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蘇教版5下-1.上課課件習作4_第1頁
語文蘇教版5下-1.上課課件習作4_第2頁
語文蘇教版5下-1.上課課件習作4_第3頁
語文蘇教版5下-1.上課課件習作4_第4頁
語文蘇教版5下-1.上課課件習作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習作4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習作內容:你參觀、游覽過哪些地方?請學習例文的寫法,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題目自定。寫法指導:第一步:審題。(1)仿照例文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2)要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第二步:立意。寫出景點的特點,表達自己對所寫景點的喜愛、贊美之情,或呼吁人們保護景點。第三步:選材。自己參觀、游覽的地方均可。第四步:思路。(以范文為例)傣家的竹樓開頭:開門見山,交代本文描述的對象。中間:從不同方面描述竹樓的構造特點。結尾:升華中心,突出對竹樓的喜愛之情。第五步:方法。

按游覽順序,采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也可進行白描。有詳有略,層次分明。傣家的竹樓當你走進傣家的竹樓,那建造獨特的傣家竹樓就像畫一樣地跌入眼簾。竹樓由幾十根木柱或竹子支撐著,樓下沒有墻壁,是四面通敞開放的式樣,專門用來關牲畜,裝木料和生活勞動用具。樓板大多數用木板、竹笆鋪成,樓頂蓋著瓦或谷草。房頂左右兩側用等邊三角形木板封住。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房頂的6個屋檐了。這6個屋檐都有一個形狀奇怪的角,用光滑的木板佳作引路:做成。據說,傣家的竹樓,是受當年諸葛亮南征時所戴的帽子外形的啟發而建的。上了樓梯,對面是一條走廊。站在走廊上俯視果園和竹林,眼前是一片翠綠。走廊的盡頭是曬臺,類似于城里樓房的陽臺或平臺。走廊正中有一道門,里面便是住房了。走進去,總覺得通風干燥,又清爽,又寬敞明亮。這種房子冬暖夏涼。因為樓下是用木柱或竹子撐著,不直接連地面,所以即使是每年陰雨連綿的雨季也不會得風濕病,不會感到屋內潮濕。樓上一般分兩間,用竹笆隔開,里面是臥室,一般外人不能隨便進去。外間很大,是廚房和待客的地方。外間房子的中間有一塊1平方米左右的用泥石砌成的火塘,支著一個鐵三角架,上面擺著一口鍋,火塘一側放著幾個裝油鹽的瓦罐和竹筷筒,這便是傣族人的炊具。一幢幢、一排排風光綺麗的傣家竹樓在陽光照耀下,金燦燦、光亮亮的,它是傣族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總評:

小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