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教科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7賽龍舟
教學要求
1.認識“鑼、涂”等8個生字,會寫“盼、鑼”等13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用詞的準確和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讀課文,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積累、豐富語言。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質疑啟思
1.同學們,我們來學習第7課《賽龍舟》。板書課題。
2.齊讀課文題目,引導質疑: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賽龍舟是指什么?)
3.課文中是講在哪一天舉行的龍舟比賽呢?(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對于我們北方孩子來說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掛葫蘆、
吃雞蛋、小孩子系五彩線、吃棕子。)
而課文所寫賽龍舟,則是我國南方人在端午節這一天最隆重的一項活動。這節課我們就
跟隨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賽龍舟的魅力。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直到把課文讀通、讀順。
2.指名讀課文,相機糾正讀音或讀得不好的地方,師生共同評議。
3.出示生字、生詞或短語卡片,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敲鑼涂滿拋下擊鼓起伏威武距高拳頭
競爭激烈一式的短槳壯闊的場面禁不住勁頭
你記住了哪些字詞?怎么記的?(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鑼、槳、闊、勁”,“車木門力”是形旁,表義,“羅活”等聲
旁,表音。
加一加:“目+分二盼”“二+山二擊"/+犬二伏”
形近字比較:威-武競-竟繳-激
5.再讀課文,想想剛才的那些詞和詞組在文中該怎樣理解,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指
名回答。)
三、指導書寫
盼鑼威武式槳擊奏伏競激闊勁
說說每個字大家寫時要注意什么?
寫好生字四步走:1.說一說。2.看一看。3.寫一寫。4.對一對。
說一說:整體結構上要注意什么。
看一看:關鍵筆畫的寫法。
,,盼鑼伏,,一一左右結構,應寫得左窄右寬。“激”左中右結構。
“槳”一一上下結構,應寫得上窄下寬,“競”上下等寬“奏”上寬下窄。
寫一寫:老師范寫,重點指導“武闊”,學生練寫。
“武”注意書寫的筆順,先寫“二”,再寫“止”,注意“止”的橫變成提,最后一筆是
斜勾,要寫得長一些,與提在同一水平線上。
“闊”先寫“門”,再寫“活”,從外到內。
對一對:再和課本對照一遍,寫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時改正。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3)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
師小結: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神奇的文字,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集
形象、聲音和意思三者于一體的特性,掌握了漢字這一特點去學習,能幫助我們更輕松的認
讀、識寫。
四、整體感知,初步把握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
2.指名分段讀,思考課文主要內容。
3.用先寫------然后寫--------最后寫-------這樣的句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師小結:那就是先寫了比賽前,然后寫了比賽中,最后寫了比賽后的感受。(板書:
前中后)
5.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哪個自然段寫了比賽前,哪個自然段寫了比賽中,哪
個自然段又寫了比賽后。
第一部分(1自然段):比賽前。
第二部分(2、3自然段):比賽中。
笫三部分(4自然段):比賽后。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談詰引入:
1.板書課題:賽龍舟,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七課《賽龍舟》。
2.老師先來檢查一下上節課所學。
出示生詞:
敲鑼涂滿拋下擊鼓起伏威武距離拳頭競爭激烈一式的短槳壯
闊的場面禁不住
開火車讀,領讀。
課文中還有這樣幾句話不容易讀準確,誰愿意挑戰一下自己,讀給大家聽。
一生一句。讀錯了糾正,跟讀。
3.小結預習情況。有了上節課的學習,相信這節課上大家會學的更輕松。
二、品讀課文,重點突破
1.這龍舟比賽真是熱麗呀!我們來看47頁插圖,你看到了什么?(龍舟、船手、觀眾)
理解“人山人海二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這熱鬧的場面的呢?默讀課文,對照插圖想一想,在圖中
相應位置標記出順序。(寫上1、2、3、4、等等)
3.交流:龍舟的樣子、船手、比賽過程、觀眾等四個方面來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
4.這場龍舟比賽吸引了成千上萬人來觀看。如果,你就是那天站在河堤上的一名攝影愛
好者,你會選擇哪一幅畫面拍下來與大家分享呢?為什么?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后自由
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說說你為什么要選擇這個畫面?
