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3守護精神家園堅定文化自信(課件)-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時政熱點專題練習_第1頁
專題13守護精神家園堅定文化自信(課件)-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時政熱點專題練習_第2頁
專題13守護精神家園堅定文化自信(課件)-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時政熱點專題練習_第3頁
專題13守護精神家園堅定文化自信(課件)-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時政熱點專題練習_第4頁
專題13守護精神家園堅定文化自信(課件)-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時政熱點專題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守護精神家園

堅定文化自信中考專題復習時政熱點13目

錄熱

點三星堆“上新”與考古“百年百大”泉州申遺成功傳統文化的破圈新玩法舞臺與影像中的偉大征程我國革命文物資源家底摸清2021“一帶一路”·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2021年度好書榜單紛紛出爐世界讀書日·習近平主席談讀書2021年度熱詞和網絡流行語整治娛樂圈和“飯圈”亂象短視頻侵權被聯合抵制考

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讀書學習、網絡空間、精神價值、知識產權

選材一:

三星堆“上新”與考古“百年百大”2021年3月,三星堆“上新”了——廣漢市三星堆遺址新發現六座祭祀坑,出土了500余件文物。三星堆博物館吸引大量游客一睹“古蜀文明”的神秘面孔。此次三星堆遺址出土的一張黃金面具殘片,驚艷世人。2021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年,重大考古發現成為刷屏熱點。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在開幕式上揭曉,河北陽原泥河灣遺址群、武安磁山遺址、易縣燕下都遺址、平山戰國中山王墓、滿城漢墓、臨漳鄴城遺址及磁縣北朝墓群等六項最終入選。

選材二:

泉州申遺成功2021年7月25日,我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升至56項。“漲海聲中萬國商”,作為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申遺成功讓大眾近距離觸摸那段并不熟悉的歷史,重新審視一座很有故事和質感的城市。

選材三:

傳統文化的破圈新玩法2021年,圍繞傳統文化的“新玩法”呈井噴之勢。《國家寶藏·展演季》《登場了!洛陽》《舞千年》……一檔精彩的文化類綜藝節目,能勾起觀眾沖進博物館、翻開歷史書的欲望。年初,河南衛視春節晚會的《唐宮夜宴》節目走紅。此后,《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陽奇妙游》等“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一次次掀起全網關注的熱潮。此外,“考古盲盒”是今年文博圈的寵兒,河南博物院推出《失傳的寶物》、陜西歷史博物館“青銅小分隊系列盲盒”等大受歡迎。在B站、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上,無論是身穿漢服演奏民樂的博主,還是通過短視頻傳播京劇文化的“上戲416女團”,都能吸引大量粉絲。想象力有多豐富,傳統文化就有多少“破圈”的可能性。

設問01:

中華文化的內容、特點和意義?(1)內容: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

(2)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3)意義:(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設問02:

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華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設問03:

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的意義?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堅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社會和諧;是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有利于保障文化安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設問04: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國家層面:制定并完善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法律法規;加大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金投入力度;鼓勵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產業;培育中華優秀傳統技藝的人才,延續優秀傳統文化血脈;創新文化傳播方式,發揮科技在文化創傳承創新中的作用。(2)學校層面:組織形式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類宣傳教育活動;開發豐富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類課程;營造良好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環境。(3)青少年層面: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積極見識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參與文化創新,積極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敢于同抹黑和破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為作斗爭。

設問04: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選材四:

舞臺與影像中的偉大征程2021年6月28日晚,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詩的形式,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在建黨百年的2021年,講述紅色故事的影視作品“霸屏”,受到年輕觀眾的追捧和喜愛。《覺醒年代》中“信仰”的感召催人淚下;《理想照耀中國》以“單元式系列短劇”形式,書寫了一首名為“理想”的長詩。《功勛》用單元劇的形式,將首批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人生篇章與共和國命運串聯起來,詮釋了他們“忠誠、執著、樸實”的品格和獻身祖國人民的崇高境界。《1921》《革命者》《長津湖》等讓觀眾重返戰火烽煙的歷史現場,再現了革命青年和戰士們的壯美青春。

選材五:

我國革命文物資源家底摸清2021年,我國革命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據國家文物局公布數據顯示,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共實施263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保護項目,2021年已批復近200項。

設問01:

為什么要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有利于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設問02: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國家層面:制定并完善保護革命文化的法律法規;加大保護革命文化的資金投入力度;鼓勵發展革命文化特色產業;創新革命文化傳播方式,發揮科技在文化創傳承創新中的作用。(2)學校層面:組織形式多樣的革命文化類宣傳教育活動;開發豐富多彩的革命文化類課程;營造良好的革命文化教育環境。(3)青少年層面: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傳承革命文化的責任感;積極見識和學習革命文化;參與文化創新,積極宣傳革命文化;敢于同抹黑和破壞革命文化的行為作斗爭。

