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閱讀+柳永作品專題練習合集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閱讀+柳永作品專題練習合集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閱讀+柳永作品專題練習合集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閱讀+柳永作品專題練習合集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閱讀+柳永作品專題練習合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閱讀

柳永作品專題練習合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巫山一段云(其三)

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陽醉玉龜①。天風搖戔六銖衣②。鶴背覺孤危。

貪看海塘③狂戲。不道九關④齊閉。相將何處寄良宵。還去訪三茅久

[注]①金母,即西王母,玉龜是西王母所居之處。②六銖衣,仙人之衣。③海蟾,

傳說中的神仙海蟾子。④九關,天門。⑤三茅,指在句曲山得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

衷三兄弟。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仙人生活自在愜意,一早就去朝拜西王母,到傍晚時分醉于西王母的居所。

B.因為乘坐仙鶴翱翔九天,風吹著仙衣,遠離大地,仙人頓感孤獨和危險。

C.仙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也會貪看劉海撒金錢之戲,也會尋友共度良宵。

D.詞中對仙人的描寫,既有縱橫宇宙的廣博境界,又有工筆細描,意趣濃厚。

2.同為游仙詩,本詩與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描寫的仙人生活和表達的情感并不

相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雙聲子?晚天蕭索

柳永

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三吳風景,姑蘇臺柵,牢落①暮覆初收。夫

差舊國②,杳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糜鹿呦呦。

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新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裳輸范,蠡扁舟。驗

前經舊史,嗟漫哉、當日風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

【注】①牢落:即寥落,稀疏零落貌。②夫差舊國:指吳王夫差的國都蘇州。③翻:

反而。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側重寫景,抒寫了三吳姑蘇的自然景象,引發懷古傷今之遐思。

B.夜暮時,姑蘇亭臺鹿群爭相鳴叫的畫面,仍可讓人感到此地的繁華。

C.下片追敘春秋時吳越爭霸的舊事,抒發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深沉感慨。

D.結句描寫斜陽映照下衰草連天的景象,情景交融,有余韻悠長之效。

4.柳永這首詞與他很多詞作細膩委婉的風格不同,偏向于豪放,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滿江紅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長川②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

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普、當此念回移,傷漂泊。

桐江好,煙漠溪。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③?

平生況有云泉約久歸去來,一曲仲宣⑤吟,從軍樂。

【注】①詞人中進士后,被授予睦州團練推官,應詞為赴任途中所作。②長川:此

處即下片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無成。④云泉約:此處指退隱山水之間的約定。⑤

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從軍行》五首。《樂府解題》日:“《從軍行》皆軍旅

苦辛之辭。”

5.對這首詞內容和情感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天將暮時,乂起小雨,水蓼疏淡如煙,陣陣葦風,帶來涼意。通過寫雨后秋夜的

疏淡、蕭索之景烘托作者凄涼的心情。

B.“幾許漁人飛短艇”,“幾許”猶云多少,加上“飛”字,表現了漁人們帶著一天的勞

動果實回到家中的匆忙勞累。

C.漁人們駕著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反襯出化者漂泊的孤獨和凄苦,表達出作

者渴望結束漂泊,懷鄉思歸的心情。

D.這首詞從泊舟寫到心緒,再從憶舟行寫到日后的打算,脈絡清晰多變,感情愈演

愈烈,讀來倍覺委婉曲折、蕩氣回腸。

6.這首詞的上片寫景很有特色,請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鶴沖天

宋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

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考科舉求功名,他并不滿足于登進士第,而是把奪取

殿試頭名狀元作為目標。

B.既然“未遂風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轉向另一個極端,表示要無拘無束地

繼續過自己那種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齒的流連坊曲的放蕩生活。

C.“偎紅倚翠”、“淺斟低唱”,是對“狂蕩”的具體說明。柳永這樣寫,是自甘墮落、

自暴自棄的表現,也是表示抗爭的一種方式。

D.這首詞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參與進士科考落第之后,抒發牢騷感慨之作,

它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關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

8.據傳,柳永再次應試,本己考中,宋仁宗臨軒放榜時想起柳永初試失意后寫的這首

《鶴沖天》,便黜落了他。你覺得柳永的這首詞中,讓宋仁宗最刺眼的是哪兩處,為什

么?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詞人佇立在即將傾倒的樓頭,極目天涯,黯然銷魂的“春愁”油然而生。

B.“草色煙光殘照”寫春草、夕陽、迷蒙如煙似霧的光與色,景色凄美而又感傷。

c.卜.片寫疏狂的詞人為求得一醉,不拘形跡對酒當歌卻強樂無味,排遣不去愁緒。

D.全詞緊扣“春愁”又撲朔迷離,最后兩句情感達到高潮后戛然而止,構思精巧。

10.”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脫胎于《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想去日

