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_第1頁
2024年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_第2頁
2024年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_第3頁
2024年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_第4頁
2024年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

工作了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1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

新階段,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培養他們爰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爰科學的優秀品質。

并通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

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為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L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并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通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內容

本學期通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對綜合課、

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游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

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的學習力度,注重

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快

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

素質大大提高。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3、在教學中指

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

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音

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

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實于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

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學生情況分析

本級段執教班級為五年級一個級的音樂課,我從綜合誤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

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

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在五種課型中,學

生比較愛好歌舞唱游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高,創新能力自然發揮出來.

執教的一個班級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5出知識欠佳。總的來說,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

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課時計劃

周次

教學內容

第一周

欣賞《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第二周

歌曲《美麗的家鄉》

欣賞《馴鹿》《冬獵》

第三周

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

學跳鍋莊舞

第四周

歌曲《阿嘍嘍》

欣賞《瑤族舞曲》

第五周

歌曲《長江我的家》

欣賞《長江之歌》

第六周

歌曲《保衛黃河》

欣賞《黃河船夫曲》

第七周

復習歌曲歌曲《長江我的家》歌曲《保衛黃河》

《黃河大合唱》中的第六樂章《保衛黃河》第八周

五一放假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第九周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執教五年級(2)班的音樂課,學生均屬農村孩子,部分學生學過樂理知識,唱歌的

狀態、音色較好,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大多數學生唱歌音準不好,連音樂知識、音樂技

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基礎薄弱。教師應該根據具

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

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學生初步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并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通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三、教學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碓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會寸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音

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游戲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

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實于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

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五、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周聆聽《致春天》《春到沂河》

第二周演唱《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

第三周知識與技能發音練習切分音

(一)柳琴

第四周創編與活動

第五周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打起手鼓唱起歌》

第六周演唱《巴塘連北京》《迷人的火塘》

第七周知識與技能發音練習切分音

(二)學吹豎笛

第八周創編與活動

第九周聆聽《飛躍彩虹》《飛翔的女武神》

第十周演唱《小白船》《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十一周知識與技能發音練習切分音

(二)反復記號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局創編與活動聆聽《鈴兒響叮當的變遷》

《溪邊景色》演唱《鈴兒響叮當》《田野在召喚》知識與技能弱起小節學吹豎笛創編與活動期

末考試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3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的搞好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特制定音樂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教材基本狀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音樂素養已經成型,學生整體樂感較強。由于生理上的變化和抽象思維潛力的進

一步發展,自我意識隨之迅速發展起來,不僅僅已經擺脫了對外部評價的依靠,逐步依靠內化了

的行為準則來監督、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開始從花自己表面行為的認識、評價轉向對自

己內心世界更深入的評價,喜歡嘗試著從個性品質、人際關系、自我價值等方面的特點來描述自

我形象,這種自我評價的獨立性和穩定性都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逐步提高?!ǜ「吣昙壍膶W生在思

維、認識、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日漸增加,全面發展的學生顯現出來,有特長的學生也較突出,

使得一部分學生情緒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學生正處于勤奮或自卑的心理階段,發展順利,就會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潛力;如果發展出現障礙,學生就會缺乏生活的基本潛力,充滿失敗

感,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本冊教材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包括那些對音樂并不敏感或

興趣不濃的學生。它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

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二、學期教學目標:

1、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進一步學習歌曲創作。

2、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3、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發展聯想與想象,提高對音樂欣賞三度創

作的潛力。

4、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學習切分節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重復的創作手法。

5、了解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音調風格及其風土人情,以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拓寬

音樂文化視野。

6、感受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發展聯想與想象,提高對音樂欣賞三度創作的潛力。

四、教學措施: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

在上課之前,采用"聽一聽""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

我將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資料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

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2、重視實踐,培養潛力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因此,在教學中不僅僅要重視藝術實踐的最后結果,也要

重視藝術實踐的過程重視這個過程中的探究與創造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做到"結果"和"過

程”并重。

3、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音樂潛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先進行發聲練習,堅持不

懈,見發聲練習中獲得的唱法用于各需的演唱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音域.