設問03: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選材六:

2021“一帶一路”·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2021年9月15日,“一帶一路”·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在廊坊和秦皇島盛大起帷。本屆藝術節圍繞“文化藝術交融·共建‘一帶一路’”主題,著力打造開放合作、平等互鑒的國際性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全球29個國家的2600余位演藝人員參加了演出,近1800位嘉賓出席了開幕式。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媒體全程跟進報道,各項活動線上直播和視頻點播達1.4億余次,相關報道和作品總閱讀量突破7億次。藝術節的舉辦,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好評。(1)意義: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2)對待: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對話;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增強文化自信,學習、宣傳和弘揚本民族的文化。

設問01:

如何看待文化多樣性?(1)意義: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通過精神的交流互鑒,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2)對待: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以我為主,兼收并畜。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

設問02:

如何看待文明交流互鑒?

選材七:

2021年度好書榜單紛紛出爐在最新出爐的2021(第六屆)收獲文學榜入圍作品名單中,《平安批》《過往》《靈異者及其友人》《梁莊十年》等分別進入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非虛構入圍名單;中華讀書報編輯部評選的年度十佳圖書中,《百年科學往事:楊振寧訪談錄》《一把刀,千個字》等佳作入選;2021年12月25日,“中國小說學會2021年度好小說”榜單出爐,陳彥的《喜劇》等5部長篇小說,艾偉的《過往》等10部中篇小說,鐵凝的《信使》等10篇短篇小說,驍騎校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愿》等10部網絡小說,石鐘山的《販夢者》等10篇小小說·微型小說入選。2021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評選會在北京舉行,《百年革命家書》等作品入選大眾人文類十佳圖書。

選材八:

世界讀書日·習近平主席談讀書

設問01:

為什么要讀書學習?人類正是通過學習來增長知識、提高本領。學習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一種適應未來的能力。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幸福生活奠基。

設問02:

怎樣學會學習?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會學習,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學會學習,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生活和工作中學習,自我更新、學以致用。

設問03:

請你推薦一本好書,并說明理由?傳統的:推薦《山海經》。本書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價值。革命的:推薦《紅巖》。本書塑造了江姐等眾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形象,歌頌了革命者的堅貞節操,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輝。現代的:推薦《平凡的世界》。本書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寫的是一群平凡的人的不平凡的生活,表達了人們不甘于于平凡命運,在當時苛難的生活中自強不息的精神。

選材九:

2021年度熱詞和網絡流行語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覺醒年代;YYDS;雙減;破防;元宇宙;絕絕子;躺平;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強國有我。《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小康;趕考;雙減;碳達峰,碳中和;野性消費;破防;雞娃;躺平;元宇宙。B站與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聯合發布2021年度彈幕:“破防了”。有的網絡語言生動形象,豐富和推動了語言的發展,因為我們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在實踐中實現創新和發展。網絡流行語也有低俗的下流語言,對此我們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設問01:

如何看待網絡語言的流行?

選材十:

整治娛樂圈和“飯圈”亂象2021年,娛樂圈“地震”頻發。選秀“打投”亂象、違規集資、引戰拉踩、網絡暴力……“‘飯圈’亂象”沉疴已久。違法失德、天價片酬、偷稅漏稅……負面事件也為從業者敲響了警鐘。2021年6月,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8月,網信辦發布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對粉絲集中的互聯網平臺、經紀公司以及粉絲行為本身提出了十點要求;9月,中宣部印發《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力度,禁止劣跡藝人轉移陣地復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拔節孕穗期”,“飯圈”等不良網絡現象傳遞不良的價值觀念,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容易誘發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不良網絡現象會污染網絡環境,擾亂網絡秩序,破壞互聯網的形象和公信力,影響互聯網健康發展。不良網絡現象會敗壞社會風氣,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共利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中央網信辦整治“飯圈”亂象有利于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營造良好網絡環境,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設問01:

中央網信辦整治“飯圈”亂象有何意義?國家:①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公民與企業有法可依;②加強對網絡監管,規范和引導網絡平臺依法運營;③依法懲處編造和傳播不良網絡信息的個人或團體。網站:依法規范自身運營,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公民:自覺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定,自覺抵制網絡謠言。

設問02:

如何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選材十一:

短視頻侵權被聯合抵制經常刷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對“五分鐘看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