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集中作業初二語文(試卷共8頁總分:150分時間150分鐘制卷人:嚴偉娟審核人:嚴偉娟)閱讀的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青春的wéimù已為我們拉開,我們以一腔澎湃的熱血,用迎接太陽的雙手,推開光明與希望之門。看,wānyān秀美的長江兩岸、稻浪滾滾的建三江萬畝大地號、飛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橋……新時代的奮斗者不斷奔跑,為夢想diàndìng堅實的基礎。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奮斗是其橋梁A目標不會自動抵達,奔跑是其翅膀。黎明的鐘聲已然敲響,相信理想的焰火正旺,相信清晨的陽光燦爛,相信有志青年的前途一片朗朗。1.根據拼音在下列橫線上依次寫出相應的漢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在A處填上恰當的標點符號。A處的標點符號是__________3.畫線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4.晨光中學開展“美麗青春,少年前行”主題活動。(1)閱讀【材料】,概括寫出你對“低碳生活”的理解。【材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8年對個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項小建議:使用傳統的發條式鬧鐘替代電子鐘,每天可減少大約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傳統牙刷替代電動牙刷,每天可減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鐘的鍛煉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減少將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比乘坐汽車減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機甩干衣服,可減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宣傳委員準備制作一期海報,請你再幫助他設計幾個欄目。欄目一:擬低碳標語欄目二:_______________欄目三:講低碳故事欄目四:_______________名著閱讀(共10分)5.《經典常談》全書共______篇。開篇《說文解字》是東漢______所作,其中提到的“六書”分別指象形、______、______、形聲、轉注、假借。末篇《文》中提到,真正開了文體宗派的,是唐代______(人物),到了明清時出現白話小說,《______》是白話小說的集大成者。6.閱讀語段,回答問題。他們憑他們的智謀和辯才,給人家畫策,辦外交,誰用他們就幫誰。他們是職業的,所圖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貴;幫你的時候幫你,不幫的時候也許害你。翻覆,在他們看來是沒有什么的。本來呢,當時七雄分立,沒有共主,沒有盟主,各干各的,誰勝誰得勢。國際間沒有是非,愛幫誰就幫誰,反正都一樣。蘇秦說連橫不成,就改說合縱,在策士看來,這正是當然。張儀說舌頭在就行,說是說非,只要會說,這也正是職業的態度。他們自己沒有理想,沒有主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彎兒抹角投其所好。(選自朱自清《經典常談·〈戰國策〉第八》)(1)以上語段中的“他們”指的是“諸子百家”中_____家。(2)《經典常談》是一本給中學生看的書,朱自清格外重視這本書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讀起來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請以選段為例簡單分析。7.名句默寫讀《桃花源記》“阡陌交通,(1)____________”,我們感慨于世外桃源的安寧祥和;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2)______________”,我們瞠目于洞庭湖的洶涌澎湃。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感受友情不為地域所隔的積極向上的力量;讀《關雎》“求之不得,(4)____________”,我們看到了愛而不得,日思夜想的執著與深情;讀《回延安》,我們聽到了“(5)____________,延河滾滾喊‘前進’”的高歌;讀《子衿》,我們感受到“(6)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內心獨自,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詩人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讀《式微》“(7)____________,胡為乎泥中”,我們傾聽到勞役者的辛酸悲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泛舟后溪[唐]羊士諤①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唯有啼鵑似留客,桃花深處更無人。【注釋】①羊士諤:唐朝人。順宗時,曾任江州寧化尉。8.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9.杜牧的《泊秦淮》也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請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為例,簡要分析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文言文閱讀(共15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翌日,飯于林慮①,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聲夾道,怪石奇花,不可勝數。山回轉,平地數尋,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覺日將晡②,憩環翠亭,四顧氣象瀟灑,憂然疑在物外,留連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連云閣。(節選自柳開《游天平山記》)[注]①林慮: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時,午后三時至五時。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意思。(1)聞水聲

聞:______

(2)心樂之

樂:______(3)憩環翠亭

憩:______

(4)留連徐步

徐:______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泉聲夾道,怪石奇花,不可勝數。12.給下面句子節奏劃分節奏,劃兩處。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連云閣13.乙文段用何寫景方法串起所有景色?游蹤什么?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4分)材料一】①入夏以來,北半球多個國家遭遇持續高溫熱浪天氣,歐洲多地都突破高溫歷史記錄。氣象學家們普遍認為,今年全球氣候變暖的節奏、程度、高溫的極端性與破紀錄頻次十分罕見。②北半球極端高溫由多重因素導致。一是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今年夏天,大氣環流系統表現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壓環流系統控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帶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范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受高壓系統影響,熱空氣會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就會讓這個地方非常熱。