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工藝原理練習題集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地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在規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一、選擇題1.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A.反應物的濃度
B.溫度
C.催化劑的存在
D.反應物的表面積
E.反應物之間的混合程度
題目:在以下哪種情況下,反應速率會加快?
答案:A,B,C,D,E
解題思路:反應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反應物濃度、溫度、催化劑、反應物表面積和混合程度等。所有這些因素都能通過不同途徑增加反應速率。
2.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
A.計算反應物和物的濃度比
B.判斷反應是否正向進行
C.確定反應的方向
D.預測反應速率
題目:化學平衡常數Kc主要用于以下哪個目的?
答案:A,B,C
解題思路:化學平衡常數Kc是描述在平衡狀態下反應物和物濃度比的常數。它可以幫助判斷反應的方向,計算濃度比,但不能直接用于預測反應速率。
3.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
A.電子轉移
B.氧化態的變化
C.反應物的濃度
D.溫度
題目:氧化還原反應的核心原理是以下哪個?
答案:A,B
解題思路:氧化還原反應涉及電子的轉移和氧化態的變化,這是反應的本質。雖然濃度和溫度可能影響反應速率,但它們不是反應的核心原理。
4.酸堿滴定的原理
A.通過指示劑的顏色變化確定滴定終點
B.利用酸堿的摩爾比進行計算
C.通過溶液的pH值判斷滴定終點
D.以上都是
題目:以下哪項是酸堿滴定原理的正確描述?
答案:D
解題思路:酸堿滴定通過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或pH值的變化來確定滴定終點,并利用酸堿的摩爾比進行計算。
5.沉淀反應的條件
A.反應物濃度高
B.沉淀形成速度慢
C.形成沉淀的溶度積小于溶解度積
D.溫度低
題目:以下哪個條件有助于沉淀反應的發生?
答案:C
解題思路:沉淀反應發生的條件之一是形成沉淀的溶度積(Ksp)小于溶解度積,這表明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超過了溶解度,導致沉淀的形成。
6.溶液濃度的計算
A.使用公式C=n/V
B.通過滴定確定
C.利用溶液的密度
D.以上都是
題目:溶液濃度的計算可以通過以下哪種方法?
答案:D
解題思路:溶液濃度的計算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包括使用公式C=n/V(其中C是濃度,n是物質的量,V是溶液體積),通過滴定確定,或利用溶液的密度。
7.物質的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A.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物的物質的量總和保持不變
B.物質的量守恒是所有化學反應的基本原則
C.物質的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化學反應
D.以上都是
題目:以下哪個關于物質的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是正確的?
答案:D
解題思路:物質的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物的物質的量總和保持不變,這是所有化學反應的基本原則,并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化學反應。
8.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
A.通過反應物和物的焓變計算
B.利用標準摩爾焓變
C.通過實驗測定
D.以上都是
題目: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可以通過以下哪種方法?
答案:D
解題思路:化學反應熱效應可以通過計算反應物和物的焓變、利用標準摩爾焓變或通過實驗測定來計算。
答案及解題思路:二、填空題1.化學反應速率的公式為\(\text{v}=\frac{\Deltac}{\Deltat}\)。
2.化學平衡常數K表示在平衡狀態下,物濃度的冪次方乘積與反應物濃度冪次方乘積的比值。
3.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的電子轉移數為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常用符號\(n\)表示。
4.酸堿滴定中,滴定終點時溶液的pH值為預先設定的理論值,通常為7或接近7,具體取決于滴定的酸堿對。
5.沉淀反應中,沉淀的條件是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乘積大于其溶解度積常數\(K_{sp}\)。
6.溶液濃度的單位為\(mol/L\)(摩爾每升)。
7.物質的量守恒定律的公式為\(n_{\text{反應物}}=n_{\text{物}}\),即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總和等于物的物質的量總和。
