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內外經典教材名師講堂程守洙《普通物理學》第十四章激光和固體的量子理論主講老師:宋鋼一、激光
激光Laser——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受激發而輻射的光放大)
1.受激吸收、自發輻射和受激輻射
原子可自發從高能態躍遷到低能態而發光——自發輻射。
原子吸收光子后可發生兩種過程:從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受激吸收,也可從高能態躍遷到低能態——受激輻射。三個過程都要滿足
h
=(E2–E1)
受激輻射光是與外來光的頻率、偏振方向、相位及傳播方向均相同的相干光,有光放大作用。
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為激光的發明奠定了理論基礎。
2.產生激光的基本條件
1)粒子數反轉
受激吸收使光子數減少,受激輻射使光子數增加。哪種躍遷占優勢取決于高低能級的原子數。
由大量原子組成的系統,在溫度不太低的平衡態,原子數目按能級的分布服從玻耳茲曼統計分布:
若E2>E1,則兩能級上的原子數目之比為
在通常情況下,物質中的原子在低能級上的數目較多,光通過物質時,受激吸收占優勢。
要使受激輻射占優勢,必須使處在高能級的原子數多于低能級的原子數,這種分布與正常分布相反,稱為粒子數布居反轉分布。
處于粒子數反轉分布的介質稱為激活介質,它正是激光器的工作物質。
為了促使粒子數反轉的出現,必須內有原子的亞穩態,外有激勵能源。在氣體激光器中采用“放電激勵”;在固體或染料激光器中采用“(脈沖)光激勵”
——
“泵浦”或“抽運”。亞穩態:一般原子激發態的壽命為10-8
s,但也有些激發態的壽命長達10-3
s甚至長達1s,這種長壽命的激發態稱為亞穩態。
2)光學諧振腔
作用:得到方向性和單色性很好的激光。
(選頻)
在工作物質的兩端安置兩塊反射鏡面,一個是全反射鏡,一個是部分反射鏡,這對反射鏡面及其間的空間稱為光學諧振腔。
最初的受激輻射源于自發輻射,只有與反射鏡軸向平行的一定波長的光能在腔內來回反射,產生連鎖式的光放大,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穩定的強光光束,從部分反射鏡面輸出,得到激光。閾值條件
在諧振腔內,除了有光的增益,還存在工作物質對光的吸收、散射以及反射鏡的吸收和透射等造成的各種損耗。增益大于損耗的條件稱為閾值條件。
設r1,r2
為兩反射鏡的反射率,G為諧振腔的增益系數;則有:
由于要放大,閾值條件:
諧振腔的設計滿足閾值條件,才能形成激光輸出。
3.激光器
激光器主要由三部分
組成:工作物質、光學諧
振腔和激勵能源。
分類:
按工作物質分:
氣體激光器(如He–Ne,CO2)
固體激光器(如紅寶石Al2O3)
液體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自由電子激光器
按輸出方式分:
連續輸出激光器脈沖輸出激光器
1)紅寶石激光器
1960年,梅曼,第一臺激光器
紅寶石晶體的基質是Al2O3,晶體內摻有約0.035%的鉻離子(Cr3+
),鉻離子在紅寶石中的能級,輸出激光波長:694.3nm
2)氦氖激光器
4.激光的特性及其應用
1)方向性好
激光束的發散角很小,比普通探照燈窄100多萬倍??捎糜诩す舛ㄎ?、導向、測距等。
2)單色性好
普通光源中單色性最好的氪燈(K186),譜線寬度為4.7×10-3nm,而激光的譜線寬度為10-9nm。采用穩頻等技術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激光的單色性??捎糜谟嬃抗ぷ鞯臉藴使庠?。
3)高亮度和高強度
亮度是指光源在單位面積上,向某一方向的單位立體角內發射的功率。單位:W/(m2.sr)
太陽表面的亮度約103W/(cm2.sr)
目前大功率激光器的輸出亮度約1010~17W/(cm2.sr)
可用于激光加工、激光手術、激光武器等。
4)相干性好
普通光源的相干長度約為1毫米至幾十厘米,激光可達幾十千米。
可用于光學實驗、全息照相、全息存儲等。
5.激光冷卻
運動著的原子在共振吸收迎面射來的光子后,從基態過渡到激發態,其動量就減小,速度也就減小了。
處于激發態的原子會自發輻射出光子而回到初態,由于反沖會得到動量。但自發輻射出的光子的方向是隨機的,多次自發輻射平均下來并不增加原子的動量。
經過多次吸收和自發輻射之后,原子的速度就會明顯地減小,而溫度也就降低了。二、固體的能帶結構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大類。本節的固體指的是晶體。
1.電子共有化
晶體:具有大量
分子、原子或離子有
規則周期性排列的點
陣(稱晶格)結構。
晶體的一些各向異性
的物理性質與其內在
的周期性結構有關。原子中電子的勢能對于高能級的電子,其能量超過勢壘高度,電子可以在整個固體中自由運動。對于能量低于勢壘高度的電子,也有一定的貫穿概率。
價電子不再為單個原子所有,而為整個晶體所共有的現象稱為電子共有化。
