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測量復習題庫_第1頁
2023年測量復習題庫_第2頁
2023年測量復習題庫_第3頁
2023年測量復習題庫_第4頁
2023年測量復習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量學考試復習資料

填空題庫及參考答案

第1章緒論

1?1、測量工作的基準線是鋁垂線。

1-2、測量工作的基準面是大地水準面。

1-3,測量計算的基準面是參考橢球面。

I、水準面是處處與鉛垂線垂直的連續封閉曲面。

1-5、通過平均海水面的水準面稱為大地水準面。

1-6、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徑為6371km。

1-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中央子午線的投影為坐標工軸,

1-8、地面某點的經度為131°58',該點所在統一6°帶的中央子午線經度是129°。

1-9、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y坐標恒大于零,將入?軸自中央子午線西移幺出km。

1-10、天文經緯度的基準是大地水準面,大地經緯度的基準是參考橢球面。

1?11、我國境內某點的高斯橫坐標y=22365759.13m,則該點坐標為高斯投影統一工帶坐標,帶號為22,

中央子午線經度為129°,橫坐標的實際值為-134240.87m,該點位于其投影帶的中央子午線以西。

1-12、地面點至大地水準面的垂直距離為該點的絕對高程,而至某假定21述面的垂直距離為它的相對高程。

1/3、測量學的分支學科有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和海洋測量學。

1-14、測量學的任務有測圖、測設和用圖。

1?15設某經緯儀一測回方向觀測中誤差為土9",欲使其一測回測角精度達成±5〃,需要測上個測回。

1-16、水準測最時,設每站高差觀測中誤差為±3mm,若1km觀測了15個測站,則1km的高差觀測中誤

差為11.6mm,L公里的高差中誤差為£左四。

1-17、距離、角度和高程是擬定地面點位置的三個基本幾何要素;距離測量、角度測量與高程測量是測量

的基本工作。

1-18、測量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在測量布局上是“有整體到局部”,在測量順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

在測量的精度上是「從高級到低檔”。

1-19、觀測誤差來源于儀器誤差、人的感官能力限制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這三方面的客觀條件統稱為觀測

條件。

第2章水準測量

2-1、高程測量按采用的儀器和方法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和GPS高程測量三種。

2-2、水準儀重要由基座、水準器、望遠鏡組成。

2-3、水準儀的圓水準器軸應與豎軸土后。

2-4、水準儀的操作環節為粗平、照準標尺、精平、讀數0

2-5、水準儀上圓水準器的作用是使豎軸鉛垂,管水準器的作用是使望遠鏡視準軸水平。

2-6、望遠鏡產生視差的因素是物像沒有準確成在卜寧絲分劃板上。

2-7、水準測量中,轉點TP的作用是我遞高程。

2-8、某站水準測量時,由A點向B點進行測量,測得AB兩點之間的高差為0.506m,且B點水準尺的讀

數為2.376m,則A點水準尺的讀數為2.882m。

2-9、三等水準測量采用“后一前一前一后”的觀測順序可以削弱儀圈理的影響。

2-10、水準測量測站檢核可以采用變動儀圈置或現嶇法測量兩次高差。

2-11、三、四等水準測量使用的雙面尺的一面為黑色分劃,另一面為紅色分劃,同一把尺的紅黑面分劃相

差一個常數,其中A尺的紅黑面分劃常數為姻,B尺的紅黑面分劃常數為迺。

2-12、水準測量中,調節圓水準氣泡居中的目的是豎型鰭垂,調節管水準氣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視準軸水平。

第3章角度測量

3-1、經緯儀重要由基座、水平度盤、照準部組成。

3-4、測量的角度涉及水平角和豎直角。

3-5、用光學經緯儀觀測豎直角、在讀取豎盤讀數之前,應調節豎盤指標微動螺旋,使豎盤指標管水準氣泡

居中,其目的是使豎盤指標處在對的位置。

36、用測回法對某一角度觀測4測回,第3測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應配置為"左右。

3-8、由于照準部旋轉中心3水平度盤分劃中心不重合之差稱為照準部偏心差。

3-10、用測回法對某一角度觀測6測回,則第4測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盤應配置為90°左右。