已遠、衣帶漸己緩'’的后一句,有人說柳永化的詩句好,也有人說“衣帶漸已緩”一句更

妙,請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雙聲子

柳永

晚天蕭索,斷送蹤跡,乘興蘭棹①東游。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②墓靄初收。夫差舊

國③,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喏,惟聞麋鹿呦呦。

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國王取霸④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⑤扁舟。臉前經

舊史,嗟漫哉、當日風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

【注】①蘭棹:木蘭木所做的船。②牢落:即寥落,稀疏零落貌。③夫差舊國:指

吳土夫差的國都蘇州。④圖王取霸:指吳越為建立雄圖霸業而紛爭圖謀。⑤范蠡:春秋

末政治家,曾協助越壬勾踐復國滅吳,功成后乘扁舟泛游于太湖中,避免了殺身之禍。

11.卜列對這首詞的埋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從不同角度展開了歷史與現實、繁華與荒涼之間錯綜的對比,極具藝術感

染力。

B.三吳風景、姑蘇亭臺都籠罩在沉沉暮色之中,氣氛黯淡。但鹿群自由自在呼朋

喚友的畫面,讓人仍感繁華。

C.下片由“想當年”引出歷史,將“空”字冠于“運籌決戰”之前,如一把利刃穿透時空,

深化了詞作主題。

D.結句寫斜日里衰草連天,歷史的長河中涌動著不盡的千古遺愁。寫景與抒情相

結合,余韻不盡。

12.這首詞?反柳永很多詞作細膩委婉的風格,偏向于豪放。請結合詞作內容分析工

13.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后面問題。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

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雙,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口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暗,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

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亭。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首“形勝”“繁華”四字是注意之筆,一開頭便以鳥瞰式鏡頭攝下杭州全貌,自“煙

柳”開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和“繁華

B.上片用“怒濤、霜雪、天塹”等色彩鮮明有氣勢的詞,展現大潮劈面奔涌而來的

氣勢;下片用“清嘉”等優美舒緩的詞語,突出西湖清幽的美景。

C.作者善于運用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小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千騎擁高

牙”,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夸張的語氣,表現了柳永詞婉約的特點。

D.本詞全篇構思匠心獨運,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形

容得體,極力鋪敘描寫,體現了柳水詞慢詞的特點。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雨霖鈴?寒蟬凄切(節選)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

眼,竟無語凝喳。念去去,千里煙波,寐靄沉沉楚天闊。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農歷七月這天,暴雨剛停歇,詞人看著?對戀人踐行的依依不舍而感到離愁。

B.詞人起首三句點明了事件發生的季節、時間與地點,營造環境氛圍。

C.這首詞節選部分通過前面三句對景色的描寫,為后面的“無序”、“催發“埋下狀

筆。

D.這首詞節選部分將描寫、抒情與作者內心獨白結合,感情真摯。

15.林逋《相思令》云:“君汨盈,妾汨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欲平。”請你分析

本詩是如何體現這句話的。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鳳棲梧

柳永

簾內清歌簾外宴。雖愛新聲,不見如花面。牙板①數敲珠一串,梁塵②暗落琉璃盞。

桐樹花深孤風怨。漸遏遙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聽不慣。玉山未倒③腸先斷。

[注]①牙板,歌女演唱時用以拍節之板。②梁塵,梁上的塵土,化用了劉向《別錄》

“晨歌動梁塵”一句。③玉山未倒,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指人還沒有喝醉。玉

lib形容男子儀容之美。

16.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三句用美妙的歌聲來描寫歌女之美,具有欲揚先抑、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的

作用。

B.歌女演唱時牙板拍節聲如珍珠落玉盤,振得梁上塵土不知不覺落入晶瑩碧透的

酒杯。

C.詞人借助鳳凰非梧桐樹不棲的傳說,以“深”"孤"怨''傳達出歌聲幽怨而渺遠C

D.這首詞所描寫的歌聲,具有很強的畫面感,使讀者同時獲得了聽覺和視覺上的

享受。

17.本詞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都是表現音樂之美的佳作,請簡要分析兩首作品描寫

音樂的方法的異同。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候杯?鷲落霜洲

柳永

鷲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

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高愁萬緒,閑岸草、切切登①吟如織。

為憶芳容別后,水逼山遠,何計憑鱗翼①。想繡閣深沉,爭知③憔悴損,天涯行客。

楚峽云歸,高陽④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躋、遠峰凝碧。

注:①量(qiong):煌蟲、蟋蟀的別名。②鱗翼:魚雁,古人以為魚雁能為人傳遞

書信。③爭知:怎知。④高陽:“高陽酒徒”。

18.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無聊的一項是()

