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2025屆高三3月聯合檢測語文試卷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①從創作生產的作品數量而言,從作家個性的自由展示而言,從讀者獲得的精神滋養而言,中國當代文學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但是,今天能否產生與歷史上的經典相媲美的作品呢?能否有與這個深刻巨變時代相稱的偉大作品呢?②文學要走向“高峰”,首先要面向“高峰”。汲取文學經典的養料,重新認識文學書寫在當今時代的價值,是邁向文學“高峰”不可或缺的寶貴經驗。《紅樓夢》作為文學經典的代表,詮釋著文學價值得以生成的奧秘,對于理解當今時代的文學創作依然具有啟迪意義。③【甲】。從大富大貴到窮困潦倒,家族的變故令曹雪芹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落差,飽嘗了世間冷暖。《紅樓夢》是以他和家族的故事為素材、為原型創作完成的。動筆之初,曹雪芹不滿二十歲,耗費了十年光陰精雕細琢,又先后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增刪修改,三十歲左右時《紅樓夢》基本完成。此時的作品已經超越了“自家事”,超越了說教與訓誡性質的《風月寶鑒》,超越了宣揚色空觀念的《情僧錄》。小說主旨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正是作者思想升華、自我蝶變的結果。這表明,作家只有具備“十年磨一劍”的創作精神,才能戰勝創作上的浮躁心態。當今的文學創作環境或許更為復雜,但是文學的本質價值和內在邏輯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作家必須保持沉潛的功夫,醉心于功利是無法創作出經典作品的。創作一部好作品,是需要強大精神力量支撐的。④《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經典的代表,蘊含著文學創造的基本原理,也彰顯了文學創作的最高追求。這在其他文學經典,如但丁、莎士比亞和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作品中也同樣存在,他們共同示范了文學創造的規律,傳達著文學書寫的本質價值。文學經典構建讓讀者暢游其間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無限敞開,而又五彩繽紛。⑤【乙】。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通常都反映出特定的社會景觀和生活風貌,為人們理解歷史和認識社會提供重要途徑。曹雪芹如果沒有對當時的社會生活進行全景式的觀察和顯微鏡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奉獻出《紅樓夢》這樣的鴻篇巨制。⑥“全景式”要求作家具備從有限內容中展現無限生活空間的能力,有深度、有廣度地面對現實生活。“顯微鏡式”要求作家具備觀察與表現生活的能力,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內容。實現二者的結合,是一個更高的追求。《紅樓夢》有史詩般的壯闊書寫和宏觀描摹,也有一般人捕捉不到的細節,如“鳳姐理家”“晴雯撕扇”“香菱學詩”等,這些人物成為藝術畫面中的“織錦”亮點,是《紅樓夢》“多主題”復調演進的充分體現。《紅樓夢》不僅以“一家事”寫“百家事”,體現一個時代的基本風貌和發展趨勢,而且用顯微鏡的方式展現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主要人物的性格,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藝術高度。⑦將社會生活宏觀俯瞰與微觀透視有機融合的《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但作者不是知識的炫技派。其中的“百科知識”是如鹽溶于水的,無形無色,卻能隨著對人物的理解、對故事的揣摩、對結局的比較而確確實實地“味之”“知之”。這是因為曹雪芹始終在時代的氛圍之中沉入生活現場,從中洞悉生命價值和世事規律。⑧所以,作家只有充分尊重生活、積極擁抱時代,創作才能有內在的魂魄。作家只有以個體“小我”書寫時代“大我”的故事,以敏銳的感悟力牢牢扎根于社會生活的土壤,才能創作出擁有深刻思想、生活氣息和審美格調的作品。⑨【丙】文學價值的生成有賴于作家富有大膽創新的精神。優秀的作家都是不懈的創新者。如果過去的人物塑造與性格類型無法滿足時代的需要,過去的藝術風格不能與當下的時代相稱,那么,作家就必須勇于開拓、善于創新。優秀的作家之所以能夠實現創新,與之不斷深化生活與文學的認識密切相關。⑩《紅樓夢》體現著生活的“原態性”,小說所表現的人物、故事猶如“還原”生活。扎根于生活的大地,對世事人情有更深入的體察,才能找到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是敢于告別一切老套路、舊寫法的底氣。曹雪芹在小說中明確表明,他不寫傷時罵世的小說,不寫才子佳人的小說,不寫千人一面、千人同腔的小說,這就是曹雪芹在藝術追求上所表現出的創新精神。當下,作家更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文學形式和寫作風格,在創新中為真、善、美賦予新的內涵,讓文學的書寫價值更具多元和豐富的樣態。文學經典往往獨樹一幟、別開生面,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能在尊重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從而在文學的天空下聳立起新的“高峰”,給讀者以新的審美享受和心靈啟迪。