五、單元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北國之聲》

1、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馴鹿》、《冬獵》,讓學生感受北國

的完美風光,了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現手法。

2、過程與方法:用充滿歡快、喜悅的聲音演唱歌曲《美麗的家鄉》,注意旋律的行進特點

以及二聲部的和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和學唱,強化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第二單元《五十六朵花》

1、知識與技能: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馬頭琴獨奏樂曲《嘎達梅林》,認識馬頭琴,感受其深沉、渾厚

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并能熟記樂曲的主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兒"高亢、明亮的.

特點。

第三單元《學戲曲》

1、知識與技能:學會演唱歌曲和欣賞歌曲。

2、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用心參與、體驗各項音樂活動,了解流行于本地區的主要戲曲的

相關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唱歌、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本地區的傳統戲曲文

化以及我國主要的戲曲文化藝術,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

審美情趣,弘揚民族精神。

第四單元《影視音樂》

1、知識與技能:能用優美的歌聲演唱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通過欣賞,能夠對中外影

視音樂的好處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能學會演唱歌曲《啊朋友》。

2、過程與方法:進—提高欣賞樂曲的潛力,注意到樂曲在配合畫面時相輔相成的作用,

并能創造性地進行包括模擬"音效"在內的配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唱歌、欣賞和活動,了解影視音樂的一般常識,關注音樂在影

視中的表現方式,體會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結合對塑造藝犬形象的重要作用。

第五單元《環球采風》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唱、欣賞西方樂曲,掌握音樂的情緒,運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引導

學生進一步了解世界音樂文化。

2、過程與方法:在感知不同風格音樂的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課件,對樂曲所描繪的自然景

觀進行了解,從而進一步帶領學生掌握這些樂曲的音樂特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唱和欣賞樂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從而進一步了解世

界多元的音樂文化,樹立熱愛多元音樂的意識和思想。

第六單元《鮮花獻給你》

1、知識與技能:啟發學生更加有意識地關注音樂要素(速度、力度、節奏、節拍、旋律、

調性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并能夠正確地運用到歌曲的演唱和對欣賞樂曲的感受中。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并通過各項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

潛力、合作潛力,加深學生對本單元所學歌曲及欣賞曲目的音樂特點掌握。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學習激發學生用心、健康的生活態度,教會學生

感恩于生活,用愛心回報社會。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4

教學目標: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

新階段,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

并通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

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為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并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通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內容:

本學期通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對綜合課、

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游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

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的學習力度,注重

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快

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

素質大大提局。

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碓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會寸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音

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

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實于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

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學生情況分析:

本級段執教班級為五年級一個級的音樂課,我從綜合誤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

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

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在五種課型中,學生比較愛好歌舞唱游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

性高,創新能力自然發揮出來。

執教的一個班級有一部分同學音樂揄出知識欠佳??偟膩碚f,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

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課時計劃: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周欣賞《北京的核子逛北京》

第二周歌曲《美麗的家鄉》欣賞《馴鹿》《冬獵》

第三周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學跳鍋莊舞

第四周歌曲《阿嘍嘍》欣賞《瑤族舞曲》

第五周歌曲《長江我的家》欣賞《長江之歌》

第六周歌曲《保衛黃河》欣賞《黃河船夫曲》

第七周復習歌曲歌曲《長江我的家》歌曲《保衛黃河》

《黃河大合唱》中的第六樂章《保衛黃河》

第八周五一放假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第九周越劇《橘樹尚且性剛強》欣賞評劇《報花名》

第十周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欣賞河1喏B子《花木蘭》歌曲《看大戲》

第十二周歌曲《讓我勾當起雙槳》欣賞部分中國影視音樂片段

第十三周欣賞電視劇《大宅門》音樂選段《迎春》、《紙風車》、欣賞電影《英雄》音樂

選段

第十四周歌曲《卡普里島》欣賞《羊腸小道》《桑托尼》

第十五周音樂活動《泳球之旅》

第十六周《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第十七周歌曲《楓橋夜泊》欣賞《靈隱鐘聲》

第十八周歌曲《晚鐘》欣賞《打切分音的小鬧鐘》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教的班級有五(1)和五(2)兩個班級,兩班學生平均都有35人,其中兩個班的男生

都比女生多。五年級學生在上課時一般比低年級學生較遵守課堂紀律,演唱時基本上能不喊唱,

能用正確的方法來演唱而且基本認識到了氣息的作用一但由于都是農村的孩子,對于音樂缺乏

興趣,底子薄,從整體來看情況不是很好.兩個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

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都是對音樂的興趣很濃的學生,其中還有一部

分學生唱歌音準不佳,樂理知識掌握不牢。對音樂不感興趣所以學不好。所以我應該根據具體情

況進行實施教學,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課堂上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尋找他們

