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鴉片戰爭到《辛丑條約》的簽訂這一歷史階段,一方面,中國的主權不斷遭
到蠶食和破壞,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逐漸加深;另一方
面,為救亡圖存,地主階級、資產階級、農民階級進行了不懈的抗爭和探索,中國
在屈辱中逐漸向近代化邁進。1.政治上: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
爭等,中國的主權不斷遭到破壞,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會。在民族危機日漸嚴重的情況下,農民階級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
運動,地主階級發起了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發起了戊戌維新運動。社會各階級為挽
救危局所做的努力都存在明顯的局限性。農民階級建立的“地上天國”、清政府推
行的洋務新政、資產階級的改良道路,都未能改變國家落后挨打的局面。2.經濟上: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加劇,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漸解
體,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伴隨著列強在華設廠和洋務運動的開展,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甲午中日戰爭后其得到初步發展。3.思想文化上: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逐漸驚醒,開始
重新審視自身和外面的世界,如林則徐、魏源的“開眼看世界”、洋務派的
“中體西用”思想、維新思想等,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學習逐漸成為中國近代思
想的時代潮流。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2講兩次鴉片戰爭與列強侵略的加劇Contents教材幫讀透教材融會貫通史料幫突破重難提升素養高考幫研透高考明確方向練習幫練透好題精準分層目錄點擊此處添加小標題壹點擊此處添加小標題貳
課程標準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解讀認識列強侵華對中
國社會的影響。兩次鴉片
戰爭2023北京T6;2023遼寧T6;2022全國甲T28;2022北京T61.運用唯物史觀認識兩次
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
立足時空觀念,梳理兩次
鴉片戰爭的歷程及結果。甲午中日
戰爭2022重慶T7;2022.6浙江T8;2020江蘇T7課程標準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解讀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
社會的影響。瓜分中國的狂潮2022北京T72.立足時空觀念,梳理中
國邊疆地區危機與甲午中
日戰爭過程;運用唯物史
觀分析甲午中日戰爭的影
響;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
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
精神和愛國熱情。八國聯軍侵華與
民族危機的加深2023湖南T7命題分析預測1.分析:高考注重考查列強侵略對中國的影響,強調對現象的
深層次解讀。2.預測:第二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中的外交斗爭等可能成為
新的命題點。
知識點一
兩次鴉片戰爭1.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小農經濟2.兩次鴉片戰爭(1)概況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打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借口虎門銷煙。要求修約,被清政府拒絕。時間1840年至1842年1856年至1860年雙方清政府與英國。清政府與英、法,美、俄表面調停,實際支持英、法。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結
果①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
被迫割讓[2]
、賠款2100萬
銀元、接受協定關稅以及開放五口通
商等)。①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美、俄簽
訂《[5]
》、1860年清政
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英、
法獲取了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
以及內河航行權等權益;[6]
?
合法化)。香港島天津條約鴉片貿
易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結
果②1843年中英簽訂《虎門條約》、
1844年中美簽訂《[3]
?
》、中法簽訂《黃埔條約》(英、
美、法三國從中國獲得了協定關稅、
[4]
?、片面最惠國待遇
以及通商口岸傳教權等)。②中俄簽訂《北京條約》,俄國還迫
使清政府承認《[7]
?》
(搶占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
余萬平方千米的中國土地,還把俄方
提出的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為此后
大規模侵占中國領土制造根據)。望廈條
約領事裁判權璦琿條約
片面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一般指締約國雙方在通商、航海、關稅、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
給予的不低于現在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國
待遇是以平等互利的原則為基礎的。但鴉片戰爭后,清朝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
片面規定締約的外國可享受最惠國待遇,中國則無對等權利,因此稱“片面最惠國
待遇”。(2)影響①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犯,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
淪為[8]
?社會。②促使地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半殖民地半封建人物活動影響林則徐開辦譯館,羅致譯員,收集有關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和國際知
識,匯譯成《[9]
》等書稿,供對外交涉時參考。初步提
出了向
西方學
習以求
自強的
主張。魏源編成《海國圖志》一書,這是近代中國最早介紹外國歷史地理的
書籍之一,
書中提出了“[10]
”的思想。徐繼畬撰成《瀛寰志略》一書,尤重對歐美各國的考察和介紹,是中國
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四洲志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半殖民地與半封建的內涵知識點二
列強侵略的加劇1.邊疆危機背景表現應對西
北邊
疆危
機1864年,新疆地區少
數民族上層分子反對
清政府,形成內亂局
面。浩罕國軍事首領阿古柏占
領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區;
俄國出兵占領伊犁地區。1878年2月左宗棠收復新疆
南北兩路,后清政府收回
伊犁大部分地區;1884年
新疆建省。背景表現應對西南、東南邊
疆危機1883年8月,法國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頭對準了中國。1884年8月,法軍偷襲馬
尾軍港,炮毀福州造船
廠;同年,法軍進攻臺
灣。1885年3月,馮子材率領清
軍取得[11]
?
