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12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12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12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12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7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要求: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答題紙上。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三里灣》中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的代表是(C)。A.劉雨生B.梁生寶D.李月輝2.90年代以后,重寫革命歷史的作品主要有鄧一光的(A)等。A.《我是太陽》B.《激情燃燒的歲月》C.《歷史的天空》D.《亮劍》3.第一批八個“革命樣板戲”中的現代芭蕾舞劇是《紅色娘子軍》和(A)。A.《白毛女》B.《紅燈記》C.《沙家浜》D.《智取威虎山》4.2008年在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四部獲獎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鄉村的現狀和歷史為主題的,這部作品是(C)。A.《秦腔》B.《湖光山色》C.《暗算》D.《額爾古納河右岸》5.80年代末期,以瑣細的鄉村場景,低微的生活姿態,開掘出中國鄉村普遍的人生困境和令人窒息的生命圖景,從而開始了鄉土文學一次重要轉軌的作者主要有《伏羲伏羲》和《狗日的糧食》的作者(C)等。B.劉醒龍D.劉震云6.散文集《游牧長城》的作者是以詩歌創作步人文壇的(A)。A.周濤B.余秋雨C.于堅D.賈平凹7.《鹿鼎記》和金庸以前的武俠小說有很大的差別,作者費盡心機塑造了一個非俠客型的奇人(B)。A.楊過B.韋小寶C.小龍女D.令狐沖A.《魯冰花》B.《心園》C.《城南舊事》D.《心鎖》9.臺灣20世紀八九十年代橫空出世的怪才,被司馬中原稱為“野鬼托生的文學怪胎”的作家是(C)。A.白先勇C.張大春D.七等生10.標志著余光中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和中國傳統文學的雙向改鑄和融合的最高成就的是他1974年出版的詩集是(C)。A.《藍色羽毛》B.《天國的夜市》C.《白玉苦瓜》D.《舟子的悲歌》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要求: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答題紙上。每題有2-4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A.韓少功B.李凖C.周健明12.《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中的官僚主義者形象主要有(BCD)等。A.林震B.王清泉C.韓常新D.劉世吾13.自1957年下半年開始,許多作家都轉向了歷史題材,創作有(ABCD)。A.《蔡文姬》B.《茶館》C.《關漢卿》D.《膽劍篇》14.1960年前后,長篇敘事詩的創作出現了一個熱潮,主要有(ABC)等。A.李季的《楊高傳》B.減克家的《李大釗》C.田間的《趕車傳》D.郭小川的《望星空》15.劉醒龍的小說主要有(ABD)等。A.《鳳凰琴》B.《分享艱難》C.《小鮑莊》D.《圣天門口》16.20世紀50年代優秀的女作家主要有(ABC)等。A.宗璞D.王安憶17.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散文創作中,老作家的人生反思作品主要有陳白塵的《云夢斷憶》、黃秋云的《霧A.巴金的《懷念蕭珊》B.孫犁的《亡人逸事》C.楊朔的《香山紅葉》D.楊絳的《干校六記》A.梁羽生C.臥龍生D.古龍19.臺灣的新女性主義小說主要有(ABD)等。A.朱秀娟的《女強人》B.李昂的《殺夫》C.王文興的《家變》D.廖輝英的《盲點》20.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臺灣詩壇上的現代主義文學社團主要有(ABC)等。A.現代詩社C.藍星詩社D.后現代詩社要求:書寫規范,不得有錯別字。21.《》從馬有翼、范靈芝和王玉梅在掃盲班的微妙關系開始,以三對新人結婚作為結束。三里灣22.《創業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寶這個嶄新的青年農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現在落梁三老漢23.的中篇小說《父親是個兵》和長篇小說《我是太陽》為代表,繼續謳歌革命的作品以豪放、壯鄧一光24.“十七年文學”中那些講述革命歷史的“紅色經典”主要有梁斌的《紅旗譜》、羅廣斌曲波26.除了話劇創作外,還創作有影視作品《新龍門客?!?、《西楚霸王》、《黃飛鴻》、《創業玩家》、《香港故事》、《新白娘子傳奇》等。27.當代文學史上最先出現的頌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華頌》、何其芳的《我們最偉大的節日》、艾青胡風賀敬之29.2008年在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四部獲獎作品中,賈平凹的《》、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秦腔30.的《紅高粱》、賈平凹的《浮躁》和陳忠實的《白鹿原》等鄉土文學作品,標志著當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莫言楊沫32.