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紡織品設計與生產作業指導書Thetitle"TextileDesignandProductionOperationManual"referstoacomprehensiveguidethatoutlinestheprocessesinvolvedincreatingandmanufacturingtextiles.Thismanualisessentialinvariousindustries,suchasfashion,hometextiles,andindustrialapplications.Itprovidesdetailedinstructionsondesignprinciples,fabricselection,dyeing,weaving,andfinishingtechniques.Whetherit'sforasmall-scalecottageindustryoralarge-scalemanufacturingfacility,thismanualservesasareferenceforprofessionalstoensurethequalityandefficiencyoftextileproduction.The"TextileDesignandProductionOperationManual"coversallaspectsofthetextileindustry,frominitialdesignconceptstothefinalproduct.Itincludesguidelinesonfabricselectionbasedontheintendeduse,colortheory,patterndesign,andthevariousstagesofproduction,includingweaving,dyeing,andfinishing.Themanualisparticularlyusefulfordesigners,manufacturers,andqualitycontrolpersonnelwhorequireathoroughunderstandingofthetextileproductionprocesstomeetindustrystandardsandcustomerexpectations.Adheringtothe"TextileDesignandProductionOperationManual"iscrucialformaintainingconsistencyandexcellenceintextileproduction.Itsetsforthspecificrequirementsforeachstageoftheprocess,ensuringthattheendproductmeetsthedesiredqualityandperformancecriteria.Byfollowingthismanual,professionalscanminimizeerrors,optimizeproductionefficiency,andultimatelydeliverahigh-qualitytextileproductthatstandsoutinthemarket.紡織品設計與生產作業指導書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紡織品設計概述1.1紡織品設計的基本概念紡織品設計是指依據市場需求、材料特性、工藝流程以及審美原則,對紡織品的圖案、色彩、質地、組織結構等方面進行創造性規劃和設計的過程。紡織品設計不僅涉及到美學、色彩學、圖案學等藝術領域,還包括材料學、工藝學、市場營銷等工程技術與經濟領域。紡織品設計的基本目的是滿足人們對紡織品的使用功能、審美需求以及生態環保要求。1.2紡織品設計的分類與特點1.2.1分類紡織品設計根據其應用領域和特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服用紡織品設計:主要包括服裝、家居紡織品等,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為主。(2)裝飾紡織品設計:主要包括窗簾、地毯、墻布等,以美化環境、提升空間品質為主。(3)產業紡織品設計:主要包括工業用紡織品、交通工具內飾等,以實現特定功能為主。(4)功能紡織品設計:主要包括抗菌、防螨、保暖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紡織品。1.2.2特點(1)多樣性:紡織品設計的多樣性體現在品種繁多、風格各異、用途廣泛等方面。(2)創新性:紡織品設計需要緊跟市場需求和科技發展,不斷推陳出新。(3)實用性:紡織品設計要注重實用性,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4)藝術性:紡織品設計在滿足實用性的基礎上,要注重藝術性,提升產品的審美價值。(5)環保性:紡織品設計要關注環保問題,采用綠色、可持續的材料和生產工藝。(6)科技性:紡織品設計要運用先進的技術和材料,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通過對紡織品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分類與特點的了解,可以為后續的紡織品設計生產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第二章設計原則與流程2.1設計原則紡織品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其設計原則旨在滿足審美需求、實用功能以及生產可行性。