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必中《屈原列傳》《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理解性默寫_第1頁
選必中《屈原列傳》《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理解性默寫_第2頁
選必中《屈原列傳》《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理解性默寫_第3頁
選必中《屈原列傳》《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理解性默寫_第4頁
選必中《屈原列傳》《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理解性默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必中《屈原列傳》《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理解性默寫

司馬遷《屈原列傳》1、《屈原列傳》中,表現屈原痛心于楚懷王被蒙蔽的兩句是“

”。2、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的創作背景除了楚懷王聽信讒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還有““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朝廷小人當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擠的黑暗現實。3、《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離騷”一詞作出自己的解釋的句子是“

”“。4、在《屈原列傳》中,作者司馬遷連用了“

”這兩個被動句寫出了屈原誠信不欺卻被猜疑、忠心耿耿卻被誹謗的現實。

5、一個人在辛苦困倦到極點的時候,往往會仰頭長嘆:“天啊!”,這種情況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節選》中有形象的描述:“

”。

6、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為了論證“父母,是人類的根本”這一觀點,舉了““

這一例子進行了論證。7、司馬遷評價《詩經》中的《國風》《小雅》的句子是:““

”。

8、《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分析了《離騷》稱引古代帝王來諷刺當世政治的句子是:“

”。9、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屈原的《離騷》評價極高,其中認為其文字練、用辭精到的兩句是:“

”。

10、在《屈原列傳節選》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文章的內容雖然細小但含義卻極弘大,所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意義卻很深遠的兩句是:“

”。11、我們讀屈原的《離騷》,發現屈原在文章中經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

”。

12、《屈原列傳》中,指出小人離間令屈原處于困厄處境的句子是:“

”。13、《屈原列傳》中,強調《離騷》完全闡明了治理國家的規律的句子是:“

”。14、司馬遷對屈原的為人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其中認為他志向遠大,即使與日月對照,光輝也毫不遜色的句子是:“

”。【答案】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離騷”者,猶離憂也4、信而見疑,忠而被謗5、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

6、“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7、《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8、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9、其文約,其辭微

10、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11、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12、讒人間之,可謂窮矣。13、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14、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賈誼《過秦論》1、《過秦論》中,寫秦孝公時期占有有利地勢的兩句是:

2、《過秦論》中,連用三個比喻句來說明秦國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的句子是:

。3、《過秦論》中,描寫戰國四公子的特點是:

。4、《過秦論》中,秦始皇繼承前代功業、靠武力征服天下的兩句是:

。5、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始皇北筑長城、擊退匈奴發揮了重要的威懾作用的句子是:“

”。6、賈誼《過秦論》中“

”兩句形象地描寫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將領、士兵守衛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7、賈誼《過秦論》通篇采用對比論證,在對陳涉和九國的對比中,體現二者軍力差距的語句是“

”。8、《過秦論》中,秦國控制天下之后以華山、黃河為天然屏障的句子是:

9、《過秦論》中,總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時秦國強大盛況的句子是:

10、《過秦論》中,描寫陳涉起義所使用的武器與秦國相比的句子是:

11、賈誼《過秦論》中寫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的兩句是“

”。12、賈誼《過秦論》中極言秦始皇的功業的兩句是“

”。13、《過秦論》中描寫陳涉起義時一呼百應的句子是“

”。

14、《過秦論》中,描寫六國盟約失敗,爭著賄賂秦國的句子是:

15、《過秦論》中,“

”兩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國沒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國軍隊陷入困境之中。

16、文中然“

”三句極言陳涉的出身貧寒和地位低賤。

17、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并且“

”,以此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18、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陳涉起義隊伍的武器裝備極其簡陋的兩句是“

”。19、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陳涉起義隊伍數量少、不堪一擊的兩句是:“

”。20、賈誼的《過秦論》中表現陳涉起義的巨大影響力,寫農民起義的星星之火頃刻間燃成燎原之勢的名句是:“

”。21、賈誼《過秦論》中揭露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一句是“

”。【答案】1、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2、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3、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4、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于宇內。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6、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7、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8、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9、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10、鋤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11、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12、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13、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14、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15、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16、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17、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18、斬木為兵,揭竿為旗”。19、率疲敝之卒,將數百之眾20、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21、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1.晉王在臨終之前,以三支箭作為遺命,對莊宗叮囑切切“

”!2.歐陽修在文中借后唐莊宗耽溺于伶人而亡國的史實,警誡后人的句子是“

”。3.“

”兩句話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表達的意思相近。4.《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對比莊宗極盛、極衰的兩種情形,得出的“

”的結論,今天讀來,依然在警示我們要樹立憂患意識,力戒驕奢。5.莊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驕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廢朝政,最后眾叛親離、士卒離散,僅有的些許忠臣還被莊宗逼著以發代首,發誓效忠。歐陽修用“

”一句再現了當時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敗啊!6.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引用《尚書》的話“

”作為論據來說明論點,這就把“成敗之跡,皆自于人”的道理表達得更明確,更充分。7.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點明文章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8.《伶官傳序》中,寫莊宗上戰場時,請箭的方式是“

”,然后背箭去奮勇殺敵。9.《伶官傳序》中,歐陽修描繪莊宗李存勖興衰成敗的史實,欲抑先揚,一盛“

”,一衰“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的對比,一褒一貶的抒情,力透紙背,給人以強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讀者心靈的震顫。10.古人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個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說:“

。”11.《伶官傳序》中,作者指出應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過于沉迷于所鐘愛之事的句子是:

?【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