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文言文閱讀?突破考點專練
文言文翻譯
突破指津
文言文翻譯,是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綜合考查,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和
難點。
根據新高考題,以及高考閱卷評分的實際操作,該題得分點主要包括兩大方
面:
一是整個句子的大意,往往在1分左右;
二是句中的關鍵實詞(主要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復詞
等)、關鍵虛詞(高頻虛詞、可譯可不譯的虛詞)、特殊用法(詞類活用)、文
言句式(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
和省略句)等,一般在一道小題中設置三個得分點,每個1分。
需要注意的是,重要實詞、虛詞、固定結構翻譯錯了,整句句意也不可能正
確。所以翻譯的關鍵在于一個一個的“組件”:“組件”翻譯正確,整句的句意
不可能出錯:反之,“組件”翻譯錯了,整句的句意也不可能完全正確。
根據文言翻譯命題選材和閱卷評分時指定的得分點來分析,翻譯題的選材主
要集中在如下幾類句子:
一是含有重要實詞、虛詞的句子:
二是含有固定結構的句子;
三是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
四是含有古漢語特殊句式的句子:
五是只有聯系上下文才能準確理解句意的句子。
[必備知識]
調用“知識建構”中"文言翻譯知識”介紹的兩個原則和三個意識。
兩個原則:“信、達、雅”的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
三個意識;語境意識,語法意識,方法意識。
端對點訓練
一、選擇類(共24分)
1、(6分)
1.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一一源頭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長遠,
根系不穩固卻想要樹木長得好。B.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成一一看見(自己)
貪圖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來自我警誠。C.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一
-(人們)最終雖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激,表面恭敬而內心卻不服氣。D.是
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一一那么就會使秦國無富庶的實際和強大
的名聲了。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茍",茍且;"懷仁’,懷念仁德。"終茍免而不懷仁”,應翻譯成“(人
們)最終只圖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懷念(皇上的)仁德〃。
故選C。
2、(6分)
1.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優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
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那么,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B.余故道為學
之難以告之。(我特地將自己求學的艱難告訴他。)C.雖然,受地于先王,
愿終守之,弗敢易?。m然這樣,但是,接受的封地是從先.王那里,愿意始
終守護它,不敢輕易交換!)D.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縮素,
今日是也。(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真的發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
血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雖然",即使這樣。句意:即使這樣,但是,接受的封地是從先王那里,
愿意始終守護它,不敢輕易交換!
故選C。
3、(6分)
1.下列句子的翻譯有誤的一項()
①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
其德義。
翻譯:想要樹木生長得好,一定要穩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長遠,一定
要疏通它的源頭;要使國家穩定,一定要積聚它的民心。
②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翻譯:即使用嚴刑來監督他們,用聲威震懾他們,但是結果大家只圖茍且免
除罪罰,卻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順而不是內心里悅服。
③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寢。
翻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用(別國)軍隊來侵略它,
于是又遇上饑荒。
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翻譯: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
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
⑤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翻譯: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諸侯會盟及朝見天子的時候,我愿意穿戴好
禮服禮帽做一個小小的司儀。
⑥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緊無疆之休。
翻譯:國君處于皇帝的重要位置,處于廣闊的天地間,就要崇拜皇權的高峻,
永保永無止境的福祿。
⑦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
者效其忠。
翻譯: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人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
能充分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
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
⑧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翻譯: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勞神費思,代替臣下管理職事,役使自己靈敏、