,6月,中法簽訂《越
南條款》,承認法國占領
越南;1885年臺灣建省。鎮南關大
捷
中法戰爭“中國勝而不勝,法國敗而不敗”中法戰爭中國是戰勝者,但是基本上接受了法國的侵略要求,而法國作為戰爭
的失敗者,卻基本實現了發動這次侵略戰爭的主要目的,不僅奪取了整個越南,而
且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2.甲午中日戰爭(1)原因①既定政策:日本蓄謀占領中國的臺灣和藩屬國朝鮮、琉球,然后進攻中國大陸。②根本原因: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壯大了國力,急需發展資本主義。③導火線:朝鮮發生農民起義,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出兵。(2)過程:1894年8月,戰爭爆發。1894年9月,清軍在平壤大敗。在黃海海戰中,北
洋艦隊官兵重創日本艦隊。戰后,北洋海軍喪失制海權。1895年2月,日軍摧毀了
北洋艦隊基地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覆滅。(3)結果:清軍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條約內容主要危害承認朝鮮獨立。中國朝貢體系崩潰。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
嶼、澎湖列島給日本。大大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賠款2億兩白銀。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增開沙市、[12]
?、蘇州、杭州為
通商口岸。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制造。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重慶(4)影響①《馬關條約》的簽訂進一步把中國社會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②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證明了[13]
?的破產。③激起了臺灣人民反抗侵略的斗爭。1895年5月至10月,臺灣義勇軍與以劉永福為首的留臺清軍一起,展開了多次反抗日軍占領的武裝斗爭,重挫了日本占領軍。臺灣人民的武裝抗日斗爭,表明了臺灣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堅強意志。洋務運動3.瓜分中國的狂潮(1)開端:《馬關條約》簽訂后,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日本被迫歸還遼東
半島,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萬兩白銀“贖遼費”。(2)表現爭做中國債主為了在三年內向日本交出2.3億兩白銀,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銀行團、英德銀行團以高額利息借款3億兩白銀。劃分勢力范
圍,強租租借地俄國租旅順、大連,將長城以北作為勢力范圍;英國租威海衛、九龍,將長江流域作為勢力范圍;德國租膠州灣,將山東作為勢力范圍;法國租廣州灣,將云南和兩廣作為勢力范圍。掠奪利權列強在中國大量掠奪鐵路和工礦利權。4.八國聯軍侵華與民族危機的加深(1)八國聯軍侵華①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A.北方B.南方:各省督撫與英、美等國洽商“東南互保”協議,嚴重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
根基。③結果:1900年12月,列強向清政府提出《議和大綱》,1901年9月7日,《辛丑條
約》簽訂。②進程(2)民族危機的加深①《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與危害主要內容危害懲辦“首禍諸臣”;禁止華北等地科舉考試5年,禁止中國
人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之會”。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
廷。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
白銀約9.82億兩。加劇了中國的貧困和
經濟的衰敗。主要內容危害將北京[14]
?劃定為使館區,中國
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在北京設立的“使館界”,實際
上成為“國中之國”,成為列強
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各
國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12個重要地區駐
扎軍隊。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便
利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便利了列強的侵略,客觀上促進
了中國外交的近代化。東交民巷②影響:《辛丑條約》的訂立,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情境1英國對中國的鴉片輸出19世紀初,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愈演愈烈。1800年,走私鴉片4570箱,1838年
超過了4萬箱。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目的是什么?鴉片輸入對中國經濟有何危害?[答案]直接目的:借助鴉片走私尋求貿易平衡,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危害:中國
白銀大量外流。情境2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自從條約締結以來,因我們對華通商的擴展有限而感到的許多失望……屆時我
們當有權要求中英條約修訂……——1854年英國外交大臣致英國駐華公使函材料反映了英國對鴉片戰爭的結果持什么態度,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態度:對鴉片戰爭的結果不滿足。原因:西方列強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
場,掠奪原料,加強經濟侵略。情境3鴉片戰爭的影響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權威,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接
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
便必然要解體一樣。——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如何理解材料中“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
體”這句話的含義?[答案]鴉片戰爭打破了清朝閉關自守的狀態,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舊制度的解體。情境4“海防”“塞防”之爭19世紀70年代,就如何加強和鞏固邊防這一問題,李鴻章等人主張放棄塞防,
加強東南沿海的防務;而左宗棠等人則主張海防、塞防并重,要警惕沙俄的侵略野
心,不能放棄西北邊防。“海防”“塞防”之爭反映了當時什么情況?[答案]當時中國的西北地區既有沙俄武裝盤踞在伊犁,又有阿古柏占領南疆和北
疆部分地區,而東南沿海也不安穩,日本侵略臺灣。東南和西北邊疆都出現了嚴重
危機。情境5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服務于北洋艦隊的外籍人士肯寧咸說:“中國人在鴨綠江上(指黃海海戰)是可
以得勝的,假使他們的炮彈不是實著泥沙。這不是海軍提督的過錯,而是軍需局的
壞蛋官吏的罪惡。”——摘編自《肯寧咸乙未威海衛戰事外紀》肯寧咸的分析中肯嗎?你認為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肯寧咸的分析基本符合事實。中國戰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朽
落后。情境6《馬關條約》的影響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
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馬關條約》分析該條款對中國的影響。[答案]便利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圖解歷史
列強侵華的五大趨向概念
租借地租借地是近代外國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以租借的名義在中國暫時取得使用權和
管理權的地區。這些地區的主權,在租借期內,仍屬于中國,使用、管理權讓予租
借國。它是列強強占中國領土的方式之一。租借地多設在海港、要塞地區,成為列
強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侵略的根據地。情境7“東南互保”的影響1900年6月,英美等帝國主義與清朝南方各省督撫達成“東南互保”協議。東
南督撫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
撫保護,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為主。分析“東南互保”事件的影響。[答案]一定程度上使東南地區免受戰爭的沖擊;不利于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嚴重
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根基。情境8民族危機的加深
1901年4.5億兩白銀的庚子賠款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為擔保,上圖是1910年
在《神州日報》上刊載的漫畫《鹽政之前途》。該漫畫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么?[答案]當時中國財政為列強所控制,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探究1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影響材料一中國正當嘉慶、道光兩朝國勢開始下降的時候,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
家——英國,已經變成走遍世界尋求殖民地的頭等侵略國了。隨著工業的發展,英
國出現了許多新興工業城市,這些城市具有大規模的工廠,制造著各種工業品。英
國工業的飛躍發展,提高了商品對殖民地和其他國家輸出的要求。英國對清政府統
治下的封建中國,抱著極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機會,是勢所必然的。——摘編自范文瀾《中國近代史》材料二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著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
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
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生活在這一尚未近代化區域中的人們,體會現實,
探索問題,免不了聯系到那次災難性的戰爭。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種種情
緒交織,民族感情油然而生。——摘編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材料主旨材料一論述了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材料二論述了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思考:(1)根據材料一,概括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試答:
?鴉片戰爭是英國資產階級拓展海外市場、掠奪生產原料的必然結果。(2)根據材料二,概括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進程的影響。試答:
?