5.交流:
預設:
多人還點燃鞭炮拋向江面助威。我也禁不住握緊拳頭大喊大叫,直到龍舟都過去了,還久久
不能平靜下來。”聯系生活理解“吶喊”,生活中你什么時候“吶喊”過?(拔河、運動會上)
帶著吶喊助威時激動的心情我們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6.同學們,龍舟過去了,觀眾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龍舟比賽結束了,人們對當時的熱
鬧場面難以忘懷。相信龍舟比賽在同學們的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賽龍舟這項活
動從古代流傳至今,僅僅是因為它的精彩熱鬧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是的,賽龍舟的民俗除了精彩熱鬧,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精神。
(四)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我們不僅見以了龍舟比賽的激烈,更感受到龍船競賽中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
也學到了場面描寫的方面,作者沒有籠統地寫比賽怎么樣,而是抓住龍舟、船手、比賽及觀
眾這四個點寫出了龍舟競賽的熱鬧場面。課后請大家用這個方法寫一寫去年運動會拔河比賽
的場面。
其實,在我國還有許多民族節日,希望同學們課后通過上網查找和詢問家長,了解我國
其他民族節日的來歷及風俗習慣,下節課我們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龍舟威武]
7.賽龍舟船手整齊團結積極向上
比賽激烈力爭上游
興奮」
觀眾
教學反思:
《賽龍舟》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南方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它圍繞著比賽前、
比賽中、比賽后的順序來寫向我們描寫了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對r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
《賽龍舟》一文的內容并不很難,但要透過語言文字體會并感受離他們生活很遠的活動并非
易事。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本堂課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落實了“讀”的語言實
踐過程,設計了多種讀的方法,有自由讀、指名讀、引讀、齊讀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
中悟情,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初讀課文時我設計了兩個步驟,首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提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
文讀流利的要求,掃清字詞障礙。然后指名分段讀文,其它同學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課
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在學生反饋時,引導學生弄懂課文就是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并用“比賽前一一比賽中一一比賽后”這樣的句式概括課文的描寫順序。這樣的教學不僅發
揮了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以讀為本,培養朗讀能力O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訓練。因此,整個課堂教學中,我注意營
造以讀為本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
苜先,圍繞課后習題“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讓學生小組內
合作讀,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是從龍舟的樣子、船手、比賽情況、圍觀者四個方面進行場面
描寫的,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也為學寫場面描寫奠定基礎。
然后直入課文的重點,品詞析句,尋找恰當的訓練點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如:在理解
龍舟樣子的句子時,我首先指名學生讀文,讓學生說一說龍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
說出龍舟是精美的,威武的。然后再讓學生結合書中的插圖練讀,把龍舟的精美和威武展現
出來?再指名讀,此時我發現學生的朗讀還是有些不到位,這時我適時的進行了朗讀指導,
讓學生抓住重點詞來讀出龍舟的威武,最后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激發學生“我們是龍的傳人,
也應有這樣的氣勢,昂起頭,我們一起讀。”這樣一下就把學生帶入了文本,仿佛一艘威武
的龍舟就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學生自然而然的就讀出了感情。在學習體會比賽激烈的場面
時,先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的意思如:“忽而……忽而”,還有“咬”在此處的意思,學生換
詞練習,進而體會比賽的激烈。最后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讀出比賽的激烈。在理解的基礎
上我讓學生充分的讀,指名讀,比賽讀,最后創設現場情境讀,很快就把學生帶進了比賽中
來,真正的感受到了比賽的激烈。通過這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讀,讀出了層次,也是在這一次
次的訓練中,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熏陶。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教學時,我以“我
能讀得很威武”“我能讀得很激烈”等方式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以“讀得
太棒了,夠威武”等評價語來評價學生的朗讀,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民主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有好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對學生全面關注不夠。對課堂上
學生發言的生成點捕捉得不夠及時,錯失了一些深挖教材的好時機,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努
力。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用“J”標出。
1.人們焦(jdojiao)急地等待著龍舟的到來。
2.明明飛快地沖(chongcong)上前去,緊(jinjing)緊抓住車把。
二、選字填空。
外處
1.小弟弟看了看窗子()面說:“今天太冷,我不出去了。”
2.哥哥現在的住()是一個花園式公寓。
三、照樣子,寫一寫。
例:龍舟過來了,它們就像一條條出海的蛟龍!