明亮的耳、眼,減損順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A.①@?B.②⑤⑦C.③⑥⑦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③"于是又遇上饑荒"翻譯錯誤,"因之以饑僮"的"因"是接著的意思,
翻譯為"接著又遇上饑荒"。
⑥"就要崇拜皇權的高峻"翻譯錯誤,"將崇極天之峻"的"崇”是推崇,
翻譯為"就要推崇皇權的高峻"。
⑦"挑選好的人而聽從它"翻譯錯誤,"擇善而從之‘的"善"是好的意見,
翻譯為"挑選好的意見采納它"。
①②④⑤解釋正確,③⑥。解釋錯誤。
故選C。
4、(6分)
1.孔文妍同學重視培養自己的文言語句翻譯能力,經常進行翻譯練習,下列
選項中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子嗣。
B.庭中始為籬,己為墻,凡再變矣。
庭院中開始是籬笆隔開,不久后乂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
C.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好時節,感嘆我的一生將要結束。
D.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石頭發出響亮的聲音,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
呢?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錯誤。"兄弟"應譯為"哥哥弟弟"。句意:既沒芍叔叔伯伯,又缺少哥
哥弟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子嗣。
B.正確。"已",不久后;"凡",一共;"再",兩次。
C.正確。"善",羨慕;"得",恰逢;"行",將要。
D.正確。"是〃,這樣;"名",名詞作動詞,命名;"何",為什么。
故選A。
二、非選擇類(共72分)
5、(6分)
1.課內翻譯。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答案】:(1)認真他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
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
(2)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
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謹",謹慎,這里指認真從事;"庠序",指地方學校;"申",反
復陳述;"孝",尊敬父母;“悌",敬愛兄長;"頒",通"斑";"不
負戴于道路”,狀語后置。
(2)"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厭〃,通便‘,滿足;"彌",更加;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省略句。
6、(6分)
1.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建中靖國初,承君(指田晝)入為大宗丞,宰相曾布欲收置門下,不能屈,
除提舉常平,亦辭,請知淮陽軍以去。吏民畏愛之。歲大疫,承君日自挾醫,
戶問病者,藥之良勤。一日小病不出,正晝,一軍之人盡見承君擁騎從騰空
而去,就問之,死矣。或曰為淮陽土神云。
(節選自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第十五,有刪改)
(1)宰相曾布欲收置門下,不能屈,除提舉常平,亦辭,請知淮陽軍以去。
(2)歲大疫,承君日自挾醫,戶問病者,藥之良勤。
【答案】:(1)宰相曾布想把他收歸自己門下,田晝沒有屈從,授官提舉常平,
也推辭了,請求管理淮陽軍而離開京城。
(2)這一年遇到大的疫情,出晝每天自己帶著醫生,挨家挨戶去探望生病的
人,盡心盡力地為他們治病。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屈",屈從;"除",授官;"知",管理;"去",離開。
(2)"日",名詞作狀若,每天;"問",探望;"藥",名詞作動詞,醫
治。
參考譯文:
建中靖國初年,田晝入朝擔任大宗丞,宰相曾布想把池收歸自己門下,田晝
沒有屈從,授官提舉常平,也推辭了,請求管理準陽軍而離開京城。當地官
吏百姓敬畏愛戴他。這一年遇到大的疫情,田晝每天自己帶著醫生,挨家挨
戶去探望生病的人,盡心盡力地為他們治病。一天他患小病沒有出門,正當
白天,全軍的人們都看見田晝騎著馬帶著隨從騰空而去,到府上詢問,已經
去世了。有人說他是淮陽土神。
7、(6分)
1.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富弼,字彥國,河南人。少鳥學,有大度,范仲淹見而奇之,曰:“王佐
才也?!币云湮氖就踉?、晏殊,殊妻以女。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動所部
民出栗,益以官縻,得公私廬舍十余萬區,散處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
資、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即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原之,仍書其勞,
約他日為奏請受賞。率五日,輒遣人持酒肉飯梭慰藉.出于至誠,人人為盡
力。山林陂澤之利可資以生者,聽流民擅取,死者為大冢葬之,曰"叢?!?。
明年,麥大熟,民各以遠近受糧歸,凡活五十余萬人.募為兵者萬計。
(節選自《宋史?富弼傳》,有刪改)
(1)弼勸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康,得公私廬舍十余萬區,散處其人,以便薪
水。
(2)明年,麥大熟,民各以遠近受糧歸,凡活五十余萬人,募為兵者萬計。
【答案】:(1)富弼規勸治區內的老百姓拿出糧食,加以官倉的糧食,獲得公
私廬舍十余萬處,分散讓人居住,以便于供給柴火和飲水。
(2)第二年,麥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遠近領取糧食回家,共救治五十余萬
人,招募為兵的流民達萬人。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益",加上;"處",使……居住;"薪水",柴火和飲水。
(2)"以",依據;"凡“,總共;“活”,使動用法,使……活,救活。
參考譯文:
富弼,字彥國,河南人。他從小就熱愛學習,氣量大度,范仲淹見到他后十
分驚奇,說:"這是輔佐帝王的良才??!"將他所寫的文章拿給王曾、晏殊
看,晏殊將女兒嫁給他。河朔發大水,老百姓到處流浪討飯。富弼規勸治區
內的老百姓拿出糧食,加以官倉的糧食,獲得公私廬舍十余萬處,分散讓人
居住,以便于供給柴火和飲水。官吏中前資、待缺、寄居的都給予俸祿,讓
他們到老百姓聚集的地方,挑選老病衰弱者給予糧食,并記下這些官吏的功
勞,約定到時候替他們上奏請求賞賜。一般每隔五天,就派人拿著酒肉飯菜
進行慰問,出于最大的誠心,人人都愿為之盡力。山澤森林池塘之出產有利
于老百姓生活的,都聽任流民自行獲取。死去的人用大坑合葬,將它叫作“叢
冢"。第二年,麥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遠近領取糧食回家,共救治五十余
