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內容要求教學目標從文學藝術方面認識隋唐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1.通過研讀相關史料,了解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及傳播、僧一行制定《大衍歷》及組織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孫思邈與《千金方》、《唐本草》等相關史實;感悟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醫藥學家勇于實踐、善于創新的精神,并以此為學習榜樣。(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2.通過研讀相關史料,了解韓愈、柳宗元的核心思想;了解唐朝詩歌的代表人物及其詩風的特點;了解書畫大家的基本情況;知道敦煌莫高窟的特征和地位,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3.通過學習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認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唯物史觀)教學重點:雕版印刷術、天文學成就、醫藥學成就、主要思想家、文學藝術成就。教學難點:隋唐時期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一、導入新課這是一個充滿朝氣的、開放的、偉大的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既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喜悅,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這個“充滿朝氣的、開放的、偉大的時代”就是唐朝,有人說“少了唐朝,世界文明都將失去一大半色彩”。唐朝的詩歌、樂舞、書法、繪畫、雕塑、建筑、園林……都處于當時的世界最高水平;中國詩圣、畫圣、茶圣……都在唐朝誕生;日本等許多國家的文化、建筑、服飾、佛教發展,根源就是唐朝……絲綢之路上的駝鈴聲也傳播了當時中國豐富的文化。唐朝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呢?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學習第7課《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二、探究新知(一)雕版印刷術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指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及傳播情況。提示:唐朝時,我國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書籍等。目前已經發現若干件唐朝前期的雕版印刷品,說明雕版印刷術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經出現。雕版印刷術傳入新羅、日本和波斯,經波斯傳到埃及與歐洲,促進了世界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傳播與文明的發展。(二)天文學與醫藥學展示材料:材料一僧一行(公元683—727年),唐代杰出的天文學家、歷法學家、數學家和佛學家。原名張遂,從小“博覽經書,尤精歷象、陰陽五行之學”。為了精研數學和天文,長途跋涉,到浙江的天臺山和湖北當陽玉泉山求師問教,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和數學知識。僧一行在全國的13個地點測量了北極高度和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的日影長度;發起并主持四海測驗,實地測量子午線長度,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線長度的實測;編制了《大衍歷》,該書不僅驗證自古以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說法,還涉及計算南北晝夜時刻長度的變化,推算南北距離對日食、月食的影響等與制定歷法相關的問題。僧一行所重視的實際觀測的研究方法,極大地促進了天文學的發展。在他之后,實際觀測成為歷代天文學家從事學術研究時采用的基本方法。——摘編自房列曙、木華主編《中國文化史綱》材料二孫思邈是隋至唐初杰出的醫學家,隋文帝召他為國子博士,唐太宗召為諫議大夫,均固辭不就,專心從醫。他一生足跡遍及名山大川,詳細記下了一部分稀見草藥的根、莖、花、實的形狀、產地和采集季節。認真研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古代醫書,同時廣泛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以畢生精力撰成了醫學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后人將兩書合稱為《千金方》。孫思邈將儒家、道家以及外來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他創立復方,用藥物配伍,佐以針灸,一方治多病,多方治一病。孫思邈在《千金方·序》中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行醫不能圖利,無論貧富貴賤應一視同仁。后人尊他為“藥王”,他采過藥的五臺山被稱為“藥王山”。——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隋唐遼宋金卷》教師提問:(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教材內容,說明僧一行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教材內容,概括孫思邈所取得的重大醫學成就,并簡析孫思邈被尊為“藥王”的原因。(3)請再列舉另外一項隋唐時期的醫藥學成就。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提示:(1)成就:僧一行通過天文觀測制定了《大衍歷》,還組織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僧一行的成就既對天文學發展有重要意義,也對世界數學的發展具有價值。原因:社會穩定(或政府的支持、統治者的重視);唐朝經濟繁榮(或“開元盛世”的客觀環境);中國古代科學研究的基礎(或前代的科技成就);個人努力(探索、創新精神)。(2)成就:編著《千金方》。原因:不就仕途,專心從醫;融匯儒道佛的養生理論,醫學成就突出;重視醫德,貧富貴賤一視同仁。(3)舉例: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三)唐朝的思想家展示材料:古文運動領袖柳宗元(773—819年),大力宣揚“道”在文章中的作用,提出了“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學者務求諸道而遺其辭”。然而這個被反復強調的“道”,已大不同于漢儒建立的儒學體系,在他的友人韓愈看來,“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而是由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傳的“道”。柳宗元卻明確提出“文者以明道”的原則,強調文章要有“輔時及物”的作用,即能夠針對現實,經世致用。隨著對佛學的深刻認識,柳宗元進一步援佛入儒、統合儒釋,置韓愈的指責于不顧。魏晉產生的駢文,至唐代更加重視形式主義和辭采的華美,成了“明道”的障礙,要完成“明道”使命,必須選擇適宜的形式。許多人崇古傾向嚴重,主張學用古體散文體,包括韓愈也持這種觀點。而柳宗元主張改變“道”的載體,站在文學發展史的高度堅決反對“榮古陋今”的錯誤觀點,用大量的事實為新體古文正名。——摘編自夏衛平《柳宗元的創新意識》教師提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內容,指出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的背景和主要目的,并分析柳宗元與韓愈的主張。提示:背景:隋唐時期,佛教在我國廣泛傳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勞動人口,引發社會經濟問題,儒家正統地位也受到挑戰。