A.起首句描寫對仗工整,“鷲落”“雁橫”描寫富于畫面感。“霜”“煙”兩個字使畫面顯

得倘恍迷離。

B.“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月下聞笛,惹人無限幽怨,與“羌管悠悠霍滿

地''有異曲同工之妙。

C.這首詞中情景交融,多角度塑造了一個懷才不遇、常年漂泊而自傷遭際的游子

形象,盡顯其婉約風格。

D.“空目斷、遠峰凝碧”,詞人遙望京城,極目遠眺仍杏不可見,望中遠處,取境

高遠,又振起全篇的氣格。

19.概括這首詞中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煮海歌①(節選)

柳永

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遇;

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

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輸輟,君有馀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②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久

[注]①這是柳永為曉峰鹽場監官時的作品。煮海:指的是煮海水制鹽。②相業:宰

相的功業。③夏商周時節: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2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詩描寫了煮海之民的艱辛,表現出柳永為官關心民疾、為民請命的一面。

B.詩中的煮海之民與《賣炭翁》中的老翁神似,都辛勤勞苦至極卻無法果腹。

C.詩人從賦稅重、徭役多、皇帝寡恩等不同角度揭示「造成人民痛苦的原因。

D.結句希望宰相發揮鹽在治國中的作用,立下功業,重現夏商周的太平盛世。

21.有人認為“安得母富子不貧”中“母富”應為“母貧”更符合邏輯。你贊同“母富”還是“母

貧”?請結合詩歌闡述理由。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煮海歌(節選)

柳永

自從潴鹵①至飛霜,無非假貸充橫糧。

秤人官中充微直,一緡往往十緡償。

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退。

驅妻逐子課工程②,雖作人形俱菜色。

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貧?

【注】①潴鹵:積聚鹽鹵。②工程;指煮鹽之事C

2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飛霜”一詞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霜的特點和秋的寒冷。

B.“一緡往往十緡償”寫私租利息之高,凸顯私租之害,有震撼人心之效果。

C.作者希望鹽民都過上富足的生活,詩末二句表達了他對鹽民的深切同情。

D.詩歌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之抒情、議論等,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

23.本詩與白居易《賣炭翁》分別寫出鹽民之苦與老翁之苦,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其相

似之處。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應長天

柳永

殘蟬漸絕。傍碧砌修梧,敗葉微脫。風露凄清,正是登高時節。

東籬霜乍結。綻金荔、嫩杏堪折。聚宴處,落帽風流①,未饒前哲。

把酒與君說。恁好景佳辰,怎忍虛設。休效牛山②,空對江天凝咽。

塵勞無暫歇。遇良會、軻偷歡悅。歌聲闋氣杯興方濃,莢便中輟。

注:①落帽風流:孟嘉于重陽登山,風吹帽落,渾然不覺,傳為美談。②牛山:齊

景公登上牛上感到終有一死而悲傷落淚。③樂止日圖C

24.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詞不著一“秋”字,卻通過殘蟬、敗葉、清露等秋天特有的意象來點明時節,

盡、顯秋意。

B.同樣是寫菊花,“綻金蕊、嫩香堪折''與李清煦喉I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意境并

無不同。

C.“好景佳辰,怎忍虛設”反用《雨霖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句意,勸人珍惜眼

前美景。

D.本詞上片把登高、采菊、聚宴等行為穿插在景物描寫之中,做到了寫景與敘事

的巧妙結合。

25.本詞是如何抒發情感的?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鳳歸云?戀帝里

柳永

戀帝里,金谷園林,平康巷陌,觸處繁華,連日疏狂,未嘗輕負,寸心雙眼。況佳

人、盡天外行云,掌上飛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選。美是因酒沈迷,被花縈絆。

更可惜、淑景亭臺,著天枕簟。霜月夜涼,雪農朝飛,一歲風光,盡堪隨分,俊游

清宴。算浮生事,瞬息光陰,錨銖名宦。正歡笑,試恁暫時分散。卻是恨雨愁云,地遙

天遠。

26.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既運用典故等手法描寫帝都的繁盛,也通過詞人的心理感受來側面表現其

繁華。

B.下闋鋪敘帝都四季風光,但美景已成過往,“可惜”二字直抒胸臆,表達了惋惜

之意。

C.詞的最后兩句情景交融,詞人滿心的愁緒似乎彌漫在這浩渺的天地之間,耐人

尋味。

D.本詞敘事描寫極有章法,用“戀、況、更、算”四字勾連起全詞,詩歌內容逐層

展開。

27.有人認為這首詞可能寫于柳永準備參加科考的時候,也有人認為可能寫于柳永多次

科舉落第浪跡天涯之后。你贊同哪一種觀點?請結合本篇闡明你的理由。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柳初新