(摘編自孫偉科《在師法經典中深刻認知文學價值——以〈紅樓夢〉為例》)材料二:《紅樓夢》實現了宏大敘事與細膩刻畫的完美融合。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情感糾葛為主線,巧妙編織進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形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長卷。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既揭示了個體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沉浮,又映射出整個封建社會的全景風貌。與此同時,書中人物性格鮮明、情感飽滿,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皆栩栩如生,展現出作者對社會復雜性的深刻洞察和精湛的塑造技藝。(摘編自《<紅樓夢》:中國文學皇冠上的璀璨明珠》)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當代作家要寫出與發生深刻巨變的當今時代相符的偉大作品,需要借鑒歷史上文學經典的創作經驗。B.經過十年的創作歷程,《紅樓夢》的主旨與最初相比有了很大變化,曹雪芹的思想也隨之不斷升華。C.《紅樓夢》的主題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這和它塑造了眾多個性迥異、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有關。D.材料一提及“以個體‘小我'書寫時代‘大我'”,材料二提及“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兩者所指內容基本相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對我國當代作家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可,同時指出他們在精神力量、觀察生活等方面的不足。B.文學作品要經典化,就該有能讓讀者汲取營養的精神世界,曹雪芹、但丁等作家的創作足以證明這一點。C.一個作家即使學富五車,也不應在作品中以炫技的方式展現學識,否則可能會削弱作品的表現力。D.材料一、材料二都肯定了曹雪芹觀察社會生活、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這也是作家創作經典作品的必備能力。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論證材料一最后一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3分)A.《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王國維B.《紅樓夢》乃開天辟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黃遵憲C.《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說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致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毛澤東D.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纏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魯迅4.請在文中甲處、乙處寫出能夠概括本部分主要內容的句子,句式和丙處基本一致。(4分)5.材料二說“《紅樓夢》實現了宏大敘事與細膩刻畫的完美融合”,請根據材料一談談你對“宏大敘事”和“細膩刻畫”的理解。(6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相關內容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
(2)本題考查根據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論點論據的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觀點是什么,文章從哪些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論證的,使用了哪些論據,然后結合選項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思路,概括仿寫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
(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B.“曹雪芹的思想也隨之不斷升華”錯誤:材料一第③段指出《紅樓夢》主旨變化是曹雪芹思想升華的結果,而非“思想隨之升華”。原文表述為“小說主旨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正是作者思想升華、自我蝶變的結果”,因果關系明確,選項B顛倒了邏輯順序。
故選B。
(2)A.“同時指出他們在精神力量、觀察生活等方面的不足”錯誤:材料一第①段肯定當代文學成就,但未直接指出作家“在精神力量、觀察生活等方面不足”,而是強調需保持沉潛、避免浮躁。選項推斷過度。
故選A。
(3)A.(悲劇性)未涉及創新。
B.(歷史地位)未涉及創新。
C.(歷史價值)側重敘事內容,而非形式創新。
D.正確:材料一最后一段強調創新,魯迅評價《紅樓夢》“打破傳統思想和寫法”直接呼應“大膽創新”的觀點。
故選D。