③二是跨越3年的拉尼娜氣候事件對大氣環流異常“推波助瀾”。拉尼娜事件指的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使得熱帶緯圈環流加強,引發緯圈次級環流的齒輪效應。今年春季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加強,加上印度洋海溫異常,推動副熱帶高壓持續增強。④三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增暖放大與調制作用。數據顯示,全球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大氣水汽會增加約7%,使得極端降水概率增加。過去50年一遇的高溫熱浪會成為10年一遇的事件,變得更為頻繁。事實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系統的不穩定已經在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廣發、強發和并發,氣候異常狀況顯得更加持久和頻繁,更多區域在遭遇更多的復合極端事件。⑤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逐步認識到全球氣候異常可能同熱帶海洋與大氣的相互作用有關。現在人們已充分認識到,碳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一大主因,創紀錄的溫室氣體濃度正在推動溫度上升,使天氣變得更加極端。⑥面對更加嚴峻的氣候挑戰,人們需要充分意識到潛在危機,采取切實行動。早期預警是應對災害行之有效的方式,各國應建立和完善針對極端氣候的多部門預警防御協調體系,早預警、早行動。同時,有必要建立協調統一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為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提供支撐,從而更好地實現《巴黎協定》相關目標,共同減緩氣候變暖進程和帶來的影響。(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8月2日)【材料二】①今年夏天,無論身在何方,有一件事人們達成了共識:熱。②從8月12日至今,中央氣象臺已連發10個最高級別高溫預警:紅色預警。8月17日,國家氣象中心評估,綜合考慮高溫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③過去一個月,35℃以上高溫天氣覆蓋中國450萬平方公里。杭州、南昌、上海、福州、重慶、長沙等地高溫天數超過25天,超過200個國家級觀測站突破最高氣溫歷史極值。上海自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總共出現21個40℃以上的極端酷熱天氣,光是今年夏天,就“包攬”了三分之一。④這場60年一遇的高溫,使得很多醫院的急診科和重癥監護室涌進比往年更多的中暑和熱射病患者。據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以來,全國已經有至少35人死于中暑。熱射病即重癥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嚴重臨床綜合征。不僅僅是中暑,高溫會影響人體很多系統,引起包括心血管、呼吸道、腦中風等疾病高發,還會引起精神疾病,比如,更多的暴力事件、更高的自殺傾向等。⑤應關注高溫天氣下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加強對敏感人群的保護,尤其重視戶外工作者的工作條件改善,包括遇到高溫天氣,在非緊急情況之下,他們有權利減少工作時長,減少戶外工作等。公共衛生等部門應多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讓人們認識到什么是高溫熱浪事件,該事件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如何,熱應激反應的特征等;并鼓勵人們在高溫熱浪期間自主采取適應行動以降低風險,例如多喝水、不飲酒、穿輕薄衣物、用冷水沖洗身體、關注周圍老人的健康狀況等。(選自《中國新聞周刊》2022年8月22日,有改)【材料三】①今年夏天的高溫熱浪事件開始時間早、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綜合強度強。氣象監測顯示:6月13日至8月30日,區域性高溫事件持續79天,覆蓋范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全國有23個省份出現40攝氏度以上高溫,366個國家氣象站的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②由于高溫持續時間較長,一些河流在主汛期出現干枯現象。在長江流域,多處水位創有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洞庭湖、鄱陽湖提前“入枯”。同時,高溫天氣也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種種不利影響,如用電需求激增、水電產能下降、農業生產受阻、森林出現火災等。③今年高溫事件的極端性特征和氣候變化的背景是密切相關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中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20世紀中葉以來已經觀測到了許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其中高溫熱浪的多發是非常顯著的特征。④“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警示,提示我們要更加深刻地認識氣候變化,從各個方面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氣候專家章大全說,“這幾年,我國在農業生產、洪澇災害、建筑設計等方面應對氣候風險和減災防災的能力都在提高。但另一方面,也應提高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利用氣候預測產品未雨綢繆應對氣候風險,努力將社會經濟影響和損失降到最小。”⑤專家解釋,在氣候變暖大背景下,今年夏天的高溫熱浪打破了歷史記錄,具有一定的極端性。但從氣候周期性規律來說,由于地球氣候系統有自我調節功能,極端事件發生概率的上升并不意味相同類型的極端事件每年都會發生。⑥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各行各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這要求氣象部門進一步提升預報準確率,同時將預報對象向下游進行拓展,發展基于災害風險評估的氣候風險預測,以便于決策部門和社會公眾更加科學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9月5日)【理解材料】14.制作手抄報前需要讀懂材料。小樂同學對材料內容做了四點概括,其中正確的一項是()A.今年夏天北半球的極端高溫與大氣環流異常、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加強、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密切相關。B.極端高溫可引發多種疾病,在高溫熱浪期間我們應注意防范,比如多喝水、穿輕薄衣物、停止戶外工作等。C.綜合考慮高溫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今年的區域性高溫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強的。D.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以后每年都會發生極端高溫事件,人們需要充分意識到潛在危機,采取切實行動。【整體安排】15.這份手抄報,小樂準備安排“極端高溫出現的原因”、“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極端高溫的危害”、“極端高溫的強度”這4個板塊,這四個板塊該如何安排順序?