【宋】柳永

東郊向曉星杓①亞巴報帝里、春來也。柳抬煙眼,花勻露臉,漸覺綠嬌紅蛇。妝點

層臺芳榭。運神功、丹青尢價。

別有堯階③試罷。新郎君汽成行如畫。杏園風細,桃花浪暖,克喜羽迂鱗化。遍九

陌、相將游冶⑤。驟香塵、寶雅驕馬。

【注】北宋景祐元年春,柳永在京都考中進士,作此詞。①星杓:北斗星斗柄。②亞:

低垂的樣子。③堯階:帝王官殿。④新郎君:唐宋時稱新科進士為新郎君。⑤游冶:指

新科進士在京都宴游。

?8,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郊”三句寫北斗星星柄低垂,告訴人們春天來到,“也”洋溢著喜悅之情。

B.寫春柳春花,運用了擬人手法,描繪出一幅初春晨景圖,美麗動人,令人陶醉。

C.上片寫景由大到小,由近到遠,層層鋪設;“運神功”句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

D.全詞風格清新、明快,用語通俗又不失雅致,是一首十分成功的即景抒情之作。

29.圍繞“喜”,詞的下片敘寫了哪些場景?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少年游

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①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②?狎興③生疏,酒徒蕭索④,不似少年時。

【注】①鳥:又作“島”,指河流中的洲島。②前期:以前的期約。既可指往FI的志愿心

期,又可指舊日的歡樂均期。③狎興:狂放游樂的興致。④蕭索:零散,稀少。

30.下列對這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歸云”乃作者在喻,“一去無蹤跡”表現其歸隱的灑脫和胸襟的豁達。

B.“夕陽鳥外”是說飛鳥隱沒在長空之外,而夕陽之隱沒更在飛鳥之外。

C.“夕陽”至“目斷四天垂”三句,繪出一幅空闊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D.“不似少年時”,含有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眼F處境的失意之情。

31."高柳亂蟬嘶”一句中“亂”字用得妙,分析其妙在何處?

閱讀下面這一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雨霖玲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史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3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雨霖鈴》全詞繪景自然凄婉,描寫了寒蟬、傍晚、長亭、驟雨等景物,寄情于

景,情景交融,起伏跌宕。

B.上闋的“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為眼前之景,是實寫;下闋的“楊柳岸,曉

風殘月”是想象之景,為虛寫。

C.上闋最后三句,以“念”作為領起,上承“凝噎”,下啟“千里”之外,一氣流貫,繪

出陰天傍晚時分凄迷、低沉的景象。

D.詩人除了描繪傍晚時分的慘淡景象來抒情以外,還借助人物的神態來烘托心情,

如:”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等。

33.李清照的《聲聲慢》與本詞同屬于婉約派,但二者表達的情感有異同,請結合詼首

詞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各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在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干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

短松岡。

雨霖憐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傕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亞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34.下列對上面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詞全詞采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

平淡中寄寓著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層出,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B.《江》詞作者將“不思最”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

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

C.《雨》詞“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寫環境,但是詞人并沒有純客觀

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

D.《雨》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寫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飄泊

江湖的感受。這兩句妙就妙在用情寫景。這幾句景語,將離人凄楚惆悵、孤獨憂傷

的感情表現得十分真切。

35.兩首詞是虛實結合手法運用的絕妙之作,結合具體詩句分別分析該手法在兩首詞表

達感情方面的作用。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破陣樂?露花倒影

(北宋)柳永

露花倒影,煙蕪①慈碧,靈沼②波暖。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③遙岸。千步虹橋,

參差展齒,直趨水殿。繞金堤、曼衍魚龍戲,提矯春羅綺,喧天絲管。霽色榮光⑤,望

中似睹,蓬萊⑥清淺。

時見。風輦宸游,客觴禊飲,臨翠水、開鎬宴九兩兩輕期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

罄歡娛,歌魚藻⑥,徘徊宛轉。別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爭收翠羽,相將歸遠。漸覺

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注釋】①蕪,青草。②靈沼,指宋瓊林苑中之金明池,在順天門街北,周圍約九里三

十步。③彩舫龍舟,供皇帝乘坐的龍舟與準備供戲游的彩船。⑤榮光,指樹木的光澤。

⑥蓬萊,指蓬萊池,在陜西長安縣東蓬萊宮附近。蓬其宮,唐宮名,原名大明宮,唐高

宗時改為蓬萊宮。⑦鎬宴:即天下太平,君臣同樂共御宴。此指宋仁宗皇帝宴群僚的禊

宴。⑧魚藻,歌曲名稱。

36.下列對本詞相關內容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參差雁齒”一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虹橋上的臺階高低排列十分整齊。

B.“清淺”是偏義復詞,只有“清""清澈'’的意思、;蓬萊清淺,運用聯想寫出了金明池

的水像蓬萊池的水一般清澈。

C.“兩兩輕朋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兩句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彩舟競渡的

