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化學試卷_第1頁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化學試卷_第2頁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化學試卷_第3頁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化學試卷_第4頁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化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

1.(6分)下列有關環境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A.燃煤時加入適量石灰石,可削減廢氣中SO2的量

B.臭氧的體積分數超過104%的空氣有利于人體健康

C.pH在5.6?7.0之間的降水通常稱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滌劑易于被細菌分解,故不會導致水體污染

2.(6分)室溫時,下列混合溶液的pH肯定小于7的是()

A.pH=3的鹽酸和pH=ll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B.pH=3的鹽酸和pH=ll的氫氧化鋼溶液等體積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ll的氫氧化鋼溶液等體積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3.(6分)以惰性電極電解CUSO4溶液,若陽極上產生的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O.OlOOmol,則陰極上析出Cu的質量為()

A.0.64gB.1.28gC.2.56gD.5.12g

4.(6分)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出、02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

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從大到小的依次是()

A.p(Ne)>p(H2)>p(O2)B.p(O2)>p(Ne)>p(H2)C.p

(H2)>p(O2)>p(Ne)D.p(H2)>p(Ne)>p(O2)

5.(6分)已知氧化還原反應:2Cu(IO3)

2+24KI+12H2so4=2CulJ+13l2+12K2SO4+12H2。,其中lmol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的

電子為()

A.lOmolB.llmolC.12molD.13mol

6.(6分)等物質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應條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氣最多的是

()

A.KCIO3(力口MnO2催化齊J,加熱)B.KMnCU加熱

C.H2O2(水溶液,加MnCh催化劑)D.HgO(加熱)

7.(6分)某有機化合物僅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50,

若已知其中氧的質量分數為50%,則分子中碳原子的個數最多為()

A.4B.5C.6D.7

8.(6分)如圖是恒溫下某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更的示意圖.卜?列

敘述與示意圖不相符合的是()

速止)

\KIE)H助狀外

衡狀態1乙,(逆)

反應時間

A.反應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I后,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狀態

n

c.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I后,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狀態

n

D.同一種反應物在平衡狀態T和平衡狀態TT時濃度不相等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60分)

9.(15分)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已知:

①W的陽離子Y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能形成組成為WY的化合

物;

②Y和Z屬同族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

③X和Z屬同一周期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氣態化合物:

和能形成組成為的化合物;

@WXWX2

和不在同一周期,它們能形成組成為的化合物.

⑤XYXY2

請回答:

(1)W元素是;Z元素是.

)化合物和的化學式分別是和.

(2WYWX2

(3)丫和Z形成的兩種常見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和—.

(4)寫出X和Z形成的一種氣態化合物跟W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0.(15分)A、B、C、D、E均為可溶于水的固體,組成它們的離子有

陽離子Na'、Mg2\Al3\Ba2

22

陰離子OH,Cl\CO3\SO4\HSCV

分別取它們的水溶液進行試驗.結果如下:

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戊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H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與D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鹽酸;

④B溶液與適量D溶液反應生成臼色沉淀,加入過量D溶液,沉淀量削減,但不

消逝.據此推斷它們是

A;B:C;D.

11.(15分)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焦炭后,流出氣體的主要成分是CO和出,還有

CO2和水蒸氣等.請用下圖中供應的儀器,選擇必要的試劑,設計一個試驗,證

明上述混合氣中有CO和H2.(加熱裝置和導管等在圖中略去)

焦友

水和沸石

回答下列問題:

(1)盛濃H2s。4的裝置用途是,盛NaOH溶液的裝置用途是

(2)儀器B中需加入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是:

(3)儀器C中需加入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其目的是,

(4)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連接依次:—.

(5)能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的試驗依據是—.

(6)能證明混合氣中含有內的試驗依據是—.

12.(15分)下圖中A、B、C、D、E、F、G均為有機化合物.

ENaOH比。山

C15H15O4

依據上圖回答問題:

(1)D的化學名稱是—.

(2)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有機物須用結構簡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A的結構簡式是—.反應①的反應類型是—?

(4)符合下列3個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的數目有一個.i)含有鄰二取代苯

環結構、ii)與B有相同官能團、iii)不與FeCb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寫出其中隨

意一個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5)G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用化學方程式表示G的一種重要的工業用途.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化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

1.(6分)(2024?全國)下列有關環境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A.燃煤時加入適量石灰石,可削減廢氣中SO2的量

B.臭氧的體積分數超過104%的空氣有利于人體健康

C.pH在5.6?7.0之間的降水通常稱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滌劑易于被細菌分解,故不會導致水體污染

【分析】A.高溫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與SO2反應;

B.臭氧可引起鼻和喉頭粘膜的刺激;

C.酸雨pHVS.6:

D.含磷廢水易導致水體富養分化.