落葉在空中飛舞著,它們就像。
就像0
四、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河堤上(),十分(),大家都在()地盼著()。
參考答案
一、jiao2.chongjin
二、1.外2.處
三、1.一只只黃蝴蝶2.小弟弟小猴子一樣頑皮
四、人山人海熱鬧焦急龍舟的到來
8爆竹聲聲
教學要求
1.認識“爆、逢”等8個生字,會寫“爆、佳”等16個字,理解重點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爆竹的名字來歷,以及它材料、作用的變遷等知識。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感受祖國民俗傳說的趣味性;通過復述課文,鍛煉學生的
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了解關于爆竹的傳說;鍛煉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激趣導入:
1.猜謎:有個小孩脾氣暴,發起火來不得了。啜噬一聲蹦上天,身上衣服全撕掉。一打
一節日用品。(鞭炮或爆竹)課件出現燃放爆竹和鬧新春的音樂。師:燃放爆竹是我國人民
喜愛的一種傳統的慶祝節日的方式,在爆竹聲中會讓人感到濃濃的節日氣氛,這節課我們就
一同走進第8課《爆竹聲聲》去了解爆竹的歷史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3.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寫了爆竹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名字的由來、爆竹的傳說、演變與發展)找出相應自然段。
4.出示生字、生詞或短語卡片,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爆竹佳節燃放竹筒膨脹渾身砍竹子煮飯添加風俗延續麥稈
???????????
你記住了哪些字詞?怎么記的?(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爆燃筒膨脹飯添二
形近字比較:桂-掛輝-渾吹-砍欲-俗廷-延青-麥
5.再讀課文,想想剛才的那些詞和詞組在文中該怎樣理解,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指
名回答。)
震耳欲香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街頭巷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五花八門/'、大街小巷
三、指導書寫
爆佳燃欲筒膨張渾碰砍飯添俗延續麥
1.說說每個字大家寫時要注意什么?整體結構上要注意什么。
2.看一看:關鍵筆畫為寫法。
“爆佳燃膨脹浮碰砍飯添俗續”一一左右結構,應寫得左窄右寬。“欲”左
寬右窄。
“筒麥”一一上下結構,應寫得上窄下寬。
“延”半包圍結構。
3.寫一寫:老師范寫:重點指導“爆添延”,學生練寫。
“爆”注意左邊的“火”書寫筆順:點小撇撇捺,右邊的下面不要寫成“水工
“添”右邊的下面不要少些一點。
“延”半包圍結構,注意書寫順序:撇豎橫橫折橫折折撇捺。
4.對一對:再和課本對照一遍,寫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時改正。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3)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
四、整體感知,初步把握
1.自由讀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3.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寫了爆竹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名字的由來、爆竹的傳說、演變與發展)找出相應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談詰引入:
1.板書課題:爆竹聲聲。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八課《爆竹聲聲》。
2.老師先來檢查一下上節課所學。
出示生詞:
爆竹佳節燃放竹筒膨脹渾身砍竹子煮飯添加風俗延續麥稈
開火車讀,領讀。
3.有了上節課的學習,相信這節課上大家會學的更經松。
二、品讀課文,重點突破
(-)學習課文第3、4、5自然段
1.為什么新春時候家家燃放爆竹呢?文中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傳說。
2.自由讀第4、5自然段,再次了解是怎樣的傳說?
3.指名讀傳說。其他生思考:傳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4.理清傳說脈絡,幫助復:述:用簡單的詞概括傳說的主要內容。怪物偷東西,讓人得
怪病一一意外發現、竹子趕怪物一一燒竹子嚇怪物、求安寧(課件出示)
5.根據主要內容,同桌練習講述。
6.指名復述春節燃放爆竹的傳說。生評議。
師:復述課文是語文學習的一種基本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鍛煉我們的
口語表達能力。
7.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為什么過年要燃放爆竹?課件出示這句話:
(從此,每逢過年,人們就要燒竹子來嚇跑怪物,以求得新年的安寧.)
師:世上真的有怪物嗎?這只不過是當時人們的一種迷信的做法,現在人們燃放爆竹主
要是為了烘托喜慶的氣氛,除了過年,還有哪些時候也放爆竹?……
師:再看“每逢”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讀這句話,(前半句與后半句表示兩種情況關
系緊密,有規律性。)能用“每逢什么時候,誰……?”說一句話嗎?
8.說說你見過什么樣的爆竹?爆竹似乎與竹子沒有關系,可為什么又叫爆竹呢?
讓我們找找相關句子讀一讀。指名讀讀第1、2自然段。原來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用竹子做的,
這可真是名副其實呀。
板書:名字的由來
(-)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師:在第1、2自然段中有沒有不明白的詞?街頭巷尾什么意思?用它說一句話?