盛況,從而渲染出了皇帝出游濃烈的節日歡樂氣氛。

D.該詞最后兩句以沉沉的云海和日晚的洞天作結,與前面的景物描寫形成鮮明對

比,表達了詞人沉重的心情,對皇帝宴飲群臣的行為具有反諷的意味。

37.有人評論柳詞”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始終不懈”。請結合此評論,對整

首詞作簡要賞析工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

老,月露冷、梧葉軀黃。遺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①風月,星變星霜②。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

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注】①孤:通“率1辜負。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稱一年為一星看,

亦以之喻年月也。

38.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望處”三句是寫即目所見之遠景,疏朗的清秋之景中流露出獨自倚闌遠望的憂

思。

B."晚景''兩句,意思是人到晚年,眼中景色蕭瑟凄涼,真讓人興發宋玉悲秋的感

嘆。

C.“故人”兩句,情與景交織在一起,既承上啟下,又統攝全篇,可看作全詞的主

日。

D.“難忘”二字喚起對往事的回憶,“海闊山遙”?句表明又從回憶轉到眼前的思念。

39.請結合意象的運用,賞析“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兩句的意境。

閱讀下面的詞作,完成下面小題。

一寸金①

柳永

井絡②天開,劍嶺云橫控西夏。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雅

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當春晝,摸石③江邊,浣花溪畔景如畫。

夢應三刀④,橋名萬里⑤,中和政多暇。仗漢節、源轡澄清。高掩武侯勛業,文翁⑥

風化。臺鼎⑦須賢久,方鎮靜、又思命駕。空遺愛,兩蜀三川,異日成嘉話。

【注釋】

①本詞約寫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為柳永登進士第之前游歷成都時所作,此時柳

永已四十多歲。

②井絡:井為星宿名,井絡指井宿的區域,既專指岷山,又泛指蜀地。

③摸石:成都風俗活動。《月令廣義》:“成都三月有海云山摸石之游,求子,得石者生

男,得瓦者則生女。“④夢應三刀:《晉書?王浚傳》:“浚夜夢懸三刀于臥屋梁上,須臾又

益一刀,浚驚覺,意甚惡之。主薄李毅再拜賀曰:'三刀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臨

益州(成都)乎?’……果遷竣為益州刺史。”后常用指官吏升調。

⑤橋名萬里:萬里橋在成都市南錦江上。三國時蜀費祎出使吳,諸葛亮于此餞行,祎已:

“萬里之路,始于此橋。”因而得名。

⑥文翁:為漢景帝時蜀地郡守,于成都市中辦起官學,招屬縣弟子入學。

⑦臺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為臺鼎。此指朝廷。

40.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作開頭,以“日西夏”三字托一組四字對句“井絡天開,劍嶺云橫”,突出了兩

蜀地勢的雄偉和地理位置的重要。

B.“雅俗多游賞,經裘俊、靚妝艷冶。”幾句寫游人如織,熙熙攘攘,那些衣飾華

美的俊男靚女,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C.“夢應三刀,橋名萬里”用王浚遷為益州刺史和諸葛亮送費祎出使吳國的典故,

暗指某官員升調為成都地方長官。

D.“空遺愛”三句,是說此地的長官雖然不被兩蜀三川的百姓愛戴,但他的治績會

在蜀地百姓中傳為佳話。

41.結合詞作內容,從整體上比較本詞與柳永的另?首寫錢塘的《望海潮?東南形勝》

的相同點,從題材、表現手法、主旨三個方面分別加以概括。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歸朝歡[注]

柳永(宋)

別岸扁舟三兩只。葭葦蕭簫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

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雙槳,盡是利名冬。

一望鄉關煙水隔。耕覺歸心生羽翼。愁云恨雨兩率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

息。浪萍風梗誠何益。歸去來,玉摟深處,有個人相憶。

【注】這首詞寫于柳永中年時期漫游江南之時。

42.下列對詞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蕭蕭”是草木搖落之聲,寫出了荒寒景象,與杜甫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中“蕭蕭”

意思相近。

B.“路遙”句為轉筆,由寫景轉為寫人,由于天色已晚,路途遙遠,所以道路上還

有很多行旅之人。

C.“一?望”句中的“望”字,寫出與故鄉相隔遙遠,煙水迷茫,實際上無法望見,為

下文做了鋪墊。

D.“新春”句說日月相催,新春甫過,殘臘又至,客旅日久,因歲月飛逝而心驚,

有年光逼人之感。

43.下列對本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作者即景生情,先以白描手法重點描繪旅途景色,創造一種特定的抒情環

境,由景到情極為自然。

B.“歸去來”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柳永借此抒發了對黑暗的官場的厭惡之

情,有歸隱田園之意。

C.本詞以描寫鋪敘見長,表現手法運用自如,例如,"只輪雙槳''意為坐車乘船,“輪”