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樹33.1981—1984年間,張承志的《黑駿馬》、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鄧友梅的《煙壺》、馮驥才的《神鞭》、_的《棋王》等,這些作品共同匯成了“文化尋根”的浪潮。阿城菊豆35.被譽為中國的喬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位兩次獲得“臺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王小波36的《玉梨魂》是民初最暢銷的小說,與蘇曼殊的《數鴻零雁記》同為“鴛鴦蝴蝶派”發韌之作。徐枕亞37.《》從1969年10月開始在《明報》連載,一直到1972年9月結束,是金庸小說中篇幅最長的作品,也是金庸的壓軸之作。鹿鼎記38.出版于1977年的長篇小說《城之迷》是的代表性作品。七等生39.在的詩作中,《石室之死亡》不僅是其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現代中國詩壇上“超現實性”表現最為突出的作品。洛夫40.《鄉愁》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但它在表層結構上存在著模仿南宋詞人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一詞的痕跡。余光中要求:內容切題,文字通順,語氣流暢,邏輯清晰。41.“山藥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各說出兩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答:(1)“山藥蛋派”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十分注重作品的社會功效,在作品中表現出鮮明的民間色彩和濃厚的民族風格,他們的作品既具有“問題小說”的特點,也具有大眾化、民間化的特點。"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有趙樹理、馬烽、西戎、束為等。(2)“白洋淀派”的作品多取材于冀中平原地區的鄉村生活,以詩的意境和散文的筆法為主要特征,歌頌勞動人民的純凈樸實的美好品德,或記錄清新秀美的水鄉風光和民風民俗,表現了具有新時代特點的人情美、人性美,形成了共同的樸素自然、清新柔美的藝術風格。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孫犁、劉紹棠、從維熙的、韓映山、房樹民等。(3)“茶子花派”是一個鄉土化與詩意化相結合的文學流派,既強調對時代風云和社會變革的記錄,更強調對自然風光、歷史傳統,特別是南方農村的婚喪嫁娶、節令習俗、迷信禁忌等民俗風情的表現,努力追求一種風俗畫和田園詩的風格。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周立波、周健明、謝璞、孫健忠、古華、葉蔚林、韓少功、譚談、彭見明等。42.《檀香刑》以起自山東的義和團運動為背景,描述了占領膠東半島的德國人在修建膠濟鐵路時,引發了與當地民眾的激烈沖突,地方戲曲“貓腔”藝人孫丙,被迫充當了反抗的頭領,因此要遭受縣令錢丁、劊子手趙甲施行的名為“檀香刑”的酷刑。圍繞著檀香刑,作品是如何表現他們各自的計劃的?答:(1)實施檀香刑的劊子手趙甲恪盡職守,一心要把這難得的機會用足,亮出其一手絕活。(2)主持檀香刑的縣令錢丁心存惻隱之心,想要做手腳,讓孫丙死得快一點,少受折磨。(3)孫丙卻執意要通過接受酷刑的過程來展現自己的英雄氣概,不僅不接受錢丁的善意,而且還要將這場酷刑變成一場生命最后的狂歡。要求:在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該題按小論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題時應做到:論述清晰明確,舉例具體恰當,文字優美流暢,邏輯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觀點和內客,必須有自43.《茶館》既沒有一以貫之的矛盾沖突,也沒有首尾相連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通過三幕相對獨立的戲表現“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的?試結合作品主人公王利發的形象塑造加以說明。答:《茶館》通過三幕相對獨立的戲,以王利發等人物的命運變遷為主線,生動地展現了“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以下是具體分析:人物與時代背景的融合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柜,精明能干、善于應酬,一心想讓茶館在動蕩的社會中生存下去。但他的努力在三個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從側面反映出時代的腐朽與黑暗。第一幕:戊戌變法失敗后此時的清朝統治搖搖欲墜,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王利發年輕有為,努力維持著茶館的生意。他通過不斷改良茶館的經營方式,如增加茶座、提供更多的點心等,試圖迎合不同顧客的需求。然而,他的茶館依然受到了各種勢力的壓迫,如特務、打手的敲詐勒索。這一幕暗示了清王朝的腐朽和衰敗,它已經無法為百姓提供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預示著這個時代即將走向終結。第二幕:民國初年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沒有給社會帶來真正的變革。軍閥混戰,社會動蕩不安。王利發的茶館也未能幸免,生意越來越慘淡。