8.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公式為\(Q=\DeltaH\),其中\(Q\)表示反應熱,\(\DeltaH\)表示焓變。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text{v}=\frac{\Deltac}{\Deltat}\)
2.在平衡狀態下,物濃度的冪次方乘積與反應物濃度冪次方乘積的比值
3.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n\)
4.預先設定的理論值,通常為7或接近7
5.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乘積大于其溶解度積常數\(K_{sp}\)
6.\(mol/L\)
7.\(n_{\text{反應物}}=n_{\text{物}}\)
8.\(Q=\DeltaH\)
解題思路內容:
1.化學反應速率公式表達了在一定時間內反應物濃度變化的快慢,其中\(\Deltac\)代表濃度的變化量,\(\Deltat\)代表時間的變化量。
2.化學平衡常數\(K\)是一個無量綱數,用來衡量反應在平衡狀態下各物質濃度關系的常數。
3.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接受電子,還原劑提供電子,電子轉移數表示了電子的總量。
4.酸堿滴定終點時的pH值是通過選擇合適的指示劑,使得在滴定終點時溶液的pH值與指示劑的顏色變化相對應。
5.沉淀反應的條件是由反應物的濃度和溶解度積常數\(K_{sp}\)決定的。
6.溶液濃度的單位\(mol/L\)是國際單位制中溶液濃度的標準單位。
7.物質的量守恒定律是基于化學反應中原子守恒的原則,即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變。
8.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公式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即反應過程中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等于系統的焓變。三、判斷題1.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成正比。(×)
解題思路: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并非總是成正比。在大多數反應中,反應速率反應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這種關系不是線性的,而是遵從質量作用定律。當反應物濃度極高時,反應速率可能趨于飽和,不再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2.化學平衡常數K越大,反應越容易進行。(√)
解題思路:化學平衡常數K的大小反映了反應在平衡狀態下的反應物和物的濃度比。K越大,表示平衡時物的濃度遠大于反應物的濃度,即反應有利于物,因此反應越容易進行。
3.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的電子轉移數為1。(×)
解題思路: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的電子轉移數并不固定為1。電子轉移數取決于具體的反應方程式和氧化還原對的性質,可以是一個、幾個甚至更多。
4.酸堿滴定中,滴定終點時溶液的pH值為7。(×)
解題思路:酸堿滴定的終點pH值取決于所使用的指示劑和滴定的酸堿類型。在中和滴定中,終點pH值可能遠不等于7,而是取決于所選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5.沉淀反應中,沉淀的條件是溶液中離子濃度乘積大于溶度積常數。(√)
解題思路:沉淀反應的發生條件之一是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乘積超過該反應的溶度積常數(Ksp),導致離子濃度積大于溶度積常數時,將形成沉淀。
6.溶液濃度的單位為mol/L。(√)
解題思路:溶液濃度的單位確實是摩爾每升(mol/L),表示每升溶液中含有多少摩爾的溶質。
7.物質的量守恒定律的公式為n(反應物)=n(物)。(×)
解題思路:物質的量守恒定律表述的是在一個封閉系統內,反應前后各元素的總物質的量不變。公式通常表示為n(反應物初始)=n(物最終),并不是簡單的n(反應物)=n(物)。
8.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公式為Q=ΔH×n。(√)
解題思路: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公式Q確實可以表示為Q=ΔH×n,其中Q是反應熱,ΔH是焓變,n是反應中物質的量。四、簡答題1.簡述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解答:
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反應物濃度:濃度越高,反應速率通常越快。
溫度:溫度升高,分子動能增加,有效碰撞頻率提高,從而加快反應速率。
壓強:對于涉及氣體反應物或產物的反應,壓強的改變會影響反應速率。
催化劑:催化劑通過提供另一條反應途徑來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速反應。
表面積:對于固體反應物,增加表面積可以提高反應速率。
介質的影響:某些介質可以通過溶劑化效應影響反應速率。
2.簡述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
解答:
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包括:
判斷反應進行程度:平衡常數K可以用來估計在平衡狀態下反應物和產物的濃度比。
