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培訓課件_第1頁
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培訓課件_第2頁
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培訓課件_第3頁
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培訓課件_第4頁
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中心靜脈置管及中心靜脈壓監測★肺動脈導管(Swan-Ganz漂浮導管)監測有創動脈壓(IBP)監測PICCO監測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置管術中心靜脈置管術是監測中心靜脈壓(CVP)及建立有效輸液給藥途徑的方法,已廣泛應用在ICU監測中,并成為重癥醫學科醫生的基本技能之一。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置管術---適應癥大量、長時間靜脈輸液;病人外周靜脈無法使用;體外循環下各種心臟大血管手術術中將出現血流動力學劇烈波動、輸血量較大的手術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嚴重創傷、休克以及急性循環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搶救測量CVP需長期靜脈高營養治療或化療經靜脈放置心臟起搏器

中心靜脈置管術---適應癥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嚴重的出、凝血障礙;穿刺部位皮膚感染;穿刺靜脈近心端存在靜脈損傷或栓塞;病人不合作或躁動。

中心靜脈置管術---禁忌癥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鄰近位置解剖圖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置管術---常用穿刺置管途徑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前路中路后路股靜脈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鎖骨下穿刺途徑

在鎖骨中、內1/3段交界處下方1cm處定點,注射器和穿刺針與額面平行,穿刺針指向內側稍上方,緊貼在鎖骨后,對準胸骨柄上切跡進針,深度為3~5cm。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鎖骨上路在穿刺過程中針尖前進的方向實際上是遠離鎖骨下動和胸膜腔的方向前進。所以較鎖骨下路安全,且不需經過肋間隙,很少發生導管誤入頸內動脈的情況。但由于進針點位于鎖骨上窩,導管不易固定。1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頸內靜脈穿刺途徑頸內靜脈穿刺的進針點和方向,根據頸內靜脈與胸鎖乳突肌的關系,可分為前路、中路、后路三種。1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頸內靜脈穿刺中路途徑在胸鎖乳突肌三角頂點進針,與乳突肌鎖骨頭內側緣平行穿刺,針尖對準乳頭,針軸與額平面呈45~60°角。一般穿刺入2~3cm即到頸內靜脈。

1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頸內靜脈穿刺很少刺破胸膜,但局部易形成血腫,易看到,適當壓迫即可。置管后頸部活動應限制。置管深度:左側10cm,右側13~15cm。1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穿刺部位優點缺點頸內靜脈血管較粗,易于定位和穿刺;到腔靜脈的距離短而且直(右側);并發癥少。病人不舒適;覆蓋較困難;穿刺點易被污染;氣切病人不合適;離頸動脈近。鎖骨下靜脈大血管,流量大;容易覆蓋穿刺部位;對病人限制少;感染可能性小。與肺尖近,易于造成氣胸;靠近鎖骨下動脈;止血困難。穿刺部位的選擇

1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股靜脈穿刺途徑

穿刺點位于腹股溝韌帶下方2~3cm,股動脈搏動的內側1cm,針與皮膚呈45°角,對準對側耳進針。腹股溝韌帶縫匠肌恥骨結節股管股神經股動脈股靜脈內轉長肌1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缺點:由于距下腔靜脈較遠,故置管的位置不易達到中心靜脈,所測得的壓力受腹腔內壓力的影響,往往高于實際中心靜脈壓;由于導管在血管內的行程長,留置時間久時,難免引起血栓性靜脈炎;而且處于會陰部,易被污染;置管深度:可完全進入,如僅用與輸液,置管深度以進入股靜脈為宜。1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單腔

雙腔

三腔1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后的并發癥與處理嚴格無菌操作,嚴防感染。應掌握多種進針穿刺技術,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多次穿刺,以免造成局部組織的嚴重創傷和血腫。穿刺過程中,若需改變穿刺方向,必須將針尖退至皮下,以免增加血管的損傷。鎖骨下靜脈穿刺如操作不當,可發生氣胸、血胸、氣栓、血腫等并發癥,故操作者應熟悉該靜脈周圍解剖關系。一般來說,右側穿刺較左側易成功1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肺與胸膜損傷