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進行更多的改革,如把茶館的一部分改成公寓,出租給客人。但即便如此,他仍然難以應對各種苛捐雜稅和社會的混亂。這一幕展現了民國初年的混亂局面,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進一步揭示了這個時代的不合理性。第三幕: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民不聊生。王利發的茶館已經破敗不堪,但他依然苦苦支撐。然而,國民黨特務和地痞流氓的欺壓變本加厲,甚至企圖霸占他的茶館。王利發一生的心血付諸東流,最后他絕望地在茶館里上吊自殺。這一幕深刻地揭示了國民黨統治的黑暗和腐朽,也宣告了這個時代的徹底崩潰。通過王利發在三個不同時代的經歷,《茶館》生動地描繪了一幅中國近代社會的歷史畫卷,展現了舊中國從封建王朝到民國再到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社會變遷,深刻地揭示了“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舊時代的批判和對新時代的渴望。44.劉震云1987年因發表短篇小說《塔鋪》引起文壇關注。作品以幾個農村青年備嘗艱辛、準備高考的故事,將他們的低劣生存狀態刻畫得入木三分:有的難熬饑餓,只好靠躲著燒蟬吃補充營養,可后來還是在關鍵時刻餓得暈倒了;有的胸懷大志,卻因家里斷炊只好半途退出高考,回家務農;有的分到肉卻舍不得吃,帶給生病的父親,最后為了給父親治病,嫁人換錢……小說以十分樸素、沉重的寫實風格,講述了鄉村青年尋夢的艱難和夢想幻滅的結局,讀后令人感慨不已。試結合作品內容談談你對新寫實小答:新寫實小說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出現的一種小說創作潮流,劉震云的《塔鋪》是這一潮流中的典型作品。結合《塔鋪》的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新寫實小說的特點和意義:對生活原生態的還原摒棄理想主義:新寫實小說注重對生活原生態的呈現,摒棄了傳統文學中過于理想化的描寫。在《塔鋪》中,沒有英雄式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而是聚焦于幾個農村青年在高考路上的平凡經歷和艱難處境。他們面臨著饑餓、貧困、家庭變故等現實問題,這些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存在的困境,作者以真實而不加修飾的筆觸將其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實面貌。展現生存本相:作品深入刻畫了人物的低劣生存狀態,如小說中描寫的農村青年為了補充營養燒蟬吃,因饑餓暈倒在考場上,以及為了給父親治病嫁人換錢等情節,生動地展現了生活的殘酷和無奈。這種對生存本相的揭示,是新寫實小說的重要特點之一,它打破了傳統文學中對生活的美化和粉飾,讓讀者直面生活的真相。人物形象的平凡化與真實化平凡人物的掙扎:新寫實小說中的人物通常是普通的平凡人,他們沒有偉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只是在生活的壓力下努力掙扎?!端仭分械霓r村青年們,他們渴望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在現實面前卻顯得那么渺小和無力。他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能夠擺脫貧困,過上更好的生活,但這個看似簡單的夢想卻被各種現實因素所阻礙,他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經歷了種種挫折和磨難,展現出了平凡人在生活中的無奈和堅韌。人性的復雜多面:這些人物的性格也并非完美無缺,而是具有復雜多面的人性。他們既有善良、淳樸的一面,如有的學生分到肉舍不得吃帶給生病的父親;也有自私、無奈的一面,在面對生活的困境時,會做出一些無奈的選擇。這種對人物形象的真實塑造,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的本質,感受到人物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敘事手法的平實與客觀平實的語言風格:新寫實小說在敘事上采用平實、樸素的語言風格,避免華麗的辭藻和夸張的描寫。《塔鋪》以簡潔、直白的語言講述故事,讓讀者能夠直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生活狀態和情感變化。這種平實的語言風格使作品更貼近生活,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感染力。客觀的敘事視角:作者在敘述故事時,往往采用客觀的敘事視角,盡量避免主觀情感的過度介入。在《塔鋪》中,作者只是客觀地描述農村青年們的生活經歷和遭遇,不做過多的評價和批判,讓讀者自己去感受和思考生活的意義和價值。這種客觀的敘事方式,使讀者能夠更加獨立地對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判斷和解讀,從而獲得更加深刻的閱讀體驗。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揭示社會問題:新寫實小說通過對生活原生態的描寫,揭示了社會現實中的一些問題和矛盾。在《塔鋪》中,我們可以看到農村教育資源的匱乏、貧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傳統觀念對人性的束縛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揭示,使讀者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引發了人們對社會公平、教育改革、人性解放等問題的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