以下是紡織品設計的基本原則:(1)符合市場需求:設計者需深入了解市場動態,把握消費者喜好,保證設計的產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2)遵循審美規律:紡織品設計應遵循形式美、色彩美、材質美等審美規律,使產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3)注重實用功能:紡織品設計不僅要美觀,更要注重其實用性,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實際需求。(4)考慮生產可行性:設計者需充分考慮生產成本、工藝技術等因素,保證設計方案能夠順利投入生產。(5)強調創新意識:紡織品設計應勇于創新,突破傳統束縛,以新穎的設計理念引領市場潮流。2.2設計流程紡織品設計流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市場調研:收集市場信息,分析消費者需求,為設計提供依據。(2)設計構思:根據市場調研結果,展開設計構思,確定設計方向。(3)素材收集:搜集相關素材,包括圖案、色彩、材質等,為設計提供參考。(4)草圖繪制:將設計構思以草圖形式表現出來,初步確定設計方案。(5)方案篩選:對草圖進行篩選,選出具有市場潛力的設計方案。(6)樣品制作:根據設計方案制作樣品,檢驗設計效果。(7)修改完善:根據樣品反饋,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完善。(8)生產準備:確定設計方案后,進行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如工藝制定、原材料采購等。(9)批量生產: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批量生產。2.3設計靈感來源紡織品設計的靈感來源豐富多樣,以下列舉幾個主要來源:(1)傳統文化:汲取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如傳統圖案、色彩、工藝等,為設計提供靈感。(2)自然景觀:大自然中的山川、植物、動物等元素,為設計提供豐富的視覺素材。(3)現代藝術:關注現代藝術流派,如抽象藝術、表現主義等,從中汲取設計靈感。(4)時尚趨勢:關注時尚界的潮流趨勢,了解消費者喜好,為設計提供方向。(5)科技發展:關注科技進步,將新技術、新材料應用于紡織品設計,提高產品附加值。(6)社會現象:關注社會現象,如環保、低碳等,將理念融入設計,提升產品內涵。第三章纖維材料選擇與應用3.1天然纖維材料天然纖維材料主要來源于植物、動物和礦物。根據來源不同,天然纖維可分為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三大類。植物纖維主要包括棉、麻、絲等;動物纖維主要包括羊毛、兔毛、駱駝毛等;礦物纖維主要包括石棉等。植物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和柔軟性,但強度較低,耐磨性較差。其中,棉纖維在紡織品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親膚性;麻纖維則因其良好的透氣性,廣泛應用于夏季服裝面料。動物纖維具有較高的強度、耐磨性和保暖性,但吸濕性和透氣性相對較差。羊毛纖維在紡織品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具有良好的彈性和保暖性,適用于制作冬季服裝;兔毛、駱駝毛等纖維則因其獨特的色澤和質地,常用于制作高檔服裝。礦物纖維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如石棉纖維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和絕緣性,可用于制作防火、絕緣材料。3.2化學纖維材料化學纖維材料是通過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進行化學處理而得到的纖維。根據原料來源,化學纖維可分為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兩大類。再生纖維主要包括粘膠纖維、醋酸纖維等,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和柔軟性,但強度和耐磨性相對較差。其中,粘膠纖維因其原料來源廣泛、成本較低,在紡織品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合成纖維主要包括聚酯纖維、錦綸、氨綸等,具有高強度、耐磨性和良好的保暖性,但吸濕性和透氣性相對較差。聚酯纖維在紡織品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常用于制作服裝、家居紡織品等;錦綸和氨綸則因其優異的彈性和耐磨性,廣泛應用于運動服裝和內衣等領域。3.3纖維材料的功能比較與選擇在選擇纖維材料時,需根據產品的用途、功能要求、成本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在保暖性、吸濕性和透氣性方面表現較好,適用于制作服裝、家紡等紡織品。但植物纖維的強度較低,耐磨性較差;動物纖維的吸濕性和透氣性相對較差。化學纖維材料在強度、耐磨性和保暖性方面表現較好,但吸濕性和透氣性相對較差。再生纖維的成本較低,適用于大規模生產;合成纖維則因其優異的功能,廣泛應用于特種紡織品。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產品用途和功能要求,選擇合適的纖維材料。如需制作保暖性較好的冬季服裝,可選擇羊毛、駱駝毛等動物纖維;如需制作夏季服裝,可選擇棉、麻等植物纖維。對于要求高強度、耐磨性的產品,可選擇化學纖維材料。同時還需考慮纖維材料的成本、加工工藝等因素,以實現產品的最佳功能和經濟效益。第四章紡織工藝概述4.1紡織工藝的基本概念紡織工藝是指在紡織品生產過程中,通過對纖維材料進行物理或化學處理,使之形成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紡織制品的技術和方法。