(4)甲對應第二部分(③④):第③段強調曹雪芹“十年磨一劍”的創作精神,第④段總結文學經典的價值,故甲需概括“精神力量”對文學價值的作用。
乙對應第三部分(⑤⑥⑦⑧):第⑤段提出“全景式”觀察社會,第⑧段強調扎根生活,故乙需概括“扎根生活”對文學價值的意義。
(5)宏大敘事:《紅樓夢》以“一家事”寫“百家事”,通過史詩般的壯闊書寫和宏觀描摹,展現時代風貌與發展趨勢(材料一第⑥段)。如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映射封建社會全景(材料二)。宏大敘事強調“全景式”視野,材料一第⑥段“史詩般壯闊書寫”和材料二“社會生活長卷”均體現這一點。
細膩刻畫:通過“顯微鏡式”觀察,捕捉細節(如“鳳姐理家”“晴雯撕扇”),塑造鮮明人物(材料一第⑥段)。人物性格與情感飽滿,體現對社會復雜性的深刻洞察(材料二)。細膩刻畫聚焦微觀視角,材料一“顯微鏡式觀察”與材料二“人物栩栩如生”形成呼應。
答案:
(1)B
(2)A
(3)D
(4)甲:文學價值的生成有賴于作家具備“十年磨一劍”的精神
乙:文學價值的生成有賴于作家扎根社會生活的土壤
(5)①宏大敘事:《紅樓夢》以“一家事”寫“百家事”,通過史詩般的壯闊書寫和宏觀描摹,體現了時代的基本風貌和發展趨勢。②細膩刻畫:《紅樓夢》善于捕捉細節,通過細膩的描寫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我們的海沉櫻最近偶然在一本外國雜志上看到了一幅海葵的彩圖,仿佛無意中遇見了舊相識,一段親切的記憶就此浮上心來,同時附帶著想起那將近忘懷的“我們的海”。最冷落的日本葉山之冬。一天從海邊散步回來,經過街市時遇見了賣金魚的。通紅的魚配著碧綠的藻,在蓄滿清水的缸內游來游去,和北平所賣的完全相同;不過因為缸的玻璃更加精致,望去也更加晶瑩可愛。這恍如遇見了鄉物,很高興地買了一缸提回家去。可是過了不久,魚便都死光了,只剩下一只空缸。覺得棄之可惜,空在那里怪沒有意思;忽然想去捉點海邊的小動物來養,于是又去散步的時候,便把空缸攜帶了去。在沙灘上先把空缸布置了一下,鋪了一層白凈的細沙,綴上幾個鮮明的貝殼和形狀奇特的小石,又撿了點細致的水藻和著海水放進去。布置完畢,隔著玻璃從橫面望去,天光水影中,一片平沙,幾點亂石,想不到竟呈現出一幅美麗無比的畫----一個具體而微的遼闊的海濱。這意外的成功實在令人驚喜。想起“沙中見世界”的詩句,就說:“這算是我們的海吧。”去捉什么來養的興致也更高了。不過這是要慢慢采集的。那天只捕到了兩個小小的蟹,放進缸內的時候,它們像是受到驚嚇,動也不動地縮作一團;可是過了一會,便時而疾走、時而突停地活動起來,并且常把那些小石作為藏身之所來偎傍著,樣子依然是驚愕而慌張。它們的行動那么充滿了表情,令人盡看不厭,比起金魚的晃來晃去,實在有意思多了。以后我每天到海邊總帶著瓶子或杯子,把散步完全變成了采集。有時捉到了新奇的東西,回家還要翻書,查字典,找它們的名稱和說明,當作一件大事經營著。這么一來,“我們的海”簡直變成大海小動物的收容所。到后來實在容不下了,只好把一些比較平凡的和丑陋的淘汰去。究竟那都是些什么,現在不能一一記起了。不過自己對于海邊小動物的一點認識,可說完全是那時候因“我們的海”才有的,并且有幾種東西,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最有趣的寄生蟹和最美麗的海葵。在近水的巖石上,海螺螄是多到無人理會的,我們的采集也從不把它們當作對象。有一天,在尋找別的東西的時候,忽然看見幾個小海螺螄離地疾行起來,這和它們平常給人的印象相差太遠了,簡直令人大吃一驚。細細看去,原來殼下面有兩條細小的蟹腿在走動。于是恍然記起了寄生蟹的名稱,而海螺螄不過是被借用的空殼罷了。螺螄殼下露出來的腿既細又尖,頗像圓規;而被這腿撐起來的殼,酷肖一個小頭大腹的身軀。特別是兩腿而又直立的緣故,非常近似人形,有著一副滑稽的神氣。當好幾個一齊斜傾著急急走動起來的時候,那又簡直是童話中的一群亂跑的妖巫。在“我們的海”中,別的東西不過一兩個,只有這寄生蟹是養了一大群。無事便愛看它們頂著別人的殼,裝成那副昂首直立的樣子,好像是什么小“大人物”似的動作和那稍有驚動便縮進殼去冒充別人的伎倆,這常常不知不覺把我帶進童話世界的喜悅里。一天,對于它們那從不露面的原形,忽然生發了孩子似的好奇心。于是提起一個,用暴力把它鉗出殼來。誰知它已無所謂原形,只有著丑極的畸形了;說它是蟹,其實更像蝦,身體的后半段為了適應那螺螄形的環境,已經變成了軟綿綿的一條,離開殼后像尾巴似的在擺動著。唯一能說明它是蟹的,只有那占了全身二分之一長的形狀分明的大螯。至于那些蟹腳,除了時常露出來走路的兩只還襯得起那大螯外,其余部分分不清是有是無了。看了這種講求實用的怪樣子,簡直忍不住要笑起來,用這來說明“委曲求全”,倒是很確切的。本來那種裝模作樣已經夠滑稽了,這原形的暴露更令人對它失掉敬意。為了知道它離開寄生殼是否還能生活,存心捉弄地把它和殼分開放進水里去。在沙上,它照舊能走動,并不像有什么痛苦,只顯出無所寄托的為難樣子,行動遲緩了許多。可是不久也便把空殼找到,而且微微后退了一下,立刻便完全縮進不見了。過了一會,又照常伸出腿來,神氣十足地到處奪食了。這無害的玩笑,引起了常開的興趣,以后動不動便去拉它出來,看它的丑樣和窘態。在“我們的海”中,它像是給人開心的丑角,一直被寵愛著,直到海葵出現才稍稍減色。一提起海葵,便想起捉到它時那種如獲珍寶般的歡喜。就是現在,也還覺得它的美艷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比擬的。通常我們總愛把美麗的東西比作花,但真像花的終究很少。而海葵,一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確是十足的像花,而比花還美;因為它有花的艷麗,同時又有花所沒有的光澤。它直立在淺水的沙灘上,像一朵仰天盛開的粉紅色的向日葵。那圓柱形的體干是嬌綠的苦色,發著絲絨光澤;上面是一圈花瓣似的粉紅色透明的肉須,中間是由紫色逐漸變成深黑的茸茸的花心似的嘴,像盛開的花朵在微風中輕顫一般,它盛開在水中也有飄浮的蕩漾,看上去是無比的嬌柔。