?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客觀上
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唯物史觀——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鴉片戰爭的爆發是資本主義經濟所具有的擴張性決定的。鴉片戰爭前中國日趨
衰落構成了英國侵略中國的可能性,而英國為了滿足自身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迫
切要求擴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場。在中英貿易中,由于中國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的抵
制作用,英國依靠正常貿易難以打開中國市場,而其鴉片貿易又遭到中國禁煙運動
的沉重打擊。這就決定了英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歷史解釋——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1)政治方面:嚴重踐踏了中國的國家主權,激化了階級矛盾,加速了封建統治
的崩潰。(2)經濟方面: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民族資本主
義產生。(3)思想文化方面:列強肆意破壞中國文化遺產,傳播宗教和西方文化;同時也帶來
了先進的科技和思想,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思想、教育的近代化。(4)對外關系方面:國門被打開,開放的通商口岸不斷增加,此時“對外開放”是被
動的,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外交的近代化。(5)社會生活方面:西方的服飾、飲食、社會習俗傳入中國,沖擊了中國傳統的生活
方式和社會習俗,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6)革命階段方面: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
任務,這正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特征。總之,列強的侵略使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
時客觀上也加速了封建統治的崩潰,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歷史解釋——兩次鴉片戰爭推動中國傳統觀念轉變(1)在世界觀方面,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拋棄以中國為中心的天下觀,逐步建立各國平
等共處于世界的觀念。(2)在夷夏觀方面,開始轉變中國文化優越、外人皆為蠻夷的觀念,逐漸正視西
方文明。(3)在本末觀方面,開始拋棄工商末業的思想,鼓勵發展工商業,希望以此解決民生
問題,維護國家利益。(4)在義利觀方面,雖然仍然提倡“義”,但對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義利并
重、以義統利,鼓勵個人合法的求利行為。(5)在人才觀方面,為適應對外交涉、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及發展民生的需要,提倡
實用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探究2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材料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遞進過程中,甲午戰爭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甲午戰
爭在把維新思潮推向發展高潮的同時,又促成了民主革命思潮的興起。維新派指
出,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而挽救民族危機的辦法只有一條,就是進行改革,
奮起救亡。這對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起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從而迅速形成了一個群
眾性的愛國救亡運動。我們說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轉折點,不僅是因為它
第一次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推上政治舞臺,還因為它促成了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由前
期的不完全形態向后期的比較完全形態轉化。因此,就嚴格意義來說,甲午戰爭才
是中國近代史的真正起點。——摘編自戚其章《甲午戰爭與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發展》
材料主旨材料論述了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思考:據材料,概括指出“甲午戰爭才是中國近代史的真正起點”的依據。試答:
?