紡織工藝涵蓋了原料的選擇、預處理、紡紗、織造、印染、整理等環節,每個環節都對最終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外觀產生重要影響。4.2紡織工藝流程紡織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4.2.1原料選擇與預處理原料的選擇與預處理是紡織品生產的第一步。根據產品要求和市場趨勢,選擇合適的纖維原料,如棉、麻、絲、毛、化學纖維等。預處理包括原料的清洗、開松、混配、烘干等,旨在提高原料的純度、均勻性和可紡性。4.2.2紡紗紡紗是將預處理后的纖維原料通過一系列加工過程,制成具有一定線密度和強度的新型纖維。紡紗過程包括開松、梳理、并條、粗紗、細紗等環節,這些環節對纖維的排列、分布和結構進行調控,以滿足后續織造和印染的需求。4.2.3織造織造是將紡紗制成的紗線通過交織形成具有一定結構、花紋和功能的織物??椩旃に嚢ㄓ兴罂椩旌蜔o梭織造,前者適用于傳統織物,后者適用于高速、高效生產。織造過程中,通過對經緯紗的配置、密度和交織方式進行調整,實現產品的多樣化。4.2.4印染印染是對織物進行染色、印花、漂白等處理,賦予其美麗的色彩和圖案。印染工藝包括染色、印花、固色、洗滌、烘干等環節。根據產品要求和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染料、顏料和工藝,保證產品的色牢度、鮮艷度和環保性。4.2.5整理整理是對印染后的織物進行功能性、風格性和外觀改善的處理。整理工藝包括定型、柔軟、防皺、防縮、防沾色等。通過整理,提高產品的質量、舒適性和使用壽命。4.3紡織工藝參數紡織工藝參數是指在紡織品生產過程中,對設備、原料、工藝條件等進行調控的參數。以下為常見的紡織工藝參數:4.3.1設備參數設備參數包括紡紗機的轉速、牽伸倍數、捻度、加捻速度等,織機的轉速、開口時間、投梭周期等。這些參數對產品的線密度、強度、均勻性等功能產生重要影響。4.3.2原料參數原料參數包括纖維的長度、細度、強度、伸長率等。原料參數的選擇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功能和成本。4.3.3工藝條件參數工藝條件參數包括溫度、濕度、壓力、時間等。工藝條件參數的調控對產品的色牢度、鮮艷度、風格等產生顯著影響。4.3.4操作參數操作參數包括操作工的技能水平、生產速度、質量控制等。操作參數的優化有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第五章面料設計5.1面料設計的基本原則面料設計是紡織品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其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符合市場需求:面料設計需充分了解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出發點。(2)體現產品特色:面料設計應充分展示產品的獨特性,突出品牌形象,增強產品競爭力。(3)注重實用性:面料設計要考慮產品的實用性,保證面料具有良好的服用功能,如舒適度、耐磨性等。(4)注重美觀性:面料設計應注重美觀性,使產品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5)創新設計:面料設計要勇于創新,運用新型材料和工藝,提高產品附加值。5.2面料圖案設計面料圖案設計是面料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要點如下:(1)圖案主題:圖案設計要明確主題,體現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2)圖案風格:圖案風格要與產品風格相協調,形成統一的美感。(3)圖案布局:圖案布局要合理,考慮整體視覺效果,避免過于雜亂。(4)圖案色彩:圖案色彩要搭配得當,形成和諧統一的色彩效果。(5)圖案創新:圖案設計要注重創新,運用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元素。5.3面料色彩設計面料色彩設計對面料的美觀性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影響,以下為面料色彩設計的要點:(1)色彩定位:根據產品定位和市場趨勢,確定色彩方向。(2)色彩搭配:色彩搭配要和諧統一,形成舒適的視覺感受。(3)色彩流行:關注色彩流行趨勢,把握市場動態,使產品更具時尚感。(4)色彩創新:在傳統色彩基礎上進行創新,提高產品獨特性。(5)色彩應用:考慮色彩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保證產品具有良好的服用功能。第六章紡織品生產準備6.1生產計劃與生產組織6.1.1生產計劃的制定生產計劃是紡織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涉及到生產任務、生產周期、生產成本等多個方面。生產計劃應依據市場需求、企業生產能力、原材料供應等因素進行編制。具體內容包括:(1)確定生產任務:根據市場需求,明確生產產品的品種、規格、數量等。(2)安排生產周期:合理劃分生產階段,保證生產進度與市場需求相匹配。(3)制定生產成本預算:根據原材料、人工、設備等成本因素,制定生產成本預算。6.1.2生產組織的建立生產組織是保證生產計劃順利實施的基礎。企業應建立健全生產組織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保證生產過程有序進行。具體措施如下:(1)設立生產管理部門:負責生產計劃、生產調度、生產協調等工作。(2)建立生產車間:按照產品生產工藝,設立相應的生產車間。(3)配置生產設備:根據生產任務,合理配置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4)培訓生產人員:加強生產人員培訓,提高員工技能水平。6.2原材料準備6.2.1原材料的選擇原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到紡織品的質量和成本。