【解答】解:A.高溫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與SO2以及氧氣反應生成硫酸

鈣,削減廢氣中S02的量,故A正確;

B.臭氧的體積分數超過104%,除對人體有肯定毒害外,引起哮喘發作,導致

上呼吸道疾病惡化,同時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故B錯誤;

C.酸雨pH<5.6,故C錯誤;

D.含磷廢水易導致水體富養分化,應經處理后才能排放,故D錯誤.

故選A.

2.(6分)(2024?全國)室溫時,下列混合溶液的pH肯定小于7的是()

A.pH=3的鹽酸和pH=ll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B.pH=3的鹽酸和pH=ll的氫氧化鋼溶液等體積混合

C.pl1=3的醋酸和pl1=11的氫氧化鋼溶液等體積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ll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分析】依據酸堿的強弱推斷溶液中n(H)與n(OH)關系進行推斷和計算.

【解答】解:A、pH=3的鹽酸中c(H)=1X103mol/L,pH=ll的氨水中c(OH

■)=1X103mol/L,由于氨水為弱堿,則氨水過量,在室溫下等體積混合后,pH

>7,故A錯誤.

B、PH=3的鹽酸中c(H1)=1X103mol/L,pH=ll的氫氧化鐵溶液c(OH-)=1

XIOW/L,酸堿都是強電解質,在室溫卜.等體積混合后,pH=7,故B錯誤;

C、pH=3的醋酸c(H)=lX10*3mol/L,pH=ll的氫氧化鋼溶液中c(OH')=1

XIO-W/L,由于醋酸為弱酸,則醋酸過量,在室溫下等體積混合后,pH<7,

故C正確.

D、pH=3的硫酸中c(H)=lX103mol/L,pH=ll的氨水中c(OH')=1X103mol/L,

由于氨水為弱堿,則氨水過量,在室溫下等體積混合后,pH>7,D錯誤.

故選C.

3.(6分)(2024?全國)以惰性電極電解CuSCU溶液,若陽極上產生的氣體的物

質的量為O.OlOOmol,則陰極上析出Cu的質量為()

A.0.64gB.1.28gC.2.56gD.5.12g

【分析】惰性電極電解CuSCU的溶液,溶液中的陰離子向陽極移動,在陽極上放

電,利用離子的放電依次夾確定陽極上產生的氣體是氧氣,依據電子守恒來確定

陰極上析出金屬銅的量的多少..

【解答】解:惰性電極電解CuSCU的溶液,陽極上的反應為:4OK玲4H2O+O2個+4e

當陽極上產生的氣體的物質的量為O.OlOOmol,轉移電子是:0.0400mol,陰

極上的電極反應為:ce+2e—Cu,當轉移電子是0.0400mol時,析出Cu的質

量m=0.0200molX64g/mol=1.28g.

故選B.

4.(6分)(2024?全國)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出、。2三種氣體,當

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從大到小的依次是()

A.p(Ne)>p(H2)>p(O2)B.p(O2)>p(Ne)>p(H2)C.p

(H2)>p(O2)>p(Ne)D.p(H2)>p(Ne)>p(O2)

【分析】在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條件下,壓強與摩爾質量呈反比.據此推斷.

【解答】解:Ne的摩爾質量為20g/mol,出的摩爾質量為2g/mol,O2的摩爾質

量為32g/mol.

在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條件卜,壓強與摩爾質量呈反比,摩爾質量越大,壓強越小.

所以三種氣體的壓強(p)從大到小的依次是p(H2)>p(Ne)>p(O2).

故選:D.

5.(6分)(2024?全國)已知氧化還原反應:2Cu(103)

2+24KI+12H2SO4=2CulxV+13l2+12K2SO4+12H2O,其中lmol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的

電子為()

A.lOmolB.llmolC.12molD.13mol

【分析】2Cu(IO3)2+24KI+12H2so4=2CulJ+13l2+12K2SO4+12H2。中,Cu元素的

化合價由+2價降低為+1價,I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為0,I元素的化合價由

-1價上升到0,以此來計算.