并簡述理由。【開始制作】16.在制作手抄報過程中,請根據材料內容,幫助小樂補充完整“極端高溫出現原因”這一板塊。大氣環流異常:(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尼娜事件“推波助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候系統不穩定加劇,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廣發、強發、并發的情況。(注:每空不超過40字)17.在“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這一板塊中,小樂準備從國家和個人兩個層面歸納出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請你幫助他補全內容。(1)國家:(2)個人: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你不能頭發蓬亂地走出我的店①刮了幾陣風之后,雨說下就下了。②他悠閑地坐在椅子上,看著門外。開店十幾年來,這個時間段,本來就沒什么生意,他已經習慣了一天中這段閑散的時光。忽然,一個人影匆匆忙忙地走到店檐下,顯然是躲雨的。他站起來,拉開門,對那個人說:“別站在外面了,衣服都淋濕了,進來坐會兒吧。”③他拿了一條毛巾,遞給年輕人。年輕人感激地笑笑,接過毛巾,將臉擦干凈,又擦了擦濕漉漉的頭發。他注意到,年輕人的頭發長而蓬亂,一看就是有段時間沒有理發了,顯得有點憔悴和落魄。他將毛巾重新掛好,問年輕人:“看你的樣子是來找工作的吧?”年輕人點點頭,扶扶鼻梁上的眼鏡,告訴他:“我去年就畢業了,一直沒找到固定的工作,只是在老家打了幾份零工。聽說這邊機會多,就過來試試看,已經來了兩個多月了,再找不著工作,就只能先回老家了……”④他安慰年輕人幾句。窗外的雨,一直在下。他微笑著上下打量了一下年輕人,忽然站起來,拿起架子上的理發布,對年輕人說:“坐著也是坐著,不如我幫你理個發吧?”年輕人一聽,神色慌張地直搖頭:“我只是進來躲躲雨的,不理發。如果我影響你生意的話,我可以站在外面屋檐下躲一會兒。”年輕人說著,就要站起來。他一把按住年輕人:“沒關系,我不會強迫你理發的。反正我現在也是閑著,沒有生意,幫你把頭發簡單地剪一剪,你會看起來精神一些,也許對你找工作有利。”年輕人臉紅紅的,半天才支吾出一句話。“我也知道頭發太凌亂了,可是……我的身上只剩下幾十元錢了……不瞞你說……我真的沒錢理發。”他笑了:“小伙子,你誤會了,我不收你的錢,也不瞞你說,我學理發時間也不長,這個店也剛開不久,你就當給我練習一下,如果剪得不合你口味,你還要多包涵。”他善意地撒了一個謊。年輕人抬頭看看他,摘下眼鏡,狐疑地點點頭。⑤他將理發布罩在年輕人身上,拿起電推剪,開始幫年輕人剪頭發。他先將年輕人的頭發輕輕地梳順,對年輕人說:“我建議你將頭發剪短一些,這樣顯得干練。”年輕人點點頭。他剪得仔仔細細,年輕人長長的頭發,紛紛落下。電推剪的嗡鳴聲與淅淅瀝瀝的雨聲,竟也在小理發店里和諧起來。⑥他一邊修剪,一邊和年輕人閉聊。不一會兒,就將年輕人的頭發剪好了。他又幫年輕人將頭發洗了一下,然后,用電吹風吹干,定型。年輕人戴上眼鏡,看見鏡子里的自己,年輕、干練,多了很多精氣神。年輕人笑著說:“師傅,你的手藝蠻不錯的,不像是剛學出來的啊。”他笑笑。年輕人把手伸進外衣口袋,掏了半天,掏出一張十元鈔票,遞給他,囁嚅著說:“不好意思,我只能付給你這么多,你別嫌棄。”他推開了年輕人的手,說得擲地有聲:“我說過權當練習,怎么能收你的錢呢?”年輕人靦腆地收起了錢。⑦外面雨仍然在下。他向年輕人講了一個故事。小街上有家剃頭老店,有一次,一個頭發蓬亂面容骯臟的小男孩,走進店里討水喝。老師傅給他倒了一杯水,還給了他幾塊餅干。又餓又渴的小男孩吃得很香甜。吃完了餅干,喝好了水,小男孩準備離開。老師傅卻一把將他拽住,要給他剃頭。小男孩說:“我沒錢。”老師傅說:“我知道你沒錢,可是,你既然走進我這個剃頭鋪了,你就不能蓬頭垢面地走出去。”老師傅給小男孩剃了個好看的小平頭。小男孩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忽然懇求老師傅收他為徒。就這樣,小男孩學成了一門手藝,再也不四處流浪以乞討為生了。⑧他沒有講那個小男孩是誰,年輕人也沒有問,只是坐在那里若有所思。⑨一會兒,雨終于慢慢變小了,停了。年輕人一臉精神向他告辭,并承諾如果找到工作,今后就都到他這里理發。他拍拍年輕人的肩膀,目送年輕人滿懷信心地走出他的理發店。⑩不管是誰,都不能頭發蓬亂地走出理發店,這是一個理發匠的根本呢。(選自《經典美文》2023.4,有刪改)18.根據文意,結合示例梳理文章的故事情節。(1)他邀助在房檐下的年輕人進店避雨,年輕人很感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為年輕人理發并講述自己的故事,年輕人若有所思;(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品味語言,回答問題。(1)結合語境,賞析第④段加點詞語。年輕人臉紅紅的,半天才支吾出一句話。(2)從人物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⑥段畫線句。他推開了年輕人手,說得擲地有聲:“我說過權當練習,怎么能收你的錢呢?”20.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第⑩段畫線句“不管是誰,都不能頭發蓬亂地走出理發店,這是一個理發匠的根本呢”的理解。21.本文多次寫到了“雨”,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雨”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寫作(作文60分,寫字10分)22.作文一段平橋村的快樂時光,芬芳了魯迅對淳樸鄉村和童真友情的回憶;一處偏僻卻優美宜人的小石潭,觸發了柳宗元對人生“憂”“樂”情懷的感慨……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走過山川田野,領略自然風光;走過街市阡陌,感受世俗萬象;走過任性自我,磨礪青春鋒芒;走過困惑迷惘,把握前進方向。請以“走過,才明白”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詩歌和戲劇外,文體自選;②立意自定;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⑤書寫認真,卷面整潔。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集中作業初二語文(試卷共8頁總分:150分時間150分鐘制卷人:嚴偉娟審核人:嚴偉娟)閱讀的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青春的wéimù已為我們拉開,我們以一腔澎湃的熱血,用迎接太陽的雙手,推開光明與希望之門。看,wānyān秀美的長江兩岸、稻浪滾滾的建三江萬畝大地號、飛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橋……新時代的奮斗者不斷奔跑,為夢想diàndìng堅實的基礎。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奮斗是其橋梁A目標不會自動抵達,奔跑是其翅膀。黎明的鐘聲已然敲響,相信理想的焰火正旺,相信清晨的陽光燦爛,相信有志青年的前途一片朗朗。1.根據拼音在下列橫線上依次寫出相應的漢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在A處填上恰當的標點符號。A處的標點符號是__________3.畫線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答案】1.①.帷幕②.蜿蜒③.奠定2.;3.把相信理想的煙火正旺與相信清晨的陽光燦爛調換位置。【解析】分析】【1題詳解】帷幕(wéimù):掛在較大的屋子里或舞臺上的遮擋用的幕。注意“幕”的書寫;蜿蜒(wānyán):意思是蛇類行走的樣子,也有曲折延伸的意思。注意“蜒”的書寫;奠定(diàndìng):意思是建立;安置使穩固。【2題詳解】本題考查標點符號。根據語境分析即可。結合“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奮斗是其橋梁”和“目標不會自動抵達,奔跑是其翅膀”分析,二者句式相同,是并列關系。故在A處用:分號。【3題詳解】本題考查病句修改。語序不當,根據“黎明的鐘聲”分析,緊跟著應該是“清晨的陽光”。故把“相信理想的煙火正旺”與“相信清晨的陽光燦爛”調換位置。4.