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高三名校模考詩歌鑒賞試題_第1頁
2025年3月高三名校模考詩歌鑒賞試題_第2頁
2025年3月高三名校模考詩歌鑒賞試題_第3頁
2025年3月高三名校模考詩歌鑒賞試題_第4頁
2025年3月高三名校模考詩歌鑒賞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3月高三名校模考詩歌鑒賞試題(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春日出浣花溪宋祁側蓋天長蕩曉霏,暖風才滿使君旗。水通江渚容魚樂,草遍山梁報雉時。場雨滅塵盤馬疾,樓云礙曲進觴遲。少陵宅畔吟聲歇,柳碧梅青欲向誰。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清晨薄霧飄散,旗幟隨風招展,“滿”字暗含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知。B.“魚樂”寫出溪中魚兒自在優游的狀態,下句從視聽角度表現生命活力。C.文人溪邊雅集,但大雨突來,馬車疾馳而過,流觴曲水的活動也因此遲滯。D.詩人的筆觸從自然景物到宴飲場面,皆描摹生動,語言通俗卻又不失雅致。16.本詩尾聯有何含意?如何理解它與前三聯的關系?請簡要分析。(6分)

湖北省圓創聯盟2025屆高三三月聯合測評(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看山寄宋中道梅堯臣前山不礙遠,斷處吐尖碧。研青點無光,淡墨近有跡[注]。前林橫白云,復與后嶺隔。孤舟川上人,引望不知夕。安得老畫師,寫寄幽懷客。【注】研青、淡墨分別代指青碧著色山水和水墨山水兩種繪畫類型。點,點染,繪畫技法。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一、二句將前面的山嶺與斷缺處露出的遠山層次分明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直接點題。B.第二句的“吐”字使用比擬手法,化靜為動,描繪出遠近山嶺互動共生的獨特景觀。C.五、六句“白云”與“前林”縱橫相交,“前林”與“后嶺”前后錯落,景物具有空間美感。D.“川上人”為詩人自己,他眼前雖有美景,卻無人與共,因而久久遠望友人所在方向。16.詩歌三、四句與結尾兩句都借繪畫來寫山,但對繪畫的感受有矛盾之處,如何理解這種矛盾?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3月月考(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15~16小題。月潭雪中趙汸[注]煙霧空濛雪滿山,溪行清絕不知寒。披云釣艇游仙去,激水風輪入畫看。野宿遺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多愁多病誰知者,強對清尊一破顏。【注】趙汸:元朝后期至明朝初期學者,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動亂。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與岑參《白雪歌》中“去時雪滿天山路”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給人空寂蒼茫之感。B.次句寫出了詩人沿著溪流前行,盡管天氣寒冷,但因景色清幽,竟忘卻了冬日的嚴寒。C.頷聯中“披”“釣”“去”連用,寫詩人披白云乘小舟,如同遁入了仙境,陶醉其中。D.尾聯寫詩人體弱多病,孤獨愁苦,借酒澆愁,排解了心中的郁結之情,最終破顏而笑。16.律詩講究起承轉合,本詩頸聯“轉”表現在何處?請簡要分析。(6分)

黑龍江省教育學會示范性高中專業委員會高三一模考試(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山坡羊·道情宋方壺青山相待,白云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簞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15.下列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兩句把“青山”“白云”人格化,兩個“相”字連用,更展現了詩人在大自然中陶醉之態。B.“紫羅袍”與“黃金帶”兩個世俗意象與“夢不到”三字組合,表達了詩人對功業未就的不滿。C.“陋巷簞瓢”化用《論語》典故,與“野花”“茅齋”共同體現出詩人“安貧樂道”的精神追求。D.結尾“貧,氣不改;達,志不改”與范仲淹主張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士人精神一脈相承。16.周德清認為元代散曲具有“俗而不俗”的語言特點,分析本曲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黑龍江省部分學校2025年高考二模考試(四)閱讀Ⅳ(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

汪元量①鼓鼙驚破霓裳②,海棠亭③北多風雨。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駝背模糊,馬頭匼匝④,朝朝暮暮。自都門宴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涼酸楚。粉陣紅圍⑤,夜深人靜,誰賓誰主?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詞人、宮廷琴師,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官入燕,此詞作于北行途中。②鼓鼙驚破霓裳:化用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一句。③海棠亭:即唐代皇宮中的沉香亭,因唐玄宗在沉香亭上曾將楊貴妃比為睡起之海裳,故稱。④駝背模糊,馬頭匼匝: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馬頭金匿匝,駝背錦模糊”詩句,描寫北上途中羈旅行役的苦狀。⑤粉陣紅圍:統指內宮女子。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空載得、春歸去”與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中的“空”字都滿含悲嘆之意。