【解答】解:由2Cu(IO3)2+24KI+12H2so4=2Cu313k+12K2so4+12比0可知,

Cu(IO3)2中,Cu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降低為+1價,I元素的化合價由+5價降

低為0,

則Cu(103)2為氧化劑,

所以lmol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的電子為ImoIX(2-l)+2molX(5-O)=llmol,

故選B.

6.(6分)(2024?全國)等物質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應條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

氧氣最多的是()

A.KCIO3(加MnCh催化齊J,加熱)B.KMnCU力口熱

C.H2O2(水溶液,加MnCh催化劑)D.HgO(加熱)

【分析】A.2KCIO3一22KCI+3O2個;

A

+/

B.2KMnO4=^=K2MnO4+MnO2O2T;

MnOo

C.2H2O2--------J2H2O+O2個;

D.2HgO—△—2Hg+O2個.

依據反應的方程式進行推斷.

【解答】解:設化合物的物質的量均為2mol,則

Mn0人

A.由2KCIO3—=9^2KCI+3O2個可知,生成3moi。2;

A

B.由2KMLMnCU十MnCh+Oz個可知,生成ImolCh;

MnO

C.由2H--------9-2HQ+0?個可知,生成ImolCb;

D.由2HgO△2Hg+0z個可知,生成lmolCh;

故選A.

7.(6分)(2024?全國)某有機化合物僅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

子質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質量分數為50%,則分子中碳原子的個數最多

為()

A.4B.5C.6D.7

【分析】依據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及氧的質量分數為確定分子中氧原子數目,再

計算碳原子、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依據碳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確定碳原子

最大值.

【解答】解: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50,氧的質量分數為可知,則分子中氧原子數

目小于為15黑5。%=47當有機物分子中含氧原子的數目為4時,有機物的相對

分子質量最大,含碳原子個數也最多,

此時,有機化合物中碳、氫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的最大值為等于氧原子的相對原

子質量之和為4X16=64,

設分子中含有x個C,y個H,則有12x+y=64,當y=4時,x=5,此時分子中碳原

子的個數最多,

所以分子中碳原子的個數最多為5.

故選:B.

8.(6分)(2024?全國)如圖是恒溫下某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更的

示意圖.卜列敘述與示意圖不相符合的是()

速止)

率UiE)討助狀型

衿狀態1,4(逆)

反應時間

A.反應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I后,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狀態

n

C.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I后,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狀態

n

D.同一種反應物在平衡狀態I和平衡狀態II時濃度不相等

【分析】由圖可知,該反應從正反應一端起先,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為狀態I,

然后,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旦變更條件的一

瞬間逆反應速率不變,以此來解答.

【解答】解:A.由平衡的特征可知,反應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

相等,故A正確;

B.該反應達到平衡態I后,增大反應物濃度,一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

速率不變,平衡正向移動,達到平衡態n,故B正確;

C.該反應達到平衡態后,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應逆向移動,逆反應速率大于

正反應速率,與圖象沖突,故C錯誤;

D.該反應達到平衡態I后,變更條件使反應接著正向移動達到平衡態口,所以

同一種反應物在平衡態I和平衡II時濃度不相等,故D正確;

故選:C.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60分)

9.(15分)(2024?全國)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已知:

①W的陽離子Y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能形成組成為WY的化合

物;

②Y和Z屬同族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

③X和Z屬同一周期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氣態化合物:

@w和X能形成組成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們能形成組成為XY2的化合物.

請回答:

(1)W元素是鈣;Z元素是氧.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學式分別是CaS和CaCz.

(3)Y和Z形成的兩種常見化合物的分子式是一SO?和S03.

(4)寫出X和Z形成的一種氣態化合物跟W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Oz'CaOuCaCOs.

【分析】①W的陽離子Y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能形成組成為

WY的化合物,WY型的離子化合物只能是IA-VDA與UA-VIA,在周期表中前

20號元素中只可能形成MgO、CaS、NaF、KCI四種物質;

②Y和Z屬同族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同族元素形成的兩種常見化

合物可能為SO?、S03;

③X和Z屬同一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間能形成兩種氣態化合物的一般處于其次

周期,Z為氧元素,Y為硫元素;X可能為碳元素或氮元素;WY的化合物為CaS.

@W和X能形成組成為WX2的化合物,WX2的化合物可能為CaC2的化合物,X

可能為碳元素;

⑤碳元素和硫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它們能形成組成為SC2.

故W為鈣元素;X為碳元素;Y為硫元素;Z為氧元素.