晨光中學開展“美麗青春,少年前行”主題活動。(1)閱讀【材料】,概括寫出你對“低碳生活”的理解。【材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8年對個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項小建議:使用傳統的發條式鬧鐘替代電子鐘,每天可減少大約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傳統牙刷替代電動牙刷,每天可減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鐘的鍛煉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減少將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比乘坐汽車減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機甩干衣服,可減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宣傳委員準備制作一期海報,請你再幫助他設計幾個欄目。欄目一:擬低碳標語欄目二:_______________欄目三:講低碳故事欄目四:_______________【答案】(1)對個人的生活方式作出一些改變有些可以減少每天的碳排放量,這就是低碳生活(2)①述低碳好處②.講低碳行動【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對材料的理解與概括。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8年對個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項小建議”“減少大約48克的碳排放量”“每天可減少48克碳排放量”“每天可減少將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減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知,“低碳生活”是對個人的生活方式作出一些可以減少每天的碳排放量的改變。【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欄目設計。為海報設計欄目,首先看所給的示例欄目,根據提示可想到我們還可以來提出有關低碳生活的建議,講述有關的故事等,然后再按示例欄目的名稱格式擬寫相應的名稱。示例:提低碳建議;畫低碳圖畫;過低碳生活等。

名著閱讀(共10分)5.《經典常談》全書共______篇。開篇《說文解字》是東漢______所作,其中提到“六書”分別指象形、______、______、形聲、轉注、假借。末篇《文》中提到,真正開了文體宗派的,是唐代______(人物),到了明清時出現白話小說,《______》是白話小說的集大成者。【答案】①.13②.許慎③.指事④.會意⑤.韓愈⑥.《紅樓夢》【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撰寫的一本介紹中國古代經典文化著作的普及性讀物,全書共13篇。開篇《說文解字》介紹了東漢時期的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他在書中提出了“六書”理論,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漢字的構造方式。末篇《文》中提到,真正開了文體宗派的,是唐代的韓愈,他倡導古文運動,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到了明清時期,小說成為重要的文學形式,其中,《紅樓夢》是白話小說的集大成者,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6.閱讀語段,回答問題。他們憑他們的智謀和辯才,給人家畫策,辦外交,誰用他們就幫誰。他們是職業的,所圖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貴;幫你的時候幫你,不幫的時候也許害你。翻覆,在他們看來是沒有什么的。本來呢,當時七雄分立,沒有共主,沒有盟主,各干各的,誰勝誰得勢。國際間沒有是非,愛幫誰就幫誰,反正都一樣。蘇秦說連橫不成,就改說合縱,在策士看來,這正是當然。張儀說舌頭在就行,說是說非,只要會說,這也正是職業的態度。他們自己沒有理想,沒有主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彎兒抹角投其所好。(選自朱自清《經典常談·〈戰國策〉第八》)(1)以上語段中的“他們”指的是“諸子百家”中_____家。(2)《經典常談》是一本給中學生看的書,朱自清格外重視這本書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讀起來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請以選段為例簡單分析。【答案】(1)縱橫(2)“誰用他們就幫誰”等句運用口語化的語言,通俗易懂、簡潔明快地指出縱橫家們“翻覆”的本性。【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根據語段內容“他們憑他們的智謀和辯才,給人家畫策,辦外交,誰用他們就幫誰”“蘇秦說連橫不成,就改說合縱”,可知“他們”指的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縱橫家是諸子百家之一,他們以口才和智謀游說各國,主張通過外交手段來達到國家的強盛,主要代表人物有蘇秦、張儀等。【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特色賞析。根據“他們憑他們的智謀和辯才,給人家畫策,辦外交,誰用他們就幫誰”,可知朱自清用直白的語言描述了縱橫家的做事方式,沒有繁復的學術術語,使讀者容易理解他們的角色和行為。根據“國際間沒有是非,愛幫誰就幫誰,反正都一樣”可知,朱自清以通俗易懂的口語化表達,展現了戰國時期復雜而無定則的外交環境,這使得復雜的歷史背景變得簡單明了。再結合“蘇秦說連橫不成,就改說合縱,在策士看來,這正是當然”可知,通過具體的史實例子,朱自清讓讀者更容易把握縱橫家的策略變化,同時用“當然”這樣的口頭表達,降低了理解的門檻。再根據“他們自己沒有理想,沒有主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彎兒抹角投其所好”可知,這句使用了生動的描繪,將縱橫家的為人處世之道刻畫得淋漓盡致,語言簡潔,但形象鮮明。根據以上分析作答即可。7.名句默寫讀《桃花源記》“阡陌交通,(1)____________”,我們感慨于世外桃源的安寧祥和;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2)______________”,我們瞠目于洞庭湖的洶涌澎湃。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感受友情不為地域所隔的積極向上的力量;讀《關雎》“求之不得,(4)____________”,我們看到了愛而不得,日思夜想的執著與深情;讀《回延安》,我們聽到了“(5)____________,延河滾滾喊‘前進’”的高歌;讀《子衿》,我們感受到“(6)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內心獨自,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詩人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讀《式微》“(7)____________,胡為乎泥中”,我們傾聽到勞役者的辛酸悲歌。【答案】①.雞犬相聞②.波撼岳陽城③.海內存知己④.天涯若比鄰⑤.寤寐思服⑥.棗園的燈光照人心⑦.一日不見⑧.如三月兮⑨.微君之躬【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撼、涯、寤寐、兮、躬”等字詞易寫錯。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泛舟后溪[唐]羊士諤①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唯有啼鵑似留客,桃花深處更無人。【注釋】①羊士諤:唐朝人。順宗時,曾任江州寧化尉。8.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9.