B.“粉陣紅圍”三句寫曾經等級森嚴的內宮女子們,如今在這北行舟中,主奴難辨。

C.詞的上片從國變寫起,展現了風云突變的慘痛場景,下片轉寫船經淮河時的感受。

D.本詞情辭哀傷凄惻,最后以寫滿懷愁緒的詞人在孤燈下彈撥著琴弦作結,含蘊悠長。

(2)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河南省新鄉市2024-2025學年高三3月聯考(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暮春杜甫臥病擁塞在峽中,瀟湘洞庭虛映空,楚天不斷四時雨,巫峽常吹千里風。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暮春鴛鷺立洲渚,挾子翻飛還一叢。[注]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臥病擁塞”四字交代了詩人的身體狀況,寫出了詩人與家人滯留三峽的窘迫處境,B.頷聯詩人用“四時雨”“千里風”概括當地多風多雨的氣候特點,暗示該地不宜久居。C.頸聯緊扣題目,寫“草閣”周圍柳葉的顏色已變成暗綠,城邊池塘里蓮花也含苞待放。D.這首詩和《登高》都創作于夔州,盡管時令有所不同,但所抒發的感情卻是相同的。16.襯托在本詩中多處使用,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2025年山東省高考濰坊中學二輪復習過關檢測(1)(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15~16題。養鷙詞①劉禹錫養鷙非玩形,所資擊鮮力②。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探雛網黃口,旦暮有余食。寧知下鞲③時,翅重飛不得。毰毸④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飲啄既已盈,安能勞羽翼。【注】①唐王朝后期,藩鎮割據,不服從中央政令;朝廷派往討伐藩鎮的武將,大都高官厚祿、養尊處優,毫無戰斗力。劉禹錫有感而作此詩。②鮮力:力量小的動物。③鞲(gōu):古代射箭時用的臂衣,打獵時讓鷹站在上面。④毰毸(péisāi):羽毛散張的樣子。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的第一層是前六句,寫養鷙之誤;第二層是后六句,寫錯誤養鷙的后果。B.詩人對養鷙少年雖著墨不多,僅有“哺”“探雛網黃口”等描寫,但其形象已十分鮮明。C.羽毛散亂的鷙鳥和行動敏捷的狡兔,二者形成鮮明對照,共同構成了一幅鮮活的畫面。D.“寧知”“安能”兩處使用了反問的手法,突出表現了鷙鳥吃飽后不肯奮飛的特點。16.本詩說理可謂深入淺出,請簡要分析它是如何做到的。(6分)

柳州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詞作,完成下面小題。沁園春·寄內兄周思誼明·高啟①憶昔初逢,意氣相傾,一何壯哉!擬獻三千牘,叫開漢闕;躡一雙屩②,走上燕臺。我勸君酬,君歌我舞,天地疏狂兩秀才。驚回首,漫十年風月,四海塵埃。摩挲舊劍生苔。嘆同掩衡門盡草菜。視黃金百鎰,已隨手去;素絲幾縷,□上頭來。莫厭棲棲,但存耿耿,得失區區何足哀。心惟愿,對尊中酒滿,樹上花開。【注】①高啟(1336-1374),漢族,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②屩:草鞋。15.下列選項中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片開頭三句用“一何壯哉”領起,寫出二人有共同的豪情壯志,為全詞定了“壯”的感情基調。B.上片將“疏狂”一詞置于“天地”背景之間,生動地寫出了兩個年輕書生豪放的心理狀態和放浪不羈的形象。C.下片“黃金百鎰”句借用蘇秦連橫說秦失敗的典故,在內容上和前面的“燕臺”呼應,加強了前后跌宕的氣勢。D.詞作善用對比手法,既有夢想與現實的對比,又有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在對比之中敷陳往事,傾訴心中悲憤。16.詞作下片空格處有兩種不同版本:一用“欲”字,一用“也”字。請你根據詞作內容,為□處選填恰當的字,并說明理由。

河南省鶴壁、安陽、焦作、濮陽四市2025屆高三二模考試(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詠屏風袁恕己綺閣云霞滿,芳林草樹新。鳥驚疑欲曙,花笑不關春。山對彈琴客,溪留垂釣人。請看車馬客,行處有風塵。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歌詠的是一個山水畫屏風,畫面中有云霞、草樹、花鳥和人物等。B.本詩與杜甫的《春望》都以擬人手法寫花鳥,但寄寓的情感不相同。C.頷聯寫花兒開放,但“不關春”,詩人以此暗示屏風所畫并非春景。D.尾聯的“車馬客”與頸聯中的人物形成對比,抒寫了詩人的隱逸情懷。16.這首詩“題畫而不言畫”,完全采用題詠真山真水的寫法,請簡要談談這樣寫的好處。(6分)

河南省2025屆高考一輪復習驗收模擬考試(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秋雨夜眠①白居易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灰宿溫瓶②火,香添暖被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注】①這首詩約創作于大和六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時所作。詩人已六十多歲,官務清閑。②瓶:烤火用的烘瓶。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