3-11、測回法是測角的基本方法,用于測定兩個目的方向之間的水壬比。

第4章,第5章,距離測量,直線定向

4-1、距離測量方法有鋼尺量距、視距測量、電磁波測距、GPS測量。

4-2、鋼尺量距時,如定線不準,則所量結果總是偏大。

4-3、鋼尺量距方法有平最法與斜最法。

4-4、標準北方向的種類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標北方向。

4-5、經緯儀與水準儀十字絲分劃板上絲和下絲的作用是測量姬。

4-6、用鋼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CD兩段距離,AB往測為476.4m,返測為476.3m;CD往測為126.33m,

返測為1263m.則AR比CD丈量精度要直°

4-7、陀螺經緯儀可以測量其北方向。

4-8、羅盤經緯儀可以測量磁北方向。

第6章控制測量

7-1、已知A、B兩點的坐標值分別為工人=5773.633m,yA=4244.098m,XB=6190.496m,yB=4193.614m,

則坐標方位角aAl{=353°05'41〃、水平距離DAn=419.909m

7-2、象限角是由標準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線的水壬魚,取值范圍為0?土90°。

7-3、正反坐標方位角相差一±180°。

7-4、某直線的方位角為123°201,其反方位角為方3°2()’.

7-7、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方法有三角測量、導線測量與GPS測量。

7-8,常用交會定點方法有前方交會、側方交會、后方交會v

7-9、直線方位角的定義是從標準北方向理性t旋轉到直線方向水平角,取值范圍為0°~360°,直線象限

角的定義是從標準北方向或標準南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到直線的水平角,取值范圍為0°~±90°,其

中順時針旋轉的水平角為正值,逆時針旋轉的水平角為負值。

7-11、四等水準測量中絲讀數法的觀測順序為后、后、通、近、,

7-12、水準路線按布設形式分為閉合水準路線、附合水準路線、支水準路線。

7-13、導線的起算數據至少應有起算點的坐標和起算方位角,觀測數據應有水平距離和水平角,導線計算

的目的是求出未知點的平面坐標,

第9章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9-1、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等高線平距。

9-2、相鄰高程點連接的光滑曲線稱為等高線,等高距是相鄰等高線間的高差。

9-3,等高線的種類有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助曲線。

9-4、測繪地形圖時,碎部點的高程注記在點的直側、字頭應座南朝北。

9-5、測繪地形圖時,對地物應選擇角點立尺、對地貌應選擇坡度變化直立尺。

9-6、等高線應與山脊線及山谷線垂直。

9-7、繪制地形圖時,地物符號分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和半比例符號。

9-8、測圖比例尺越大,表達地表現狀越縣住。

9-9、。型地貌有山頭與洼地、山脊與山谷、鞍部、陡崖與懸崖,

9-11、山脊的等高線應向卜.坡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線應向上坂方向凸出。

9-12,地形圖比例尺的定義是圖:?段直線長度與地面上相應上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分數字比例尺與圖示

比例尺兩種。

9-13、首曲線是按基本等高距測繪的等高線,在圖上應用0.15mm寬的細實線繪制。

9-14、計曲線是從0m起算,每隔四條首曲線加粗的一條等高線,在圖上應用臉型寬的粗實線繪制。

9-15、間曲線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繪的等高線,應用0.15mm寬的性虛線繪制,用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區

域,可不閉合。

9-16、經緯儀配合量角器視距測圖法,觀測每個碎部點的工作內容涉及立尺、讀數、記錄計算、展點。

9-17、碎部點平面位置的測定方法有極坐標法、方向交會法、距離交會法和直角坐標法。

第1()章地形圖的應用

10-1、地形圖的分幅方法有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10-2、匯水面積的邊界線是由一系列山脊線連接而成。

10-3、在1:2023地形圖上,量上某直線的圖上距離為18.1為m,則實地長度為363.4m。

104、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涉及量取點的三維坐標、底線的距離、在線的方位角、圖形面.積。

判斷題庫及參考答案

(下列各題,你認為對的的,請在題后的括號內打“4”,錯的打“X”。)

1、大地水準面所包圍的地球形體,稱為參考橢球。.................................(X)

2、天文地理坐標的基準面是參考橢球面。............................................(X)

3、大地地理坐標的基準面是大地水準面。............................................(X)