萬人,招募為兵的流民達萬人。
8、(6分)
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又減價泰常平米,多作餡粥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
譯文:
(2)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矣。
譯文:
【答案】:(1)又減價出售常平米,制成許多稠粥、藥劑,派人帶著醫生到各
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輝燦爛,稱雄百代,自有文章以來,也屬少有。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案",出售;"挾",帶著;"活",使動月法,使……活下來,救
活”
(2)"體",文章;"渾涵光芒",博大深沉光輝燦爛;"鮮",少。
9、(6分)
1.翻譯下面的句子。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觸臚千里,旌旗蔽空,釀酒臨江,橫槊賦詩,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
(3)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
相屬。
【答案】:(1)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繞,一片蒼翠,這不正
是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
(2)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對大江斟酒,橫執長矛吟詩,本是
一位蓋世英雄,可現在乂在哪里呢?
(3)何況我和你在江邊浦魚砍柴,以魚蝦為伙伴,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只
小船,在這里舉杯來互相勸酒。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西""東",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繆‘,通"繚",環繞;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斷句、被動句。
(2)州由臚",首尾相接的船;“翻酒",斟酒;"固一世之雄也",判斷
句;"安在哉?",賓語前置句,在安哉?
(3)"漁樵",捕魚砍柴;"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侶、朋友;
"屬",勸酒。
10、(6分)
1.翻譯下列句子。
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
【答案】:人們習慣于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己)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
夫們多數把不顧國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當做好事。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習",習慣;"茍且",茍且偷安、得過且過;"以……為",把……當做;
"恤〃,體恤、顧念;"自媚于眾",狀語后置句,向眾人獻媚討好。
11、(6分)
1.翻譯下列句子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2)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李
將軍列傳》)
(3)天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答案】:(1)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
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
(2)李廣射箭,看見敵人逼近,如果不在數十步之內,估計射不中,就不發
射,只要一發射,敵人立即隨弓弦之聲倒地。
(3)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這就是確立
正常命運的方法。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鄙",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焉",為什么;"陪",增加。
(2)"急",在這指"逼近";"度",估計;"應",隨著。
(3)“天壽",壽命是長是短;"貳",改變態度;"俟",等待;"所以",
表憑借,翻譯為"用來""用來……的方法";"立",確立。
12、(6分)
1.翻譯句子。
(1)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2)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遮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3)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答案】:(1)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
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
(2)寶鼎被當作鐵鍋,美玉被當作頑石,黃金被當作土塊,珍珠被當作沙礫,
丟棄得到處都是,秦人看見這些,也并不覺得可惜。
(3)竭盡誠意待人,那么彼此隔絕的胡、越也會結成一個整體,對人傲慢,
那么骨肉之親也會變成互不關心的路人。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洎",等到;"以",因,因為;"讒",受誣陷;"誅",被殺死;
"終",堅持到底。
(2)"鼎",寶鼎被當作;"玉",美玉被當作;"金",黃金被當作;"珠",
珍珠被當作;"通迤",到處都是。
(3)〃竭誠",竭盡誠意待人;"傲物",對人傲慢;"骨肉",骨肉之親;
“行路",互不關心的路人。
13、(6分)
1.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2)豈得之難而失之易砍?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答案】:(1)屈原痛心懷王不能聽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讒言和諂媚之辭蒙
蔽了聰明才智,讓邪惡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則不為朝廷所
容,所以憂愁苦悶,寫下了《離騷》。
(2)難道真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易嗎?還是推究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都在
于人為的緣故呢?