2.試著完成填空:爆竹的名字是這樣來的:最早的爆竹是用(竹子)做的,先把竹子
(鋸成竹筒),再把竹筒(扔進火盆里),然后竹筒(受熱),竹筒內空氣(膨脹),最后竹筒
(爆裂)。
3.你們喜歡這樣的爆竹嗎?為什么呢?
(竹子做的爆竹燃放不方便、浪費資源……)
師: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聰明的人們想出了好辦法代替了竹子,使爆竹制造得到了進一
步的演變和發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學習課文6、7自然段
1.指名讀第6、7自然段,是什么代替了竹子?(火藥)
2.用火藥制造的爆竹都有哪些種類?
(有響一下的,有響兩下的,有大如竹筒的,有小如麥稈的……)
3.你還知道什么樣的爆竹?
板書:爆竹的傳說
出示:鋼鞭一一用牛皮紙密裹火藥,爆響時聲音清脆響亮如鋼鐵。鋼鞭一響為一頭,“新
王鞭”可多至萬頭。在一桂鞭中定點加入特殊爆竹則稱“節鞭”,通常是十響夾帶一個麻雷
子。燃放時即可出現響聲節奏。
南方城鎮流行用彩紙裹藥的“花鞭”,燃放時被火藥崩碎的彩紙紛紛飄落,十分好看
如用粉紅色紙裹藥即名“遍地桃花”,用淡黃色紙則稱“落英繽紛”,用金黃色則名“灑金鞭”。
三、拓展延伸,加強教育。
板書:演變與發展
1.隨著科技的進步,爆竹的姊妹一一煙花誕生了,〔課件燃放煙花)煙花的出現更為節
日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但與此同時也易發生火災,而且爆竹煙花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
量有害氣體,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隱患,也不利于環保。讓我們一起來看兩個燃放爆竹受
傷的真實案例(課件)。因此,目前有些城市出臺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節日中“爆竹聲
聲”變成了“爆竹無聲二在未禁止燃放爆竹的地區,要求燃放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應選
擇空曠場地,避開人群和易燃物品。
2.同學們,如果節日里沒有了爆竹,會給人什么感覺?
3.結合實際生活,想像未來的爆竹是什么樣子的。
怎樣才能既有喜慶氣氛,又不會有危險呢?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想設計什么樣的爆竹?
4.總結:如果未來的爆竹真的能像你們說的那樣,那么我們的節口將會更熱鬧!更安
全!就讓我們永遠把“安全第一”記在心間,讓快樂與幸福永遠伴隨我們,讓中華民族的“爆
竹聲聲”永遠響徹華夏大地吧!
板書設計
8爆竹聲聲
名字的由來爆竹的傳說演變與發展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次重點是了解爆竹名字的由來,在這里安排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
交給學生自己,讓學生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課堂.而且也為以后的獨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重學生口語表達,復述課文重點片段。最后,在本課的拓展部分,先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
想像未來的爆竹是什么樣子的。將長文短讀。本節課教學環節緊湊,能夠在教學課文內容
的基礎上,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整節課的教學開始于爆竹聲中,結束于禮花聲中,四十分
鐘的教學讓學生一直沉浸在愉悅、輕松、民主與平等的氛圍之中。
本節課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例如I:有時教學語言還欠簡練,評價語言還不夠及時;對于
學生的訓練,還應多給學困生創造一些條件,讓他們得到鍛煉,盡量關注全體。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看拼音寫字組詞語。
jiG()節()法()鄉
tdng竹()水()()一
yan()續()厲()石
sheng學()()音()起
二、形近字組詞語。
末()砍()爆()者()
未()吹()瀑()煮()
三、照樣子寫詞語。
瑟瑟發抖()()()()
五花八門()()()()
四、選詞填空。
延續持續
1.春節放爆竹的風俗一直()到現在。
2.兩國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已經()了1000多年。
五、照樣子,寫句子。
例:小明把家庭作業寫完了。
家庭作業被小明寫完了,
1.人們把竹筒扔進火盆里。
2.樹葉把陽光擋住了。
3.奶奶把水灑在地上。
參考答案
一、佳節加法家鄉
竹筒水桶統一
延續嚴厲巖石
學生聲音升起
二、末(末尾)砍(砍樹)爆(爆竹)者(作者)
未(未來)吹(吹風)瀑(瀑布)煮(煮飯)
三、瑟瑟發抖(依依不舍)(洋洋得意)(翩翩起舞)(炯炯有神)
五花八門(五湖四綠)(五光十色)(三言兩語)(九牛二虎)
四、1.延續2.持續
五、1.竹筒被人們扔到花盆里。2.陽光被樹葉擋住了。3.水被奶奶灑在地上。
*古詩二首
教學要求
1.認識”屠、符、溢”3個生字。
2.閱讀古詩,了解詩意,體會古人是如何過這兩種節日的。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重點難點
1.反復誦讀中領會詩中的意思。
2.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激發學生的讀詩樂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一組(各種傳統節日的圖片)
老師跟大家做個游戲,看圖猜節R,你知道是哪個節m站起來直接搶答,看看誰最機靈!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人是如何過春節和中秋兩大節日的。
3.我們先來看看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古時候人們管春節叫《元日》,今天老師帶領大
家玩一回穿越,到古代去過節!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和我書空(板書元日),生書空齊讀《元
日》。
二、初讀古詩,讀出節奏
1.回憶學法:我們過去學習古詩,有什么基本的方法嗎?