2.能帶的形成
量子力學表明,晶體中電子共有化的結果,對應于原來孤立原子的每一個能級,由于各原子間的相互影響,變成了一系列靠得很近的能級,稱為能帶。晶體中若有N(很大)個原子,每一個能級分裂成N個靠得很近的能級,兩能級的間距約10-22eV——能帶。能帶的寬度與晶格常量、能帶序數(s帶、p帶、d帶
)等因素有關。內層電子的能帶較窄,外層電子的能帶較寬。點陣間距越小,能帶越寬。
3.滿帶、導帶和禁帶
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一能帶
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為2N(2l+1)
個。按照能量最小原理,電子從最
低的能帶開始填充。
深層能級對應的能帶是被電子填滿的,對應的能帶為滿帶;最外層價電子對應的能帶為價帶;該帶可以是滿帶,也可以是被電子部分填充的;價帶之上的能帶沒有分布電子,稱為空帶。未排滿電子的價帶和緊靠價帶的空帶又稱為導帶。在相鄰的兩個能帶之間,可以有不存在電子穩定能態的能量區域,稱為禁帶。
4.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絕緣體半導體介于他們之間
按能帶論,不同的導電性能,是因為它們的能帶結構不同。
絕緣體:價帶滿,且禁帶寬(
Eg=3~6eV)
半導體:價帶滿,但禁帶窄(
Eg=0.1~1.5eV)
導體:價帶不滿或價帶與其他空帶有交疊。
在能帶論的基礎上可以證明,一個完全充滿的能帶即使有電場存在也形不成電流。三、半導體
1.電子和空穴
當半導體中電子從滿帶躍遷到導帶后,滿帶中就出現了空位,稱為空穴。
電子導電:導帶中的電子在外電場作用下的定向運動。
空穴導電:滿帶中存在空穴的情況下,電子在滿帶內的遷移,相當于空穴沿相反方向運動,等效一個帶正電的粒子的運動。
本征半導體是指純凈的半導體。
本征半導體導帶上的電子和滿帶上的空穴總是成對出現的,兼有電子導電和空穴導電——本征導電。
2.雜質的影響
雜質半導體是指在純凈的半導體中摻有雜質,包括: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
在四價的本征半導體硅(Si)或鍺(Ge)等中摻入少量五價的雜質元素磷(P)或砷(As)等后形成電子型半導體稱為n型半導體。
雜質元素的五個價電子的四個價電子與硅或鍺形成共價鍵,多提供的一個電子與雜質原子結合較弱。
可以證明:多余電子的能級處在禁帶中緊靠空帶處,該能級稱為施主能級。施主能級上的電子極易激發到導帶底形成電子導電,從而導電性大大增強。
n型半導體以電子導電為主。
在四價的本征半導體硅(Si)或鍺(Ge)中摻入少量三價的雜質元素硼(B)或鎵(Ga)等形成空穴型半導體稱為p型半導體。
雜質元素的三個價電子的與硅或鍺形成共價鍵時還缺一個電子,或提供了一個空穴,該空穴雜質原子結合較弱。
可以證明,這些空穴的能級處在禁帶中緊靠滿帶處,該這些空著的能級稱為受主能級。滿帶頂的電子極易激發到受主能級上形成空
穴,從而導電性大大增強。
p型半導體以空穴導電為主。
3.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導體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半導體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地下降。
由于半導體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后,受激躍遷到導帶的數目增多。可以制成熱敏電阻。
4.半導體的光電導現象
在光照射下,半導體中的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從滿帶或施主能級向導帶躍遷,或從滿帶向受主能級躍遷,使載流子增多,從而增加了導電能力,這種現象稱為光生載流子,又稱為內光電效應。
利用半導體的光電導現象可以制成光敏電阻。
5.pn
結
將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相互接觸,由于n區的電子向p區擴散,p區的空穴向n區擴散,在交界處形成了pn結。
在交界面附近,p型區中的空穴被擴散來的電子復合,產生負電荷的積累,n型區中的電子被
擴散來的空穴復合,產生正電荷的積累。結果在交界面處形成了電偶層。電偶層的電場阻礙電子和
空穴的進一步擴散,最后形成
一穩定的電勢差U0。pn
結附
近的能帶也發生了彎曲。
在pn結的p型區接電源正極,n型區接電
源負極(稱為正向偏壓)。這時電偶層電場被削弱,有利于空穴向n區運動,電子向p區運動,形成正向電流。
在pn結的p型區接電源負極,n型區接電
源正極(稱為反向偏壓)。這時電偶層電場被增強,不利于空穴向n區運動,電子向p區運動,電路被阻斷,但有少數載流子在電場作用下移動形成反向電流。
二極管由pn結構成,所以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
四、超導體
1.超導電現象