4、視準軸是目鏡光心與物鏡光心的連線.............................................(X)

5、方位角的取值范圍為0°~±180°o............................................................................................(X)

6、象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7、雙盤位觀測某個方向的豎直隹可以消除豎盤指標差的影響°。.......................(齒

8、系統誤差影響觀測值的準確度,偶爾誤差影響觀測值的精密度。....................(山

9、經緯儀整平的目的是使視線水平。................................................(義)

10.用一般方法測設水平角時.應采用盤左盤右取中的方法............................(力

IL高程測量時,測區位于半徑為10km的范圍內時,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X)

名詞解釋題庫及參考答案

3、水平角一一過地面任意兩方向鉛垂面之間的兩面角。

4、垂直角一一地面任意方向與水平面在觸直面內的夾角。

5、視差一一物像沒有成在望遠鏡十字絲分劃板面上,產生的照準或讀數誤差。

6、真北方向一一地面P點真子午面與地球表面交線稱為真子午線,真子午線在P點的切線北方向稱真北

方句。

7、等高距一一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

8、水準面一一處處與鉛垂線垂直的連續封閉曲面。

9、直線定向一一擬定地面直線與標準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線定線一一用鋼尺分段丈量直線長度時,使分段點位于待丈量直線上,有bl測法與經緯儀法。

12、坐標正算一一根據?條邊長的方位角與水平距離,計算坐標增量。

13、坐標反算一一根據一條邊長的坐標增量,計算方位角與水平距離。

14、直線的坐標方位角一一直線起點坐標北方向,順時針到直線的水平夾角,其值應位于0°~360°之間。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體,它涉及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橋梁等。

18、測定一一使用測量儀器和工具,通過測量與計算將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規定的符號縮小

繪制成地形圖,供科學研究與工程建設規劃設計使用。

19、測設一一將在地形圖上設計建筑物和構筑物的位置在實地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

21、閉合差------系列測最函數的計算值與應用值之差。

22、限差——在一定測量條件下規定的測量誤差絕對值的允許值0

23、相對誤差一一測量誤差與其相應觀測值之比。

27、系統誤差一一符號和大小保持不變,或按照一定的規律變化。

28、偶爾誤差一一其符號和大小呈偶爾性,單個偶爾誤差沒有規律,大量的偶爾誤差有記錄規律。

32、視距測量一一運用測量儀器望遠鏡內十字絲分劃板上的視距絲及刻有厘米分劃的視距標尺,根據光學

原理同時測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卻高差的一種快速測距方法。

生、中央子午線一一高斯投影時.橫圓柱與參考橢球體表面的切線.

37、三北方向一一真北方向、磁北方向與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坐標北方向。

40、等高距一一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差。

41、等高線平距一一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

46、絕對高程一一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垂直距離。

53、導線測量一一將?系列測點依相鄰順序連成折線形式,并測定各折線邊的邊長和轉折角,再根據起始

數據推算各測點平面位置的技術與方法。

55、閉合導線一一起止于同一已知點的環形導線。

56、附合導線一一起止于兩個已知點的導線。

57、支導線一一由已知點出發,不附合、不閉合于任何已知點的導線。

64、圖根點一一直接用于測繪地形圖碎部的控制點。

67、附合水準路線一一起止于兩已知高級水淮點間的水準路線。

68、閉合水準路線一一起止于同一已知水準點的環形水準路線。

69、支水準路線一一從一已知高級水準點出發,終點不附合于另一已知高級水準點的水準路線。

78、大比例尺測圖一一工程測顯中,比例尺大于I:2023的地形測圖。

108、比例尺一一地圖上某一線段的長度與地面上相應線段水平距離之比。

11()、等高線一一地圖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的曲線。

11k等高距一一地圖上相鄰等高線的高程差。

115、測量學(surveying)——研究地球的形狀與大小以及擬定地面點的位置和高程,并將地球表面的地形及

其他信息繪制成圖的學科。

簡答題庫及參考答案

1、測星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從整體到局部一一測量控制網布設時,應按從高等級向低等級的方法布設,先控制后碎部一一測量地物或

地貌特性點三維坐標稱為碎部測量,碎部測量應在控制點上安頓儀器測量,

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義的?有何作用?