生答(篩選要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奏、理解意思、展開想象想畫面等等)
(課件出示學古詩的方法)
大家看這是老師總結的學詩的方法,請一名同學讀。
初讀詩文: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詩,讀出節奏。
再讀詩文:借助注釋、插圖和字典,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品讀詩文: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美感。
背誦詩文:根據詩情,背誦全詩。
2.我們把這種方法簡稱“三讀一背”,下面請你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感覺初讀《元口》,讀
二遍,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劭注釋或字典。
3.誰想試試讀給大家聽聽?(生讀,隨機評價指導學生從節奏、聲音、感情方面進行評
價)找出讀詩的節奏和韻律。(流暢清晰)
(預設:抓住評價點再讓他讀一次)
師范讀聽老師讀一讀,找出老師讀的特點。
同學們齊讀試一試。i學生齊讀,找出抑揚頓挫的感覺。)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詩文,請同桌互讀,并解決文前提示的問題。(同桌互讀)
誰來說說,王安石的這首古詩中介紹的春節,都有哪些習俗?
(生回答,師板書:放爆竹飲屠蘇迎紅日換新符)
2.讀了古詩你感受到古人過新年時怎樣的氣氛?(板書:熱鬧、喜慶)
老師也想感受這種熱利,這種喜慶。你們要一起加入嗎?
①小組賽讀,看看哪一組的感情最飽滿。(賽讀)
②男女對讀,看誰的讀的最美。
③還有小朋友把這首詩當做歌,唱出來了,想不想聽一聽?(出示課件并配元日歌曲)
同學們隨著音樂唱一唱,閉上眼睛邊唱邊回想過年的畫面。
3.誰已經會背這首詩了?(1名)還有誰會背?有信心會背全詩的請起立!不太會的
可以坐著看書。
四、學習《陽關曲.中秋月》
師:如果說王安石的《元日》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喜慶熱鬧開心的春節,那么我們走進
蘇軾的《陽關曲中秋月》中看看古人是怎么過這個傳統節口的。(板書:陽關曲.中秋月)
1.剛剛我們學習《元日》用了什么方法?(生答三讀一背,出示課件三讀一背)
2.接下來請大家按照這種方法自由學詩。(給足時間)
3.就到這里,大家自由學詩,有什么發現?
(預設:七言,寫中秋節,)
4.你從哪里發現這首詩是描寫過中秋節的?(生答,板書:中秋月,玉盤等等)
5.再讀一遍這首詩,結合詩文插圖,小組內討論一下,在古代,人們是怎么過中秋節的。
就討論到這里,誰來說說。(圍坐在一起賞月,看戲,家人們團聚在一起)
我們可以概括為人團圓月圓圓(板書人月圓)
6.好詩不厭百回讀,怎么讀呢?現在我們穿越到900多年前,你就是大詩人蘇軾,那個
中秋夜,你與弟弟久別重逢,過完節之后明天就要分別了,此刻你要吟詩一首,誰來讀一讀?
(評讀:真的穿越回900多年以前了,覺得讀的不錯的同學,給點掌聲吧!)