可是稍有一點觸動,它便出人意外地現出動物的敏捷,把四射的肉須齊向中心蜷縮起來,使一朵盛開的花忽然間成了未開的苞;過了一會,才又若無其事地重新盛開起來。像對寄生蟹開玩笑一樣,對它也常常故意逗惹著;只是前者給人的是滑稽感,而后者卻是一種美麗的威嚴,注視久了,好像有點可怕。“我們的海”自從有了它而變得璀璨,一如我們的生活因“我們的海”而增添了色彩。在異國的鄉間,沒有朋友,沒有熟人,甚至連鄰居也沒有一個。日子靜得像止水。海邊散步是唯一的消遣;如果被風雨阻止了,便只有望望那些呆板的山林,聽聽單調的潮聲。自從有了“我們的海”,總算在案頭有了個神游之地,消除了不少寂寞;不過有時也就更顯得寂寞。(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看到一幅海葵的圖片就想起了“我們的海”,這說明異國生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而愉悅的記憶。B.鋪了細沙、綴上貝殼和小石……把一只空魚缸裝扮成了非常美麗而逼真的海濱,這令“我”感到驚喜。C.從“用這來說明‘委曲求全',倒是很確切的”可知,寄生蟹為了適應螺螄形的環境,幾乎改變了原形。D.“我”養了寄生蟹、海葵等許多海洋小動物,這不僅增加了“我”的知識,還成了“我”的感情寄托。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現在”開篇,接著以回憶的方式寫了“我”在國外的生活,最后又回到“現在”,寫“我”如今的生活,首尾呼應。B.文章通過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描寫兩個小蟹,使小蟹那“充滿了表情,令人盡看不厭”的行動躍然紙上,如在讀者眼前。C.文章描寫“我們的海”細膩形象,不乏情趣;同時,文章在描寫寄生蟹、海葵時通過簡潔的議論豐富了主旨,情理交融。D.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特別“清”“靜”“悲涼”,這篇文章“我們的海”曾給“我”精神寄托,它們都表達了作者的鄉愁。8.除了喜歡之外,作者對寄生蟹和海葵的描寫還分別蘊含著不同的情感,請對此簡要分析。(4分)9.請結合全文,談談對文章最后一段畫線句子的理解。(6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全文,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認真閱讀每一個選項,結合文本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和態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語句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結尾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章結尾,結合全文從內容、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解答】(1)A.“這說明異國生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而愉悅的記憶”錯誤,從文中“在異國的鄉間,沒有朋友,沒有熟人,甚至連鄰居也沒有一個。日子靜得像止水”可知,異國生活是寂寞的,看到海葵彩圖想起“我們的海”,是因為“我們的海”給自己帶來過慰藉,而不是說異國生活整體給“我”留下了愉悅的記憶。
故選A。
(2)A.“最后又回到‘現在’,寫‘我’如今的生活”錯誤,文章結尾寫的是過去在異國時的生活感受,沒有回到“現在”寫如今的生活。
B.“文章通過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描寫兩個小蟹”錯誤,文中描寫兩個小蟹主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它們像是受到驚嚇,動也不動地縮作一團;可是過了一會,便時而疾走、時而突停地活動起來,并且常把那些小石作為藏身之所來偎傍著,樣子依然是驚愕而慌張”,沒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C.文章描寫“我們的海”確實細膩形象,如“在沙灘上先把空缸布置了一下,鋪了一層白凈的細沙,綴上幾個鮮明的貝殼和形狀奇特的小石,又撿了點細致的水藻和著海水放進去。布置完畢,隔著玻璃從橫面望去,天光水影中,一片平沙,幾點亂石,想不到竟呈現出一幅美麗無比的畫——一個具體而微的遼闊的海濱”;描寫寄生蟹、海葵時也有簡潔的議論,如“用這來說明‘委曲求全’,倒是很確切的”“只是前者給人的是滑稽感,而后者卻是一種美麗的威嚴,注視久了,好像有點可怕”,豐富了主旨,情理交融,該項正確。
D.“它們都表達了作者的鄉愁”錯誤,這篇文章主要表達的是作者在異國他鄉的寂寞以及“我們的海”給自己帶來的慰藉,沒有表達鄉愁。
故選C。
(3)對于寄生蟹:
從“無事便愛看它們頂著別人的殼,裝成那副昂首直立的樣子,好像是什么小‘大人物’似的動作和那稍有驚動便縮進殼去冒充別人的伎倆,這常常不知不覺把我帶進童話世界的喜悅里”可以看出,作者覺得寄生蟹裝模作樣的樣子很滑稽,充滿童趣,給作者帶來了喜悅;
從“看了這種講求實用的怪樣子,簡直忍不住要笑起來,用這來說明‘委曲求全’,倒是很確切的”“這無害的玩笑,引起了常開的興趣,以后動不動便去拉它出來,看它的丑樣和窘態。在‘我們的海’中,它像是給人開心的丑角”可以看出,作者對寄生蟹為了生存而“委曲求全”的生活方式既有理解和同情,又有調侃的意味。
對于海葵:
從“一提起海葵,便想起捉到它時那種如獲珍寶般的歡喜。就是現在,也還覺得它的美艷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比擬的”“它直立在淺水的沙灘上,像一朵仰天盛開的粉紅色的向日葵。那圓柱形的體干是嬌綠的苦色,發著絲絨光澤;上面是一圈花瓣似的粉紅色透明的肉須,中間是由紫色逐漸變成深黑的茸茸的花心似的嘴,像盛開的花朵在微風中輕顫一般,它盛開在水中也有飄浮的蕩漾,看上去是無比的嬌柔”可以看出,作者對海葵的美艷充滿了贊美和喜愛之情;