主要目的:復興儒學;為政治改革服務。柳宗元:無神論和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杰出代表。他認為,宇宙是由混沌的、運動著的元氣構成的;向天呼號,希望它有賞罰,或得到它的憐憫和恩賜,都是極其荒謬的想法;只要人們掌握了客觀規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韓愈:強烈抨擊佛教,主張復興儒學。他指責佛教耗費大量財富,加重百姓負擔,應全面加以禁絕。(四)唐詩、書法與繪畫1.展示材料: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組織學生分組朗誦材料中的唐詩,欣賞詩句的韻律美,討論這些詩句的特點,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后回答。2.多媒體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畫像。教師提問: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概括唐詩的概況。列表歸納李白、杜甫、白居易生活的時代、詩的風格和代表作。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后回答。提示:唐詩概況:唐朝是我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當時上自朝廷,下至民間,無論官僚貴族,還是文人士子,都以唱和吟誦詩歌作為社會交往和抒發情懷的重要方式。唐詩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傳世詩歌有近五萬首。歸納:時代風格代表作李白盛唐時期有“詩仙”的美譽,他的詩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抒發了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靜夜思》《早發白帝城》《將進酒》杜甫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被譽為“詩圣”,很多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有“詩史”之稱“三吏”“三別”白居易唐朝后期他的詩直面社會現實,通俗易懂,深受大眾歡迎《長恨歌》《琵琶行》3.多媒體展示表格,學生合作探究,完成唐朝書法和繪畫大家的基本概況。藝術家代表作作品特點顏真卿《顏勤禮碑》端正勁美,雄渾敦厚柳公權《玄秘塔碑》方折峻麗,筆力勁健閻立本《步輦圖》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吳道子《送子天王圖》落筆雄勁,風格奔放(五)敦煌莫高窟1.展示材料: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歷經北朝至宋元900多年的不斷開鑿修建,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文化體系。現有洞窟735個,保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構窟檐5座,是中國石窟藝術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隋唐時期是莫高窟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開鑿石窟數量多達1000個,保存下來的有200多個,壁畫和塑像都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石窟裝飾紋樣既保留了北朝時期敦煌本地圖案和一些西域紋樣圖案的特點,又吸收中原地區石窟、陵墓雕飾、絲織物上的紋樣特征,還吸取了中亞地區的一些紋樣風格。以花卉、禽獸等圖案為代表,內容豐富,富于變化,色彩絢麗。隨著歲月的流轉,因長期受風沙等自然原因的影響,敦煌石窟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鑒于此,讓文物在數字檔案中永生的構想被提出。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武漢大學研究團隊、敦煌研究院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289個洞窟完成數字化攝影采集,140個洞穴進行了三維重建,敦煌石窟建立了全方位的數字檔案,開發出根據圖片自動生成高精度三維模型的云計算共享平臺。文化遺產轉化為數字形態被永久保存、永續利用,塵封的文物由此獲得新生和永恒。——摘編自關友惠《敦煌裝飾圖案》、高宇飛《人類敦煌:敦煌文化特色與形態》、胡珊《數字檔案“讓敦煌永生”》等教師提問:(1)根據材料,概括隋唐時期敦煌莫高窟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出現這一特點的原因。(2)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史料價值。提示:(1)特點:石窟開鑿數量多、水平高;紋樣內容豐富、富于變化;體現西域、中原、中亞文化特征,具有多元性。原因:隋唐政治統一;社會經濟發展;陸上絲綢之路暢通;民族往來和對外交往活躍;佛教的發展。(2)史料價值:石窟保留下了豐富的實物、圖像、文獻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觀生動地傳達歷史信息,可對傳世文獻提供印證與補充,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莫高窟現存壁畫生動反映了當時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會生活、商貿往來和思想文化,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2.課后活動:中國古代橋梁建筑技術高超。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請查閱資料,并對照圖片,分析趙州橋的特點。eq\o(\s\up7(),\s\do5(趙州橋))三、課堂小結隋唐時期的科技成就主要體現在雕版印刷術、天文學與醫藥學方面,還出現了著名思想家韓愈和柳宗元。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唐朝書法、繪畫和石窟等方面的藝術創作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二物理考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能力提升課程設計試題及答案
- 精神病培訓前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個性發展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醫療衛生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提升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能力提升策略試題及答案
- 輔導員招聘考試一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濮陽市小升初試題及答案
- 物業安全測試題目及答案
- 2025浙江嘉興市桐鄉市部分國有企業招聘員工4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方案
- 網絡安全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湖南省常德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考試(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智能家居系統》課件
- 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分析報告
- DB21∕T 3354-2020 遼寧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 齒輪加工英文版
- 永輝超市企業文化ppt課件
- 送達地址確認書(法院最新版)
- 詳細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癥檢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