和“雙槳”都是借代。

D.“歸朝歡”是詞牌名,本詞作者柳永,世稱柳屯田,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代

表作有《望海潮》等。

44.柳永詞“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與唐代溫庭筠《商山早行》的頷聯“雞

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意境相似,都是膾炙人口的佳句。請結合所給句子,分別從內

容及情感的角度分析二者的相同之處。

【鏈接材料】

商山早行

混庭筠(唐)

晨起動征鋒,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榔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滿江紅?暮雨初收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娓,

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桐江好,煙溪泱。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平

生況有云泉約②。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注】①詞人中進士后,被授予睦州團練推官,此詞為赴任途中所作。②云泉約,指與

美麗的景色相約。

4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六句寫傍晚泊船情景。暮雨暫歇,夜幕降臨,泊船江邊,江水平靜,對面

島嶼上,水蓼疏淡,陣陣葦風帶來涼意。

B.上片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手法,桐江波靜、蓼草疏淡、船載燈火是靜

景,舟船帆落、漁人飛艇是動景,這里的動反襯出環境的靜。

C.下片中“桐江好”,回敘旅途所見,以"好'’字涵蓋桐江之美,從煙、波、山著筆,

言簡義豐,極為傳神。

D.下片中的“歸去來”化用了晉代詩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開頭一句“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胡不歸?”

46.王粲,字仲宣,所作《從軍行》有“從軍有苦樂”一句。柳永以此典作結,隱含哪些

“苦樂”?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犁

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住人妝樓瞰

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47.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寫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漸霜風”三句寫風緊FI斜之境,凄寂可傷,

在深秋蕭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現游子情懷。

B."是處''兩句,詞意蒼莽悲壯、細致沉思,由仰觀而轉至俯察,又見處處皆是一

片凋落景象。"休'N寓有無窮的感慨愁恨。

C.“惟有”兩句寫的是短暫與永恒、變與不變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無語”

乃“無情”,蘊含了百感交集的復雜心理。

D.融寫景、抒情為一體,使用了細節描寫,語言雄健綺麗,情感奔放不羈。通過

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語淺而情深。

48.本首詞下片使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使懷人之情更顯曲折動人。請結合下片詞句簡

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早梅芳-海霞紅

柳永①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②風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芙荷

浦淑,楊柳汀洲,映虹拆倒影,蘭舟飛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漢元侯③,自從破虎征蠻,峻陟樞庭④貴。籌帷厭久,盛年晝錦,如來吾鄉我里。鈴

齋⑤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⑥,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注】①柳永:北宋著名詞人。此詞是柳永游杭州所作并投獻給時任杭州知府孫沔的。

孫沔因戰功以樞密直學上、給事中知杭州,不久乂遷為樞密院副使,與詞中所寫人事相

合。②故都:指杭州。五代時吳越王錢鏤建都于此。③元侯:諸侯之長,此處頌揚地方

官地位顯赫。④峻陟:威嚴地登.上。樞庭:猶樞府,政權的中樞,宋代多用以指樞密院。

⑤鈴齋:將帥或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⑥周星:歲星C歲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環一周。

4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投獻詞,自有“貢諛”成分,但詞中所展現的杭州社會生活圖景、自然風光

的確是北宋前期“承平氣象”的真實寫照。

B.上闋繪杭州之景,下闋寫鎮杭之官。從“貢諛”的角度說,上闋是背景與陪襯;

從反映都市生活角度說,上闋是詞的精華。

C.詞的下闋,頌揚鎮杭之官的事功人品。按順序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為征戰立

功,二為政績卓著,三為衣錦還鄉,并預祝其升it。

D.全詞音調諧美,風格雄奇暢朗。狀故都杭州繁華美麗之景,如在眼前;敘孫沔

征戰立功后,榮歸故里的閑適生活,令人神往。

50.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分析本詞上闋寫景的藝術手法。

答案:

1.B2.①柳詩描寫的仙人,生活自由自在,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②李詩描寫的仙境,奇特而美好,雖然也有對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但重點表達的是詩

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B“仙人頓感孤獨和危險”錯。“孤危”是孤高、危聳的意思,而沒有“孤獨”“危險”的之意。

故選Bo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本詩描寫清晨朝拜西王母,傍晚醉于西王母居住的金龜處。風搖蕩著仙人輕薄的六銖衣,

乘著無力的鶴背,感覺孤立危急。仙人沉迷于看劉海撒餞之戲并不知道九重關門已經關閉,

想與伙伴分享美好的夜晚,但卻不知去向何方,最終決定去訪問三茅山。描繪了仙家自由自

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情境。既有縱橫宇宙的廣博境界,乂有風搖“六銖衣”、騎鶴"覺孤危'’的