杜牧的《泊秦淮》也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請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為例,簡要分析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8.①.芳草萋萋②.靜美清澈9.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開,泛舟而游,如臨仙境。杜鵑啼聲陣陣,似在挽留歸客,詩人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景抒情,寫出了面對靜美之景時的欣喜之情。《泊秦淮》中兩句,以朦朧的水色夜景,渲染一種凄清的氣氛,在悲涼意境中抒發興亡之憂。【解析】【8題詳解】本題考查詩中描繪的景物特點。作答時要理解詩意,“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的意思是:雨后芳草萋萋,沒有一點沙塵,溪水碧綠,沙灘平坦,春光明媚,這兩句詩寫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茂盛蔥蘢,溪水清澈,寧靜優美的特點。【9題詳解】本題考查對詩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題要先理解詩意,雨后的后溪岸邊芳草萋萋,沒有一點沙塵,溪水一片碧綠,沙灘平坦,春和景明。詩人泛舟而游,沉醉于這一派優美的大好春色之中,“唯有啼鵑似留客”,忽聞杜鵑陣陣啼鳴,好像在挽留歸客。連杜鵑似乎都要邀請詩人去做客,詩人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融情于景,感覺自己此刻已經于自然景物融為了一體,整首詩寫景自然,形象優美,表達了作者面對雨后大好春光的喜悅之情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意思是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著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邊靠近岸上的酒家。詩人描繪煙、水、月、沙四個意象,用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夜泊秦淮近酒家”點出時間、地點,具有典型意義,引出后續所抒發的“亡國恨”。文言文閱讀(共15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翌日,飯于林慮①,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聲夾道,怪石奇花,不可勝數。山回轉,平地數尋,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覺日將晡②,憩環翠亭,四顧氣象瀟灑,憂然疑在物外,留連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連云閣。(節選自柳開《游天平山記》)[注]①林慮: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時,午后三時至五時。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意思。(1)聞水聲

聞:______

(2)心樂之

樂:______(3)憩環翠亭

憩:______

(4)留連徐步

徐:______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泉聲夾道,怪石奇花,不可勝數。12.給下面句子節奏劃分節奏,劃兩處。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連云閣13.乙文段用何寫景方法串起所有景色?游蹤是什么?【答案】10.①.聽②.高興③.休息④.慢慢11.(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2)山泉叮咚作響,夾道而流,路邊奇形怪狀的石頭和珍奇花草,數不勝數。12.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連云閣。13.移步換景。早上從林慮出發,到桃林村,后來途徑槐林、環翠亭、明教院,夜宿于連云閣。【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聽到水聲。聞:聽。(2)句意:心里感到非常愉快。樂:以……為樂,高興。(3)句意:在環翠亭休息。憩:休息。(4)句意:流連忘返,慢慢散步。徐:慢慢。【11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1)重點字詞: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一樣。明滅可見:忽明忽暗。(2)重點字詞:夾道,道路兩旁。可:可以。勝:盡,完。數:計算。【12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意:傍晚時,到了明教院,當晚住宿在連云閣。重點字詞:薄暮,傍晚。至:到達。宿:住宿,過夜。于:在。句子結構:“薄暮”是時間狀語,表意完整;“至明教院”是動賓結構,描述到達的地點;“夜宿于連云閣”又是動賓結構,描述夜間住宿的地點。根據以上分析,可推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連云閣。【13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分析。乙文段中,柳開通過【移步換景】的寫景方法展現了游覽天平山的所見所感。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隨著位置的移動,不斷描繪不同地點的景色,使讀者仿佛跟隨作者腳步游覽。根據乙文段可知,游蹤是這樣的:早上從林慮出發(林慮),正午時分抵達桃林村(桃林村,山麓),繼續前行,途徑一片平坦之地,名為槐林(槐林),在環翠亭休息并欣賞周圍景色(環翠亭),日近傍晚,游覽至明教院(明教院),最后夜宿于連云閣(連云閣)。通過作者的移動,讀者跟隨游蹤,依次領略了林慮、桃林村、槐林、環翠亭、明教院和連云閣等地的風光。【點睛】參考譯文【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珮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心里十分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成為水中的小島,成為水中的不平巖石,成為水中的懸崖。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頭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見,一段暗的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下里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乙】第二天,在林慮吃早飯,正午抵達桃林村,原來這里才是山腳。山泉聲在道路兩旁叮咚作響,路邊奇形怪狀的石頭和珍奇花草,數不勝數。山回路轉,有一塊幾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頭上,擺弄著山泉,不知不覺到了下午申時,在環翠亭上休息,環顧四周,景色清新脫俗,忽然懷疑自己在人世之外,我留連美景,慢慢前行。傍晚時,到了明教院,當晚住宿在連云閣。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4分)材料一】①入夏以來,北半球多個國家遭遇持續高溫熱浪天氣,歐洲多地都突破高溫歷史記錄。氣象學家們普遍認為,今年全球氣候變暖的節奏、程度、高溫的極端性與破紀錄頻次十分罕見。②北半球極端高溫由多重因素導致。一是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今年夏天,大氣環流系統表現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壓環流系統控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帶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范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受高壓系統影響,熱空氣會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就會讓這個地方非常熱。