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第四版) 奚旦立 第九章 環境污染自動監測學習資料_第1頁
環境監測(第四版) 奚旦立 第九章 環境污染自動監測學習資料_第2頁
環境監測(第四版) 奚旦立 第九章 環境污染自動監測學習資料_第3頁
環境監測(第四版) 奚旦立 第九章 環境污染自動監測學習資料_第4頁
環境監測(第四版) 奚旦立 第九章 環境污染自動監測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

環境污染自動監測目錄第一節空氣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第二節地表水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第三節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第四節遙感監測第五節環境監測網第一節空氣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一、空氣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及功能空氣質量監測儀污染源監測儀氣象監測儀環境微機網絡磁盤刻錄打印機網絡磁盤讀出機打印機繪圖機計算機子站中心站系統組成方框圖二、子站布設及監測項目

(一)子站數目和站位選址

(二)監測項目Ⅰ類測點測定項目必測項目選測項目二氧化硫臭氧氮氧化物總烴可吸入顆粒物或總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

三、子站內的儀器裝備

子站內儀器裝備示意圖四、空氣污染連續自動監測儀器(一)儀器選型廣泛應用的空氣污染監測方法和自動監測儀器監測項目監測方法自動監測儀器SO2

NOxCOO3PM10

總烴SO2

、NOx、O3、C6H6等紫外熒光光譜法化學發光分析法非色散紅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β射線吸收法氣相色譜(FID)法差分吸收光譜法紫外熒光SO2自動監測儀或脈沖紫外熒光SO2自動監測儀化學發光NOx自動監測儀相關紅外吸收CO自動監測儀或非色散紅外吸收CO自動監測儀紫外吸收O3自動監測儀β射線吸收PM10自動監測儀氣相色譜總烴自動監測儀差分吸收光譜自動監測儀(二)二氧化硫自動監測儀1.脈沖紫外熒光SO2自動監測儀脈沖紫外熒光SO2自動監測儀熒光計示意圖1.脈沖紫外光源;2、5.透鏡;3.反應室;4.激發光濾光片;6.發射光濾光片;7.光電倍增管;8.放大器;9.指示表脈沖紫外熒光SO2自動監測儀氣路系統示意圖2.電導式SO2自動監測儀電導式SO2連續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

為了減小電極極化現象,除了應用較高頻率的交流電壓外,還可以采用下圖所示的四電極電導式SO2連續自動監測儀:四電極電導式SO2連續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三)氮氧化物自動監測儀器化學發光NOx自動監測儀化學發光NOx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1、18.塵埃過濾器;2.NO2→NO轉換器;3、7.電磁閥;4、6、19.針形閥;5、9.流量計;8.膜片閥;10.O3發生器;11.反應室及濾光片;12.光電倍增管;13.放大器;14.指示表;15.高壓電源;16.穩壓電源;17.零氣處理裝置;20.三通管;21.凈化器;22.抽氣泵;23.半導體制冷器(四)臭氧自動監測儀

1.紫外吸收O3自動監測儀單光路型儀器紫外吸收O3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1.紫外線光源;2.濾光器;3.O3去除器;4.電磁閥;5.標準O3發生器;6.氣室;7.光電倍增管;8.放大器;9.記錄儀;10.穩壓電源紫外吸收O3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雙光路型儀器1、3.電磁閥;2.O3去除器;4、5.氣室;6、7.流量計;8.抽氣泵;9.光源;10、11.光電倍增管;12.放大器;13.數據處理系統2.化學發光O3自動監測儀乙烯法化學發光O3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穩壓閥;2.穩流閥;3.流量計;4.活性炭過濾器;5.粉塵過濾器;6、9.三通閥;7.過濾器;8.標準O3發生器;10.反應室;11.濾光片;12.光電倍增管;13.抽氣泵;14.阻抗轉換及放大器;15.顯示、記錄儀表;16.高壓電源;17.催化燃燒除烴裝置;18.半導體制冷器(五)一氧化碳自動監測儀