全班齊讀
五、拓展延伸
1.描寫傳統節日的詩有很多,讒能背出一首給大家聽聽嗎?(出示課件拓展詩句)
我們一起讀一讀《清明》注意節奏,還有這首本單元日積月累中出現的,描寫元宵節
的《上元夜》齊讀一下。
2.課后大家可以再查找一些描寫傳統節日的詩句,利用三讀一背的方法學一學,同學之
間交流交流,好嗎?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元日(放爆竹飲屠蘇迎紅日換新符):熱鬧喜慶
陽關曲?中秋月(中秋月,玉盤):人月圓
教學反思:
1.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教學。春節、中秋,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
這兩個節FL總是會浮現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因此在學習“爆竹聲中一歲除”這句
古詩時,我提問:你們放過鞭炮嗎?誰來說說你們當時放鞭炮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呀?學生們
暢所欲言,說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邊,哥哥姐姐們小心翼翼地去點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時
候火光沖天,大家又笑又跳,開心極了……這些生活的場景通過占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
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實際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容又反
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相得益彰。
2.結合拓展內容進行教學。當古詩學完之后,我們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幾首描寫歡度元
宵節及清明的情景的古詩,這樣的詩句又擴大了學生們的理解視野,加深了他們的理解,對
元FI這首詩歌理解更深了,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歲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瞳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銀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背一背,填一填
1.在嘛嘛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1日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美
酒。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詩句是:,。這
首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寫的《》,描寫了他在這一天看到的
有趣的風俗,如:、和。
2.《陽關曲.中秋月》是____代詩人寫的詩作,描寫的是________時候的
景象。
參考答案:
一、元日:春節,正月初一
一歲除:又過去了一年
瞳曜:形容太陽初開明亮的樣子。
溢:充滿而流出來。
銀漢:銀河、天河。
玉盤:比喻潔白而晶瑩的明月。
二、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春節放爆竹飲屠蘇換新
符
2.宋代蘇軾中秋節
*賽馬三月
教學要求
1.認識“癢、棗”等9個生字,理解詞語。
2.了解白族最盛大的節口“三月街”,讓學生通過走少數民族的了解,產生對祖國的熱
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按發展順序描寫活動場面的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欣賞課件:各民族歡度自己節日的畫面,學生欣貨課件并說出自己知道的少數民族名
稱或相應節日名稱。
2.講述:(畫面定格在白族“三月街”上)白族是眾多少數民族中的一員,這是他們的
傳統節日“三月街”,今天我們就走進白族的“三月街”看一看。
3.板書課題:賽馬三月街,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讀譙字音,讀順句子。
2.師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3.通過回家后的預習,你學會了本課的哪些詞語?
三、整體感知,初步把握
(1)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開火車”讀課文,糾正錯誤讀音并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你讀懂了什么,還
有哪里不明白?
(2)集體交流,理清層次。(課文是按賽馬前、賽馬中、賽馬后的順序寫的。)
四、品讀課文,重點感悟
1.師:讀了課文,你關于三月街或者白族人民知道了什么?
(1)師相機點撥以及相機進行朗讀訓練。學生可能回答的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A.三月街熱鬧(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描寫)
B.三月街是白族同胞的“民族節”
C.三月街的地點或白族人生活的地點
D.白族人喜歡騎馬且馬術精泄(第二自然段中阿媽和阿爸的對話以及第七自然段的描寫)
E.白族人民很開朗、幽默、豁達(比賽中賽馬場上其他選手的表現和公布比賽結果時大
家捧腹大笑的場面)
指導朗讀:在匯報到“三月街開市很熱鬧”時指導朗讀,讀出節日的歡樂氣氛。如果學
生讀得不是很好老師范讀,再知名讀,學生評價或自評。最后全班齊讀。
(2)匯報“賽馬場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讀了這段再結合插圖,從這里可以看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騎術精湛、機靈
勇敢的孩子)
(3)課文題目是《賽馬三月街》寫的是我在三月街中賽馬的事,可是課文是直接就寫
我在賽馬場上怎樣賽馬嗎?