③二是跨越3年的拉尼娜氣候事件對大氣環流異常“推波助瀾”。拉尼娜事件指的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使得熱帶緯圈環流加強,引發緯圈次級環流的齒輪效應。今年春季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加強,加上印度洋海溫異常,推動副熱帶高壓持續增強。④三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增暖放大與調制作用。數據顯示,全球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大氣水汽會增加約7%,使得極端降水概率增加。過去50年一遇的高溫熱浪會成為10年一遇的事件,變得更為頻繁。事實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系統的不穩定已經在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廣發、強發和并發,氣候異常狀況顯得更加持久和頻繁,更多區域在遭遇更多的復合極端事件。⑤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逐步認識到全球氣候異常可能同熱帶海洋與大氣的相互作用有關。現在人們已充分認識到,碳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一大主因,創紀錄的溫室氣體濃度正在推動溫度上升,使天氣變得更加極端。⑥面對更加嚴峻的氣候挑戰,人們需要充分意識到潛在危機,采取切實行動。早期預警是應對災害行之有效的方式,各國應建立和完善針對極端氣候的多部門預警防御協調體系,早預警、早行動。同時,有必要建立協調統一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為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提供支撐,從而更好地實現《巴黎協定》相關目標,共同減緩氣候變暖進程和帶來的影響。(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8月2日)【材料二】①今年夏天,無論身在何方,有一件事人們達成了共識:熱。②從8月12日至今,中央氣象臺已連發10個最高級別高溫預警:紅色預警。8月17日,國家氣象中心評估,綜合考慮高溫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③過去一個月,35℃以上高溫天氣覆蓋中國450萬平方公里。杭州、南昌、上海、福州、重慶、長沙等地高溫天數超過25天,超過200個國家級觀測站突破最高氣溫歷史極值。上海自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總共出現21個40℃以上的極端酷熱天氣,光是今年夏天,就“包攬”了三分之一。④這場60年一遇的高溫,使得很多醫院的急診科和重癥監護室涌進比往年更多的中暑和熱射病患者。據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以來,全國已經有至少35人死于中暑。熱射病即重癥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嚴重臨床綜合征。不僅僅是中暑,高溫會影響人體很多系統,引起包括心血管、呼吸道、腦中風等疾病高發,還會引起精神疾病,比如,更多的暴力事件、更高的自殺傾向等。⑤應關注高溫天氣下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加強對敏感人群的保護,尤其重視戶外工作者的工作條件改善,包括遇到高溫天氣,在非緊急情況之下,他們有權利減少工作時長,減少戶外工作等。公共衛生等部門應多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讓人們認識到什么是高溫熱浪事件,該事件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如何,熱應激反應的特征等;并鼓勵人們在高溫熱浪期間自主采取適應行動以降低風險,例如多喝水、不飲酒、穿輕薄衣物、用冷水沖洗身體、關注周圍老人的健康狀況等。(選自《中國新聞周刊》2022年8月22日,有改)【材料三】①今年夏天的高溫熱浪事件開始時間早、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綜合強度強。氣象監測顯示:6月13日至8月30日,區域性高溫事件持續79天,覆蓋范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全國有23個省份出現40攝氏度以上高溫,366個國家氣象站的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②由于高溫持續時間較長,一些河流在主汛期出現干枯現象。在長江流域,多處水位創有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洞庭湖、鄱陽湖提前“入枯”。同時,高溫天氣也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種種不利影響,如用電需求激增、水電產能下降、農業生產受阻、森林出現火災等。③今年高溫事件的極端性特征和氣候變化的背景是密切相關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中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20世紀中葉以來已經觀測到了許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其中高溫熱浪的多發是非常顯著的特征。④“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警示,提示我們要更加深刻地認識氣候變化,從各個方面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氣候專家章大全說,“這幾年,我國在農業生產、洪澇災害、建筑設計等方面應對氣候風險和減災防災的能力都在提高。但另一方面,也應提高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利用氣候預測產品未雨綢繆應對氣候風險,努力將社會經濟影響和損失降到最小。”⑤專家解釋,在氣候變暖大背景下,今年夏天的高溫熱浪打破了歷史記錄,具有一定的極端性。但從氣候周期性規律來說,由于地球氣候系統有自我調節功能,極端事件發生概率的上升并不意味相同類型的極端事件每年都會發生。⑥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各行各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這要求氣象部門進一步提升預報準確率,同時將預報對象向下游進行拓展,發展基于災害風險評估的氣候風險預測,以便于決策部門和社會公眾更加科學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9月5日)【理解材料】14.制作手抄報前需要讀懂材料。小樂同學對材料內容做了四點概括,其中正確一項是()A.今年夏天北半球的極端高溫與大氣環流異常、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加強、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密切相關。B.極端高溫可引發多種疾病,在高溫熱浪期間我們應注意防范,比如多喝水、穿輕薄衣物、停止戶外工作等。C.綜合考慮高溫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今年的區域性高溫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強的。D.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以后每年都會發生極端高溫事件,人們需要充分意識到潛在危機,采取切實行動。【整體安排】15.