臨床表現呼吸時疼痛,胸壁運動幅度變小;呼吸音減弱;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缺氧,嚴重時休克;X線表現處理給氧;胸腔引流;如果插管過程中出現,立即停止插管;按治療氣胸、血胸的方式處理。預防對于COPD或正壓通氣等高風險的病人,避免采用鎖骨下方式穿刺。1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動脈及靜脈損傷

臨床表現注射器內的回血呈現鮮紅色;回血有搏動;皮下血腫形成。處理立即撥出穿刺針,并在穿刺點加壓5~10分鐘;加壓包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預防熟悉穿刺部位的解剖學結構;穿刺過程中可以進入壓力測量2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神經損傷,胸導管損傷

神經損傷表現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末稍感覺異常;瞳孔收縮,眼瞼部分下垂,眼球內陷。處理立即退出導管對癥治療,理療。胸導管損傷

表現左側鎖骨下靜脈插管有清亮淋巴液滲出處理拔除導管有乳糜則應放置胸腔引流管。2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空氣栓塞

導管位置異常

最常見的導管異位是指導管進入同側頸內靜脈或對側無名靜脈。置管后應常規行X線導管定位檢查心臟并發癥

表現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處理回撥中心靜脈導管,使其尖端離開右心房/室,處于正常位置2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血栓形成

鎖骨下靜脈及屬支血栓形成可發生于長期腸外營養支持時。一旦診斷明確,即應拔除導管,并進行溶栓治療。2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導管相關性感染表現局部皮膚紅斑、觸痛,有滲出物滲出物、導管或血細菌培養細菌培養陽性無明顯原因的發熱、寒戰、頭痛、惡心、高通氣等嚴重時出現休克2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導管相關性感染處理對可疑病例行導管細菌培養,陽性者更換導管;直接更換導管;使用感染菌敏感的抗菌素治療;根據個案情況具體處理。2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導管相關性感染預防嚴格無菌操作技術;無菌紗布或敷料覆蓋穿刺部位,并按時更換;及時撥除導管;使用抗感染導管;有效固定導管;注意輸液器材和液體未受污染。2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中心靜脈壓(CVP)的測定CVP指血液流右心房及經上、下腔靜脈胸腔段壓力。CVP是衡量右心室對排出回心血量能力的指標。正常值為6cmH2O~12cmH2O。

2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壓的組成右心室充盈壓靜脈內血容量靜脈收縮壓和張力壓靜脈毛細血管壓力2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測定中心靜脈壓的意義測定中心靜脈壓對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心包填塞有著重大意義。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環衰竭是低血容量性的還是心源性的;少尿或無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還是腎功能衰竭。2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壓過高補液量過多或過快右心衰竭血管收縮心包填塞急性或慢性肺動脈高血壓機械通氣和高呼氣末正壓3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壓過低血容量不足:失血,缺水血管擴張血管收縮擴張功能失常:敗血癥3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注意事項以平臥位測壓為宜,病人改變體位要重新調節零點。使用呼吸機正壓通氣,PEEP治療、吸氣壓大于2451Pa(25cmH2O)時胸內壓增加,影響CVP值,測壓時可暫時脫開呼吸機。咳嗽、吸痰、嘔吐、躁動、抽搐均影響CVP值,應在安靜后10~15分鐘測。3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臨床意義危重病人手術,既可快速輸液、輸血,又能協助了解是低血容量休克,還是心功能不全。搶救休克時,確定輸血、輸液量是否適當,防止循環超負荷的危險。當病人血壓正常而伴有少尿或無尿時,幫助區別是血容量不足,還是腎功能衰竭,以避免輸血、補液的盲目性。3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CVPBP臨床意義處理方法低低血容量不足充分補液低正常血容量輕度不足適當補液高低心功能不全/容量相對過多強心,舒張血管高正常容量血管收縮,PVR高舒張血管正常低CO低,容量相對不足補液實驗3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補液試驗取等滲鹽水250ml于5~10分鐘內給予靜脈注入。若血壓升高而中心靜脈壓不變,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壓不變而中心靜脈壓升高3~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3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注意CVP不應單純看其單次測定值的高低,更不應強求以輸液來維持所謂正常值,這樣往往回導致輸液超負荷。在重癥病人中,連續觀察CVP的動態改變,比單次測定CVP更具有臨床指導意義。CVP僅反映右心室的功能情況,因為三尖瓣對中心靜脈血流具有阻礙作用,肺循環阻力的改變也使來自左心的壓力發生衰減。因而,CVP不能表示左心室的功能情況。當左心室功能受損害時,肺毛細血管楔壓已經升高,但CVP仍可正常或偏低3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中心靜脈置管及中心靜脈壓監測肺動脈導管(Swan-Ganz漂浮導管)監測★有創動脈壓(IBP)監測PICCO監測3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肺動脈導管(Swan-Ganz