(不是)先寫什么?又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先寫賽馬前央求阿爸答應我賽馬以及賽
馬前的準備,又寫了賽馬時的情景,最后寫賽馬的結果和賽馬后我的心情)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將賽馬這個活動寫清楚的?(事情發展的順序)我們在寫敘事的作文
時也要按照這樣的順序去寫。
三、拓展閱讀
師;三月街的氣氛如此喜慶熱鬧,可你知道三月街的來歷嗎?(出示課外閱讀《三月街
的來歷》)
自學要求:
1.輕聲讀,了解三月街的來歷。
2.組內互相講一講,推選出講的最好的,講給全班聽。
3.全班交流三月街的兩個來歷的傳說。
板書設計
賽馬三月街
賽馬前賽馬時賽馬后
事情發展順序
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強調要把課堂交給孩子們,要讓學生成為主體,老師成為主導,要注重合作
交流學習。我們就應該多多鍛煉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多多給他們上臺表演的機會,多給他
們單獨朗讀的機會,帶讀的機會,交流感受的機會。讓他們覺得學習不再是那么難的一件事,
從而更加有信心,好好投入到學習中去。
課堂作業新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賺()拌()捂()鞭()鑼()
謙()伴()語()便()蘿()
2.根據意思寫詞語。
(1)出乎意料地突然發生或到來。()
(2)以前從來沒有過。()
(3)心里急切的想試一試。()
(4)全身的本事,所有的本領。()
3.用下面的詞語造句。
(1)有的...有的....有的....
(2)忽而...忽而....忽而
參考答案:
1.賺(賺錢)拌(拌嘴)捂(捂住)鞭(鞭子)鑼(敲鑼)
謙(謙虛)伴(伙伴)語(語言)便(方便)蘿(蘿卜)
2.(1)突如其來(2)前所未有(3)躍躍欲試(4)渾身功夫
3.(1)公園里面人真是不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打太極拳。
(2)正在天空演習的飛機忽而上升,忽而下降,忽而盤旋,忽而俯沖。
能說會寫四
教學要求
1.通過寫自己過節的經歷,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熱愛生活,。
2.能夠有序地介紹節口的場面,并能寫出自口的心情。
3.初步掌握點、面結合,交替描寫的場面描寫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有序地介紹場面,表達真情實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過節》
一、激情導入,引出話題
本單元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民族的傳統節日。那么,想一想你都參加過哪些節FI活動?
今天我們就選擇你記憶最深的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場景,有序地把它寫出來。(板書課題)
二、閱讀教材,明確要求
1.寫過節的場面。
(1)要求按一定的順序介紹節日場面。
(2)指導學生學習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
如,《賽龍舟》一文的第2自然段,抓住過節場面幾個最突出的“點”來描寫;《賽馬三
月街》中的第5、7自然段,有對“面”的描寫,也有對“點”的描寫。
2.寫自己的心情,表達出真情實感。
3.你知道你所準備介紹的節日來歷嗎?(指名介紹)
4.題目自擬。可根據習作內容進行個性化擬題,如,“春節,我好開心”“你好,中秋節”
等。
三、互相練說,共同評議
1.說說自己擬的題目,確定主題。
2.指名概括說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師生評議。目的是引導學生按照一定
的順序寫。
3.同桌討論哪一情景作為“點”具體寫,哪一場面作為“面”簡要、概括寫。
四、指導行文,完成習作
1.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3.朗讀習作,交流評議。
4.自改作文,認真譽寫。
板書設計:
「節日的場面
過節-節日的來歷
一表達感情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是本單元主題的一個延續,旨在讓學生敞開心扉,介紹自己所熟悉的一個民族
節日活動的場面。
本次習作的要求:1.想熟悉的民族節日活動,如,中秋節、春節、端午節、元宵節等。
2.寫過節時的場面。3.寫自己的心情,要表達真情實感。4.能寫出節日的來歷更好。5.題
目自擬。
《節日大家談》
教學要求
1.學生在自主分組的基礎上合作、探究,了解生活中的中華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
魅力。
2.匯報交流中,學會整理搜集到的信息,學會有條理,有感情地向他人介紹“傳統佳!V”,
細說“春節”、“端午”的風俗習慣,感受傳統佳節的豐富多彩。
3.能主動參與交際活動,樂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才能,并善r與別人交流,在交互
的過程中學會溝通,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4.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搜集有關“傳統佳節”的資料,并學會整理,有條理、清楚地向他人介紹,說出自己的
快樂,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鑄就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今天,
我們就一起走進我們的生活,聊聊我們的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2.板書課題,讀題。i板書:《節日大家談》)
二、暢談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1.師:小朋友們,通過課前資料的搜集,你們都了解到哪此傳統文化?