企業應根據產品要求,選擇具有良好功能、價格合理的原材料。具體要求如下:(1)纖維原料:選擇合適的纖維品種,如棉、麻、絲、毛等。(2)紗線原料:根據產品設計,選擇合適的紗線品種和規格。(3)面料原料:根據產品風格和功能,選擇合適的面料品種。6.2.2原材料采購與儲備企業應建立原材料采購與儲備制度,保證原材料供應的穩定。具體內容包括:(1)采購計劃:根據生產計劃,制定原材料采購計劃。(2)采購渠道: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3)采購價格:合理控制采購價格,降低生產成本。(4)原材料儲備:合理儲備原材料,防止供應中斷。6.3設備調試與人員培訓6.3.1設備調試設備調試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企業應對生產設備進行嚴格調試,保證設備功能穩定。具體步驟如下:(1)設備檢查:檢查設備各部件是否完好,發覺問題及時解決。(2)設備調試:調整設備參數,使其滿足生產要求。(3)設備試運行:進行設備試運行,觀察設備運行狀態。(4)設備維護: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6.3.2人員培訓人員培訓是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企業應加強生產人員培訓,提高員工技能水平。具體措施如下:(1)培訓計劃: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時間、方式等。(2)培訓方式:采用理論培訓、實踐操作、師徒制等多種培訓方式。(3)培訓效果評估:定期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保證培訓效果。(4)激勵機制: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員工參加培訓,提高技能水平。第七章紡織品生產過程管理7.1生產過程監控7.1.1監控目的紡織品生產過程監控是為了保證生產過程按照預定工藝要求進行,及時發覺問題并采取措施,從而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7.1.2監控內容(1)生產進度:對生產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跟蹤,保證生產任務按時完成。(2)工藝參數: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藝參數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工藝穩定。(3)設備運行狀況:對生產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4)物料供應:對物料供應情況進行跟蹤,保證物料及時到位。7.1.3監控方法(1)人工監控:通過現場巡視、記錄、匯報等方式進行。(2)自動化監控:利用生產管理系統、傳感器等設備進行實時監控。7.2質量控制7.2.1質量控制目標紡織品質量控制旨在保證產品滿足國家、行業標準和客戶要求,提高企業競爭力。7.2.2質量控制內容(1)原材料檢驗: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篩選,保證原材料質量符合生產要求。(2)過程控制:對生產過程中關鍵環節進行控制,防止質量問題產生。(3)成品檢驗:對成品進行逐項檢驗,保證產品合格。(4)質量改進: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改進,提高產品質量。7.2.3質量控制方法(1)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生產過程受控。(2)統計過程控制(SPC):通過實時數據監控,分析生產過程波動,采取措施降低不良率。(3)質量培訓:提高員工質量意識,加強質量技能培訓。7.3安全生產7.3.1安全生產目標紡織品生產企業應保證生產過程中員工安全、設備安全、環境安全,預防發生。7.3.2安全生產內容(1)安全培訓: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安全意識。(2)安全檢查: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3)安全防護:為員工提供安全防護設施,降低風險。(4)應急預案:制定應急預案,保證發生時能夠及時應對。7.3.3安全生產方法(1)法律法規遵守:嚴格遵守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2)安全標準化: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安全技術措施:采用先進的安全技術,降低風險。(4)安全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第八章紡織品后整理8.1后整理概述紡織品后整理是指在紡織品生產過程中,對已經完成織造或針織的半成品進行的一系列物理或化學處理。后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紡織品的服用功能、外觀風格和衛生功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紡織品后整理包括預處理、整理和功能性整理三個階段。預處理階段主要包括退漿、煮練、漂白、絲光等過程,旨在去除纖維上的雜質,提高織物的親水性、白度和光澤度。整理階段主要包括定幅、預縮、柔軟、硬挺、防皺等過程,用于改善織物的手感和外觀風格。功能性整理階段主要包括防縮、防水、防油、防菌、抗紫外線等過程,以提高紡織品的服用功能和衛生功能。8.2后整理工藝紡織品后整理工藝包括以下幾種:(1)濕整理工藝:主要包括預處理和整理過程,如退漿、煮練、漂白、絲光、定幅、預縮等。