?把民族資產階級推上政治舞臺;推動社會思潮轉化;促進民族意識覺醒;推動救亡運動開展。
歷史解釋——
甲午中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角度表現列強
侵華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侵華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以資本輸出為主。民族
危機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角度表現經濟
狀況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初步發展。政治
斗爭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領導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政策
調整清政府推行清末“新政”,以適應近代化發展趨勢,達到維護統治的目
的,客觀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來。角度表現學習
西方由學習器物轉向學習制度。民族
意識促進了民族意識的進一步覺醒,更多階級、階層投入到救亡圖存的行列中
來。
命題點1
兩次鴉片戰爭1.[2023遼寧]1842年,清廷擬照英軍兵船式樣造新船,“并以船炮圖說,飭江蘇、
福建、浙江三省督撫詳勘”。浙江巡撫認為現有舊船“雖不能爭逐于外洋,尚可牽
制于內港”,“與其務高大之名”,不若“造適用之船”。其他督撫亦有相似意
見。道光皇帝遂決定“暫緩辦理”。這反映出(
A
)A.因循守舊思想阻礙革新B.中央與地方矛盾尖銳C.中體西用思想影響廣泛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A1234567[解析]據材料可知,當清廷提出擬照英軍兵船式樣造新船時,浙江巡撫等人持不
同意見,最后此事擱置,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官員對世界大勢了解不清,沒有認識
到建造新式兵船的重要性,說明因循守舊的思想阻礙了革新,故A項正確。材料只
涉及中央與地方在是否擬照英軍兵船式樣造新船方面的分歧,并不能反映中央與地
方矛盾尖銳,故B項排除;中體西用思想是指在不觸動封建專制與綱常名教的基礎
上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這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故C項排
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與地方關于造船的意見分歧,并非強調清政府行政效率低
下,故D項排除。12345672.[2022全國卷甲]1846年,上海的進口貨值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減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雖有回升,但極不穩定,一直到1854年還沒有恢復到1845年的水平。這可用于說明,進口貨值的下降(
D
)A.阻止了自然經濟的解體B.導致西方商品傾銷重心轉移C.促使傳統手工業的恢復D.成為列強進一步侵華的借口D1234567[解析]由“1846年,上海的進口貨值……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雖有回
升,但極不穩定,一直到1854年還沒有恢復到1845年的水平”可知,由于中國自然
經濟的頑強抵制,列強在中國的商品銷售呈現出下降趨勢。但是,西方列強認為這
是因為中國開放的口岸太少,于是向清政府提出“修約”的要求,以進一步打開中
國市場。在被清政府拒絕后,1856年英法兩國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D項
正確。鴉片戰爭以后自然經濟緩慢解體,進口貨值的下降并未阻止自然經濟的解
體,A項排除。這一時期中國尚未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商品傾銷重心轉移”不
符合史實,B項排除。傳統手工業在西方列強的商品傾銷下走向沒落,C項排除。1234567命題變式3.[2022北京]《海國圖志》問世不久即傳入日本,當時著名學者佐久間象山感嘆自
己與魏源“所見亦有暗合者”“真可謂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學者感慨道:“使海
內盡得觀之,庶乎其為我邊防之一助矣!”這表明此時中日兩國的有識之士(
A
)A.有了“開眼看世界”的意識B.主張中日結盟以反對西方的侵略C.產生了反對封建專制的思想D.掀起了“師夷長技”的社會運動A1234567[解析]《海國圖志》介紹了世界各國歷史、地理、社會現狀以及軍事、科技等,
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該書得到一些日本學者的贊同,表明此時中日兩國的有
識之士有了“開眼看世界”的意識,A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中日結盟以反對西方
侵略的主張,排除B項;魏源寫作的《海國圖志》并不反對封建專制,排除C項;材
料不足以說明中日兩國都掀起了“師夷長技”的社會運動,排除D項。1234567命題點2
甲午中日戰爭4.[2022重慶]《馬關條約》換約前夕,英國某畫報刊登了一幅漫畫(如下圖),又附評
論稱:“中國,如果完全開放,對人類而言將是個黃金國……戰爭影響下的真正占
領是對市場權力的占領,顯然規模很大。”這些信息反映出(
C
)A.日本發動戰爭是為了獨占中國市場B.三國干涉還遼是因日本要價過高C.條約增開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D.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的新形式C1234567[解析]由漫畫中評論的內容可知,該漫畫認為《馬關條約》增開口岸等要求,便
利于開放中國市場;由漫畫中清朝官員模樣的人交出了“貿易的鑰匙”可知,該漫
畫認為此舉便利于西方國家發展對華貿易。由此可知C項正確。由“對人類而言將
是個黃金國”可知,A項錯誤。三國干涉還遼是因為遼東半島的割讓損害了俄國在
華利益,材料與此無關,B項錯誤。列強在中國開礦設廠、鋪設鐵路等行為體現了
資本輸出,材料并未體現此類信息,且《馬關條約》之前,列強以商品輸出為主,
資本輸出為輔,“新形式”一說顯然錯誤,D項排除。1234567命題變式5.[2023廣東潮州二模]1894年夏,
中日關系惡化,朝廷選帥備戰。淮系劉銘傳為首
選,李鴻章五次電請劉銘傳,終是“和局可成,病重不出”;朝廷次選湘系劉錦
棠,但遭李鴻章拒絕;8月下旬朝廷任命淮系的葉志超為帥,前敵諸將不服,旁觀
者也感慨:“可笑之至!”據此可推知(
B