工筆細描,仙人也會貪看海月,也要尋友發良宵,有形有情,有知有感,表達了詩人渴望與

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天地的永恒變換,對仙人生活的向往。

②《夢游天姥吟留別》是?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詩人大膽運用夸張的手法來描述幻想中

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他寫熊咆龍吟,寫雷電霹靂,寫空中樓閣,寫霓衣風馬……把

幻想的場面寫得活靈活現,真是令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但作者不是為寫幻想而寫幻想的,

寫幻想是為“不事權貴''的主旨服務的。他寫神仙世界的美麗,正是反襯現實世界的丑惡;寫

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對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正是表現對現實世界的憎惡,不愿跟權臣貴

戚同流合污。可見重點表達的是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3.B4.①本詞追憶了吳越爭霸的舊事,題材宏大;

②“江山”“云濤”“煙浪”等意象宏闊大氣,“晚天又斷蓬”“暮靄”等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格調蒼涼;

③,,空,“,嗟”等詞語,宜接抒發了對吳國興亡的深深感嘆,情感濃烈激昂。

【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仍可讓人感到此地的繁華''錯誤。上片結句“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意思是,繁

華的景象已經看不見,只聽見糜鹿呦呦地叫嚷,表現的是昔F1的繁華景象早已灰飛煙滅的凄

涼落寞。

故選B“

4.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風格的能力。

下片追憶春秋吳越爭霸的舊事,抒發了深沉的歷史興亡慨嘆,題材宏大。“想當年,空運籌

決戰,圖王取霸無休。”想當年,吳越爭霸,堂堂夫差空有運籌之志,卻不知審時度勢,圖

王爭霸無止無休,最終招致了亡國之災。越敗姑蘇之后,對吳稱臣。吳王剛愎自用,不聽伍

子胥勸諫放虎歸山,將越王勾踐君臣放歸越國,給自己埋下了亡國的禍根。之后又頻頻興師

北伐,與齊、晉等北方諸侯強國爭礪,勞民傷財。越王趁機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志在報復,

最終在越國強大軍事力量的反攻下,倉惶敗潰,落得身死亡國的下場。

“江山x云濤”“煙浪”等意象宏闊大氣,“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梢東游。“薄暮的天空

散發著蕭索的涼意,我像無根之飛蓬浪跡天涯,乘興駕舟東游。開篇點出了東游的時間背景。

“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因西南有姑蘇山,有姑蘇臺建于其上而得名。三吳

的風景,姑蘇的亭臺,全都籠罩在沉沉的暮色中。當年的御階宮道已被亂石衰草所埋沒,昔

日的繁華景象早已灰飛煙滅,只剩下一片麋鹿哀鳴的荒涼山丘。“晚天"斷蓬暮靄"等意象

所營造的意境格調蒼涼。

“空”字,意味深遠,飽含了對吳國興亡的深深感嘆。“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舟。

驗前經舊史,嗟漫載、當日風流。”意謂吳王好大喜功,”圖土取霸無休”,反將大好河山拱

手輸給了泛舟五湖的范懿,可嘆啊,前朝舊史中不知有多少灰飛煙滅的風流人物。“斜陽暮

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斜FI里衰草連天,歷史的長河中涌動著不盡的千古遺愁。“空”嗟”

等詞語,直接抒發了對吳國興亡的深深感嘆,情感濃烈激昂。

5.B6.①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②詞人先寫了一系列的靜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靜,夜幕來臨,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煙,

蘆葦蕭索。

③然后寫了動景:江上漁船飛快地行進,閃爍著燈火I可歸村落。動靜結合,“飛短艇”“載”“歸

村落”這些動景更加襯托出環境的靜寂。

【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B."回到家中的匆忙勞累”錯,應為“表現了漁人們的喜悅心情”。

故選B。

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詞一開始,“暮雨”三句,雨歇川靜,FI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氣氛籠罩全篇。水蓼和蘆葦都是

于秋天繁盛開花,可見時訶是蕭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臨島嶼”二句,

寫船傍島而停,煌上蓼葦,清煙疏淡,秋風瑟瑟。景色的凄涼與詞人心境的凄涼是統一的.

含有無限哀情4這幾句寫傍晚泊船情景,以靜態描寫為主.