【解析】:
本題考直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
(1)"疾",痛心;"脫",明察;"邪曲",品行不正、邪惡的小人;”方
正",端方正直的人;"不容",被動句。
(2)"豈",難道;"抑",或者,還是;"本",推究,探究。
14、(6分)
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魏征,巨鹿人也。武德末,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陰相傾奪,每勸
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征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
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p>
太宗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
征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亦
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臼:“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
非御忠誠奉國,何能若是!"太宗嘗謂曰:“卿罪重于中鉤巴我任御逾于管
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于卿者乎?”
七年,代王珪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日:
“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
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
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后復固辭,聽解侍中,授
以特進,仍知門下省事。
十二年,太宗以誕皇孫,詔宴公卿。帝極歡,謂侍臣曰:“貞現以前,從
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后,盡心于我,獻納忠
說,安國利人,成我今E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
以加也?!庇谑怯H解佩刀以賜二人。
尋遇疾。征宅內先無正堂,太宗時欲營小殿,乃輟其材為造,五日而就。
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數日,薨。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謚
日文貞。太宗親為制碑文,復自書于石。特蜴其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后嘗
謂侍臣日:“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服逝,遂亡一鏡矣!”因泣
下久之。乃詔日:“昔惟魏征,每顯予過。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
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E?故亦庶僚茍煩,難觸龍蜂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
迷內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誰之責也白斯已后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真言
無隱
(節選自《貞觀政要?任賢》)
【注】①《管子?小匡》:“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
可乎?”
(1)卿罪重于中鉤,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于卿者乎?
(2)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
【答案】:(1)論你的罪過比當年管仲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還要嚴重,而我對你
的信任卻超過了齊桓公對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間融洽相處,難道還有誰
能像我這樣對你嗎?
(2)我難道只在過去會犯錯誤,而到了今天就變得都是正確的了?所以(恐
怕)還是群臣只求順從我的心意,不敢冒險觸犯我?。?/p>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卿罪重于中鉤",介詞結構后置句;"逾",超過;"得",融洽;
"寧",難道。
(2)"豈獨",難道只;"是",正確;"庶僚",群臣。
參考譯文: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武德末年,他擔任太子洗馬??匆娞诤碗[太子暗中
相互傾軋奪權,常常勸太子李建成早做打算。太宗已經殺了隱太子,召見魏
征責備他說:"你離間我們兄弟,為什么?"旁人都為他的處境擔心。魏征
鎮定自如,緩緩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從我的話,必定沒有現在的災難。”
太宗聽后肅然起敬,給他優厚禮遇,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讓他進入臥室,
請教為政之道。
魏征平素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性情剛強正直,不屈不撓。太宗每次與他談論,
沒有不高興的。魏征也很高興遇到賞識自己的明主,用盡全力為太宗謀劃。
太宗又慰勞他說:"你所諫凈的事情前后有兩百多件,都很稱合我的心意。
若不是你忠誠為國,哪里能夠這樣!"太宗曾對他說:"論你的罪過比當年
管仲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還要嚴重,而我對你的信任卻超過了齊桓公對管仲的
信任,近代君臣之間融洽相處,難道還有誰能像我這洋對你嗎?"