)A.清朝國力的衰微B.派系之爭殃及國家安危C.李鴻章專權恣肆D.將帥矛盾埋下失敗隱患B1234567[解析]據材料可知,李鴻章極力舉薦淮系人員為統帥,拒絕任用湘系人員,但淮
系葉志超又為前敵諸將所不服,據此可以推知當時存在嚴重的派系之爭,1894年處
于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之際,故這種派系之爭會殃及國家安危,故選B項;材料呈現
的是清朝內部的派系斗爭,而非其國力狀況,排除A項;“李鴻章專權”在材料中
沒有體現,排除C項;材料主旨信息并不是將帥矛盾埋下失敗隱患,排除D項。1234567命題點3
瓜分中國的狂潮6.[2022北京]1898年,英國發出照會,要求清政府“確切保證不將揚子江(注:長江)
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義讓予他國”。清政府答復稱:“查揚子江沿岸地方均屬
中國要地,中國斷不讓予或租給他國。”這意味著(
B
)A.英國將長江流域辟為殖民地B.長江流域成為英國勢力范圍C.“門戶開放”政策宣告失敗D.清政府成功維護了主權完整B1234567[解析]
19世紀末,英國照會清政府,強調長江沿岸各省只能租押給英國,意味著
長江流域成為英國勢力范圍,B項正確;19世紀末英國未能將長江流域辟為其殖民
地,排除A項;“門戶開放”政策是在1899年提出的,排除C項;當時的清政府未能
成功維護主權完整,排除D項。1234567命題點4
八國聯軍侵華與民族危機的加深7.[2023湖南]1902年,順天鄉試借河南貢院舉行,山西鄉試則與陜西鄉試在西安合
闈。這一罕見科考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A
)A.《辛丑條約》簽訂B.清政府財政危機嚴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D.新式學堂的廣泛建立[解析]八國聯軍侵華,攻占北京城,對北京進行科舉考試的貢院造成了破壞,且
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華北等地五年內禁止科舉考試,所以出現了材料中的現
象,故選A項。A1234567
命題點1
兩次鴉片戰爭1.[2023北京]關于鴉片戰爭,有人認為,“自由貿易者背后的經濟能力極其強大,
無法遏制或阻擋”“如果在鴉片之外還有其他好的選擇,比如說糖蜜或者大米,這
場沖突就可能被稱為糖蜜戰爭或者大米戰爭”。對于上述觀點,認識正確的是
(
A
)①濫用了自由貿易原則②混淆了鴉片與一般商品的區別③沒有揭示英國發動戰爭的侵略本質④意在說明英國發動戰爭是偶然事件A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345678910[解析]該學者將鴉片戰爭完全歸因于自由貿易,是不科學的,濫用了自由貿易原
則,故①正確;該學者將鴉片貿易和一般商品等同,混淆了毒品與一般商品的區
別,故②正確;此觀點把英國對中國的侵略行徑理解為自由貿易,沒有揭示英國發
動戰爭的侵略本質,故③正確;該學者認為自由貿易者背后的經濟能力極其強大,
就算不是鴉片,英國還會以別的理由打開中國的市場,因此該學者認為英國發動戰
爭是必然的,排除④。綜上,A項正確。123456789102.[2020浙江]論及晚清時期的不平等條約,有學者注意到:“簽署治外法權條款則
是出于以下權宜的想法,即這些說不同的語言并有著奇怪習俗的夷人應該獲準管理
自己——以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并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清政府的這種認知反
映了(
D
)A.極力維護朝貢貿易體制B.拋棄了閉關鎖國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國的幻夢D.對司法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仍懵懂無知D12345678910[解析]當時的統治者認為治外法權條款是權宜之策,既能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
又能減輕官員管轄外國人的負擔,并未意識到這一條款對中國司法主權的危害,故
選D項;治外法權屬于司法領域,與朝貢貿易體制無關,排除A項;B項由材料得不
出來,排除;清政府將簽署治外法權條款作為一種對外國人的恩賜,這充分體現了
天朝上國的觀念,排除C項。123456789103.[2022河北]19世紀50年代后,各地商人爭相到上海采購,逐漸形成若干幫別,其
中比較大的有北京幫、東北幫、川幫等,還有來自西北、西南邊遠省份的規模較小
的幫別。各地客幫采購販運,推動了轉批分銷業務的發展,材料主要反映了(
B
)A.區域經濟水平存在差別B.口岸輻射效應顯著C.列強資本深入中國內地D.傳統商路日趨衰落B12345678910[解析]據材料“19世紀50年代后,各地商人爭相到上海采購”“推動了轉批分銷
業務的發展”可知,上海的開放對國內各地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故B項正
確。材料未涉及各區域經濟水平的比較,排除A項;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
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商路的發
展,排除D項。123456789104.[2022湖北]英國公使館1861年進駐北京后,非常重視中文學習。公使館負責漢文
處的威妥瑪將自己的漢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培訓譯員的教材,幫助建設漢文處圖書
館,歸檔與總理衙門往來的一切中文資料。以上史料最適合論證(
D
)A.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與現實B.近代西方文明的兼容與創新C.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輸出D.近代西方對華的認知與研究D12345678910[解析]材料表明,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英國公使進駐北京,基于同清政府交往的需
要,加強中文學習成為當務之急,為此,英國公使館負責漢文處的威妥瑪依托自己
的漢學研究成果培訓公使館譯員、幫助建設漢文處圖書館,歸檔與總理衙門往來的
一切中文資料,這體現了當時英國對中國的認知與研究,故選D項。中西文化交流
一般是雙向交流,而材料僅體現了英國單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情況,排除A
項;材料反映的是英國單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兼容與創新”在材料中未體
現,排除B項;學習“中文”與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能等同,排除C項。123456789105.[2022福建]1820年刊刻的《海錄》,是中國人編寫的涉及世界地理知識的書籍。
