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下科學第二章對環境的察覺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初中七年級下科學第二章對環境的察覺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初中七年級下科學第二章對環境的察覺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初中七年級下科學第二章對環境的察覺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初中七年級下科學第二章對環境的察覺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七年級下科學第二章對環境的察覺練習題及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痛覺的說法,錯誤的是

)A.痛覺使人痛苦,因而對人有害無益。B.皮膚上分布著許多感受痛覺的神經末梢

C.痛覺可以使人及時發現一些外界對人體的傷害和人體內的異常。D.人體的指甲、頭發上沒有感受痛覺的神經末梢2.右圖分析判斷:“遇到巨大的聲響迅速張口以免被震破的、將鼓膜的振動傳到耳內的、將外界的刺激轉變為神經沖動的、將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的”結構依次是()A.④①⑦⑧ B.④①⑤③ C.⑧⑥⑤④ D.④⑤⑧⑦3.“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心情。”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詩中“花氣襲人”和“鵲聲穿樹”描述了詩人的感覺正確的是()A.聽覺和視覺 B.嗅覺和視覺 C.觸覺和味覺 D.嗅覺和聽覺4.張一山在《朗讀者》中為大家演繹了《追風箏的人》.關于其中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朗讀時,朗讀者的聲帶振動產生聲音B.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約3×108m/sC.觀眾主要依據音調區分主持人和朗讀者的聲音D.朗讀者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頻率很高5.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有以下四種說法:a.薄膜上出現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I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對于這四句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abcd B.acd C.ab D.cd6.鳥鳴清脆如玉,琴聲婉轉悠揚,聲音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發聲的琴弦在振動 B.長而粗的琴弦與短而細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相同 C.悠揚的琴聲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屬于樂音 D.布谷鳥的叫聲讓我們感知季節的更替,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7.在硬紙板上剪出一個三角形的小孔,將它放在陽光下,調整紙板與地面之間的高度,使得地面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光斑.此光斑的形狀可能是()A.圓形 B.梯形 C.正方形 D.長方形8.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20°時,反射角也為20°B.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C.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也增大5°D.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題9.“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潮的千古名句。有詩云“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確切的描繪了潮來潮往的壯觀景象。大潮產生的聲音是由潮水的產生的,大潮聲是通過傳到人耳的。10.置身于油菜花中可以聞到的芳香氣味,時間久了就感覺不到了,這是因為嗅覺的(填“適應性”或“差異性”)。當人感冒時,面對好菜聞不到香味而感覺菜的味道不好,說明了。11.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如圖所示,這個現象叫光的__________。如果將白色光屏換成紅色光屏,我們將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帶。三、實驗探究題12.盛夏來臨,人們又為“怎樣才能曬不黑”而犯愁。資料表明:將皮膚曬黑的罪魁禍首是太陽光中的長波紫外線。“好奇實驗室”為此檢測了若干衣服的防曬效果。檢測方法:先用光纖探頭和計算機測算出陽光中長波紫外線的強度;再把衣服擋在光纖探頭上,測算出透射到光纖探頭上的長波紫外線強度。利用前后兩次測得的長波紫外線的強度計算出長波紫外線的透過率。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序號衣服材質衣服布料層數長波紫外線透過率1天蠶絲112%225%3化纖128%4214%5全棉T恤(白色)17%6全棉T恤(黑色)14%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是通過比較來分析衣服的防曬效果的。(2)比較實驗1、2或3、4得到的結論是。(3)根據測量結果,請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條夏季戶外活動時著裝的建議:。四、解答題13.小明、小華、小強三個同學在家里用實驗探究紙片、塑料薄膜、棉布對電視機遙控器遙控信號的阻擋能力.他們的探究過程分別是:小明在自己家里,將紙片放在遙控器與電視機之間,手指按遙控器控制鍵,如果遙控器能對電視機起控制作用,則增加紙片的數量.如此重復實驗,逐漸增加紙片的層數,直到遙控器不能控制電視機為止,記下紙片的層數.小華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與小明同樣的方法進行實驗,記下塑料薄膜的層數.小強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與小明同樣的方法進行實驗,記下棉布的層數.他們的實驗結果已經記錄在右面的表格中:學生使用材料能完全阻擋遙控信號的最少層數甲紙片14乙塑料薄膜20丙棉布10他們的結論是:棉布能比紙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擋電視機遙控器發出的控制信號.(1)電視機遙控器是通過發射紅外線并利用光的(填“反射”“折射”“色散”或“直線傳播”)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的,人的肉眼(填“能”或“不能”)看見紅外線。(2)三位同學的探究過程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存在的問題是 。14.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閱讀下表回答問題:介質聲速v(m?s﹣1)介質聲速v(m?s﹣1)空氣(0℃)331蒸餾水(25℃)1497空氣(15℃)340鋁(25℃)5000空氣(25℃)346鐵(25℃)5200煤油(25℃)1324銅(25℃)3750(1)指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可能有的規律:(寫出一條即可)。(2)某測量員在空氣溫度是15℃的環境中利用回聲測距離:他站在兩平行峭壁間某一位置鳴槍,經過1.00秒鐘第一次聽到回聲,又經過0.50秒鐘再次聽到回聲,回聲測距是利用了聲波的,已知聲速為340米/秒,則兩峭壁間的距離多少米。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ADDAA6-8AAB二、填空題9.振動、空氣振動 10.適應性嗅覺對味覺有影響11.色散不能三、實驗探究題12.(1)長波紫外線透過率(2)其他條件相同時,防曬效果與衣服的層數(厚度)有關(3)穿全棉長袖體恤;穿顏色較深的衣服;穿較厚的衣服四、解答題13.(1)反射、不能(2)沒有選擇同一臺電視機(同一遙控器)進行實驗;遮擋材料所放位置不一致;遙控器與電視機的距離不一致;遮擋材料的厚度(性度)不一致……只要指出的問題合理,答對一種得1分14.(1)①一般情況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②聲音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③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液體、氣體中的大.(2)反射,人站在兩平行峭壁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