【解答】解:①W的陽離子Y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能形成組

成為WY的化合物,WY型的離子化合物只能是IA-VM與UA-VIA,在周期表

中前20號元素中只可能形成MgO、CaS、NaF、KCI四種物質;

②Y和Z屬同族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同族元素形成的兩種常見化

合物可能為SO2、S03;

③X和Z屬同一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間能形成兩種氣杰化合物的一般處于其次

周期,Z為氧元素,Y為硫元素;X可能為碳元素或氮元素;WY的化合物為CaS.

@W和X能形成組成為WX2的化合物,WX2的化合物可能為CaCz的化合物,X

可能為碳元素;

⑤碳元素和Y為硫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它們能形成組成為CS2.

故W為鈣元素;X為碳元素;丫為硫元素;Z為氧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W為鈣元素;Z為氧元素.

故答案為:鈣;氧.

(2)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學式分別是CaS、CaC2.

故答案為:CaS;CaC2.

(3)由上述分析可知,Y和Z形成的兩種常見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別是SO?、S03.

故答案為:SO2;SO3.

(4)WZ為CaO,X和Z形成的氣態化合物為CO、CO2,CO2與CaO反應生成碳

酸鈣,反應方程式為CO2+CaO=CaCO3.

故答案為:CO2+CaO=CaCC3.

10.(15分)(2024?全國)A、B、C、D、E均為可溶于水的固體,組成它們的離

子有

陽離子Na\Mg2\Al3\Ba2

2

陰離子OK、Cl\CO3>SO?'>HSOJ

分別取它們的水溶液進行試驗.結果如下:

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戊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與D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鹽酸;

④B溶液與適量D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加入過量D溶液,沉淀量削減,但不

消逝.據此推斷它們是

ANa2cO3;BAl2(SQ4)3;CMgCh;DBa(OH)2.

2

【分析】依據陰陽離子共存的分析推斷,陰離子CO3'只能和Na.結合為Na2CO3;

OH只能和Ba*結合為溶于水的Ba(OH)2;所以分析可知離子間SO?AI3*結

2+

合成的物質為AL(SO4)3;最終剩余C「和HSOZ結合的陽離子Na\Mg;

分別取它們的水溶液進行試驗.結果如下:

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與D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鹽酸;

④B溶液與適量D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加入過量D溶液,沉淀量削減,但不

消逝;

依據反應現象可知A和BCD都生成沉淀且沉淀都溶于酸溶液,分析離子性質推

斷A為Na2cCh;E為含HS0「,沉淀可以是Mg?Al》Ba?.的碳酸鹽沉淀;BCD物

質中分別含這三種陽離子,依據④B溶液與適量D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加入

過量D溶液,沉淀量削減.但不消逝,說明溶解的沉淀是Al(0H)3;結合離子

性質和物質組成推斷B為Ah<SO4)3,D為Ba<0H)2,C為MgCh,符合①②

③沉淀形成的性質;①②生成的沉淀溶解于E,說明E中不能含和硫酸根離子、

鎂離子生成沉淀的離子,則E只能為:NaHS04(或Mg(HSO4)2)

推斷出A:Na2cO3B:Al2(S04)3C:MgCI2D:Ba(OH)2

2

【解答】解:依據陰陽離子共存的分析推斷,陰離子CO3'只能和Na結合為

2

Na2CO3;OK只能和Ba?'結合為溶于水的Ba(OH)2;所以分析可知離子間SO4

一和AF結合成的物質為Ab(SO4)3;最終剩余C「和HSO4結合的陽離子Na'、

Mg24;依據反應現象可知A和BCD都生成沉淀旦沉淀都溶于酸溶液,分析離子

性質推斷A為NazCCh;E為含HSOJ,沉淀可以是Mg》AFBa?一的碳酸鹽沉淀:

BCD物質中分別含這三種陽離子,依據④B溶液與適量C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過量D溶液,沉淀量削減,但不消逝,說明溶解的沉淀是Al(0H)3;結合

離子性質和物質組成推斷B為Al2(SO4)3,D為Ba(OH)2,C為MgCI2,符合

①②③沉淀形成的性質;①②生成的沉淀溶解于E,說明E中不能含和硫酸根離

子、鐵離子生成沉淀的離子,則E只能為:N3HSO4(或Mg(HSO4)2):推斷出

A:Na2CO3B:Ah(SO4)3C:MgCI2D:Ba(OH)2A:Na2CO3B:Al2(S04)3C:

MgCI2D:Ba(OH)2E:NaHSO4(或Mg(HSO4)2):

