留(人名、地名、官名等),刪(同義反兔的詞語、不必要

或難于翻譯出來的虛詞等),補(省略成分等),調(特殊文言句式等),換(古今異義

詞語等)”等方法外,還要牢牢樹立兩個意識。

(1)直譯意識。因為古代漢語多為單音節詞,絕大多數文言單字都能表達一個相對完

整的意思,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要盡可能做到字字落實。這既是做到字通句順的重要前提,

也是確保拿到翻譯得分點的重要保障。在落實直譯原則的過程中,除了上文提到的常用方

法外,還要非常重視“組詞法”的運用.這是因為漢語一脈相承,很多的現代詞語都是來源于

古代的文言單字,在做翻譯時有些字詞看似不好落實,但如果在掌握句子大意的前提下,

組以恰當的詞語,問題往往能迎刃而解。如2020年新高考全國I卷的文言翻譯題:

(1)漣等初不承,己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

(2)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

其關鍵得分點為:

(1)“承”,承認、招認;“己而”,不久、繼而「為酷刑所斃”,被動句,被嚴刑拷打而死;“卜

作動詞,被送往;“緩”,延緩、推遲;“圖”,動詞,圖謀、謀劃。

(2)“猶”,副詞,還、仍然;“以”,動詞,以為、認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

通“促”,催促;“破”,破亡。

其中“承”、“緩”、“圖”、“以"、“破”共五個詞都可用組詞法完成翻譯,占到總關鍵得分點

的一半。

(2)語境意識。在做文言文翻譯題時強調語境意識是基于兩個維度考慮:宏觀,來說,

大多數考生對試卷文本并不能完全讀懂,有一些句子的整體意思及句子反映出來的態度傾

向等往往需要通過上下文語境方能比較準確把握;微觀上來說,因為文言字詞往往一詞多義,

很多詞語的含義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語境中才能確定。以2020年高考全國I卷為例,試

卷翻譯第一題如下:

乂減臬常平米,多作熊粥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

這個句子的語境為:“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

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