答:比例尺精度等于0.1M(mm),M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擬定測圖時距離的測量精度和擬定最小測

圖比例尺.

例如,取"=500,比例尺精度為50mm=5cm,測繪1:500比例尺的地形圖時,規定測距不小于5cm。

或規定測距不小于5cm,比例尺則為0.1/50=1:500。

5、等高線有哪些特性?

①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相等。

②等高線是閉合曲線,不能中斷(間曲線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圖內閉合,則必然在相鄰的其它圖幅內

閉合。

③等高線只有在陡崖或懸隹處才會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線通過山脊或山谷時改變方向,因此山脊線與山谷線應和改變方向處的等高線的切線垂直相

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圖內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線平距大表達地面坡度小;等高線平距小則表達地面

坡度大;平距相等則坡度相同。傾斜平面的等高線是一組間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線。

6、用中絲讀數法進行四等水準測量時,每站觀測順序是什么?

照準后視標尺黑面:再讀視距,精確整平,讀取標尺中絲讀數;

照準后視標尺紅面,讀取標尺中絲讀數;

照準前視標尺黑面;直讀視距,精確整平,讀取標尺中絲讀數;

照準前視標尺紅面,讀取標尺中絲讀數。

上述觀測順序簡稱為“后一后一前一前”。

7、導線坐標計算的一般環節是什么?

計算方位角閉合差勿,勿<力我時,反號平均分派力;

推算導線邊的方位角,計算導線邊的坐標增量Ar,Ay,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f、.,

十。

計算全長相對閉合差K=6:式中為導線各邊長之和,假如

K<K限,按邊長比例分派fyO

計算改正后的導線邊的坐標增量,推算未知點的平面坐標。

8、水準測量時為什么規定前后視距相等?

水準儀視準軸不平行于管水準器軸之差稱為i角,當每站的前后視距相等時,,角對前后視讀數的影響

大小相等,符號相同,計算高差時可以抵消。

9、視差是如何產生的?消除視差的環節?

物像沒有成在十字絲分劃板上。望遠鏡照準明亮背景,旋轉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十分清楚;照準

目的,旋轉物鏡調焦螺旋,使目的像卜分清楚。

17、說明測量高斯平面坐標系與數學笛卡爾坐標系的區別。

數學笛卡爾坐標系是定義橫軸為x軸,縱軸為y軸,高斯平面坐標系的縱軸為x軸,橫軸為),軸,

數學笛卡爾坐標系象限則按逆時針方向編號;高斯平面坐標系象限按順時針方向編號,這樣就可以將

數學上定義的各類三角函數在高斯平面坐標系中直接應用,不需做任何變更。

方位角的起算基準不同。

19、簡述測回法觀測角度AOB的環節(以第一測回為例)。

1、盤坐位置:松開照準部和望遠鏡的制動螺旋,精確瞄準左FI的A,置零,讀取水平度盤讀數,記

錄;松開照準部和望遠鏡制動螺旋,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精確瞄準右目的B,讀數記錄;得盤左測回角度。

2、盤右位置:先瞄準右FI的B,讀數記錄,逆時針轉動照準部再瞄準左FI的A,讀數記錄,得盤右

半測回角度。

3、水平角計算。

計算題庫及參考答案

1、設A點高程為15.023m,欲測設設計高程為16.000m的B點,水準儀安頓在A、B兩點之間,讀得A

尺讀數a=2.340m,B尺讀數b為多少時,才干使尺底高程為B點高程。

【解】水準儀的儀器高為"i=15.023+2.23=17.363m,則B尺的后視讀數應為

b-17.363-16-l.363m,此時,B尺零點的高程為16m。

2、在1:2023地形圖上,量得一段距離d=23.2cm,其測量中誤差,%=±0.1cm,求該段距離的實地長度

。及中誤差加力。

%2=107°44'52"+106°16'32

-180°=34°01'24〃

。23=34°OP24〃+270°,2'48〃-180°=124°54'12"

=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6、己知。八B=89°12'01",xB=3065.347m,yB=2135.265m,坐標推算路線為8-1-2,測得坐標

推算路線的右角分別為/8=32°30'12〃,6[=261。06'16〃,水平距離分別為。創=123.704m,

D|2=98.506m,試計算1,2點的平面坐標。

[?]1)推算坐標方位角

aBI=89012'01〃-32°30'12〃+180°=236°41'49"