故答案為:A:Na2cO3B:Al2(S04)3C:MgCI2D:Ba(OH)2A:Na2cO3B:Al2

(SO4)3C:MgCI2D:Ba(OH)2E:NaHSO4(或Mg(HSO4)2):

11.(15分)(2024?全國)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焦炭后,流出氣體的主要成分是CO

和H2,還有COZ和水蒸包等.請用下圖中供應的儀器,選擇必要的試劑,設計

一個試驗,證明上述混合氣中有CO和出.(加熱裝置和導管等在圖中略去)

焦友

h,J1=3C=

rnnn^rffnt

d

'=(nB4n=

水和湃石濃'心oE濠凌*5^水

回答卜.列問題:

(1)盛濃H2s04的裝置用途是除去水蒸氣,盛NaOH溶液的裝置用途是除

去CO2.

(2)儀器B中需加入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氧化銅(CuO),所發

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O+Hb△Cu+H?O、CuO+CO—△—Cu+CO?.

(3)儀器C中需加入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無水硫酸銅(CuS04),

其目的是檢驗出0.

(4)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連接名次:區-ab-ki-hi-

cd(或de)-fe-Im.

(5)能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的試驗依據是B中黑色的CuO變成紅色粉末,

最終裝置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6)能證明混合氣中含有電的試驗依據是B中黑色的CuO變成紅色粉木,C

中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

【分析】(1)濃硫酸可以做干燥劑,氫氧化鈉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

(2)依據氧化銅和CO、出反應來回答;

(3)依據水使無水硫酸銅變藍進行分析;

(4)依據試驗的意圖設計儀器的連接先后依次;

(5)一氧化碳可以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金屬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

變渾濁;

(6)依據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和水,水和白色的無水硫酸銅

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銅晶體進行分析;

【解答】解;(1)濃硫酸可以做干燥劑,盛濃112so4的裝置用途是將氣體干燥,

除去水蒸氣,檢驗一氧化段還原氧化銅的產物二氧化碳之前要先將生成的二氧化

碳除去,可以用氫氧化鈉來汲取,

故答案為:除去水蒸氣;除去C02;

(2)檢驗合氣體中有CO和出可用氧化銅,發生反應:CUO+H2=^=CU+H2O.

CuO+CO=^^Cu+CO2,氫氣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是在大試管中進行的,故答

案為:氧化銅(CuO):CUO+H2△Cu+OO、CuO+CO△Cu+CCh;

(3)檢驗水可用無水硫酸銅,將其裝入干燥管中進行檢驗,

故答案為:無水硫酸銅(CuS04):檢驗H2O;

(4)為了驗證混合氣中含有CO和試驗儀器的連接先后依次為:除二氧化

碳^除掉水分T還原裝置少檢驗水分1檢驗二氧化碳;除雜質連接儀器的原則

是:進步短出;故答案為:g-ab-kj-hi-cd(或de)-fe-Im;

(5)假如有CO存在,C。和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和二氧化碳,原混

合氣中的C02已被除去,其中CO與CuO反應生成的C0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B中黑色的CuO變成紅色粉末,最終裝置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6)假如有氫氣存在,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和水,水和白色

的無水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銅晶體,故答案為:B中黑色的CuO變成紅色

粉末,C中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

12.(15分)(2024?全國)下圖中A、B、C、D、E、F、G均為有機化合物.

NaOH比。

□①

CUH16O4

依據上圖回答問題:

(1)D的化學名稱是乙醇.

(2)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

濃H^SO/

CH3coOH+C2HsOH7△—^CH3coOC2H5+H2O.(有機物須用結構簡式表示)

x^^CHjCOOC2H5

(3)B的分子式是C9H10O3.A的結構簡式是U-CHQOCCHw.反應①

的反應類型是水解反應.

(4)符合下列3個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的數目有3個.i)含有鄰二取代

苯環結構、jj)與B有相同官能團、iii)不與FeCb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寫出其中

隨意一個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i:

^XCHCH31^CH-COOH^J^CH2CHjOH

AH3H.

(5)G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用化學方程式表示G的一種重要的工業用途

nCHz=CH?”化劑EHa-CH1

或CH2=CH2+H2Q催化備士H3cH20H.

【分析】B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酯,依據EI為結構簡式知B中含有竣

及-C00H

基和羥基,其結構簡式為:,D在濃疏酸、。0℃下反應生成乙

烯,結合D的分子式知D是乙醇,C和乙醇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

生成F,結合F的分子式知,C的結構簡式為:CH3CO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