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1課時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_第1頁
【初中科學】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1課時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_第2頁
【初中科學】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1課時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_第3頁
【初中科學】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1課時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_第4頁
【初中科學】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第1課時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 浙教版七下科學§4.2土壤的結構和質地(1)教學設計課題4.2土壤的結構和質地(1)……土壤的形成單元四學科科學年級七下教材分析本課時內容為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2節《土壤的結構和質地》的第1課時,主要介紹土壤的形成,從巖石逐漸演變成土壤過程中經歷的變化。使學生認識到土壤的形成是一個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同時認識到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旦土壤遭到破壞,將無法在短時間恢復,從而樹立保護土壤的意識。本節內容的學習為后續學習土壤結構和土壤質地等知識的延伸埋下了伏筆,在教學內容安排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習目標科學觀念:了解土壤的形成由巖石風化及生物等共同長期作用的結果;知道引起巖石風化的因素;了解土壤的形成基本過程;科學思維:知道人們對某一事物的認識活動是從現象到本質的;理解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探究實踐:通過展示巖石風化的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描述的能力。態度責任:讓學生認識到事物的變化可以是緩慢進行的,同時知道保護土壤的重要性。重點引起巖石風化的因素。難點土壤的形成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復習:1、地球的外部結構包括等三個圈層,內部結構包括等。2、陸地地形主要有等類型;這些地形的形成主要原因有、等因素;3、內力作用的總趨勢是使地表變得,形成高山、峽谷、海陸變遷等;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趨于。4、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用來表示起伏的地形。導入: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漫長的歲月里,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和發展。鮮艷的花朵,豐碩的果實,挺拔的枝干,都離不開這片土地。我們知道,土壤的固體部分由風化的巖石碎屑(巖石圈)和腐爛動植物生成的有機物(生物圈)組成,破碎的巖石碎屑是風化過的產物,風化需要空氣(大氣圈)和水(水圈)的共同作用。人類很早就開始種植農作物,這些農作物需要在土壤中生長。那么這些土壤又是怎樣形成的?導入新課講授新課一、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1、土壤并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最初,地球外層的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并沒有土壤。2、巖石碎屑的形成:在長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巖石受風化和侵蝕作用破碎為石塊、石礫和砂粒等碎屑,且碎屑物逐漸積累;3、有機物的積累:有機物在巖石碎屑物中逐漸積累,形成營養物質并積累;4、土壤的形成:從巖石風化開始,經過有機物積累和微生物作用,最終形成肥沃的土壤層。二、巖石風化的過程1、巖石的風化:(1)巖石的風化是指巖石不斷碎裂的過程;(2)巖石風化的基本類型: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物理風化使巖石發生機械破碎,而沒有顯著的化學成分變化的作用。化學風化使巖石發生化學成分的改變分解,形成新礦物。2、物理風化:(1)物理風化的作用:巖石遭受物理風化時,會破裂成越來越小的碎屑,每塊碎屑保持原有的物質性質。(2)影響物理風化的因素:影響巖石物理風化的因素有很多,溫度、壓力和生物活動是導致巖石發生物理風化的重要因素。討論交流:說一說,生活中見到過的巖石風化的例子,猜測這些風化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參考:滴水穿石是流水導致的巖石變化;巖石上的地衣等植物使巖石表面變化;河里的鵝卵石是水流沖擊與碰撞形成的;溶洞的形成是水、二氧化碳等物質對巖石的作用;人為的開山、修路、造隧道等對巖石的破壞作用;……等。另外,新疆魔鬼城、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華山、黃山、張家界以及高山平原湖泊等,全國大部分景區都屬于巖石風化形成的自然景觀。視頻1、巖石的風力侵蝕視頻2、巖石的生物風化3、化學風化:(1)化學風化:化學風化是巖石在水、氧氣、二氧化碳和酸等多種因素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使巖石的成分改變的過程。(2)化學風化導致新礦物形成:化學風化所產生的碎屑物質的組成不同于原來的巖石。