反應方向預測:通過比較平衡常數,可以判斷反應在特定條件下傾向于產物還是反應物。
反應條件優化:平衡常數的計算可以幫助設計最優的反應條件,以最大化產物產率。
溶度積計算:在溶液化學中,溶解平衡常數可以用來計算溶質的溶解度。
3.簡述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
解答:
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基于電子的轉移:
氧化:一個物質失去電子,氧化態升高。
還原:一個物質獲得電子,氧化態降低。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從一個物質轉移到另一個物質,通常涉及電子的得失和氧化還原對的。
4.簡述酸堿滴定的原理。
解答:
酸堿滴定的原理基于酸堿中和反應:
使用已知濃度的酸或堿溶液(滴定劑)與待測溶液中的酸或堿發生中和反應。
通過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或者pH計的讀數來確定滴定終點。
通過計算所用滴定劑的體積和濃度,可以確定待測溶液中酸或堿的濃度。
5.簡述沉淀反應的條件。
解答:
沉淀反應的條件包括:
形成不溶性物質:沉淀反應產生難溶鹽或金屬氫氧化物。
適當反應物濃度:反應物濃度需要達到一定閾值才能形成沉淀。
溫度影響:溫度對沉淀形成有顯著影響,某些沉淀物在高溫下溶解度較高。
pH值控制:pH值會影響某些離子的溶解度,從而影響沉淀的形成。
6.簡述溶液濃度的計算。
解答:
溶液濃度的計算方法包括:
摩爾濃度(M):物質的量(摩爾數)除以溶液體積(升)。
質量濃度(g/L):溶質質量(克)除以溶液體積(升)。
摩爾質量(g/mol)的應用:利用溶質的摩爾質量和已知的質量計算摩爾數。
7.簡述物質的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解答:
物質的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工藝中的應用包括:
化學反應計算:通過化學方程式中的摩爾比來確定反應物和產物的摩爾數。
反應器設計:在設計化學反應器時,保證反應物和產物的摩爾比符合反應要求。
工藝流程優化:在化學工藝過程中,保持物質平衡是保證效率和生產質量的關鍵。
8.簡述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
解答:
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方法包括:
熱化學方程式:通過編寫反應方程式并附上焓變ΔH值來描述反應的熱效應。
反應熱測量:利用量熱法等實驗手段直接測量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熱效應。
標準焓變計算:利用標準狀態下的焓變值來估算反應的焓變。
答案及解題思路:
(由于本系統無法直接提供具體的答案,以下提供解題思路作為示例。)
題目1的解題思路:根據反應速率理論,從碰撞理論、能量分布、反應物濃度、溫度、催化劑、表面積等因素入手。
題目2的解題思路:結合平衡常數定義和K值在化學平衡中的應用,討論其在反應方向預測和產物濃度計算中的用途。
題目3的解題思路:依據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闡述電子轉移和氧化態變化的基本概念。
題目4的解題思路:回顧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解釋滴定過程中的終點確定和濃度計算。
題目5的解題思路:從沉淀的必要條件出發,分析沉淀反應的溶解度、離子濃度和pH值等因素。
題目6的解題思路:利用公式和摩爾質量等基本概念,闡述不同濃度計算方法。
題目7的解題思路:依據物質的量守恒定律,說明其在化學反應和工藝流程中的重要性。
題目8的解題思路:通過熱化學方程式和熱效應計算方法,說明焓變ΔH的計算過程。五、計算題1.計算反應2H2O2→2H2O的化學反應速率。
解答:
化學反應速率通常表示為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物的濃度變化。對于反應2H2O2→2H2O,假設在一定時間內,H2的濃度減少了Δ[H2],O2的濃度減少了Δ[O2],而H2O的濃度增加了Δ[H2O],則化學反應速率v可以表示為:
\[v=\frac{1}{2}\left(\frac{\Delta[H2]}{\Deltat}\right)=\frac{1}{2}\left(\frac{\Delta[O2]}{\Deltat}\right)=\frac{\Delta[H2O]}{2\Deltat}\]
2.計算反應2NO2(g)?N2O4(g)的化學平衡常數K。
解答:
化學平衡常數K表示在平衡狀態下,反應物和物濃度比值的常數。對于反應2NO2(g)?N2O4(g),平衡常數K的表達式為:
\[K=\frac{[N2O4]}{[NO2]^2}\]
其中[N2O4]和[NO2]分別表示平衡時N2O4和NO2的濃度。具體數值需要根據實驗數據來確定。
3.計算反應Fe2HCl→FeCl2H2的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的電子轉移數。
解答:
在這個反應中,Fe被氧化(失去電子),而HCl中的H被還原(獲得電子)。Fe從0價變為2價,每個Fe原子失去2個電子;H從1價變為0價,每個H原子獲得1個電子。因此,每個Fe原子轉移的電子數是2,每個H原子獲得1個電子,所以電子轉移數是2。
4.計算反應NaOHHCl→NaClH2O的酸堿滴定終點時溶液的pH值。
解答:
在酸堿滴定中,終點時溶液的pH值取決于滴定劑的類型和滴定終點的定義。如果使用酚酞作為指示劑,終點時溶液應呈堿性,pH約為8.2。如果使用甲基橙,終點時溶液應呈酸性,pH約為4.4。具體數值取決于所使用的指示劑。
5.計算反應AgNO3NaCl→AgCl↓NaNO3的沉淀反應中,沉淀的條件。
解答:
沉淀的條件可以通過溶度積(Ksp)來判斷。對于AgCl,其溶度積表達式為:
\[Ksp=[Ag^][Cl^]\]
當[Ag^][Cl^]的乘積大于Ksp時,沉淀開始。具體條件需要根據AgCl的Ksp值來確定。
6.計算溶液中NaCl的濃度為0.1mol/L時,其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解答:
溶液中NaCl的濃度為0.1mol/L時,其物質的量濃度即為0.1mol/L,因為NaCl完全解離成Na和Cl,所以溶液中的NaCl物質的量濃度與Cl的濃度相同。
7.計算反應2H2O2→2H2O的物質的量守恒定律。
解答:
物質的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物的總物質的量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對于反應2H2O2→2H2O,反應前后氫和氧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和2mol,的水的物質的量為4mol,符合物質的量守恒定律。
8.計算反應C(s)CO2(g)→2CO(g)的化學反應熱效應。
解答:
化學反應熱效應通常用焓變(ΔH)來表示。對于反應C(s)CO2(g)→2CO(g),其焓變ΔH的值需要通過實驗數據來確定。如果沒有實驗數據,無法直接計算ΔH的具體數值。通常ΔH可以是正值(吸熱反應)或負值(放熱反應)。六、應用題1.根據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分析提高反應速率的方法。
提高反應速率的方法主要包括:
(1)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物濃度可以使反應物分子在單位體積內的碰撞頻率增加,從而提高反應速率。
(2)提高溫度:升高溫度可以使反應物分子具有較高的能量,從而增加反應物分子的碰撞頻率和碰撞能量,提高反應速率。
(3)增大壓力:對于氣體反應,增大壓力可以提高反應物濃度,從而提高反應速率。
(4)使用催化劑: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活化能,從而提高反應速率。
2.根據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計算反應2NO2(g)?N2O4(g)在平衡時的濃度比。
反應2NO2(g)?N2O4(g)的平衡常數Kc=[N2O4]/([NO2]^2),設平衡時N2O4的濃度為x,NO2的濃度為y,則有:
Kc=x/(y^2)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x和y的值滿足上式。
3.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判斷反應FeCuSO4→FeSO4Cu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在反應FeCuSO4→FeSO4Cu中,鐵(Fe)的化合價由0升高為2,被氧化,所以Fe是還原劑;銅(Cu)的化合價由2降低為0,被還原,所以CuSO4中的Cu^2是氧化劑。
4.根據酸堿滴定的原理,計算反應NaOHHCl→NaClH2O的滴定終點時溶液的pH值。
滴定終點時,溶液中NaOH和HCl的物質的量相等,即c(NaOH)×V(NaOH)=c(HCl)×V(HCl)。
由NaOH和HCl的反應可知,NaCl和H2O的反應是1:1的摩爾比,即1摩爾NaCl需要1摩爾HCl。
根據NaOH和HCl的物質的量關系,可以列出以下方程:
n(NaOH)=n(HCl)
c(NaOH)×V(NaOH)=c(HCl)×V(HCl)
V(NaOH)=V(HCl)
pH值可以通過HCl的濃度計算得出:
pH=log[H^]
在滴定終點時,[H^]=[OH^],即:
pH=7
5.根據沉淀反應的條件,判斷反應BaCl2Na2SO4→BaSO4↓2NaCl中的沉淀物。
根據沉淀反應的條件,當反應物的濃度乘積大于溶解度積時,反應會沉淀。對于反應BaCl2Na2SO4→BaSO4↓2NaCl,BaSO4的溶解度積Ksp較小,當反應物濃度乘積超過Ksp時,BaSO4會沉淀出來。
6.根據溶液濃度的計算,計算溶液中NaCl的質量濃度為0.1mol/L時,其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NaCl的摩爾質量為58.44g/mol,所以0.1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0.1mol的NaC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等于溶液中NaCl的物質的量(mol)除以溶液的體積(L)。
0.1mol/L的NaCl溶液中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c(NaCl)=n(NaCl)/V溶液
c(NaCl)=0.1mol/1L
c(NaCl)=0.1mol/L
7.根據物質的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2H2O2→2H2O的物質的量守恒。
在化學反應2H2O2→2H2O中,反應前后的物質的量守恒。即反應前的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的總物質的量等于反應后水分子的總物質的量。
設反應前的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H2)和n(O2),反應后水分子的物質的量為n(H2O)。根據物質的量守恒定律:
n(H2)n(O2)=2n(H2O)
2H2O2→2H2O
反應前的物質的量為:
n(H2)=2mol
n(O2)=1mol
反應后的物質的量為:
n(H2O)=2mol