從“可是稍有一點觸動,它便出人意外地現出動物的敏捷,把四射的肉須齊向中心蜷縮起來,使一朵盛開的花忽然間成了未開的苞;過了一會,才又若無其事地重新盛開起來”“只是前者給人的是滑稽感,而后者卻是一種美麗的威嚴,注視久了,好像有點可怕”可以看出,作者對海葵的敏捷和威嚴又帶有一定的敬畏之情。
(4)“自從有了‘我們的海’,總算在案頭有了個神游之地,消除了不少寂寞”,“我們的海”指的是作者用空魚缸布置的充滿海邊小動物的小世界。在異國他鄉,作者沒有朋友、熟人,生活寂寞單調,“我們的海”成為作者案頭的樂趣所在,作者可以觀察里面的小動物,從中獲得知識和快樂,緩解了寂寞的情緒。
“不過有時也就更顯得寂寞”,因為“我們的海”只是一個小小的、虛擬的世界,它無法真正替代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和豐富的生活體驗。當作者面對這個小世界時,可能會更加意識到自己在異國他鄉的孤獨和寂寞,周圍環境的單調和無人交流的狀態。這種對比使得寂寞的感覺更加深刻。
這句話既體現了“我們的海”對作者的重要意義,又反映出作者內心深處無法排遣的寂寞,深化了文章的主題,表現了作者在異國他鄉的復雜情感。
答案:
(1)A
(2)C
(3)①對寄生蟹,作者覺得它裝模作樣的樣子很滑稽,充滿童趣,給作者帶來喜悅,同時對它為了生存而“委曲求全”的生活方式既有理解和同情,又有調侃。②對海葵,作者對它的美艷充滿贊美和喜愛,同時對它的敏捷和威嚴又帶有一定的敬畏。
(4)①“我們的海”成為作者案頭的樂趣所在,作者可以觀察里面的小動物,獲得知識和快樂,緩解了寂寞情緒。②“我們的海”只是一個小小的虛擬世界,無法替代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和豐富體驗,面對它時,作者更意識到自己在異國他鄉的孤獨寂寞,這種對比使寂寞感更深刻。③這句話體現了“我們的海”對作者的重要意義,反映出作者內心深處無法排遣的寂寞,深化了文章主題,表現了作者在異國他鄉的復雜情感。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秦)昭王既息民繕兵,復欲伐趙。武安君①曰:“不可。”王曰:“前年國虛民饑,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今寡人息民以養士,蓄積糧食,三軍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說何也?”武安君曰:“長平之事,秦軍大克,趙軍大破。秦人歡喜,趙人畏懼。秦民之死者厚葬,傷者厚養,勞者相饗,飲食鋪饋,以靡其財。趙人之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療,涕泣相哀,勤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今王發軍雖倍其前臣料趙國守備亦以十倍矣。趙自長平已來,君臣憂懼,早朝晏退,以卑辭重幣結親燕、魏、齊、楚,備秦為務。其國內實,其交外成。當今之時,趙未可伐也。”王曰:“寡人既以興師矣。”乃使五大夫王陵將而伐趙。陵戰失利,亡五校②。(節選自《戰國策·卷三十三》,有刪改)材料二:趙為秦所圍,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楚王未肯定從。毛遂曰:“白起,小豎子⑧耳!興師以與楚戰,舉鄢、郢,燒夷陵,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也。”是時,起已數立大功,且勝于長平矣。人告韓信反,漢祖以問諸將,皆曰:“亟發兵坑豎子耳!”帝默然。唯陳平以為兵不如楚精,諸將用兵不能及信。英布反,書聞,上召諸將問計,又曰:“發兵擊之,坑豎子耳!”帝亦默然。以白起、信、布三人為豎子,是天下無復有壯士也。毛遂之言,徒欲激怒楚王,使之知合從之利害,故不得不以起為懦夫。至如高帝諸將,不過周勃、樊噲之儔。韓信因執而歸,棲棲然處長安為列侯,蓋一匹夫也,而噲喜其過己,趨拜送迎,言稱臣,況于據有全楚萬乘之地,事力強弱,安可同日而語?英布固嘗言:“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則豎子之對,可謂勇而無謀,殆與張儀詆蘇秦為反覆之人相似。高帝默然,顧深知其非也。至于陳平,則不然矣。若乃韓信謂魏將柏直為豎子,則誠然。柏直庸庸無所知名,漢王亦稱其口尚乳臭,真一豎子也。阮籍登廣武,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蓋嘆是時無英雄如昔人者。俗士不達,以為籍譏漢祖,雖李太白亦有是言,失之矣。(節選自洪邁《容齋隨筆·卷四》,有刪改)【注】①武安君:指白起,他被封為武安君。②五校:秦國的軍隊建制。③豎子:相當于“小子”,對人的蔑稱,文中含有“平庸無能的小子”的意思。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勤力同A憂B耕田疾作以生□其財回今王發軍雖倍回其前回臣G料趙國守備亦國以十倍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靡,浪費,與《曹劌論戰》“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中的“靡”意思不同。B.“漢祖以問諸將”與賈誼《過秦論》“君臣固守以窺周室”中的“以”用法相同。C.顧,不過,表示轉折,與《項脊軒志》“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中的“顧”意思不同。D.臭,氣味,同“乳臭未干”中的“臭”;后來“臭”詞義縮小,指不好的氣味,如“臭不可當”等。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秦昭王想再次攻打趙國,執意興師,于是任命王陵為將,率領秦軍伐趙,結果王陵作戰失利,損兵折將。