7

al2=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計算坐標增量

—⑶=123.704Xcos236°41'49〃=-67.922m,

Ayffl=123.704Xsin236°41’49〃=-103.389m0

Ar12=98.506Xcos155°35'33〃=-89.702m,

Ay12=98.506Xsin155°35'33〃=40.705nn

3)計算1.2點的平面坐標

陽=3065J47-67.922=2997.425m

X=2135.265-103.389=2031876m

x2=2997.425-89.702=2907.723m

),2=2031.876+40.705=2072.58Im

7、試完畢下列測回法水平角觀測手簿的計算。

豎盤水平度盤讀數半測回角值一測網平均角值

測站目的

位置(°'”)(°'")

A00624

左1113954

一測回C1114618

1113951

BA1800648

右1113948

C2914636

9、用計算器完畢下表的視距測量計算。其中儀器高i=1.52m,豎直角的計算公式為%=90°-L。(水平

距離和高差計算取位至0.01m,需要寫出計算公式和計算過程)

上絲讀數下統讀數豎盤讀數高差

目的水平距離(m)

(mj(m)(0'")(m)

10.9602.00383°5024”103.09911.166

10、已知1、2點的平面坐標列于下表,試用計算器計算坐標方位角%2,計算取位到1"。

點名X(m)Y(m)方向方位角(°'")

144810.10123796.972

244644.02523763.9771-*21911412.72

11、在測站A進行視距測量,儀器高i=1.45m,望遠鏡盤左照準B點標尺,中絲讀數u=2.56m,視距間

隔為/=0.586m,豎盤讀數L=93°28',求水平距離。及高差〃。

【解】D=1(X)/cos2(90-L)=100X0.586X(cos(90-93°28'02=58.386m

h=Dtan(9()-L)4-z-v=58.386Xtan(-3028')+1.45-2.56=-4.647m

12、已知控制點A、B及待定點P的坐標如下:

點名X(m)Y(m)方向方位角(°'")平距(m)

A3189.1262102.567

B3185.1652126.704A~B99191024.460

P3200.5062124.304A-P62215924.536

試在表格中計算A-B的方位角,A-P的方位角,A-P的水平距離。

13、如圖所示,已知水準點勺高程為33.UI2m,1、2、3點為待定高程點,水勝測量觀測的各段高差

及路線長度標注在圖中,試計算各點高程。規定在下列表格中計算。

點號Ukm)h(m)V(mm)h+V(m)H(m)

A33.012

0.4-1.4240.008-1.416

131.569

0.3+2.3760.006+2.382

233.978

0.5+2.3850.009+2.394

336.372

0.3-3.3660.006-3.360

A33.012

z1.5-0.0290.0290.000

輔助

f.^=zt3()VZ(nim)=+36.7mm

計算lt

14、下圖為某支導線的已知數據與觀測數據,試在下列表格中計算1、2、3點的平面坐標。

水平角方位角水平距離AxAyXy

點名

0,"o/r/mmmmm

A2375930

B9901081570038225.853-207.91588.2092507.6931215.632

116745361444614139.032-113.56880.2012299.7781303.841

21231124875738172.5716.141172.4622186.2101384.042

32192.3511556.504

A

%=237°59'30"

8次、99°01'08"

x=2507.693*

y=1215.f>32

167,45*36*

123*Ir24*

1139.

2123Tl'24"

計算題14

16、已知1、2、3、4、5五個控制點的平面坐標列于下表,試i一算出方位角。31,。32,。34與。35計算取

位到秒。

點名X(m)Y(m)點名X(m)Y(m)

14957.2193588.47844644.0253763.977

24870.5783989.61954730.5243903.416

34810.1013796.972

%i=305°\2'27.5〃,%2=72°34'17.6〃

a34=191°14'12.7",a35=126°46'53.78"

22、完畢下表測回法測角記錄的計算。

豎盤水平度盤讀數半測回角值一測回平均角值各測回平均值

測站目的

位置(°,“)(°'”)(一')(°'")

A01200

左913300

一測回B914500

913315

1A1801130

右913330

B2714500

913309

A901148

左913306

一測回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