漂浮導管)監測的參數及意義指導管經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通過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主干、左右肺動脈分支直至肺小動脈。3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Swan-Ganz漂浮導管置管---禁忌癥三尖瓣或肺動脈瓣人工瓣膜置換術右心團塊(栓子和/或癌栓)三尖瓣或肺動脈瓣性心內膜炎

穿刺局部感染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4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Swan-Ganz導管監測的參數直接指標

右心房壓(RAP)肺動脈壓(PAP)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心排血量(CO)中心靜脈壓(CVP)間接指標

肺循環阻力(PVR)體循環阻力(SVR)每搏功(SW)左室每搏功(LVSW)右室每搏功(RVSW)心臟指數(CI)靜脈氧分壓(PvO2)

4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Swan-Ganz導管監測的參數及意義

肺動脈壓(PAP)肺動脈嵌壓(PCWP)心排血量和心臟指數(CO/CI)4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監測的參數及意義---肺動脈壓肺動脈壓(PAP)PASP為15~28(平均25)mmHgPADP為8~15(平均10)mmHgPAMP為10~20(平均12)mmHgPAP降低常見于低血容量。PAP升高多見于COPD、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心肺復蘇后、心內分流等。缺氧、高碳酸血癥、ARDS、肺栓塞。4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監測的參數及意義---肺動脈嵌壓(PCWP)指球囊阻斷較大肺動脈分支的血管床而測得的PCWP正常值為5-16mmHg,均值為9mmHgPCWP可用于估計肺循環狀態和左心室功能,特別是對左心室的前負荷提供了可靠的指標PAP明顯升高,PCWP正常—肺動脈高壓,肺栓塞.PAP明顯升高,PCWP升高—左心衰,心源性休克。4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監測的參數及意義--心排血量和心臟指數(CO/CI)CO是指左或右心室每分鐘射入主動脈或肺動脈的血容量。應用Swan-Ganz漂浮導管,以溫度稀釋法測定。CO在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較大,尤其與體表面積相關密切。CI=CO/體表面積,成為比較不同個體心臟排血功能的可靠參數CO為5-6L/min,CI的正常值為2.5-4L/min/m24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臨床意義

----肺淤血輕度肺淤血PCWP18—20mmHg,CI<2.5L/min/m2

中度肺淤血PCWP20—25mmHg,CI<2.5L/min/m2

重度肺淤血PCWP25—30mmHg,CI<2.5L/min/m2

肺水腫PCWP〉30mmHg,CI<2.5L/min/m24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中心靜脈置管及中心靜脈壓監測肺動脈導管(Swan-Ganz漂浮導管)監測有創動脈壓(IBP)監測★PICCO監測4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動脈壓(IBP)監測是將動脈導管置入動脈內直接測量動脈內血壓的方法。(正常情況下有創動脈血壓比無創血壓高2-8mmHg,危重病人可高10-30mmHg。)穿刺部位:橈動脈,尺動脈,肱動脈,足背動脈4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動脈壓(IBP)監測---適應癥重大手術:體外循環手術、大血管手術、腦膜瘤、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及術中擬行控制性降壓者;危重病人:嚴重休克、心功能不全、嚴重高血壓及心肌梗塞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者。需反復動脈采血者。4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動脈壓(IBP)監測---禁忌癥Allen’s試驗陽性者局部皮膚感染應選用其他部位5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Allen’s試驗步驟1壓迫橈動脈阻斷橈動脈血流,病人將手舉過頭頂連續握拳數次2繼續壓迫橈動脈手掌下垂,自然伸開手掌3觀察手掌部顏色由白轉紅的時間標準:<6秒Allen’s試驗陰性尺動脈血供良好