林則徐曾參考其中的“英吉利”條目,以了解英國國情。據此可知,鴉片戰爭前后
國人的“開眼看世界”(
C
)A.延續了清朝傳統的對外認識B.革新了士人群體的思想觀念C.借助了已有知識體系的積累D.奠定了清朝對外政策的基礎C12345678910[解析]據材料可知,中國人編寫的世界地理知識書籍為林則徐了解英國提供認知
來源,因而鴉片戰爭前后的開眼看世界受到之前知識體系的影響,C項正確;傳統
認識盲目自大、閉目塞聽,開眼看世界主張了解西方、學習西方,A項錯誤;材料
強調開眼看世界的背景,沒涉及開眼看世界的影響,排除B項;清朝傳統對外政策
是閉關自守,開眼看世界主張與外國交流,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政策,排除D項。123456789106.[2021.1浙江]有史家言:“晚清學術界之風氣,倡經世以謀富強,講掌故以明國
是,崇今文以談變法,究輿地以籌邊防。凡此數學,魏氏或倡導之,或光大之。”
文中的“魏氏”(
B
)①首倡經世之學
②推崇民主革命③主張“師夷長技”
④關注世界史地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B12345678910[解析]根據材料“晚清”“經世”“變法”“魏氏”等可得出“魏氏”是指魏
源,魏源是晚清時期的思想家,他的變革思想具有經世致用的色彩,他提出了“師
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選③。他的《海國圖志》關注世界史地,故選④。明末
清初,顧炎武就提出過經世致用,排除①。魏源屬于地主階級抵抗派,并非革命
派,排除②。綜上所述,選B項。123456789107.[2023湖北]鴉片戰爭后,列強將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清朝原有的法律體系隨
之發生改變。《北京條約》簽訂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從根本上被打破。1870
年,《大清律例》新增打擊拐賣人口出洋、允許華民出洋務工的條文。1909年,清
政府頒布《大清國籍條例》,以保護海外華僑。上述材料說明(
D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響明顯B.條約體系與中國國內法關系密切C.清朝被迫從閉關鎖國走向開放D.清政府通過調整法律以應對時局D12345678910[解析]材料表明,由于列強侵略以及晚清政局動蕩,清朝原有的法律體系不斷遭
受沖擊。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不斷頒布和修訂法律以應對“拐賣人口出洋”等現
象,保護海外華僑安全,故D項正確。材料敘述的是晚清頒布法律保護國人,未提
及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響,A項錯誤。“《北京條約》簽訂后……被打破”體現
了不平等條約對中國律例的影響,但“關系密切”無從得出,B項錯誤。1840年鴉
片戰爭后,清朝被迫從閉關鎖國走向開放,C項錯誤。123456789108.[2021海南,12分]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紀中葉以后,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發展,工業文明沖擊著內外交困的清
王朝。請運用唯物史觀并結合相關史實,論述:19世紀50—70年代,東西方世界發展
的不同進程。(要求:史論結合;緊扣主題;邏輯嚴謹;結構完整;語言通順)[解析]根據材料“19世紀50—70年代”“東西方世界”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
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對比闡述即可。12345678910[答案]
19世紀50—70年代,東西方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2分)在西方,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工廠取代了工場,資本主義世界
市場逐步形成;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等方式確立和完
善資本主義制度;自由主義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在中國,西方列強的侵略
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逐步解
體;中國由閉關鎖國到被迫開放;洋務運動興起,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學習西方技術成為當時的潮流,但是傳統保守思想依然強大,
思想沖突較為明顯。(10分)12345678910命題點2
甲午中日戰爭9.[2022.6浙江]從1840年開始,為打開中國的大門,列強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船堅
炮利的軍事優勢,屢屢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面對列強的侵略,中國軍民奮起抵
抗。下列項中,主要的抵抗行動有(
D
)①收復雅克薩之戰②黃海海戰③臺灣民眾的反割臺斗爭④左宗棠收復新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12345678910[解析]雅克薩之戰是清朝前期中國軍民反對沙俄侵略的戰爭,與材料時間不符,
排除①。黃海海戰中,鄧世昌、林永升等對日軍進行了英勇抗擊,故②正確。臺灣
人民反割臺斗爭中,臺灣義勇軍和以劉永福為首的留臺清軍等對日軍進行了英勇抗
擊,故③符合題意。左宗棠收復新疆,沉重打擊了中亞浩罕國阿古柏的侵略行徑,
④正確。因此,本題選D項。[解析]雅克薩之戰是清朝前期中國軍民反對沙俄侵略的戰爭,與材料時間不符,
排除①。黃海海戰中,鄧世昌、林永升等對日軍進行了英勇抗擊,故②正確。臺灣
人民反割臺斗爭中,臺灣義勇軍和以劉永福為首的留臺清軍等對日軍進行了英勇抗
擊,故③符合題意。左宗棠收復新疆,沉重打擊了中亞浩罕國阿古柏的侵略行徑,
④正確。因此,本題選D項1234567891010.[2020江蘇]《申報》曾報道,“奉天為我圣祖神宗當日發祥之地,今雖勢不能
敵,豈可輕以尺寸與人”,還有旅順、威海皆軍事要地,因而“中國萬不可允倭人
割地之請”。與此報道相關的戰爭應是(
C
)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倭人”指的是日本人,日本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取勝,
提出了割地的要求,故選C項。其他三項均與題意不符。C12345678910
1.[2024河南月考]19世紀三四十年代,與英軍的船堅炮利相比,清朝水師艦船多為