例如,巖石和水的化學反應導致新礦物的形成,以及可溶性物質的析出。視頻3、巖石的化學風化4、化學風化與物理風化的關系:巖石的化學風化和物理風化是互相聯系和互相促進的,但在炎熱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化學風化特別顯著。巖石通過物理風化碎裂成碎屑后表面積增大,碎屑物更易遭受化學風化作用。5、土壤層的形成:風化的巖石碎屑慢慢發育成土壤層。土壤可被粗略地分為三層:基巖層、母質層、淀積層。(1)母質層:最靠近基巖的母質層僅包含部分風化的巖石碎屑,這些碎屑是土壤的物質基礎;靠近地表的表層則積累了更多來自地表植被的有機質,巖石碎屑被進一步分解為黏土和無機物;(2)淀積層:淀積層位于表層和母質層之間,是在降水作用下,上方土壤中的可溶性礦物質、細小顆粒被溶解、沖刷下來積累形成的。5、土壤層的形成:風化的巖石碎屑慢慢發育成土壤層。土壤可被粗略地分為三層:基巖層、母質層、淀積層。(1)母質層:最靠近基巖的母質層僅包含部分風化的巖石碎屑,這些碎屑是土壤的物質基礎;靠近地表的表層則積累了更多來自地表植被的有機質,巖石碎屑被進一步分解為黏土和無機物;(2)淀積層:淀積層位于表層和母質層之間,是在降水作用下,上方土壤中的可溶性礦物質、細小顆粒被溶解、沖刷下來積累形成的。(3)土壤的發育受多因素影響:不同地區由于氣候、地表礦物質成分、植被等因素不同,土壤發育狀況也不同。有的地區地表土在表層之上還會發育出主要由有機質組成的有機層,有的地區在各層之間還會發育出過渡層等。討論交流:巖石形成土壤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參考:土壤是在氣候、母質、植被(生物)、地形、時間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作用形成不同類型。其中,影響巖石風化強度大小和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條件、巖石性質、氣候條件和生物的影響等。6、土壤形成過程中的幾個重要階段:7、土壤的形成緩慢繼續著:土壤的形成過程十分緩慢,直到今天,這個過程仍在不斷地繼續著。形成1cm厚的表土,一般情況下需要100~400年,在極其寒冷的環境中,大約需要1000年。因此,我們必須保護土壤,防止土壤污染和退化。討論交流:土壤的形成過程十分漫長,但目前仍有許多人出于種種目的,肆意破壞土壤資源。請列舉你所知道的破壞土壤資源的事例,并討論應當如何有效地制止。參考:工業三廢污染:工業排放的廢氣、廢液、廢渣中的有害物質對土壤有直接的或間接的危害。農業生產、生活中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業生產、生活中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含磷洗衣粉等。生物污染:處理的生活污水和醫院污水。白色污染:未能被微生物分解,不能降解的橡膠、塑料纖維等。保護土壤:使土壤免受水力、風力等自然因素和人類不合理生產活動破壞所采取的措施。如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垃圾分類投放和回收處理、土壤鹽漬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區植樹種草等。總概述-分類講解-總體歸納:土壤的形成是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使學生先從整體了解,然后再逐一分析,重點了解巖石分化的過程物理風化是較為簡單和易觀察到的,重點讓學生體會變化過程中巖石的破裂化學風化較為復雜由于學生還沒有接觸更多的化學變化過程,所以籠統地概述,水、二氧化碳、氣氧氣等作用下形成,沒必要具體,否則會增加理解的難度,以溶洞為例,前面已提及過,通過視頻增加理解土壤形成具體過程是難點,教材也不要求深入強調土壤的形成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重點是使學生懂得保護土壤的重要性即可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土壤成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A.巖石的風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原因B.生物活動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C.巖石風化的產物逐步發展成土壤D.巖石熱脹冷縮等物理現象變化變成了土壤2、“滴水穿石?!庇嘘P這個成語,在科學上的解釋正確的是(A)A.巖石在水力沖擊下可以變成小碎塊B.地表礦物質都是在水力作用下由巖石風化形成的C.土壤中的腐殖質是在水的沖擊下形成的D.土壤中的腐殖質是水流作用下埋入地里的礦物質中形成的3、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壓,也可以異地施用,利用綠肥植物的目的是(

B

)A.

提高土壤中的水分

B.

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C.

給植物提供食物

D.

增加土壤中鉀肥的含量4、在測定土壤中水分的體積分數時,下列測量方法中,測得的體積分數可能偏大的是(C)A.使用較粗土壤顆粒適度加熱B.使用較細土壤顆粒適度加熱C.使用較細土壤顆粒在高溫下加熱到質量不再減輕D.使用土壤粉末加熱到水分完全汽化5、為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有何影響,某活動組的同學們分別提出了三種實驗方案。三種方案的共同點是: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方案一:將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方案二: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方案三:將甲、乙兩組都進行滅菌處理,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請回答問題,再評價實驗方案:(1)甲、乙兩組要用相同樹葉的原因是。(2)樹葉要保持潮濕的原因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