濕整理工藝的關鍵是控制pH值、溫度、時間和助劑的使用。(2)干整理工藝:主要包括柔軟、硬挺、防皺等過程。干整理工藝的關鍵是控制溫度、壓力和時間。(3)功能性整理工藝:主要包括防縮、防水、防油、防菌、抗紫外線等過程。功能性整理工藝的關鍵是選用合適的整理劑和工藝條件。(4)復合整理工藝:將上述多種整理工藝組合在一起,以滿足不同紡織品的要求。8.3后整理設備紡織品后整理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預處理設備:如退漿機、煮練機、漂白機、絲光機等。(2)整理設備:如定幅機、預縮機、柔軟機、硬挺機、防皺機等。(3)功能性整理設備:如防縮機、防水機、防油機、防菌機、抗紫外線機等。(4)復合整理設備:將多種整理設備組合在一起,實現復合整理工藝。各類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點如下:(1)退漿機:通過機械作用將織物上的漿料去除,提高織物的親水性。(2)煮練機: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利用煮練劑對織物進行煮練,去除雜質。(3)漂白機:利用漂白劑對織物進行漂白,提高織物的白度。(4)絲光機:通過拉伸和熱定型,改善織物的光澤度和手感應。(5)定幅機:對織物進行定幅處理,提高尺寸穩定性。(6)預縮機:對織物進行預縮處理,降低縮水率。(7)柔軟機:通過施加柔軟劑,改善織物的手感。(8)硬挺機:通過施加硬挺劑,提高織物的挺括度。(9)防皺機:通過施加防皺劑,降低織物的皺紋。(10)防縮機、防水機、防油機、防菌機、抗紫外線機:分別施加相應的整理劑,賦予紡織品所需的功能。第九章紡織品檢驗與包裝9.1紡織品檢驗標準紡織品檢驗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我國根據不同的紡織品類型和用途,制定了相應的檢驗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原料檢驗:檢驗紡織品的原料成分、含量、顏色等,保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2)物理功能檢驗:檢驗紡織品的拉伸強度、撕裂強度、頂破強度、耐磨性等物理指標。(3)色牢度檢驗:檢驗紡織品的耐光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等。(4)衛生指標檢驗:檢驗紡織品的有害物質含量,如甲醛、偶氮染料等。(5)外觀質量檢驗:檢驗紡織品的表面瑕疵、尺寸偏差、縫制質量等。9.2檢驗方法與檢驗流程9.2.1檢驗方法(1)感官檢驗:通過觀察、觸摸、拉伸等方法,對紡織品的外觀質量進行評價。(2)儀器檢驗:利用專業儀器,對紡織品的物理功能、色牢度等指標進行檢測。(3)化學檢驗:對紡織品的有害物質含量進行檢測。9.2.2檢驗流程(1)抽樣:根據檢驗標準,從紡織品批量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進行檢驗。(2)檢驗:按照檢驗方法對樣品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測。(3)判定:根據檢驗結果,對紡織品的質量進行評價,判定是否合格。(4)反饋:將檢驗結果反饋給生產部門,指導生產改進。9.3紡織品包裝與儲存9.3.1包裝紡織品的包裝應滿足以下要求:(1)保護產品:包裝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密封性,防止產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受到損壞。(2)便于運輸:包裝應具有便于搬運、堆放的特點,降低運輸成本。(3)美觀:包裝設計應具有一定的美觀性,提升產品形象。(4)信息傳遞:包裝上應標注產品名稱、規格、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便于消費者識別。9.3.2儲存紡織品的儲存應遵循以下原則:(1)干燥:紡織品應存放在干燥的環境中,防止受潮、發霉。(2)通風:儲存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裁判員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
- 植保員考試準備的心理素質測試試題及答案
- 學習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的創新知識 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維護與日常檢查要點試題及答案
- 《城市金融集聚區》課件
- 種子繁育員評估標準試題及答案
- 面試技巧籃球裁判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職業生涯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考試考前準備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員考試反饋機制試題及答案
- 小學四年級下學期英語閱讀理解
- 房地產廣告圍擋施工投標文件范本
- 彩色手繪卡通兒科小兒護理高熱驚厥健康宣教教案PPT課件講義
- 食品添加劑、食品污染物的本底與轉化來源
- DB43∕T 498-2009 博落回葉-行業標準
- 大慶油田第五采油廠杏四聚聯合站工程轉油放水站二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查房pptppt(ppt)課件
- 大年初一沒下雪 短文小說
- 中小學生守則ppt課件(18頁PPT)
- 應急物資領用(返還)登記表
- 二次函數的應用——橋洞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