小型船艇,而且大多使用經年,陳舊低劣。戰船船體全為木質,無白鐵皮或銅皮包
裹,無法應對大直徑實心彈撞擊或燃燒,防護性極差。清軍平常工作主要是維持治
安等,大都散居各地,此編制利于“治民”但難以集中御外。這可以用來說明晚清
(
A
)A.軍備廢弛影響對外戰爭效果B.官員海洋主權意識薄弱C.常備軍的規模受到嚴格限制D.東南沿海地方治安混亂A123456789101112[解析]據材料可知,19世紀三四十年代,
晚清軍隊軍備落后,訓練松弛,戰斗力
低下,難以達到抵御外患的效果,故選A項;“海洋主權意識”與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B項;材料強調軍備廢弛影響對外戰爭效果,與常備軍的規模受到嚴格限制無
關,排除C項;材料不涉及東南沿海的治安情況,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2.[2024江蘇高郵調研]在鴉片戰爭期間,清朝重臣伊里布的家臣張喜臨危受命參與
了中英談判,他在談判中說道:“我朝以德服人,不在兵威……爾們外夷不知大
體,船堅炮利是霸道,非王道也。”這反映了清政府(
D
)A.民族國家意識覺醒B.利用傳統思想抗爭C.主張學習西方科技D.缺乏近代外交觀念D123456789101112[解析]據材料“我朝以德服人,不在兵威……爾們外夷不知大體,船堅炮利是霸
道,非王道也”可知,清政府在對外談判中表現出天朝上國的優越感,反映出清政
府缺乏近代外交的觀念,故選D項;雖然材料體現了張喜在談判中對英國的戰爭行
為進行批判和反對,但無法體現清政府民族國家意識覺醒,排除A項;雖然張喜提
及“以德服人”,但其并不是利用傳統思想抗爭,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清政府
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排除C項。1234567891011123.[角度創新/2024湖北聯考]英國根據《天津條約》的規定,雇用華人為信使,在各
通商口岸和駐京使館間傳遞消息,且該行為受到條約保護。在通商口岸獲取的各類
情報不斷涌入北京公使館。1859年,英國外交部任命卜魯斯為首任駐華公使兼商務
總監,與清朝中央政府建立直接外交聯系。英國此舉對清政府的影響是(
C
)A.清政府逐漸實現與英國平等外交B.清政府實現對外平等商貿往來C.可能嚴重危及中國的國家安全D.領事裁判權在中國的作用增強C123456789101112[解析]據材料可知,在通商口岸獲取的各類情報不斷涌入北京公使館,為英國逐
漸在中國建立廣泛的情報網絡提供了資源,這有助于列強侵華,成為威脅中國國家
安全的因素,故選C項;晚清時期,清政府主權逐漸喪失,不可能與英國實現平等
外交,排除A項;駐華公使兼任商務總監不能說明商貿平等,且近代中國為半殖民
地半封建國家,“平等商貿”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領事裁判權,排
除D項。1234567891011124.[2024河北秦皇島聯考]魏源在《海國圖志》中詳細輯錄了《瀛寰志略》中介紹英
國火輪船的文字:“近年,英吉利制火輪船遞送文書,由印度海駛至亞丁,入紅
海……”此外,魏源所撰《英吉利小記》中對火輪船也有專門介紹:“河橋五道,
河中多火輪舟……火輪舟行最速,所以通文報。”魏源此舉(
D
)A.找到了中國富強的路徑B.正確總結了鴉片戰爭的教訓C.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容D.回應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挑戰D123456789101112[解析]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源介紹英國火輪船,意在“師
夷長技以制夷”,這回應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挑戰,D項正確;魏源并沒有找到中國
富強的路徑,排除A項;鴉片戰爭的教訓涉及多個方面,材料中魏源認識到了西方
科技的先進,這只是鴉片戰爭教訓的一個方面,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西學東
漸”,并非豐富傳統文化,排除C項。1234567891011125.[2024長沙一中月考]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臺灣建省。1907年,清
政府將盛京將軍改為東三省總督,裁撤吉林、黑龍江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
江三巡撫,東北三省正式建立。清政府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D
)A.提升邊疆地區的行政地位B.促進邊疆民族的社會轉型C.推動邊疆社會的經濟發展D.抵御侵略維護國家的統一D123456789101112[解析]據材料可知,面對19世紀60年代以來嚴重的邊疆危機,清政府在邊疆建
省,使邊疆主權得到確認,有利于抵御外國入侵、鞏固邊防和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
一,故選D項;提升邊疆地區的行政地位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A項;清政府在
邊疆建省無法促進整個地區的社會轉型,該項說法夸大了“邊疆建省”的作用,排
除B項;邊疆建省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明確邊疆的主權,而非推動
邊疆社會的經濟發展,排除C項。1234567891011126.[2023武漢測試]甲午中日戰爭前,由中國人執筆的《申報》對日本進行全面報
道,對于中日實力對比非常樂觀,認為日本“斷斷不能與中國相敵”。戰后,《申
報》感慨道:“奪我藩屬,蕩我邊疆……振動我人民。”不少文章主張中國效法日
本進行變革。由此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失敗(
D
)A.證明了洋務運動的破產B.推動了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C.激起國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強了國人的民族危機意識D123456789101112[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前,國人認為日本不可能戰
勝中國,而甲午中日戰爭后,國人要求效法日本進行變革,這主要是由于甲午中日
戰爭的失敗增強了國人的民族危機意識,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7.[2023重慶適應性考試]1897年,德國出兵占領膠州灣,總理衙門兩度求助俄國未
果。1898年2月,俄國主動提出“助華”,并派遣軍艦進入旅順、大連,俄皇表