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濃厚感情。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

練,加強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課,每一個單元篇寫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

為基點。每一個單元也有一首合唱曲,開始出現旋律的合唱,難度較大。聆聽和欣賞方面都很廣

泛,而且內容豐富,能引領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掌握樂理知識,會用正確的發聲方法來演唱歌曲。

2、能正確的完美的表現歌曲,理解、欣賞曲目的主要內容。

3、通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濃厚

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歌曲表演,聽賞。

難點:感受各種拍子的特點,欣賞音樂讓學生學會聆聽音樂。

五、教學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發聲練習,用自然柔和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2.充分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生活,開拓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

4、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提高音樂素質.

六、教學進度表:

1~3周:第1課《春意》

4~5周:第2課《歡樂的村寨》

6~7周:第3課《幻想》

8~9周:第4課《四季》

10~11周:第5課《您好!大自然》

11~12周:第6課《京韻》

13~14周:第7課《友誼》

15~17周:第8課《百花園》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必須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提高認譜、識譜的潛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

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狀況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43人,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

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能夠是書本上的,也能夠是此刻流行的。還有的同學厭惡教師教

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

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瞰口識又為今后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

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使學生學

習起來確實不容易,但它又為今后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須進行超多的

思想教育,因材施教.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

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就應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

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好處。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持續音時,聲音要飽

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好

處),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潛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

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擬戡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

動學生的用心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必須的形式,

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潛力及創新潛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T盼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

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我擔任五年級5個班級的教學,其中五(6)班轉于村小。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

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

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

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

識又為今后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

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使學生學習起來確實不容易,但它又為今后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p>

統上來看,五(1)(2)(3)(6)班學習態度認真,學習風氣濃厚,學習歌曲的速度較快,

五(4)班學習風氣不夠濃厚,學習態度不夠認真。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須進行大量的思想教育,

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后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

含"演唱"、"聆聽""創編活動”等內容。在教材中還增加了讀譜唱歌、二聲部合唱比例增大,

難度提升了許多。在本冊中,歌曲難度、篇幅相對加大,歌曲內容較廣,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生活,

感受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風格.通過學習合唱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音樂常識有:節拍的學習,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反復記號的學習,以及了解音樂家賀綠汀的

故事。教材中的音樂童話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展現的機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整冊教材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特色,使學生感受各種不同的魅力,更加熱爰民族

文化。

四、教學目標:

1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關注并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3培養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度,增進群體意識,鍛煉合作與協調能力。

4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5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五、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齊唱或合唱。

(2)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3)能夠體會歌曲的風格特點,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

2演奏

能夠用豎笛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聽賞:

(1)不斷的給學生接觸國內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來擴大音樂視野。

(2)通過欣賞把歌曲.樂曲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4識譜:

(1)學習各種節拍,掌握其強弱規律.

(2)學習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反復記號等。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

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

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

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課:春意---------------------------------------4課時;

第二課:歡樂的村寨................................-4課時;

第三課:幻想.......................................4課時;

第四課:四季------…….........................4課時;

第五課:您好!大自然.........................--4課時

第六課:京韻--------------------------------------4課時

第七課友誼-------------------------------------4課時

第八課百花園------------------------------------3課時

復習3課時、考查4課時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8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1)班:43人五(2)班:44人

A、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聲音協和、節奏

準確、并帶一定的感情,部分學生聲音噴亮、悅耳。

B、器樂方面:能辨清中國民族樂器的名稱、種類、外形特點、演奏姿勢、音色。個別學生

在演奏方面較突出。

C、欣賞方面:能說出演奏樂器的樂器名稱、構造、音色特點;節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

變化發展;能講出曲調的結構、情緒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設計編排一組動作,表演時認真持久,效果較好

E、視唱、節奏練習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驟,準備視唱或節奏練習的內容,有些同學稍作準

備,便能準確的表達出來,部分學生還借用指揮來進行練習,

F、存在的問題:a、音準還不夠要求,有些同學音符間的關系尚未明確,唱歌時很白,無

感情,b、完成作業不及時,字跡較差。課本沒好好愛護。

二、本年級認知目標:

(一)、讀譜知識

1、認識:保持音記號、上滑音、下滑音記號、切分音節奏、弱起小節、6/8拍子的含義及

基本的強弱規律。

2、認識:上波音、下波音記號、前倚音、后倚音記號。

(二)、音樂常識

1、了解民族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及其作品。

2、了解我國著名音樂家劉天華生平及作品

3、知道怎樣揮四拍子的指揮圖式

4、知道抄寫簡譜

5、了解民族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及民族樂隊舞臺演已常見排列圖式

6、了解我國著名兒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三、技能目標:

(一)、聽

1、聽辨八度以內cl_c2基本音階的各音

2、培養主音感

3、聽辯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和聲音程

4、聽記2——4小節旋律

(二)、唱

1、用氣息支持唱歌,學習頓音唱法

2、視唱2/4、3/4、4/4、3/8、6/叼臣口包括已學過知識在內的四小節旋律

3、學習二、三拍子的指揮圖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三)、動

1、律動綜合練習

2、繼續學習簡易樂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簡單樂曲2——4首

四、思想感情目標:

通過對健康音樂的接觸,培養對音樂,特別是對祖國的民族音樂的興趣和爰好

樂于參加健康活潑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單元教學進度務注

一(一)、指導學生用歡樂、自豪的歌唱《星星火炬進行曲》,表達少先隊員朝氣蓬勃、

奮發向上和熱愛祖國的感情.(初步學會、體驗)

(二)、認識切分節奏XX.并在實踐中運用.(掌握.初步學會)

(三)、欣賞《渴望春天》,陶冶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靈。簡要介紹作曲家莫才第。(了

解、體驗)

(四)、聽記四小節簡易旋律(初步學會)

二(一)、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甜美的聲音演唱《快樂的節日》,歌唱今天的

幸福生活,抒發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初步學會、體驗)

(二)、通過兩組二聲部的聽辯為進一步學習合唱打好基礎。(初步學會)

(三)、初步認識民族樂器中常見的彈撥樂器的形狀、音色,了解其演奏特點。(了解)

(四)、欣賞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選段《草原放牧》。了解和感覺琵琶的音色,表現

手段及樂曲所表現的內容,加強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了解、接受)

三(一)、通過箏獨奏曲《漁舟唱晚》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到樂曲所描繪的意境,道一步

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樂器和民族器樂曲。(了解、體驗)

(二)、指導學生用明快、活潑的聲音和諧統一的聲部學唱歌曲《金扁擔》。抒發苗家兒童

對家鄉祖國的“四化"建設的贊美之情。(初步學會、體驗)

(三)認識波音記號及唱法。(了解、模仿)

四(一)、通過欣賞《為太陽祝?!泛蛯W唱《我們的心意》,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老師無限

熱爰和尊敬的思想感情。(體驗)

(二)、學習用有氣息支持的、柔和、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初步學會)

(三)、介紹中國兒童歌曲作曲家及其作品。(了解、接受)

(四)、抄譜練習。(初步學會)

(五)、聽記簡易旋律。(初步學會)

五(一)、通過欣賞《快樂的羅嗦》"吏學生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歡樂情緒,感受音色在音

樂表現中的作用。(撰僉)

(二)、指導學生用連貫、圓潤而富有感情的歌聲來演唱《念故鄉》,表達對故鄉的懷念之

情。(初步學會、接受)

六(一)、通過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學唱,激發學生熱爰生活、熱愛學習的思想感

情。(體驗)

(二)、通過欣賞和學唱歌曲,使學生對合唱歌曲的形式與效果有進一步的感受,并能初

步地聽辯簡單二聲部進行中所產生的不同音響效果。(初步學會)

(三)、認識并掌握茍音的演唱方法。(了解、初步學會)

七(一)、通過欣賞樂曲和介紹民族打擊樂器,使學生初步了解打擊樂器的表現功能。(了

解、接受)

(二)、用歡快的節奏型,選擇適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豐收之歌》伴奏,(學會)

(三)、認識重音記號。(了解)

(四)、聽記四小節簡易旋律,(初步學會)

十六期終考查,總結。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9

教材分析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與必修學科,就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就是實

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本冊教科書依據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

編制而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始終,創造性地創設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曲

目選擇兼顧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歌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兼顧時代性。

讓學生在各項音樂活動中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想象中去創造,

促進思維,發展智力。

第一課《春意》、表演《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聆聽《致春天》、《春水》。

感受春天的來臨,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爰。

第二課《歡樂的村寨》。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塞》、《阿他人民唱新歌》,表演《巴塘連北