至“兒許”以下,詞人筆調突然一揚,由靜態變為動態,寫漁人飛艇,燈火歸林,一幅動態的

畫面呈現在眼前,日暮歸家,溫暖、動人的生機騰然而起。這里以動景反襯上面的靜景,反

使詞人所處的環境顯得更加靜寂。一個“飛”字和一個“盡”字,把漁人歸家的喜悅表現得極具

神韻,又同時從反面引出“遣行客”、“傷漂泊”二句,漁人雙槳如飛,回家團聚,而詞人卻遠

行在外,單棲獨宿,觸動歸思。

整個上片分為兩段,前半段寫景,后半段抒情,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情景之間融合無隙,

境界渾然。

7.C8.①宋仁宗最刺眼的是“明代暫遺賢”“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②宋仁宗把柳永定位成一個喜好風流的人,既然柳永認為朝廷不清明,就讓他專心去填詞作

曲,黜落了他。

【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C.“是自甘墮落、自暴自棄的表現”錯誤,柳永這樣寫,是詞人恃才負氣的表現,也是他表示

抗爭的一種方式。

故選Co

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的能力。

在宋仁宗看來,何謂“明代暫遺賢,如何向“?何謂“忍把浮名,換了淺網低唱”?更何況宋仁

宗喜好填雅詞,而柳永卻只擅長于填俗詞。還未見面,柳永就在宋仁宗的心里定位成一個喜

好風流的人。既然柳永認為朝廷不清明,既然愿意“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暢“,那不如去

填詞作曲,了心中所愿吧!宋仁宗臨軒放榜時想起這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十分

惱怒,“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君王一句話,柳永就這樣被黜落了。柳永日后也真的像

詞中所說,流連于坊曲之訶,以填詞了此一生。

9.A10.柳永化用的詩句更好:①柳永的詩句形象鮮明,將一個因相思而日益消瘦、

憔悴的詞人形象展示在讀者面前,畫面感強。②柳永的詩句表情達意充分,點明了相思之苦

的主題,寫出詞人對意中人的專一癡情,執著無悔.

《行行重行行》的原句更好:①“衣帶漸己緩”一句,只說“衣帶緩”,并未像柳詞那樣說出“人

憔悴“,更加含蓄,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②“衣帶漸已緩”一句,質樸簡潔,句意

內縊豐富深遠,在耐人尋味中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審美體驗和感受。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A.“即將傾倒的樓頭”錯,“危”為“高”之意,“危樓”,高樓。

故選Ao

10.本題考查學牛.鑒賞詩歌語言之煉句的能力。

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再闡述理由。

柳永化用的詩句更好:

柳永的這句詞意思是我口斷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這句詩形象鮮明,將一個因相思而日益消瘦、憔悴的詩人形象展示在讀者面前,畫面感強。

柳永的這首詞緊緊圍繞“春愁”即“相思”,卻乂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里行間向讀者透露出

一些消息,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后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

而止,激情問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柳永的詩句表情達意充分,點明了相思之苦的主

題,寫出詞人對意中人的專一癡情,執著無悔。

《行行重行行》的原句更好:

這句詩的意思是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這句詩雖然也是說主

人公因相思而憔悴,但是并沒有直接說出,而是借用“衣帶緩”表達出,更加含蓄,給讀者留

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衣帶漸已緩”一句仿佛在告訴游子,因為我對你的思念乜越來越強烈,我日漸消瘦,衣帶寬

松。用質樸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深遠的內縝,在耐人尋味中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審美體

驗和感受。

11.B12.①題材宏大。選取春秋時期吳越爭新的舊事,詠史懷古,抒發深沉的歷史興

亡慨嘆。

②意象大氣。“三吳風景,姑蘇臺榭江山如畫,云濤煙浪”,開合自如,大氣磅礴。

③意境蒼涼、深沉「晚天蕭索”“牢落暮靄初收”“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等視野開闊,

營造了蒼涼的意境。

④情感率直慷慨,直抒胸臆。“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翻輸范盆扁舟?”慷慨陳

詞,直白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嗟漫哉、當口風流”“盡成萬占遺愁”直接抒發興衰之感。

【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B”但鹿群自由自在呼朋唉友的畫面,讓人仍感繁華”,“自由自在"“繁華''理解錯誤。上闋結

句''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意思是,繁華的景象已經看不見,只聽見麋鹿呦呦地叫

嚷。表現的是昔日的繁華景象早已灰飛煙滅的荒涼景象。

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藝術風格的能力。

從''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可知,這是一首即興而作的詠史詩,追憶春秋吳越

爭霸的舊事,抒發了深沉的歷史興亡慨嘆。題材重大。

從“三吳風景,姑蘇臺榭“,三吳地區的風景歷歷在目,蘇州一帶的亭臺樓榭稀疏零落;“夫

差舊國”"香徑'“'荒丘”;“江山如畫,云濤煙浪”,江山似圖畫那樣美麗,天空云濤滾,江中

水波茫茫……所寫意象宏闊、大氣。

從上闋看“晚天”“斷蓬”“暮靄”“麋鹿呦呦”,傍晚的江邊,斷了的蓬草,夜霧,麋鹿呦呦地叫

嚷……這些意象所呈現的意境開闊、深沉,格調蒼涼。

“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懷想當年,夫差徒然運籌帷幄,不停指揮戰斗,為

的是稱霸逞強;“翻輸范蠡扁舟”,還不如坐著小船遠游的范蠡,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