7-15秒Allen’s試驗可疑尺動脈血供延遲>15秒Allen’s試驗陽性尺動脈血供障礙5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優點直接動脈壓力監測為持續的動態變化過程,不受人工加壓、袖帶寬度及松緊度影響,準確可靠,隨時取值。可根據動脈波形變化來判斷分析心肌的收縮能力。患者在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時可及早發現動脈壓的突然變化。反復采集動脈血氣標本減少患者痛苦5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動脈壓(IBP)監測---并發癥及防治血栓形成:①留管時間>20h;②材料:聚乙烯導管,而非聚四氟乙烯導管;③沖洗:間歇沖洗,而非持續沖洗;④管徑:18G導管,而非20G導管;⑤多次反復穿刺;⑥Allen試驗異常感染:置管<3天出血或血腫形成:加壓止血5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謝謝!5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中心靜脈置管及中心靜脈壓監測★肺動脈導管(Swan-Ganz漂浮導管)監測有創動脈壓(IBP)監測PICCO監測5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置管術中心靜脈置管術是監測中心靜脈壓(CVP)及建立有效輸液給藥途徑的方法,已廣泛應用在ICU監測中,并成為重癥醫學科醫生的基本技能之一。5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置管術---適應癥大量、長時間靜脈輸液;病人外周靜脈無法使用;體外循環下各種心臟大血管手術術中將出現血流動力學劇烈波動、輸血量較大的手術5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嚴重創傷、休克以及急性循環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搶救測量CVP需長期靜脈高營養治療或化療經靜脈放置心臟起搏器

中心靜脈置管術---適應癥5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嚴重的出、凝血障礙;穿刺部位皮膚感染;穿刺靜脈近心端存在靜脈損傷或栓塞;病人不合作或躁動。

中心靜脈置管術---禁忌癥6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鄰近位置解剖圖6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置管術---常用穿刺置管途徑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前路中路后路股靜脈6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鎖骨下穿刺途徑

在鎖骨中、內1/3段交界處下方1cm處定點,注射器和穿刺針與額面平行,穿刺針指向內側稍上方,緊貼在鎖骨后,對準胸骨柄上切跡進針,深度為3~5cm。6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鎖骨上路在穿刺過程中針尖前進的方向實際上是遠離鎖骨下動和胸膜腔的方向前進。所以較鎖骨下路安全,且不需經過肋間隙,很少發生導管誤入頸內動脈的情況。但由于進針點位于鎖骨上窩,導管不易固定。6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頸內靜脈穿刺途徑頸內靜脈穿刺的進針點和方向,根據頸內靜脈與胸鎖乳突肌的關系,可分為前路、中路、后路三種。6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頸內靜脈穿刺中路途徑在胸鎖乳突肌三角頂點進針,與乳突肌鎖骨頭內側緣平行穿刺,針尖對準乳頭,針軸與額平面呈45~60°角。一般穿刺入2~3cm即到頸內靜脈。

6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頸內靜脈穿刺很少刺破胸膜,但局部易形成血腫,易看到,適當壓迫即可。置管后頸部活動應限制。置管深度:左側10cm,右側13~15cm。6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穿刺部位優點缺點頸內靜脈血管較粗,易于定位和穿刺;到腔靜脈的距離短而且直(右側);并發癥少。病人不舒適;覆蓋較困難;穿刺點易被污染;氣切病人不合適;離頸動脈近。鎖骨下靜脈大血管,流量大;容易覆蓋穿刺部位;對病人限制少;感染可能性小。與肺尖近,易于造成氣胸;靠近鎖骨下動脈;止血困難。穿刺部位的選擇