1.非色散紅外吸收CO自動監測儀非色散紅外吸收CO自動監測儀原理示意圖1.紅外線光源;2.切光片;3.濾波室;4.測量室;5.參比室;6.調零擋板;7.檢測室;8.放大及信號處理系統;9.指示表及記錄儀2.相關紅外吸收CO自動監測儀相關紅外吸收CO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電動機;2.氣體濾波相關輪;3.紅外線光源;4.多次反射光程吸收氣室;5.紅外檢測器;6.前置放大器;7.電子信息處理系統;8.顯示、記錄儀表(六)總烴自動監測儀間歇式總烴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水分捕集器;2.濾塵器;3.氣泵;4.鼓泡器;5.流量控制閥;6.流量計;7.FID;8.滅火報警器;9.電流放大器;10.自動校準裝置;11.積分器;12.記錄儀(七)可吸入顆粒物(PM10)自動監測儀β射線吸收PM10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1.大粒子切割器;2.射線源;3.玻璃纖維濾帶;4.滾筒;5.集塵器;6.檢測器(脈沖計數管);7.抽氣泵(八)差分吸收光譜(DOAS)自動監測儀

差分吸收光譜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五、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六、氣象觀測

第二節地表水污染連續自動

監測系統一、地表水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與功能采水設備、水質污染監測儀器及附屬設備二、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布設及裝備三、監測項目與監測方法

棧橋式固定水質自動監測站示意圖水質自動監測站連續自動監測五項常規指標體系示意圖地表水質監測項目監測項目監測方法常規指標水溫pH電導率濁度溶解氧鉑電阻法或熱敏電阻法電位法(玻璃電極法)電導電極法光散射法隔膜電極法(極譜型或原電池型)綜合指標化學需氧量(COD)高錳酸鹽指數(IMn)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紫外吸收值(UVA)庫侖滴定法或比色法電位滴定法高溫氧化-氧化鋯氧量分析儀法燃燒氧化-非色散紅外吸收法或紫外照射-非色散紅外吸收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單項污染指標總氮總磷氨氮氯化物氟化物油類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密閉燃燒氧化-化學發光法高溫消解-分光光度法氣敏電極法、分光光度法、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離子選擇電極法、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熒光法、非色散紅外吸收法四、水污染連續自動監測儀器(一)常規指標自動監測儀

水溫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1.水溫自動監測儀2.電導率自動監測儀電流測量式電導儀工作原理示意圖1.電導電極;2.溫度補償電阻;3.電導池;4.運算放大器;.5.整流器3.pH自動監測儀pH自動監測儀原理示意圖1.復合式pH玻璃電極;2.溫度自動補償電極;3.電極夾;4.電線連接箱;5.專用電纜;6.阻抗轉換及放大器;7.指示表;8.記錄儀;9.微型計算機4.溶解氧自動監測儀極譜型隔膜電極法DO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1.隔膜電極;2.熱敏電阻;3.流通式發送池5.濁度自動監測儀表面散射式濁度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流動注射式高錳酸鹽指數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示意圖(二)綜合指標自動監測儀

1.高錳酸鹽指數自動監測儀2.化學需氧量(

COD)自動監測儀程序式COD自動監測儀測定流程示意圖3.總有機碳(TOC)自動監測儀

紫外照射-非色散紅外吸收TOC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

4.紫外吸收值(UVA)自動監測儀

單光程雙波長UVA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

1.總氮(TN)自動監測儀

2.總磷(TP)自動監測儀分光光度式TP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

(三)單項污染指標自動監測儀

3.氨氮自動監測儀

流動注射-分光光度式氨氮自動監測儀工作原理

五、水質監測船

水質監測船是一種水上流動的水質分析實驗室,一般裝備有水體、底質、浮游生物等采樣系統或工具。第三節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一、水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一)水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

水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由流量計、自動采樣器、污染物及相關參數自動監測儀、數據采集及傳輸設備等組成,是水污染源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二)廢(污)水處理設施連續自動監測項目

廢(污)水主要連續自動監測項目(三)監測方法和監測儀器

CEMS組成示意圖

二、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CEMS)

(一)CEMS的組成及監測項目

雙光程濁度儀測定原理探頭式后散射煙塵監測儀測定原理

(二)煙氣參數的測量

(三)顆粒物(煙塵)自動監測儀

1.濁度法2.光散射法

熱-濕采樣系統流程示意圖

(四)氣態污染物的測定

1.采樣方式

2.監測儀器冷凝-干燥采樣系統后處理采樣法流程示意圖

第四節遙感監測一、攝影遙感土壤、植物和水對電磁波的反射能力示意圖二、紅外掃描遙感紅外掃描遙感系統工作過程示意圖(a)掃描過程;(b)紅外掃描儀(示意);(c)檢測器輸出(沿飛行路線);(d)照相記錄三、相關光譜遙感相關光譜法原理示意圖相關光譜分析儀組成示意圖四、激光雷達遙感拉曼激光雷達系統示意圖五、微波輻射遙感六、“3S”技術

“3S”技術: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第五節環境監測網一、環境監測網管理與組成

我國環境監測網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