B.洪邁認為,在楚王不肯出兵援趙的情勢下,毛遂稱白起為“豎子”是為了激怒楚王,使他明白合縱之利害。C.在如何應對韓信謀反這個問題上,諸將建議立刻發兵、活埋韓信,只有陳平保持清醒的頭腦,提出不同意見。D.韓信才能突出,令英布也有忌憚之心;他同時為人謙恭有禮,做列侯時對樊噲趨奉拜謁、迎來送往,言必稱臣。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早朝晏退,以卑辭重幣結親燕、魏、齊、楚,備秦為務。(4分)(2)俗士不達,以為籍譏漢祖,雖李太白亦有是言,失之矣。(4分)14.稱白起為“豎子”并不符合史實,請根據兩則材料簡要分析。(5分)【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根據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重點考查一詞多義。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解答】(1)“憂”為動詞,“耕田疾作”為并列性動詞短語,兩個動詞之間斷句;“其財”為“生”的賓語,其后斷句;“臣”為主語,其前斷句。故在BDF三處斷句。句子翻譯為:齊心協力共同憂慮國家的危難,努力耕作以增加財富。如今大王調遣的軍隊雖然超過以前一倍,臣下料想趙國守備的軍隊也超過了以前十倍。
故選:BDF。
(2)B.“用法相同”錯誤。漢高祖就這件事詢問各位將領。以:介詞,用、把/君臣牢固防守,以便窺視周朝的政權。以:連詞,表示目的關系,來。
故選:B。
(3)D.“他同時為人謙恭有禮,做列侯時對樊噲趨奉拜謁、迎來送往,言必稱臣”錯誤,根據材料二原文“韓信因執而歸,棲棲然處長安為列侯,蓋一匹夫也,而噲喜其過己,趨拜送迎,言稱臣”可知,應是樊會對韓信趨奉拜謁、迎來送往,言必稱臣。
故選:D。
(4)①幣:財物;結親:結交親善;務:事務、任務,這里指防備秦國的事務。句子翻譯為:(趙國君臣)很早上朝,很晚退朝,用謙卓的言辭、厚重的禮物與燕、魏、齊、楚結成友好同盟,把防備秦國作為最重要的事務。
②達:通達、明白;譏:譏諷、嘲諷;失之:指不正確、有錯誤,這里指觀點、看法不正確。句子翻譯為:世俗之士不明白這一點,認為這是阮籍譏諷漢高祖,雖然李太白也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這話錯了。
(5)根據材料一可知,白起見識卓越,反對秦昭王再次舉兵伐趙。
材料二“興師以與楚戰,舉鄢、郢,燒夷陵”,白起率兵與楚國交戰獲得勝利,攻下鄢、郢,焚燒夷陵。
材料二“是時,起已數立大功,且勝于長平矣”,白起數立大功,且在長平之戰中戰勝趙軍。
答案:
(1)BDF
(2)B
(3)D
(4)①(趙國君臣)很早上朝,很晚退朝,用謙卓的言辭、厚重的禮物與燕、魏、齊、楚結成友好同盟,把防備秦國作為最重要的事務。
②世俗之士不明白這一點,認為這是阮籍譏諷漢高祖,雖然李太白也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這話錯了。
(5)①白起見識卓越,反對秦昭王再次舉兵伐趙。②白起率兵與楚國交戰獲得勝利,攻下鄢、郢,焚燒夷陵。③白起數立大功,且在長平之戰中戰勝趙軍。
參考譯文:
材料一:
(秦)昭王在百姓得到休養生息、武備得到整治之后,又想征伐趙國。武安君說:“不行。”秦昭王說:“前年國庫空虛、百姓受饑,你不考慮百姓之力,請求增加軍隊、糧餉以消滅趙國。如今我使百姓休養生息、訓練士卒,蓄積糧食,三軍將士的俸祿超過以前一倍,而(你)卻說‘不行’,為什么這樣說呢?”武安君說:“長平之戰,秦軍大勝,趙軍大敗。秦國人歡喜,趙國人畏懼。秦國戰死之人得到厚葬,受傷之人得到厚養,作戰勞累之人得到犒勞,供給他們飲食,浪費了許多財物。趙國戰死之人得不到收險,受傷之人得不到治療,全國軍民哭泣哀號,齊心協力共同憂慮國家的危難,努力耕作以增加財富。如今大王調遣的軍隊雖然超過以前一倍,臣下料想趙國守備的軍隊也超過了以前十倍。趙國自長平之戰后,君臣沈慮恐懼,很早上朝,很晚退朝,用謙卑的言辭、厚重的禮物與燕、魏、齊、楚結成友好同盟,把防備秦國作為最重要的事務。趙國國內國力充實,在外外交卓有成效。在這個時候,趙國是不可征伐的。”秦昭王說:“我已經準備發兵了。”于是派五大夫王陵為將征伐趙國。王陵作戰失敗,損失了五校軍隊。
材料二:
趙國被秦國圍困,(趙王)派平原君向楚國求援,楚王不肯簽訂合縱的盟約出兵。毛遂說:“白起,小豎子罷了!發兵與楚作戰,攻下那、那,焚燒夷陵,辱沒大王您的先人,這是百世難解的仇怨。”這時候,白起已多次立下大功,而且在長平之戰中獲勝。有人告發韓信謀反,漢高祖就這件事詢問各位將領,(將領們)都說:“急速發兵活埋這個豎子!”高租默默不語。只有陳平認為漢朝軍隊沒有楚軍精銳,各位將領用兵的才能比不上韓信。英布諜反,文書上傳到漢高祖,漢高祖召見各位將領詢問計策,(將領們)又回答說:“發兵攻打他,活埋這個豎子!”高祖也是默然不語。把白起、韓信、英布這三人看作豎子,這天下就再也沒有壯士了。毛遂的話,只是想激怒楚王,讓他知道合縱的好處,所以不得不把白起當做懦夫。至于像漢高祖的各位將領,都不過是周勃、樊會這一類的人。當初韓信因蕭何追趕而回歸劉邦,在長安做列侯惶惶不安,那時他只是一個普通人,而樊會驚喜他的才能超過自己,趨奉拜謁、迎來送往,說話必稱臣,更何況占據著擁有萬輛戰車的楚國地盤,其實力的強弱,今昔怎么能同日而語?英布本來曾說過:“各位將領中我只擔心準陰侯韓信、梁王彭越,(他們)現在都已經死了,其余的人不值得害怕。”這樣看來,用“豎子”這個稱呼回答問題,可謂有勇無謀,幾乎和張儀詆毀蘇秦為反復無常之人差不多。漢高祖默然不語,只是深知他們是錯誤的。至于陳平,則不像其他將領那樣。如果是韓信稱魏將柏直為豎子,則確實這樣。柏直庸庸碌碌,沒有什么名聲,漢王也稱他口中尚含乳臭,他是真正的一個豎子啊。阮籍登上廣武山,感嘆說:“時代沒有英雄,使豎子成就了功名。”這是感嘆當時沒有出現像古人那樣的英雄。