6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股靜脈穿刺途徑

穿刺點位于腹股溝韌帶下方2~3cm,股動脈搏動的內側1cm,針與皮膚呈45°角,對準對側耳進針。腹股溝韌帶縫匠肌恥骨結節股管股神經股動脈股靜脈內轉長肌6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缺點:由于距下腔靜脈較遠,故置管的位置不易達到中心靜脈,所測得的壓力受腹腔內壓力的影響,往往高于實際中心靜脈壓;由于導管在血管內的行程長,留置時間久時,難免引起血栓性靜脈炎;而且處于會陰部,易被污染;置管深度:可完全進入,如僅用與輸液,置管深度以進入股靜脈為宜。7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單腔

雙腔

三腔7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后的并發癥與處理嚴格無菌操作,嚴防感染。應掌握多種進針穿刺技術,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多次穿刺,以免造成局部組織的嚴重創傷和血腫。穿刺過程中,若需改變穿刺方向,必須將針尖退至皮下,以免增加血管的損傷。鎖骨下靜脈穿刺如操作不當,可發生氣胸、血胸、氣栓、血腫等并發癥,故操作者應熟悉該靜脈周圍解剖關系。一般來說,右側穿刺較左側易成功7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肺與胸膜損傷

臨床表現呼吸時疼痛,胸壁運動幅度變小;呼吸音減弱;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缺氧,嚴重時休克;X線表現處理給氧;胸腔引流;如果插管過程中出現,立即停止插管;按治療氣胸、血胸的方式處理。預防對于COPD或正壓通氣等高風險的病人,避免采用鎖骨下方式穿刺。7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動脈及靜脈損傷

臨床表現注射器內的回血呈現鮮紅色;回血有搏動;皮下血腫形成。處理立即撥出穿刺針,并在穿刺點加壓5~10分鐘;加壓包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預防熟悉穿刺部位的解剖學結構;穿刺過程中可以進入壓力測量7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神經損傷,胸導管損傷

神經損傷表現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末稍感覺異常;瞳孔收縮,眼瞼部分下垂,眼球內陷。處理立即退出導管對癥治療,理療。胸導管損傷

表現左側鎖骨下靜脈插管有清亮淋巴液滲出處理拔除導管有乳糜則應放置胸腔引流管。7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1插管時并發癥空氣栓塞

導管位置異常

最常見的導管異位是指導管進入同側頸內靜脈或對側無名靜脈。置管后應常規行X線導管定位檢查心臟并發癥

表現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處理回撥中心靜脈導管,使其尖端離開右心房/室,處于正常位置7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血栓形成

鎖骨下靜脈及屬支血栓形成可發生于長期腸外營養支持時。一旦診斷明確,即應拔除導管,并進行溶栓治療。7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導管相關性感染表現局部皮膚紅斑、觸痛,有滲出物滲出物、導管或血細菌培養細菌培養陽性無明顯原因的發熱、寒戰、頭痛、惡心、高通氣等嚴重時出現休克7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導管相關性感染處理對可疑病例行導管細菌培養,陽性者更換導管;直接更換導管;使用感染菌敏感的抗菌素治療;根據個案情況具體處理。7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4.2導管留置期并發癥---導管相關性感染預防嚴格無菌操作技術;無菌紗布或敷料覆蓋穿刺部位,并按時更換;及時撥除導管;使用抗感染導管;有效固定導管;注意輸液器材和液體未受污染。8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