示:“俄艦借泊旅大,一為膠事,二為度冬,三為助華,防護他國占據。”據此推
知,俄國的這一行為(
C
)A.促使清政府加強海軍建設B.拉開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C.加重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D.證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俄國派遣軍艦進入旅順、大連,名為“助華”,實為占領
勢力范圍,損害了中國主權,加重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C項正確。C1234567891011128.[2023南京六校調研]1861年以后,清政府的關稅征收部門主要由戶部負責常關中
的戶關、工部負責常關中的工關和稅務司控制的洋關組成。1901年《辛丑條約》簽
訂后,列強以常關稅抵還賠款,規定洋關口岸五十里以內的常關劃歸稅務司管理。
晚清關稅征收體制變化的結果是(
D
)A.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B.清政府徹底地失去了稅收管理權C.極大地提高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D.列強進一步加強對中國財政的控制[解析]清政府的關稅征收一步步地被西方列強控制,使得列強對清政府的財政控
制日益強化,D項正確。D123456789101112
9.[角度創新/2024河南聯考]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廣東虎門之戰后,省城各官家
眷,先行逃避,人心惶惶。御史駱秉章奏曰:“城廂內外民鋪戶十遷八九,內地匪
徒肆行劫掠,難民有被搶去財貨者,有擄去婦女勒贖者,傷心慘目,不可言狀。各
處會匪乘機擾害,或千人,或數百人,白晝搶劫村莊。”這能夠說明(
A
)A.政府職責缺位加劇了戰亂B.英法聯軍引發社會危機C.政府腐敗造成了內憂外患D.階級矛盾導致民族危機A123456789101112[解析]據材料“省城各官家眷,先行逃避,人心惶惶”可知,鴉片戰爭爆發后,
英國侵略者進攻廣州虎門,廣東地方政府官員紛紛逃離,引發匪患,給民眾帶來更
大的危害,這說明政府職責缺位加劇了戰亂,故選A項;虎門之戰是第一次鴉片戰
爭中的戰役,
英法聯軍發動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政府的
腐敗與內憂外患之間的關系,排除C項;導致民族危機的是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并
非階級矛盾,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10.[情境創新/2024廣東調研]《條款官話》成書于1866年,是琉球國的漢語官話著
作,內容幾乎都是關于琉球外交的“應答標準”。清朝人問:我聽說你們琉球發了
文書給英國軍機大臣和西洋人,是真的嗎?琉球人回:這是為了留在琉球的英國人
伯德令產生的被動交涉,不是我們要主動和大英勾搭的。據此可知(
A
)A.清廷的宗藩關系逐漸瓦解B.藩屬國近代國家意識覺醒C.清內部統治危機日益顯現D.外交策略受漢語系統影響A123456789101112[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19世紀中期,英國人進入清朝藩屬國琉球,迫使其在未
經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與英國等西方列強提交文書,開展外交活動,這反映出清
廷的宗藩關系在逐漸瓦解,A項正確;藩屬國近代國家意識覺醒與“被動交涉,不
是我們要主動和大英勾搭的”等信息不符,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清廷內部統治
危機的具體信息,排除C項;漢語系統只是工具和表現,并非影響其外交策略原
因,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11.[2023日照校際聯考]下面為1887年漢口海關報告的部分內容。該內容反映出近代
中國(
B
)茶葉雖然迅速涌入市場,但銷售很慢。(洋行)買主以市場主人的安閑態度對待
茶市。茶價一跌再跌,直至最后才按常年價格的20%左右的價格,慢慢地做了少
量的交易……外商買賣的一般情況良好,其中某些人,特別是經營上等茶葉的外
商利潤很大,而中國商人的損失極重,并且還要繼續遭受損失。A.國內市場被外國農產品沖擊B.深受社會半殖民地化環境的影響C.農業經濟商品化困難重重D.海關管理權被掠奪危害嚴重B123456789101112[解析]洋行操縱對外貿易,使中國商人、生產者與國際市場隔絕,對國際市場的
動態無從知曉,進出口商品價格完全掌握在洋行手中,中國為此遭受了慘重損失,
這反映出近代中國深受社會半殖民地化環境的影響,故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外國
農產品的進口,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質量測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責任制的考察題目及答案
- 土木結構設計規范試題及答案
- 提升寫作能力2025年商務英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考試必考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大學化學綠色化學理念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測試題及答案
- 化合物性質比較題目及答案
- 商務英語溝通障礙試題及答案
-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與增強學習效果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預防性侵害安全教育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彈力》
- 2025年四川成都錦江區初三第二次中考模擬語文試題含解析
-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練習100題及答案
- 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培養調研報告
- 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23版)解讀
- 皮膚疾病超聲檢查指南(2022版)
- 停車場物業管理工作流程圖
- TD/T 1060-2021 自然資源分等定級通則(正式版)
- (正式版)JBT 14582-2024 分戶減壓閥
- MOOC 大學英語聽說譯-河南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