世俗之士不明白這一點,認為這是阮籍識諷漢高祖,雖然李太白也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這話錯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斡①馬,因論伯時②畫天馬(節選)黃庭堅于闐③花聽龍八尺,看云不受絡頭絲。西河聽作蒲萄錦,雙瞳夾鏡耳卓錐。長楸④落日試天步,知有四極無由馳。電行山立氣深穩,可耐珠韉白玉羈?李侯一顧嘆絕足,領略古法生新奇。一日真龍入圖畫,在垌⑤群雄望風雌。曹霸弟子沙苑丞⑥,喜作肥馬人笑之。李侯論幹獨不爾,妙畫骨相遺毛皮。【注】①韓斡:唐代著名畫家。②伯時:宋代著名畫家,詩中的“李侯”即指李伯時。③于闐:古代西域王國,盛產良馬。④長楸:指高大的楸樹,借指大路。⑤垌:郊野。⑥沙苑丞:指韓斡,他是曹霸的弟子,當過沙苑丞。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軾、蘇轍觀看韓斡的畫馬作品創作了題畫詩,作者依照其韻寫了這首詩歌。B.韓斡畫作上的馬,高達八尺,花斑如同蒲萄紋錦,雙眼如明鏡,兩耳像立錐。C.“電行”二句與前面的“看云”句呼應,體現了馬向往自由、不受拘束的特點。D.詩人想象大膽,認為如果能把真龍畫入圖畫中,那么其他良馬就會相形見絀。16.詩歌體現了李伯時的哪些藝術創作主張?請簡要分析。(6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解答】(1)D.“如果能把真龍畫人圖畫中”錯誤,詩歌中的“真龍”比喻畫作中的馬。
故選D。
(2)注重繼承與創新:“領略古法生新奇”表明李伯時在繪畫創作中,一方面領略古代繪畫的技法等古法,另一方面又能在古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產生新奇的藝術效果。
注重神韻,要畫出馬的骨相:“李侯論斡獨不爾,妙畫骨相遺毛皮”,別人笑曹霸弟子畫肥馬只注重外形,而李伯時論韓斡畫馬不這樣,他注重描繪馬的骨相,遺落對毛皮等外在形態的過分追求,體現他追求神似的創作主張,即通過對內在精神氣質的刻畫來表現對象。
答案:
(1)D
(2)①傳承和創新相結合。李伯時從韓斡的畫作中領略到了畫馬技法,同時又“生新奇”,有所創新。②注重神韻,要畫出馬的骨相。李伯時不贊同人們對韓斡畫肥馬的批評,認為畫出骨相神韻才是最好的畫。(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為政以德”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治國理念,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也以“,”兩句表達了這種理念。(2)高適《燕歌行(并序)》中以“,”兩句寫出將士們不顧個人功勛而奮勇殺敵的犧牲精神。(3)“鄉村游”的魅力從何而來?或許是“,”的美景,或許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熱情,或許是“老我無心出市朝,東風林壑自逍遙”的閑適……【答案】(1)思國之安者
必積其德義
(2)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從來豈顧勛
(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
(1)思國之安者
必積其德義(重點字:積)
(2)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從來豈顧勛(重點字:勛)
(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重點字:鷗)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寒冷的冬季,松柏依然傲然屹立,綠意盎然。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松柏不畏逆境、堅強不屈的品格一直為世人①。在驚嘆松柏頑強的生命力時,人們不禁要問:松柏何以如此耐寒?對于大多數植物而言,它們(甲):第一是凍害,水分在低溫結冰時會形成鋒利的冰晶,直接刺穿細胞膜,破壞細胞結構;第二是干旱,水分在結冰過程中逐步喪失流動性,導致水分吸收與運輸受阻甚至完全中斷,引起植物細胞內部持續性缺水;第三是光能,低溫會抑制光合作用的效率,導致植物葉片在冬季捕獲的光能無法被有效利用,這樣植物體內會出現光能相對過剩的狀況,嚴重時會造成葉片損傷。但是,松柏自有應對寒冷的②。首先,松柏的葉片呈針狀或鱗片狀,可以有效減少水分散失。其葉片表面還覆蓋著一層蠟質,這(乙),還能進一步減少水分蒸發。因此,松柏不僅耐寒,而且耐旱。與闊葉樹的葉片相比,松柏的針葉具有相對較低的含水量,而且其內部還富含松脂,可以發揮“防凍劑”的作用。此外,松柏的葉片在冬季會積累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有效清除在寒冷、干旱等逆境條件下植物體內產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凍害侵襲。其次,松柏還能通過改變生物鐘使自身的生理活動與季節變化相適應。科學家發現,松柏從9月中旬便開始準備休眠,而后逐步減少生理活動,直至進入深度休眠期。此時,即便把松柏從室外移至溫暖的室內,它們也會繼續深度休眠,直到1月中旬,才慢慢恢復生理活動,這時已漸漸進入春天。最后,松柏在停止生理活動之后如何防御光損傷是一個更復雜的迷題。入冬后,松柏葉片會變為灰綠色,以減少對光能的吸收。而且,越冬期間的松柏葉片可以通過改變光合器官的微觀結構,減少對光能的捕獲,并通過多種獨特的系統將過剩能量銷耗掉,否則過剩的光能會導致松柏的細胞生理系統受到損傷。總而言之,(丙),是因為它們在生理結構、生長節律、生物化學機制等方面具有極強的適應性。這是大自然③的杰作,也是科學家們研究植物抗逆性、物種適應性和生態保護的重要課題。18.下列填入文中第一段開頭的詩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松柏生高岡,不依貴者門。