這份手抄報,小樂準備安排“極端高溫出現的原因”、“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極端高溫的危害”、“極端高溫的強度”這4個板塊,這四個板塊該如何安排順序?并簡述理由。【開始制作】16.在制作手抄報過程中,請根據材料內容,幫助小樂補充完整“極端高溫出現的原因”這一板塊。大氣環流異常:(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尼娜事件“推波助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候系統不穩定加劇,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廣發、強發、并發的情況。(注:每空不超過40字)17.在“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這一板塊中,小樂準備從國家和個人兩個層面歸納出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請你幫助他補全內容。(1)國家:(2)個人:【答案】14.A15.示例:(1)先介紹極端高溫的強度,引起廣大讀者的關注和興趣,(2)然后再分析出現極端高溫原因,先現象后本質;(3)接著介紹極端高溫帶來的危害,最后介紹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以激起讀者保護環境的行動。(4)這樣安排符合人們認知的順序和心理。16.①.今年夏天出現大范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受高壓系統影響,熱空氣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②.春季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加強,加上印度洋海溫異常,推動副熱帶高壓持續增強。17.(1)建立協調統一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減緩氣候變暖進程和帶來的影響;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保護敏感人群,改善戶外工作者工作條件;氣象部門提升預報準確率,發展基于災害風險評估的氣候風險預測。(2)多喝水、不飲酒、穿輕薄衣物、用冷水沖洗身體;關注周圍老人的健康狀況;在非緊急情況之下,戶外工作者可減少工作時長,減少戶外工作次數。【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材料信息篩選的能力。B.依據材料二⑤段中“在非緊急情況之下,他們有權利減少工作時長,減少戶外工作等”可知,只是減少戶外工作,而不是選項中所表述的需要停止戶外工作;C.依據材料二中②段“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中的“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可知,而不是指全年都這樣。所以,選項中“今年的區域性高溫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強的”表述有誤;D.依據材料三⑤段“極端事件發生概率的上升并不意味相同類型的極端事件每年都會發生”可知,這表明極端高溫事件并不是每年都會發生;故選A。【15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說明順序的能力。依據三個材料內容可知,應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板塊的內容,即按照邏輯順序,由表及里,層層遞進安排。所以第一板塊應安排“極端高溫的強度”,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第二板塊安排“極端高溫出現的原因”,重點分析極端高溫出現的本質原因,取得層層深入的效果,第三板塊安排“極端高溫的危害”,使讀者能更清楚地認識到高溫天氣對生產、生活的害處。第四個板塊再安排“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此時讀者經過前面三個板塊的介紹已經基本了解了關于極端高溫的相關信息,能夠激發讀者的保護欲望,使手抄報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16題詳解】本題考查提煉概括材料內容的能力。依據材料一②段“今年夏天,大氣環流系統表現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壓環流系統控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帶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范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受高壓系統影響,熱空氣會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就會讓這個地方非常熱”可概括為:出現大范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受高壓系統影響,熱空氣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依據材料一③段“跨越3年的拉尼娜氣候事件對大氣環流異常‘推波助瀾’”“今年春季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加強,加上印度洋海溫異常,推動副熱帶高壓持續增強”可概括為:春季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加強,加上印度洋海溫異常,推動副熱帶高壓持續增強。【17題詳解】本題考查材料的提煉與概括。從國家和個人兩個層面歸納出應對極端高溫的措施,則需要去文章中找尋相應語句。國家層面:依據材料一⑥段“有必要建立協調統一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為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提供支撐,從而更好地實現《巴黎協定》相關目標,共同減緩氣候變暖進程和帶來的影響。”可以概括:可以從基礎設施入手,為應對極端高溫提供物質基礎,降低氣候變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依據材料二⑤段“應關注高溫天氣下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加強對敏感人群的保護,尤其重視戶外工作者的工作條件改善”可以概括為:應格外重視一類特殊群體,即戶外工作者,他們在高溫下更容易出現生命危險,所以應重視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依據材料三④段“我們要更加深刻地認識氣候變化,從各個方面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應提高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利用氣候預測產品未雨綢繆應對氣候風險”可以作者提倡要提高人民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多角度多渠道去普及氣候知識,讓他們學會使用氣候預測產品;根據材料三⑥段“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各行各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這要求氣象部門進一步提升預報準確率,同時將預報對象向下游進行拓展,發展基于災害風險評估的氣候風險預測”可以看出要想應對極端高溫,還是需要依賴氣象部門的預報,所以氣象部門要提升預報準確率,發展基于災害風險評估的氣候風險預測。個人層面:依據材料二⑤段“并鼓勵人們在高溫熱浪期間自主采取適應行動以降低風險,例如多喝水、不飲酒、穿輕薄衣物、用冷水沖洗身體、關注周圍老人的健康狀況等。”可以概括為:多喝水、不飲酒、穿輕薄衣物、用冷水沖洗身體、關注周圍老人的健康狀況等。依據材料二⑤段“應關注高溫天氣下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加強對敏感人群的保護,尤其重視戶外工作者的工作條件改善,包括遇到高溫天氣,在非緊急情況之下,他們有權利減少工作時長,減少戶外工作等”可以概括為:個人要注意安全,在非緊急情況之下,戶外工作者可減少工作時長,減少戶外工作次數。