因此,根據物質的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的物質的量等于反應后的物質的量:
2mol1mol=2mol
8.根據化學反應熱效應的計算,計算反應C(s)CO2(g)→2CO(g)的熱效應。
在化學反應C(s)CO2(g)→2CO(g)中,熱效應ΔH可以通過物和反應物的標準摩爾焓來計算。
假設碳的焓為ΔHf(C)=0kJ/mol,CO2的焓為ΔHf(CO2)=393.5kJ/mol,CO的焓為ΔHf(CO)=110.5kJ/mol。
反應的熱效應ΔH可以表示為:
ΔH=ΣΔHf(物)ΣΔHf(反應物)
ΔH=2×ΔHf(CO)(ΔHf(C)ΔHf(CO2))
ΔH=2×(110.5kJ/mol)(0kJ/mol393.5kJ/mol)
ΔH=221kJ/mol393.5kJ/mol
ΔH=172.5kJ/mol
因此,反應C(s)CO2(g)→2CO(g)的熱效應為172.5kJ/mol。七、論述題1.論述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溫度、催化劑等因素的關系。
化學反應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反應物濃度、溫度和催化劑等。根據化學反應動力學理論,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成正比,即反應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也相應增加。這是由碰撞理論所解釋的,當反應物分子之間發生有效碰撞時,才能產物。溫度升高會增加分子的熱運動,從而增加有效碰撞的頻率和能量,從而加快反應速率。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供另一條反應路徑,從而加快反應速率。在實際應用中,通過優化反應條件,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2.論述化學平衡常數的物理意義及其應用。
化學平衡常數(K)是描述化學反應在平衡狀態下的濃度關系的物理量。它表示在平衡狀態下,反應物和物濃度的比值的恒定值。化學平衡常數的物理意義在于,它反映了化學反應的自發性。若K值大于1,則反應偏向物;若K值小于1,則反應偏向反應物。在實際應用中,化學平衡常數可用于預測化學反應的方向和程度,以及設計化學工藝過程。
3.論述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及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氧化還原反應是指物質失去或獲得電子的過程。在工業生產中,氧化還原反應廣泛應用于金屬冶煉、電解、電鍍等領域。例如煉鐵過程中,通過還原劑(如焦炭)將鐵礦石中的鐵離子還原為鐵單質;電解法生產氯氣和氫氣的過程中,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這些氧化還原反應對于工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4.論述酸堿滴定的原理及其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
酸堿滴定是化學分析中一種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在酸堿反應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酸(或堿)溶液,通過滴定管逐滴加入,直到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藝師考試積極思維方式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科學法則與學習思路分析試題及答案
- 花藝活動策劃的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個性化學習計劃的設計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有效學習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花藝設計的市場分析與規劃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內容詳解試題及答案
- 花卉設計語言的試題及答案研究
- 政治考試題目及答案初中
- 2024年輔導員考試社交網絡的影響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所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企業勞動關系課件
-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實施細則
- 2025年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中考零模地理試題(含答案)
- 急診科與住院部臨床科室的患者交接制度與流程
- 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
- T-SDFA 048-2024 混合型飼料添加劑中二硝托胺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 2024-2025學年上海市八年級語文下學期3月練習試卷附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含答案)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結業考試題庫及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