貞觀七年,魏征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為鄭國公。不久因為生病請求解除職
務,只掛一個散官的頭銜。太宗說:"我把你從囚虜之中選拔出來,委任你
中央樞要之職,你見我的過錯,沒有不諫凈的。你難道不知道黃金在礦石中,
怎么值得重視嗎?經過良匠錘煉為寶器,就被人看做寶貝。我正把自己比作
金子,把你當做好的工匠。你雖然有病,還不衰老,怎能讓你就這樣辭職呢?"
魏征才停止辭職申請。后來又堅決要辭職,太宗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職務,任
為特進,仍舊管門下省政事。
貞觀十二年,太宗因為皇孫誕生而設宴招待公卿。太宗非常高興,對侍從的
大臣說:"貞觀之前,跟隨我掃平天下,歷盡艱辛,房玄齡的功勞最大。貞
觀之后,對我竭盡心力,提出忠正的意見,安定國家造福人民,成就我今天
的豐功偉業而被天下人所一直稱道的,那就只有魏征了。古代的名臣,又有
什么地方超過他們呢。"于是親自解下佩刀來賜給二人。
不久魏征生病了?;暾骷依锉緛頉]有正廳,唐太宗當時原想自己建造一座小
殿,就留下自己的材料來替魏征建造正廳,五天就完工了。又派使者送去布
被和白色的褥子,成全他樸素節儉的風范。過了幾天,魏征病逝。太宗親自
到他家哭悼,追贈魏征為司空,謚號文貞。太宗親自撰寫碑文,又親手將它
寫在碑石上。還特別賜給魏征家享用九百戶的租稅。太宗后來曾經對左右說:
"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事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用人作鏡子,
可以明白得失。我過去常常注意保持這三面鏡子,來謹防自己犯錯誤。如今
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啊!"因而傷心地哭了很久。于是下詔說:"過
去只有魏征能經常指出我的過錯。自從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過錯也沒
有誰指出了,我難道只在過去會犯錯誤,而到了今天就變得都是正確的了?
所以(恐怕)還是群臣只求順從我的心意,不敢冒險觸犯我啊!所以我一方面
虛心聽取群臣意見,一方面排除假象反省過失。如果臣子提出的意見我沒有
采納,那是我咎由自?。蝗绻覝蕚洳杉{意見卻沒人提出,是誰的責任呢?
從今以后,各自盡獻你們的忠誠。如果我有不對的地方,就直接說出來不要
隱瞞。"
15、(6分)
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楊昭儉,字仲寶,京兆長安人。曾祖嗣復,唐門下侍郎、平章事、吏部尚
書。祖授,唐刑部尚書。父景,梁左諫議大夫。昭儉少敏俊,后唐長興中,
登進士第。解褐成德軍節度推官。歷鎮、魏學書記,拜左拾遺、直史館,與
中書舍人張昭遠等同修《明宗實錄》。書成,遷殿中侍御史。天福初,改禮
部員外郎。晉祖命宰相馮道為契丹冊禮使,以昭儉為介,授職方員外郎,旋
加虞部郎中,俄以本官知制誥。不逾月三拜命,時人榮之。又為荊南高從誨
生辰國信使,賜金紫。使回,拜中書舍人,又為翰林學士。時驕將張彥澤鎮
涇原,暴殺從事張式,朝廷不加罪。昭儉與刑部郎中李濤、諫議大夫鄭受益
抗硫論列,請置之法,疏奏不報。會有詔令朝臣轉對,或上封奏,亦許以不
時條奏。昭儉復上疏曰:“天子君臨四海日有萬機懋建凈臣彌縫其闕今則諫
臣雖設言路不通藥石之論不達于圣聰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御史臺紀綱之
府,彈糾之司,銜冤者固當昭雪,為蠹者難免放流。陛下臨御以來,寬仁太
甚,徒置兩司,殆如虛器。遂令節使慢侮朝章,屠害梟吏,始訴冤于丹闕,
反執送于本藩。茍安跋扈之心,莫恤冤抑之苦。愿回容斷,誅彥澤以謝軍吏?!?/p>
由是權臣忌之。會請告洛陽,不赴晉祖喪,為有司所糾,停官。未幾,起為
河南少尹,改秘書少監,尋復中書舍人。時河決數郡,大發丁夫,以本部師
董其役,既而塞之。晉少主喜,詔立碑記大事。昭儉表諫曰:“陛下刻石紀
功,不若降哀痛之詔:搞翰頌美,不若頒罪己之文?!毖陨跚兄粒僦鬣蒂M
之,卒罷其事。周世宗愛其才,復召入翰林為學士。后改御史中丞,多振舉
臺憲故事。未幾,以鞫獄之失,出為行軍司馬。開寶二年,人為太子詹事,
以眼疾求退。六年,以工部尚書致仕。太宗即位,加禮部尚書。太平興國二
年,卒,年七十六。昭儉美風儀,善談名理,事晉有直聲。然利口喜譏喈,
執政大臣懼其構謗,多曲徇其意。
(節選自《宋史?楊昭儉傳》)
(1)后改御史中丞,多振舉臺憲故事。未幾,以鞫獄之失,出為行軍司馬。
(2)然利口喜譏皆,執政大臣懼其構謗,多曲徇其意。
【答案】:(1)之后,楊昭儉改任為御史中丞,多次整頓整治御史臺的舊典章