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你不能頭發蓬亂地走出我的店①刮了幾陣風之后,雨說下就下了。②他悠閑地坐在椅子上,看著門外。開店十幾年來,這個時間段,本來就沒什么生意,他已經習慣了一天中這段閑散的時光。忽然,一個人影匆匆忙忙地走到店檐下,顯然是躲雨的。他站起來,拉開門,對那個人說:“別站在外面了,衣服都淋濕了,進來坐會兒吧。”③他拿了一條毛巾,遞給年輕人。年輕人感激地笑笑,接過毛巾,將臉擦干凈,又擦了擦濕漉漉的頭發。他注意到,年輕人的頭發長而蓬亂,一看就是有段時間沒有理發了,顯得有點憔悴和落魄。他將毛巾重新掛好,問年輕人:“看你的樣子是來找工作的吧?”年輕人點點頭,扶扶鼻梁上的眼鏡,告訴他:“我去年就畢業了,一直沒找到固定的工作,只是在老家打了幾份零工。聽說這邊機會多,就過來試試看,已經來了兩個多月了,再找不著工作,就只能先回老家了……”④他安慰年輕人幾句。窗外的雨,一直在下。他微笑著上下打量了一下年輕人,忽然站起來,拿起架子上的理發布,對年輕人說:“坐著也是坐著,不如我幫你理個發吧?”年輕人一聽,神色慌張地直搖頭:“我只是進來躲躲雨的,不理發。如果我影響你生意的話,我可以站在外面屋檐下躲一會兒。”年輕人說著,就要站起來。他一把按住年輕人:“沒關系,我不會強迫你理發的。反正我現在也是閑著,沒有生意,幫你把頭發簡單地剪一剪,你會看起來精神一些,也許對你找工作有利。”年輕人臉紅紅的,半天才支吾出一句話。“我也知道頭發太凌亂了,可是……我的身上只剩下幾十元錢了……不瞞你說……我真的沒錢理發。”他笑了:“小伙子,你誤會了,我不收你的錢,也不瞞你說,我學理發時間也不長,這個店也剛開不久,你就當給我練習一下,如果剪得不合你口味,你還要多包涵。”他善意地撒了一個謊。年輕人抬頭看看他,摘下眼鏡,狐疑地點點頭。⑤他將理發布罩在年輕人身上,拿起電推剪,開始幫年輕人剪頭發。他先將年輕人的頭發輕輕地梳順,對年輕人說:“我建議你將頭發剪短一些,這樣顯得干練。”年輕人點點頭。他剪得仔仔細細,年輕人長長的頭發,紛紛落下。電推剪的嗡鳴聲與淅淅瀝瀝的雨聲,竟也在小理發店里和諧起來。⑥他一邊修剪,一邊和年輕人閉聊。不一會兒,就將年輕人的頭發剪好了。他又幫年輕人將頭發洗了一下,然后,用電吹風吹干,定型。年輕人戴上眼鏡,看見鏡子里的自己,年輕、干練,多了很多精氣神。年輕人笑著說:“師傅,你的手藝蠻不錯的,不像是剛學出來的啊。”他笑笑。年輕人把手伸進外衣口袋,掏了半天,掏出一張十元鈔票,遞給他,囁嚅著說:“不好意思,我只能付給你這么多,你別嫌棄。”他推開了年輕人的手,說得擲地有聲:“我說過權當練習,怎么能收你的錢呢?”年輕人靦腆地收起了錢。⑦外面雨仍然在下。他向年輕人講了一個故事。小街上有家剃頭老店,有一次,一個頭發蓬亂面容骯臟的小男孩,走進店里討水喝。老師傅給他倒了一杯水,還給了他幾塊餅干。又餓又渴的小男孩吃得很香甜。吃完了餅干,喝好了水,小男孩準備離開。老師傅卻一把將他拽住,要給他剃頭。小男孩說:“我沒錢。”老師傅說:“我知道你沒錢,可是,你既然走進我這個剃頭鋪了,你就不能蓬頭垢面地走出去。”老師傅給小男孩剃了個好看的小平頭。小男孩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忽然懇求老師傅收他為徒。就這樣,小男孩學成了一門手藝,再也不四處流浪以乞討為生了。⑧他沒有講那個小男孩是誰,年輕人也沒有問,只是坐在那里若有所思。⑨一會兒,雨終于慢慢變小了,停了。年輕人一臉精神向他告辭,并承諾如果找到工作,今后就都到他這里理發。他拍拍年輕人的肩膀,目送年輕人滿懷信心地走出他的理發店。⑩不管是誰,都不能頭發蓬亂地走出理發店,這是一個理發匠的根本呢。(選自《經典美文》2023.4,有刪改)18.根據文意,結合示例梳理文章的故事情節。(1)他邀助在房檐下的年輕人進店避雨,年輕人很感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為年輕人理發并講述自己的故事,年輕人若有所思;(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品味語言,回答問題。(1)結合語境,賞析第④段加點詞語。年輕人臉紅紅的,半天才支吾出一句話。(2)從人物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⑥段畫線句。他推開了年輕人的手,說得擲地有聲:“我說過權當練習,怎么能收你的錢呢?”20.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第⑩段畫線句“不管是誰,都不能頭發蓬亂地走出理發店,這是一個理發匠的根本呢”的理解。21.本文多次寫到了“雨”,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雨”在文中起到的作用。【答案】18.①.他提議年輕人理發,年紀人很慌張;②.他目送年輕人走出理發店,年輕人充滿信心。19.(1)“支吾”是說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這里巧用動詞。寫出了年輕人面對“他”理發的提議不知所措的樣子,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年輕人尷尬窘迫的心理。(2)這句話運用了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寫出了他拒絕收年輕人理發費用時的態度堅決,表現出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性格。20.示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為理發匠,美化顧客的外表是職責所在,在文中具體指面對一個經濟窘迫的年輕人,他沒有拒之門外,而是像當年的理發老師傅對待他一樣主動伸手幫助,并無償為年輕人理發,幫助年輕人樹立信心表現出“他”的敬業精神以及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懂得感恩、傳遞善良的美好品格。這句話表達了對高尚的職業操守和善良品格的謳歌。深化了文章主題,總結全文:照應文章標題,使文章結構嚴謹。21.示例:文中的“雨”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引出了年輕人店外躲雨,進店避雨,理發的情節,文中的雨烘托出人物的心情。“雨說下就下”到“雨一直在下”最后“雨終于慢慢變小了,停了”的過程,烘托出年輕人由茫然到若有所思最后充滿信心的心路歷程。文章的“雨”作為線索之一,貫穿全文,組織材料,使文章的構想新穎,結構嚴謹。【解析】【18題詳解】考查概括事件。根據第④段中的“坐著也是坐著,不如我幫你理個發吧”“神色慌張地直搖頭”可得:他提議年輕人理發,年紀人很慌張;根據第⑨段中的“他拍拍年輕人的肩膀,目送年輕人滿懷信心地走出他的理發店”可得:他目送年輕人走出理發店,年輕人充滿信心。【19題詳解】考查語句賞析。(1)支吾:說話應付搪塞,躲躲閃閃,含糊其辭。聯系前句“反正我現在也是閑著,沒有生意,幫你把頭發簡單地剪一剪,你會看起來精神一些,也許對你找工作有利”和后句“可是……我的身上只剩下幾十元錢了……不瞞你說……我真的沒錢理發”可知,這個詞語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年輕人面對“他”理發的提議不知所措的樣子,表現了年輕人因為沒錢理發而尷尬窘迫的心理。(2)“他推開了年輕人的手”是對他的動作描寫。“我說過權當練習,怎么能收你的錢呢?”是對他的語言描寫。聯系句中的“說得擲地有聲”和“怎么能收你的錢呢”可知,他的動作和語言表現了他不收年輕人理發費的態度之堅決。聯系人物品質可知,表現了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20題詳解】考查語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名理發匠,為顧客理發,美化顧客的外表是他們的本職所在。聯系文本中他堅決為年輕人理發,不收他的錢,讓他變得精神,有自信的情節可知,這句話表現了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好品格。聯系第⑦段中他向年輕人講的故事可知,當年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一位理發的老師傅免費給他理了發,沒有收他的錢的情節可知,他為免費為年輕人理發,讓他有了自信,表現了他懂得感恩,傳遞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