1908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內斯實現了氦的液化;
1911年,他發現,當溫度降到4.2K時,水銀的電阻突然消失,第一次發現了超導電現象。
超導電現象:某些材料在溫度低于某一溫度時,電阻突然降到零的現象。
具有超導電性的材料稱
為超導體,電阻降為零的溫
度稱為轉變溫度或臨界溫度
(Tc)。對于氧化物超導體,其轉變溫度范圍較寬。
起始轉變溫度Ts
,中點溫度Tm
,完全轉變溫度Te
。
把電阻下降到90%及10%所對應的溫度范圍稱為轉變寬度
T。
2.超導體的主要特性
1)零電阻:超導體處于超導態時電阻完全消失,若形成回路,一旦回路中有電流,該電流將無衰減地持續下去。
2)臨界磁場與臨界電流:材料的超導態可以被外加磁場破壞而轉入正常態,這種破壞超導態所需的最小磁場強度稱為臨界磁場(Hc)。臨界磁場與溫度有關:
臨界電流與溫度有關:
第一類超導體:具有一個臨界磁場。
第二類超導體:具有兩個臨界磁場。
3)邁斯納效應——完全抗磁性
在使樣品轉變為超導態的過程中,無論先降溫后加磁場,還是先加磁場后降溫,超導體內的磁感應強度總是為零,稱為邁斯納效應。
4)同位素效應
同位素的質量數越大,轉變溫度越低,稱為同位素效應。
如:199Hg的Tc=4.18K,203Hg的Tc=4.146K
同位素效應說明超導不僅與電子狀態有關,也與晶格的性質有關,這一效應把晶格與電子聯系起來了。
3.BCS理論
1957年,巴?。↗.Bardeen)、庫珀(L.V.Cooper)和施里弗(J.R.Schrieffer)提出一個超導電性的微觀理論,稱為BCS理論。
電子在離子晶格間運動時,會以庫侖力吸引附近的離子晶格,形成一個正電荷相對集中的區域。而離子由于偏離平衡位置產生振動,并以波的形式在點陣中傳播,這種波稱為格波。格波是量子化的,其量子稱為聲子。形成格波的過程相當于電子發射出一個聲子。
傳播著的正電荷區又可以吸引另一個運動著的電子,相當于電子吸引了聲子,兩個電子通過交換聲子產生了間接的吸引作用。
BCS理論證明,對于某些電子與晶格相互作用強的材料,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交換聲子的兩個電子可以束縛在一起形成一個電子對,稱為庫珀對。
組成庫珀對的兩個電子的平均距離約為10-6
m,而晶格間距約為10-10m。
BCS理論
在超導態的電子,不是單獨一個個存在的,而是配成庫珀對存在的;
庫珀對中的兩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反,動量的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總動量為零;
庫珀對作為整體與晶格作用,電子對會不斷解體和形成。
庫珀對解釋超導電性
當溫度T<Tc時,超導體內存在大量的庫珀
對。在外電場作用下,所有這些庫珀對都獲得相同的動量,朝同一方向運動,不會受到晶格的任何阻礙,形成幾乎沒有電阻的超導電流。
當溫度T>Tc時,熱運動使庫珀對分散為正常電子,電子間的吸引力不復存在,超導體就失去超導電性而轉變為正常態。
處于超導態的超導材料加上磁場時,所有庫珀對將受到磁場的作用,當磁場強度達到臨界強度Hc時,磁能密度等于庫珀對的結合能密度,所有庫珀對都獲得能量而被拆散,這材料將從超導態過渡到正常態。
4.應用
無損耗輸電、超導電機、受控核聚變、高能加速器、磁流體發電、磁懸浮列車、核磁共振成像裝置等。
五、團簇和納米材料
1.團簇
團簇是由幾個到幾百個原子、分子或離子所組成的相對穩定的集體,空間尺度大約在0.1~10mm,是介于微觀和宏觀之間的一種形態
(稱為介觀)。
相對穩定的團簇中所包含的原子個數稱為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結構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分析考核試卷
- 生物藥品的用藥指導與患者教育考核試卷
- 生物科學教學設備考核試卷
- 石油產品銷售模式轉型考核試卷
- 生態保護與城市生態島嶼建設考核試卷
- 物聯網智慧社區設計與規劃考核試卷
- 照明器具生產中的設備安全管理要點考核試卷
- 極速瘦腿課程介紹
- 《太平天國》列強侵華與晚晴時期的救亡圖存課件-1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期中模擬卷(南通專用)(原卷版)
- 2024年廣東省五年一貫制學校招生考試數學試卷
- 《如何有效組織幼兒開展體能大循環活動》課件
- 2024年鄭州黃河護理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文檔版
- 第三章延伸孔型設計
- 普通高中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指導表
- 醫療器械定期檢查記錄表
- 隧道盾構法施工技術
- 非金屬材料質量要求第2部分結構輔料
- 三基三嚴試題
- 反激式變壓器設計軟件(最實用)
- 科護士排班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