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暑與溺水_第1頁
預防中暑與溺水_第2頁
預防中暑與溺水_第3頁
預防中暑與溺水_第4頁
預防中暑與溺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防中暑與溺水演講人:日期:目錄CATALOGUE中暑與溺水概述中暑預防措施溺水預防措施家庭與學校安全教育社會公共場所安全保障應急處置與救援方法01中暑與溺水概述PART中暑定義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環境下,由于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導致器官功能受損的一種急性疾病。中暑原因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身體無法通過正常途徑散熱,導致體溫過高;身體缺水,汗腺功能衰竭,無法調節體溫。中暑定義及原因溺水定義溺水是指人體被水淹沒,導致呼吸道受阻或氧氣供應不足而引發的窒息或死亡。溺水原因游泳技能不佳;過度疲勞或酒后游泳;在危險水域游泳或玩耍;船只翻覆等意外事故。溺水定義及原因中暑可能導致脫水、熱射病、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中暑危害溺水可能導致窒息、心肺功能衰竭、腦損傷等嚴重后果,甚至導致死亡。溺水危害危害程度分析易發人群與場景溺水易發人群不會游泳的人、游泳技能不佳的人、疲勞或酒后游泳的人等;易發場景:游泳池、海灘、水庫、河流等水域。中暑易發人群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疾病患者等;易發場景:高溫天氣、密閉空間、露天作業等。02中暑預防措施PART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10點至16點之間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創造涼爽環境使用空調或電扇等降溫設備,保持室內溫度適宜,避免室內過度悶熱。避免高溫環境充足休息確保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避免疲勞過度導致身體調節能力下降。合理安排工作和活動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或繁重的體力勞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補充水分,保持身體水分平衡,預防脫水現象。多喝水在大量出汗后,適量飲用含電解質的飲料,以補充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補充含鹽飲料補充水分和鹽分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選擇棉質、麻質等透氣性好的衣物,避免穿著緊身衣褲。淺色衣物穿著淺色衣物,減少太陽輻射的吸收,有助于降低體溫。穿著透氣合適服裝03溺水預防措施PART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提高在水中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報名專業游泳課程正確的游泳姿勢和動作可以節省體力,提高游泳速度,減少溺水風險。熟練掌握游泳姿勢和動作在不同水域游泳時,要了解水域的深度、水流、水溫等特點,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了解水域特點學會游泳技能010203遵守安全規定在設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險”等警示標識的水域,要嚴格遵守規定,不得擅自下水。認真觀察警示標識在進入水域前,要認真觀察周圍的安全警示標識,并了解其含義,避免因忽視警示而發生溺水事故。注意水域安全警示標識不要獨自一人下水游泳或嬉戲,以免發生危險時無人相助。避免單獨行動在游泳或嬉戲時,應選擇有救生員、安全設施完備的游泳場所,以確保安全。選擇安全場所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嬉戲在水中遇到危險時,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保持冷靜在緊急情況下,要及時向周圍的人或救生員呼救,尋求幫助。尋求幫助掌握正確的自救技巧,如“浮水自救”、“仰泳自救”等,以便在危險時刻自救。正確自救緊急情況下自救技巧04家庭與學校安全教育PART向孩子普及中暑與溺水的危害,讓孩子深刻認識到危險。強調中暑與溺水的危害性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如不獨自在危險水域玩耍、及時補充水分等。培養孩子安全習慣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讓孩子時刻牢記安全第一。安全意識融入日常生活增強孩子安全意識培養010203家長監管責任落實引導孩子正確應對危險家長應教會孩子如何正確應對危險情況,提高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家長應確保孩子所處環境的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如游泳池護欄、救生設備等。家長監護不離身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動態,特別是在游泳、戲水等危險活動中。開設安全教育課程針對游泳和水上活動,學校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水上自救技能。游泳與水上安全教育應急知識培訓學校應培訓學生掌握應急知識,如中暑和溺水的急救措施等。學校應將安全教育納入課程,定期向學生傳授安全知識。學校安全課程設置建議演練效果評估每次演練后,學校應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提高演練的實效性。應急演練計劃學校應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應急演練。演練內容多樣化應急演練應涵蓋中暑、溺水等多種危險情況,讓學生熟悉各種情況下的應對方法。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活動05社會公共場所安全保障PART游泳池水質衛生保證游泳池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并公示檢測結果。游泳池設施安全確保游泳池內設施完好無損,設置警示標志和深水區標識,救生器材擺放在顯眼位置。游泳人員健康管理實行游泳人員健康管理制度,禁止有傳染病的人員進入游泳池。游泳場所秩序維護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員和安保人員,維持游泳池內秩序,防止意外事件發生。游泳池等場所管理規范游泳池、海灘等水域必須配備救生圈、救生板、救生浮標等救生器材。救生器材配置急救設備配備緊急聯絡系統在公共場所應配備急救箱、AED、擔架等急救設備,并定期檢查和維護。建立緊急聯絡機制,確保發生意外時能迅速聯系到救援人員。救援設備配置要求救生員需經過專業培訓,掌握救生技能和急救知識,通過考核后持證上崗。救生員培訓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考核,確保其熟練掌握崗位職責和操作流程。工作人員考核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其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安全意識教育工作人員培訓考核標準010203相關部門應定期對公共場所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定期檢查對部分公共場所進行隨機抽查,確保各項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實。隨機抽查鼓勵公眾對公共場所的安全管理進行監督,設立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理問題。公眾監督監督檢查機制完善06應急處置與救援方法PART立即脫離高溫環境將患者迅速轉移到通風陰涼處,解開衣物,保持呼吸通暢。物理降溫用濕毛巾、冷水擦拭身體,或用冰袋敷在額頭、腋下、腹股溝等處,幫助患者快速散熱。補充水分給患者喝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或白開水,但不可強迫飲水,以免引起嘔吐。緊急就醫如患者意識不清、持續高燒、虛脫等,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中暑后應急處理措施溺水事故現場救援流程迅速呼救01發現溺水者,應立即大聲呼救,并撥打緊急電話求助。確保自身安全02救援者要確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在救援過程中發生次生事故。救援措施03若救援者熟悉水性,可采用游泳、潛水等方式迅速接近溺水者;若不熟悉水性,可利用救生器材如救生圈、長繩等,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援。上岸急救04將溺水者救上岸后,應立即清除口鼻內的雜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后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呼救與撥打急救電話在確定患者意識喪失后,應立即呼救并撥打急救電話。人工呼吸每進行30次胸外按壓后,進行兩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氣時間超過1秒,觀察患者胸廓起伏情況。胸外按壓將患者仰臥在堅硬的平面上,雙手交疊放在胸骨下半部,進行每分鐘100-120次的按壓,按壓深度為5-6厘米。判斷意識輕拍患者肩膀并大聲呼喊,判斷患者是否意識喪失。心肺復蘇術(CPR)操作指南配合醫生治療到達醫院后,應積極配合醫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