京》、《迷人的火塘》。拓寬音樂文化視野,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第三課《幻想》。聆聽《天地在我心》、《望月節》、《水星——飛行使者》,表演《小

白船》、《讓幻想展翅飛翔》。進一步拓展幻想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第四課《四季》。表演《童心就是小鳥》、《一把雨傘圓溜溜》,聆聽《四季歌》、《秋收》。

體驗四季的變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生機與詩意。第五課《您好!大自然》。表演《田野在召喚》、

《鈴兒響叮當》,聆聽《我們的田野、《鈴兒響叮當》(合唱)。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第六課《京韻》。聆聽《我們就是工農子弟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京調》,表演

《蛔蝎與蝴蛾》、《我就是中國人》。體驗京劇音樂的風格與韻味。

第七課《友誼》。表演《手拉手》、《可愛的蘋果》,聆聽《我的朋友在哪里》、《讓世界

充滿愛》。進一步體驗友誼長存。

第八課《百花園》。表演《盼紅軍》、《編花籃》,聆聽《牡丹之歌》、《花之歌》。享受

百花給人們的溫馨快樂。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學期教學重點主要放在歌唱的聲音訓練中,指導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歌唱生活;教學難點為

一些音樂知識的學習,了解并掌握在音樂中的作用。

三、教學目的

1、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音樂活劫。

2、自然有表情的歌唱,樂于參與音樂表現與即興創作活動,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

3、培養藝術想象與創造力,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友愛精神、群體意識及合作能力。

四、教學內容及要求

1、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與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做出相應的反應。

2、能夠運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與音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能夠對她人

與自己的演唱做出簡單評價。

3、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能夠根據教材創作2—4小節

的旋律。

4、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

并經常聆聽。

5、能夠主動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中活動中擔

當一個角色,能對她人與自己表演進行簡單的評價。

五、教學措施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旋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2、突出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6、因地制宜的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10

一、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唱歌、器樂、欣賞、音樂知識和視唱、聽音。

1、唱歌

學習《我們美麗的祖國》,《我若是小小鳥》,《吹草哨》,《生長在祖國的懷抱中》,《鳳

陽花鼓》,《春雨蒙蒙的下》,《親愛的回聲》,《天地之間的歌》八首歌曲。

(1)學習適合學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會有氣息支持的歌唱,注意聲音連貫、流暢。

(3)學習簡易的輪唱、合唱,做到音高、節奏準確,聲部和諧、均衡。

(4)學習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達歌曲的感情,培養獨立唱歌時的表現能力。

2、欣賞:

欣賞《潛海姑娘》,《為孵化鳥雅的舞蹈》等十二首口夕選秀音樂作品。

(1)欣賞樂曲,簡要介紹幾中常見的中外樂器及常見的器樂演奏形式。

(2)欣賞優秀民歌和戲曲唱段、民樂獨奏曲,介紹音樂家劉天華。

(3)結合音樂欣賞,笥要介紹我國民族管樂隊和西洋管樂隊的'一般常識。

(4)感受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區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4、樂理知識與試唱聽音。

(1)認識6/8拍拍號。知道其含義及強弱規律。

(2)進行節奏和旋律質句的編寫練習。

(3)聽記簡單旋律短句。

二、全冊教學要求

1、唱歌

(1)學唱歌曲,本學期背唱3~4首歌曲。

(2)學習正確的發聲方法,能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3)學習正確的連音、斷音演唱方法,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的情感。

(4)學習簡易的二部合唱、輪唱,注意聲部和諧,對指揮能做出正確的反應.

(5)培養獨立、自主的歌唱。

2、識譜

(1)學習用音符、休止符及其組成的簡單旋律

(2)感受并認識2/4,3/4、4/4、3/8、6/8及其強弱規律

(3)在歌曲中正確運用漸強、漸弱、下滑音、倚音等常用記號

(4)進行旋律短句和節奏的編寫練習

3、音樂欣賞

(1)欣賞優秀歌曲,介紹歌曲的演唱形式

(2)欣賞器樂曲,會分辨樂曲的演奏形式,認識常見的樂器

(3)結合欣賞《良宵》,認識中國音樂家劉天華。

(4)初步了解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5)聆聽音樂,說出曲名并記住主要旋律,每學期2~3首