制度。不久,由于審訊案件的失誤,出朝做了行軍司馬。
(2)然而楊昭儉言辭鋒利喜歡譏諷非議人,執政大臣害怕他陷害誹謗,大多
委屈自己順從他的意思。
【解析】:
本題考直學生理解并翻譯義言義句子的能力。
(1)題得分點有:“故事",舊典章制度;"鞫",審訊;"出",出京為
官。
(2)題得分點有:"利口",言辭鋒利;"譏管",譏諷非議;"構謗〃,
陷害誹謗;“曲徇",委屈自己順從。
參考譯文:
楊昭儉,字仲寶,京兆長安人。曾祖父楊嗣復,在唐朝擔任過門下省侍郎、
平章事、吏部尚書。祖父楊授,在唐朝做過刑部尚書。父親楊景,在后梁擔
任左諫議大夫。楊昭儉少年時聰明俊逸,后唐長興年間,考中進士。被任命
為成德軍節度推官。歷任鎮、魏掌書記,被授為左拾遺、直史館,與中書舍
人張昭遠等人一同編修《明宗實錄》。書編成后,升遷為殿中侍御史。天福
初年,改任禮部員外郎。晉祖命令宰相馮道任契丹冊禮使,讓楊昭儉為副使,
授職方員外郎,隨即加官虞部郎中,不久憑借本官身份掌管起草誥命的事務。
不超過一個月就三次授官任職,當時的人贊揚他。(緊凄著)又擔任荊南高從誨
生辰國信使,賞賜他金紫。出使回來,授官中書舍人,又任翰林學士。當時
驕橫的將官張彥澤鎮守涇原,殘暴地殺死從事張式,但朝廷沒有加罪于他。
楊昭儉與刑部郎中李濤、諫議大夫鄭受益上書直言論說,請求依用法律處置
張彥澤。疏奏沒有得到答復。正逢皇帝下詔讓在朝的大臣依次對答政事,有
人上呈密封的章奏,也允許隨時分條陳奏。楊昭儉又上疏說:"天子統治天
下,日理萬機,設直言諫i爭大臣,彌補政治的缺失。當今則是諫i爭的大臣雖
然設立,而向朝廷進言的道路不通暢,藥石般諫議的話不能傳到圣上的耳中,
而奸邪諂媚之徒在左右討好。御史臺是執法的官府、彈劾糾察的部門,含冤
的人本來應當得到昭雪,作惡的人也應當被流放。陛下統治天下以來,過于
寬厚仁慈,白白地設置了兩司,幾乎如同虛設。這就讓節度使輕視侮辱朝廷
的典章,屠殺幕府的官吏,剛向朝廷申冤之初,反被送回當地審理。這就讓
跋扈之徒暫且安身,而含冤銜屈之人的苦楚不得體恤。希望陛下重新判決,
殺掉張彥澤向軍吏謝罪。"因此權臣忌恨楊昭儉。恰逢他請求到洛陽休假,
沒有奔赴晉祖的喪事,就被有關部門檢舉,停了官。不久,被起用為河南少
尹,后改任秘書少監,很快再任中書舍人。當時黃河決口危及數州,他大量
征發壯丁民工,以本部長官主管這次勞役,很快就把決口堵住。晉少主很高
興,下令立碑記錄這件事。楊昭儉上表進諫說:"陛下雕刻碑文記錄功績,
不如下發沉痛的詔書;施展文采筆墨頌揚美德,不如發布自責的文章。"言
辭很懇切,晉少主贊賞他,最終停止了這件事情。周世宗愛惜他的才能,又
征召他入翰林為學士。后來楊昭儉改任御史中丞,努力整頓御史臺的舊典章
制度。不久,由于審訊案件的失誤,出朝充任行軍司馬。開寶二年,楊昭儉
進朝任太子詹事,因為眼病請求辭官。六年,以工部尚書退休。太宗即位,
就地加任禮部尚書。太平興國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六歲。楊昭儉風度儀表
優美,善于談論名理,事奉后晉有正直的名聲。然而言辭鋒利喜歡譏諷人,
執政大臣害怕他陷害,大多委屈自己順從他的意思。
16、(6分)
1.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于藍臺。智伯戲康子而侮
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
不為難,誰敢興之!”對日:“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日'不敢
興難',無乃不可乎!”弗聽。智伯請地于韓康子康子欲弗與段規日智伯好
利而愎不與將伐我不如與之彼犯于得地必請于他人,他人不與,必向之以兵,
然則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變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萬家之邑于
智伯。智伯悅。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與。任章日:“何故弗與?”桓
子曰:“無故索地,故弗與。"任章日:“無故索地,諸大夫必懼。吾與之
地,智伯必驕。彼驕而輕敵,此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氏之
命必不長矣。主不如與之以驕智伯,然后可以擇交而到智氏矣,奈何獨以吾
為智氏質乎!"桓子曰:“善?!睆团c之萬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
地于趙襄子,襄子弟與。智伯怒,師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襄子將出,日:
“吾何走乎?”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毕遄釉唬骸懊窳T力以完之,
又斃,死以守之,其誑與我?”從者日:“邯鄲之倉庠實?!毕遄釉唬骸翱C?/p>
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蹦俗?/p>
晉陽。三家以國人圍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
醪乘。趙襄子使張孟談港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
魏而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
遂而謀泄,則禍立至矣。”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
二子乃陰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
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
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一?三家分晉》)
(1)主不如與之以驕智伯,然后可以擇交而圖智氏矣。
(2)二子乃陰與張孟談約,為之期口而遣之。
【答案】:(1)主公不如給智伯所求的土地,使智伯驕傲自大,然后我們可以
選擇盟友共同圖謀滅掉智氏的大計。
(2)于是兩人就暗地里與張孟談約定,為聯手攻殺智氏約定日期,而后送他
回城了。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與",給予;"驕",使動用法,使……驕傲自大;"擇",選擇;
"圖",圖謀;
(2)"陰",暗中;"期",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毛毯洗滌劑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歐元匯率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橫開銅鎖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桌上型恒慍恒濕試驗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柱塞偶件徑部座密封試驗臺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枕頭壓縮包裝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機床電器接頭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001
- 旅游年底總結
- 2025至2030年中國曲柄軸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智能在線PH計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001
- 2025-2030中國碳纖維預浸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總部招聘筆試真題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代理服務協議書范本
- 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資金保障制度11142
- 2025年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必考題
- 中藥性狀鑒定技術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2025年全屋定制家居市場分析與經營計劃
- 專題09 產業區位與產業發展【知識精研】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 《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 31010-2019
- 2024年山東省事業單位歷年面試題目及答案解析50套
- YB-4001.1-2007鋼格柵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鋼格柵板(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