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GXK 025-2024 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技術規程_第1頁
T-ZGXK 025-2024 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技術規程_第2頁
T-ZGXK 025-2024 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技術規程_第3頁
T-ZGXK 025-2024 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技術規程_第4頁
T-ZGXK 025-2024 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99ZGXK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oilImprovementinFruitPlIT/ZGXK025—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土壤酸度調查 5土壤改良技術 6效果監測與評估 37檔案管理 3T/ZGXK02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靈武市科榮種植專業合作社提出。本文件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靈武市科榮種植專業合作社、寧夏稼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寧夏谷譽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杰、劉宇彤、劉長青、李立云、劉斌、王彩玲、王貴云、崔韻竹、卜亞通、王曼麗、段思宇、邊昊、張巧麗、沙龍、趙梅娟、胡寧寧、王美玲、周斌、馬國良、史永成、高佳誠。1T/ZGXK025—2024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的土壤酸度調查、土壤改良技術、效果監測與評估、檔案管理。本文件適用于水果種植園土壤改良技術規程。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0287農用微生物菌劑NY/T1121.1土壤檢測第1部分:土壤樣品的采集、處理和貯存NY/T1121.2土壤檢測第2部分:土壤pH的測定NY/T1121.4土壤檢測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測定NY/T1121.6土壤檢測第6部分:土壤有機質的測定NY/T3034土壤調理劑通用要求NY/T3704果園有機肥施用技術指南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土壤酸度調查4.1土壤樣品采集地勢平坦水果種植園采樣單元為2hm2~3hm2,丘陵、山區水果種植園采樣單元為1hm2~2hm2。采樣集中在每個單元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塊。采樣方法按NY/T1121.1的規定進行。采集混合樣,統一采樣單元,土種相同采集一個混合土樣,土種不同則分別采集,避開雨季和施肥期。4.2土壤pH檢測采集的土壤樣品,經過簡單處理后,及時送往有資質的分析檢測中心檢測土壤pH值,按NY/T1121.2的規定進行。5土壤改良技術5.1板結土壤改良5.1.1施用有機堆肥以果樹修剪粉碎枝條、農作物秸稈、添加適量畜禽糞便等為主要成分的有機堆肥,于果實收獲后施用,2000kg/畝~3000kg/畝,補充腐熟餅肥、生物炭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根域范圍開溝深施30~40cm或撒施后翻耕,翻耕時應使用輕型機械在土壤濕度較小時進行。其他技術環節參照NY/T3704。5.1.2施用土壤調理劑5.1.2.1春季萌芽前或果實收獲后,樹盤撒施,耕翻30cm~40cm。5.1.2.2施用白云石、腐殖酸為主的礦物源土壤調理劑20kg/畝~40kg/畝,可與有機肥或化肥一起施用?;蚴┯弥舅峒柞セ撬徕c、聚氧乙烯失水聚醇硬脂酸酯等為主要成分的化學源土壤調理劑2kg/2T/ZGXK025—2024畝~3kg/畝,單獨使用時拌細土(7kg/畝~8kg/畝)撒施,也可以與有機肥或化肥一起施用,不可與堿性農藥和除草劑混合施用。5.1.2.3土壤調理劑應符合NY/T3034的規定。5.1.3生草栽培采用行間生草,草高20cm~30cm時刈割,翻耕入土。自然生草時應去除深根高桿的雜草,樹盤1m內清耕。人工種草,適宜作物或深根綠肥草種如油菜、百喜草、三葉草、紫云英、黑麥草、鼠茅草、毛葉苕子等。5.1.4有機質覆蓋春末夏前,植株兩側1m左右范圍內,采用稻殼、醋糟、行間生草刈割后的青草或秸桿等進行樹盤覆蓋。宜擴大到全園覆蓋,覆蓋厚度5cm~10cm。5.2酸化土壤改良5.2.1施用生理堿性肥料施用草木灰、硝基復合肥、鈣鎂磷肥、硅鈣鉀鎂肥等堿性和生理堿性肥料,不應施用硫酸銨、氣化銨等生理酸性肥料。5.2.2施用土壤調理劑春季萌芽前或果實收獲后,樹盤撒施,耕翻10cm~20cm。施用富含硅鈣鎂等元素的鉀長石、白云石、麥飯石、石灰石、磷礦石、沸石、硅藻土等為主要成分的礦物源土壤調理劑40kg/畝~80kg/畝可以與有機肥或化肥一起施用?;蚴┯秘悮?、牡蠣殼等有機源土壤調理劑60kg/畝~100kg/畝,可以與有機肥或化肥一起施用。5.2.3生草采用行間生草,如紫云英、黑麥草、苕子、黃花苜蓿、肥田蘿卜等。適期刈割后翻耕入土。5.3次生鹽漬化土壤改良技術5.3.1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施用巨大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農用微生物菌劑。固體菌肥20kg/畝~60kg/畝與有機基肥混施,在距離主干至少50cm環施,翻入土中后澆水保濕;液體菌肥(劑)10mL/株~30mL/株,可與腐殖酸、黃腐酸鉀、海藻肥等混合后灌根,或隨滴灌施入。菌劑2kg/畝~6kg/畝與有機物料配施,如米糠、餅肥等有機物料80~100kg/畝混合后施用在根周50cm~80cm范圍,隨后加水保濕后用稻殼等生物質覆蓋避光。農用微生物菌劑應符合GB20287的規定。5.3.2施用土壤調理劑草炭于春季萌芽前或果實收獲后,樹盤撒施,耕翻10cm~20cm。施用量為20kg/畝~40kg/畝,可以與有機肥一起施用。聚天冬氨酸于春季萌芽期,400g/畝~500g/畝,稀釋后灌根。5.3.3間作間作能吸收土壤過剩鹽分的植物,如洋姜,收獲后將整個植株移除果園。5.3.4生草栽培全園生草,選擇耐鹽草種或品種,如高羊茅,黑麥草。草高20cm~30cm時刈割,翻耕入土。5.4養分不均衡土壤改良5.4.1測土配方施肥依據土壤養分檢測結果,補充缺乏的礦質元素,并且增施有機肥2000kg/畝~3000kg/畝。5.4.2間作吸肥作物3T/ZGXK025—2024依據需肥特性差異選擇間作農作物,如氮素過量可間作玉米、菠菜,磷素過量可間作油菜、大豆、蠶豆,鉀素過量可間作甘薯,適期收獲或刈割還田。5.5有害物積累土壤改良技術5.5.1施用微生物菌劑施用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側孢短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貝萊斯芽孢桿菌等農用微生物菌劑。5.5.2間作抑菌作物長期連作果園伴有土壤有害生物積累時,間作能分泌抗菌物質的作物,如蔥、蒜、洋蔥、韭菜、茼6效果監測與評估6.1監測內容6.1.1土壤物理性質:定期檢測土壤容重、孔隙度、質地等指標的變化。6.1.2土壤化學性質:監測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養分含量(全量和速效養分)等指標的動態變化。6.1.3土壤生物活性:檢測土壤微生物數量、種類和土壤酶活性等。6.2監測方法6.2.1土壤容重按NY/T1121.4的規定進行,pH值按NY/T1121.2的規定進行,有機質含量按NY/T1121.6的規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