中心靜脈壓(CVP)的測定CVP指血液流右心房及經上、下腔靜脈胸腔段壓力。CVP是衡量右心室對排出回心血量能力的指標。正常值為6cmH2O~12cmH2O。

8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壓的組成右心室充盈壓靜脈內血容量靜脈收縮壓和張力壓靜脈毛細血管壓力8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測定中心靜脈壓的意義測定中心靜脈壓對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心包填塞有著重大意義。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環衰竭是低血容量性的還是心源性的;少尿或無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還是腎功能衰竭。83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壓過高補液量過多或過快右心衰竭血管收縮心包填塞急性或慢性肺動脈高血壓機械通氣和高呼氣末正壓8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中心靜脈壓過低血容量不足:失血,缺水血管擴張血管收縮擴張功能失常:敗血癥8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注意事項以平臥位測壓為宜,病人改變體位要重新調節零點。使用呼吸機正壓通氣,PEEP治療、吸氣壓大于2451Pa(25cmH2O)時胸內壓增加,影響CVP值,測壓時可暫時脫開呼吸機。咳嗽、吸痰、嘔吐、躁動、抽搐均影響CVP值,應在安靜后10~15分鐘測。8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臨床意義危重病人手術,既可快速輸液、輸血,又能協助了解是低血容量休克,還是心功能不全。搶救休克時,確定輸血、輸液量是否適當,防止循環超負荷的危險。當病人血壓正常而伴有少尿或無尿時,幫助區別是血容量不足,還是腎功能衰竭,以避免輸血、補液的盲目性。8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CVPBP臨床意義處理方法低低血容量不足充分補液低正常血容量輕度不足適當補液高低心功能不全/容量相對過多強心,舒張血管高正常容量血管收縮,PVR高舒張血管正常低CO低,容量相對不足補液實驗8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補液試驗取等滲鹽水250ml于5~10分鐘內給予靜脈注入。若血壓升高而中心靜脈壓不變,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壓不變而中心靜脈壓升高3~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89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注意CVP不應單純看其單次測定值的高低,更不應強求以輸液來維持所謂正常值,這樣往往回導致輸液超負荷。在重癥病人中,連續觀察CVP的動態改變,比單次測定CVP更具有臨床指導意義。CVP僅反映右心室的功能情況,因為三尖瓣對中心靜脈血流具有阻礙作用,肺循環阻力的改變也使來自左心的壓力發生衰減。因而,CVP不能表示左心室的功能情況。當左心室功能受損害時,肺毛細血管楔壓已經升高,但CVP仍可正常或偏低90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中心靜脈置管及中心靜脈壓監測肺動脈導管(Swan-Ganz漂浮導管)監測★有創動脈壓(IBP)監測PICCO監測91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肺動脈導管(Swan-Ganz

漂浮導管)監測的參數及意義指導管經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通過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主干、左右肺動脈分支直至肺小動脈。92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Swan-Ganz漂浮導管置管---禁忌癥三尖瓣或肺動脈瓣人工瓣膜置換術右心團塊(栓子和/或癌栓)三尖瓣或肺動脈瓣性心內膜炎

穿刺局部感染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94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Swan-Ganz導管監測的參數直接指標

右心房壓(RAP)肺動脈壓(PAP)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心排血量(CO)中心靜脈壓(CVP)間接指標

肺循環阻力(PVR)體循環阻力(SVR)每搏功(SW)左室每搏功(LVSW)右室每搏功(RVSW)心臟指數(CI)靜脈氧分壓(PvO2)

95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Swan-Ganz導管監測的參數及意義

肺動脈壓(PAP)肺動脈嵌壓(PCWP)心排血量和心臟指數(CO/CI)96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監測的參數及意義---肺動脈壓肺動脈壓(PAP)PASP為15~28(平均25)mmHgPADP為8~15(平均10)mmHgPAMP為10~20(平均12)mmHgPAP降低常見于低血容量。PAP升高多見于COPD、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心肺復蘇后、心內分流等。缺氧、高碳酸血癥、ARDS、肺栓塞。97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監測的參數及意義---肺動脈嵌壓(PCWP)指球囊阻斷較大肺動脈分支的血管床而測得的PCWP正常值為5-16mmHg,均值為9mmHgPCWP可用于估計肺循環狀態和左心室功能,特別是對左心室的前負荷提供了可靠的指標PAP明顯升高,PCWP正常—肺動脈高壓,肺栓塞.PAP明顯升高,PCWP升高—左心衰,心源性休克。98常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監測的參數及意義--心排血量和心臟指數(CO/CI)CO是指左或右心室每分鐘射入主動脈或肺動脈的血容量。應用Swan-Ganz漂浮導管,以溫度稀釋法測定。CO在不同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