B.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C.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D.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20.文本倒數第二段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22.科普說明文的語言除了要求嚴謹準確,還要求生動形象,這樣易于讀者接受。請修改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之生動形象。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得改變原意。(4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連貫的能力。結合語境內容分析,注意句子結構上的內在要求。
(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結合語境內容,再結合成語的詞義、范圍、大小、程度、習慣、色彩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修改錯別字的能力。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書寫,根據詞語內容識記漢字書寫。
(4)本題考查學生補寫句子的能力。結合語境,分析句子前后內容上的聯系和結構上的特點。
(5)本題考查學生改寫句子的能力。注意“不要改變原意”,分析改寫要求,注意句式和修辭、字數要求。【解答】(1)根據“寒冷的冬季,松柏依然傲然屹立,綠意盎然”,可知和這個語境相吻合、且與下文銜接緊密的只有C項。
A.“松柏生高岡,不依貴者門”的意思是松樹和柏樹生長在高高的山崗上,它們并不依靠顯貴人家的門戶。不合語境。
B.“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意思是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葉是多么茂密。不合語境。
D.“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意思是擎天而立的一株孤松凌越于眾木之上,陪伴著我面對著遙遠的天涯。不合語境。
故選:C。
(2)①結合“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和“驚嘆”,可知松柏不畏逆境、堅強不屈的品格引發世人贊嘆,可以寫“贊不絕口/贊嘆不已”。
贊不絕口:指不住口地稱贊。
贊嘆不已:連聲贊賞不止。
②結合“首先、其次、最后”可知要填松柏應對寒冷有獨特的方法,可以填“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指獨一無二的方法或途徑。
③結合“它們在生理結構、生長節律、生物化學機制等方面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可知是在強調大自然的特意安排,可以填“無與倫比/精妙絕倫/別出心裁”。
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夠與它相比的同類的東西。
精妙絕倫:意思是精美巧妙到了極點。
別出心裁: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3)故答案為:
“迷題”的“迷”錯,改為“謎題”;
“銷耗”的“銷”錯,改為“消耗”。
(4)甲:結合“第一是凍害,水分在低溫結冰時會形成鋒利的冰晶,直接刺穿細胞膜,破壞細胞結構;第二是干旱,水分在結冰過程中逐步喪失流動性,導致水分吸收與運輸受阻甚至完全中斷,引起植物細胞內部持續性缺水;第三是光能,低溫會抑制光合作用的效率,導致植物葉片在冬季捕獲的光能無法被有效利用,這樣植物體內會出現光能相對過剩的狀況,嚴重時會造成葉片損傷”這個分說部分,可以寫:在冬季要面臨三重考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紙盒包裝設計核心要素與流程
- 外資企業的中級經濟師試題及答案
- 經濟法概論理論基礎試題及答案
- 項目溝通的渠道與方式考核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共關系學行業分析試題及答案
- 水利水電工程學科交叉與融合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組織管理試題及答案
- 關聯知識的市政工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級經濟師提升學習效率的試題及答案
- 農業經濟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方案合同
- DB4417T4-2022地理標志產品 陽江豆豉
- 《建筑施工測量標準》JGJT408-2017
- 2024屆高考作文指導:如何擬寫分論點教學設計
- DL∕T 1819-2018 抽水蓄能電站靜止變頻裝置技術條件
- 商場快閃門店裝修合同模板
- 歷年高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合集
- 第5課時:精讀引領課《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納米科技走進生活》課件
- 單位給個人借款合同范本
- TSG07-2019壓力容器設計程序文件
- CJT511-2017 鑄鐵檢查井蓋
- 臨床經尿道前列腺電切(TURP)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