三、提高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堅持提前背備課,做到深入鉆研教材,熟練駕馭教材

2、夯實基本功,認真練習吹、拉、彈、唱、跳等音樂教師必備的基本功

3、認真領會新課改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力求教法靈活多

樣,注意學科之間的整合,注重創設生動形象的音樂活動,使學生過音樂活動來豐富自己的情感

體驗,鑒賞音樂,表現和創作音樂。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有兩個班,他們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視唱簡單的樂譜。對音樂課有濃厚的興趣,

本年級的學生百分之七十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唱歌;百分之五十的學生能在有

情節的音樂活動中擔當角色;學生的可塑性很強,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1、知識和能力:

(1)識譜能力較強:

(2)樂理掌握較好:

(3)演唱技巧較高:

(4)有一定樂理知識:

2、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1)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好的:

(2)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的:

(3)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好的:

(4)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差的:

五、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課外延伸

備注

第一周至第五周

第一單元《童聲中國娃》與第二單元《綠海林濤聲》的全部教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第六周至第九周

第三單元《梨園英秀》與第四單元《田園交響曲》的全部教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第十周至第十四周

第五單元《蕩漾的深情》與第六單元《情系江淮》的全部教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第十五周至第十/皿

第七單元《左手與右手》與第八單元《百鳥朝鳳》的金音瞰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11

教學目標: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

新階段,使學生成為:新人,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并通過各

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創

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為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并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通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教學內容:

本學期通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對綜合課、

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游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

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的學習力度,注重

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

快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

樂素質大大提高。

四、主要措施:

lo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整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

音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

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實于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

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五、學生情況分析:

本級段執教班級為五年級一個級的音樂課,我從綜合誤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

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

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在五種課型中,學生比較愛好歌舞唱游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

性高,創新能力自然發揮出來。

執教的一個班級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偟膩碚f,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

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

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后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

含"演唱"、"聆聽""創編活動”等內容。在教材中還增加了讀譜唱歌、二聲部合唱比例增大,

難度提升了許多。在本冊中,歌曲難度、篇幅相對加大,歌曲內容較廣,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生活,

感受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風格。通過學習合唱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音樂常識有:節拍的學習,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反復記號的學習,以及了解音樂家賀綠汀的

故事。教材中的音樂童話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展現的機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整冊教材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音樂特色,使學生感受各種不同的魅力,更加熱爰民族

文化。

三、學生分析:

1、學生漸漸有自己的思想了,要加以正確的引導。

2、學生有一定的音樂基礎,要加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學習難點時更容易理解。

工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及興趣愛好的培養.

四、教學目標:

1、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關注并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3、培養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度,增進群體意識,鍛煉合作與協調能力。

4、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9

5、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五、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齊唱或合唱。

(2)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3)能夠體會歌曲的風格特點,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

2、欣賞:

(1)不斷的給學生接觸國內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來擴大音樂視野。

(2)通過欣賞把歌曲、樂曲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3、識譜:

(1)學習各種節拍,掌握其強弱規律。

(2)學習切分音、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反復記號、拍號及指揮方式等。

六、教學進度

課次

周次

教學目標

課時

第1課春意

2—3

1、"春水"、"春雨‘、"小鳥”都向人們致意春天的來臨,本課匯集了一組妙回春的音

樂作品。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爰。

2、聆聽《春水》,擬人化的“春水"活潑、頑皮的形象。聆聽《致春天》感受樂曲對春天

的描繪,尤其是第一與第三樂段,相同的曲調,不同的手法表現不同的情緒。讓我們在聆嚀過程

中體驗音樂豐富都表現力。

3、表演《小鳥小鳥》《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筲,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現對春

天的贊美。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奏及樂句的重復的創作手法。

第2課歡樂的村寨

4—5

1、我國是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本課介紹了苗族、彝族、藏族、低族、侗族等少數

民族的音調風格及風土人情,以激發我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拓寬我們的音樂文化視野,并收集

本地區民族歌舞,舉行各族兒童聯唱實踐活動。

2、聆聽《阿值人民唱新歌》,從各種豐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少數民族村寨里,當喜正傳來

時他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

3、用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迷人的火塘》。以表達藏族、侗族少年兒童對美好生活的熱爰。

在學唱過程中繼續學習另一種形式(兩種切分音),以更好的表現該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