2.學生自由發言。
3.課件欣賞
配樂述說:中華傳統文化就像一首氣勢磅礴的樂曲,光芒四射,有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
豐富多彩的占詩詞,雄偉獨特的建筑,像秀麗蜿蜒的江南長城,占色占香的臨海紫陽街;還
有瑰麗的民間工藝,瞧,那精美的剪紙,傳神的陶瓷,精致的刺繡,紅火的中國結;還有古
老的民族藝術,有優美婀娜的孔雀舞,精彩紛呈的戲劇,栩栩如生的國畫,揮灑自如的書法,
中華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很多!
4.暢談感受
三、走近佳節
1.師:是啊!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很多,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哪!這節課,
我們就先來聊聊傳統佳節!課前,老師讓小朋友去了解傳統佳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節日,
組建學習小組,都準備好了嗎?
2.各組匯報佳節。
3.請小朋友結合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在組里匯報整理,待會兒看看哪些組是“優秀學習小
組”。那我們先來看看評選“優秀學習小組”的條件是什么呢?(出示要求)
(1)在小組交流過程中,組長有序組織,每個組員積極參與。
(2)搜集資料豐富,表達清楚生動。
(3)記錄員認真記錄,推選出匯報員。
4.小組交流
5.班內交流
(-)春節組
(1)誰先來?(真勇敢!)別急,小朋友,在他說之前,你們有什么建議嗎?(說得清
楚、響亮,請問你能做到嗎?)對你們自己有什么要求嗎?(聽得認真、仔細,可以提問;
同組或其他組的小朋友可以補充。)
(2)交流匯報(可出示春聯,讀春聯,了解春聯,貼春聯;述說關于過年的美麗神話
傳說,出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
桃換舊符。)
(3)點評,補充。
(4)拓展語言訓練:
絢麗多彩的煙花給我們的春節增添了喜慶,瞧!(播放課件)那煙花美嗎?春節快樂嗎?
那就請小朋友們說出你心中的那份快樂吧!
句式訓練:只聽見“砰砰”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
有的(),有的(),真是()!
(5)小結:每到新年,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
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口的喜悅。有這么一首歌就傳遞著春節的快樂與幸福!齊唱《過新
年》,唱出快樂來吧!(板書:春節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
(二)端午組
(1)匯報交流。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著莒蒲、艾草,在家里的每個角落還會灑些雄黃酒,
聽說是用來驅災避邪的。最高興的是吃粽子了!(出示實物:粽子)生介紹粽子
(2)點評,補充:
吃著粽子,我們還會想起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一一屈原,講述端午節的由來。
賽龍舟。端午那天,河道鑼鼓喧天,數條或數十條龍舟展旗競先。岸上觀客吶喊助威,
場面十分壯觀。(板書: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賽龍舟)
縫香袋。
4.略說其他的傳統節日
5.評選“優秀學習小組”
6.小結:《傳統佳節歌》
四、總結
剛才聊的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佳節,它只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滄海一
粟!小朋友們,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它不是短短的幾十分鐘就能研究透
徹的,它甚至需要我們用今后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去領悟。那就讓我們在傳統文化這座巨大
寶庫里繼續探索、遨游,把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止它源遠流長!
五、展示臺:
我要繼續搜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編寫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節日大家談
春節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
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賽龍舟
語文七色光四
教學目標
1.字詞句訓練,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運用。
2.記一記,積累關于節F1的古詩,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發展語言。
3.讀懂關于春聯的介紹,積累關于春節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背誦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來學習“語文七色光四二里面的知識可豐富了,相信同
學們一定能學到很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腹膜透析護理業務查房
- 家居定制購銷及安裝服務合同
- 數據中心運維管理合同
- 電機學題庫(附參考答案)
- 運動生理學習題與參考答案
- 住宅租賃轉租合同模板
- 電商廣告投放合作合同
- 核桃產業合作開發合同書標準范本
- 股東退出合同范本
- 紅酒銷售合同樣本
- DB64∕1539-2020 復合保溫板結構一體化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 DB4401∕T 5-2018 房屋面積測算規范
- DIN1783厚度在0.35mm以上冷軋的鋁及鋁塑性合金帶材和板材、尺寸
- 腳手架或模板支架立桿底地基承載力計算
- GB∕T 40741-2021 焊后熱處理質量要求
- Model5000功率計(介紹及操作)
- 超導材料應用舉例PPT課件
- 現場總線技術03 PROFIBUS總線
- 2020年超星爾雅重說中國近代史通識課期末考試答案
- 輪胎式裝載機檢測報告(共5頁)
-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完整資料).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