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現象復習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2_第1頁
第四章光現象復習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2_第2頁
第四章光現象復習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2_第3頁
第四章光現象復習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2_第4頁
第四章光現象復習課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光現象復習建議用時:35分鐘

一、光現象判斷1.

(2023菏澤中考)下列光現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B

)A.

池塘里樹的倒影B.

樹蔭中的圓形光斑C.

游泳池中的水看起來比實際淺D.

水杯中的吸管看起來發生彎折解析:池塘里樹的倒影屬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題意;樹蔭中的圓形光斑是由光

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游泳池中的水看起來比實際淺是由光的折射形

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水杯中的吸管看起來發生彎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

不符合題意。B123456789101112132.

跨學科·語文

(2023煙臺中考)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

理知識。下列詩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釋的是(

B

)A.

起舞弄清影B.

潭清疑水淺C.

風吹草低見牛羊D.

樓臺倒影入池塘解析:“起舞弄清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潭清疑水淺”是由

于池底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B正

確。“風吹草低見牛羊”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樓臺倒影入池

塘”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錯誤。B123456789101112133.

(2023揚州中考)下列光現象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D

)A.

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線傳播B.

潭清疑水“淺”——光的反射C.

樹蔭下的光斑——光的反射D.

海市蜃樓——光的折射解析: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錯誤;“潭清疑水

淺”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B錯誤;樹蔭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種均勻

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形成

的,屬于光的折射,故D正確。D123456789101112134.

(2023泰州中考)如圖所示,一只水鳥站在水中覓食,圖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

?

形成的,倒影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

像,且倒影看起來要“暗”一

些,是因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處發生了

?而進入水中,人能從不同角度看見

水鳥是由于光照射在鳥身上發生了

?。直

線傳播

折射

漫反射

12345678910111213解析:水鳥的黑影屬于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水鳥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

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虛像;光射到水面時,一部分光線發生了反

射,另一部分發生了折射而進入水中,所以這些“倒影”看起來“暗”一些;人能

從不同角度看見水鳥是由于光照射在鳥身上發生了漫反射。12345678910111213二、光的反射5.

珠寶店內,陳列在柜子里璀璨奪目的鉆石

(選填“是”或“不是”)光

源。上物理課時同學們能從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的板書,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生

(選填“鏡面”或“漫”)反射,這種反射

(選填“遵循”或“不遵

循”)光的反射定律。解析:鉆石自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

字,說明光向各個方向反射,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生漫反射;漫反射同樣遵循光

的反射定律。不是

遵循

123456789101112136.

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原理圖。點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

成38°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光經過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反射

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當液面上升時,光點S'將向

移動,光源S

與它在液面中的像的距離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04°

變小

12345678910111213解析:由“激光與水平液面成38°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可得入射角為90°-38°=

52°。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52°,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

104°。當液面上升時,入射點會上升而向左移動,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變,所以反

射光線與原來的反射光線平行,反射光斑將向左移;光源S與液面的距離變小,像

到液面的距離減小,因而光源S與它在液面中的像的距離變小。123456789101112137.

(2023眉山中考)同學們利用圖甲所示的器材(紙板F可繞ON翻折)探究光的反

射定律。12345678910111213(1)圖乙中,用激光筆沿AO方向入射,當入射光線與平面鏡夾角為60°時,入射角大

小為

;再將紙板F繞ON向后折,紙板F上

(選填“有”或“沒有”)

反射光線,這一步驟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

?。解析:(1)讓光線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根據AO與法線的夾角是入射角,即

為90°-60°=30°;將紙板F繞ON向后折,紙板F上沒有反射光線,此現象說明在反

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30°

沒有

在同一平面內

12345678910111213(2)圖乙中,若讓另一束光線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線沿OA方向射出,這一

現象說明

?。解析:(2)如果讓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可知將反射光線改為

入射光線,光路圖照樣成立,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12345678910111213(3)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一普遍規律,接下來的操作是改變

?

?,多次實驗。解析:(3)只進行一次實驗,根據一次測量就得出實驗結論,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

性,為了得出普遍結論,應改變入射角大小,進行多次實驗,多次測量;(4)圖丙中,保持入射光線AO不變,將平面鏡繞入射點旋轉,使入射角增大10°,則

反射光線偏轉的角度為

?。入射角

大小

20°

12345678910111213解析:(4)如圖,保持入射光線AO不變,將平面鏡繞入射點旋轉,使入射角增大

10°,此時入射角∠AON'=30°+10°=40°;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轉動前入

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AOB=30°+30°=60°;轉動10°后,此時入射角∠AON'

=40°,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轉動后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AOB'=

40°+40°=80°;則反射光線偏轉的角度∠BOB'=∠AOB'-∠AOB=80°-60°=

20°。12345678910111213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8.

身高為1.6

m的小華站在大穿衣鏡前3

m處,通過看自己在鏡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

飾,此時的像高

m;若她以0.5

m/s的速度向鏡子行走了2

s后,則她與她的像

之間的距離是

m。解析:小華身高為1.6

m,依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她的像高也是1.6

m;她以

0.5m/s的速度向鏡子方向行走了2

s,則運動的距離s=vt=0.5

m/s×2

s=1

m,故她

與鏡子的距離是2

m,她與她的像之間的距離是4

m。1.6

4

123456789101112139.

(2023宜賓中考)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請在圖中畫出A點在平面鏡

中的像,并畫出眼睛B通過平面鏡“看見”A點的光路圖。

解析:①作出點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為A在平面鏡中的像;②連接眼睛B和

像點A',交平面鏡于O點,連接AO即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1234567891011121310.

(2023綏化中考)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時玻璃板必須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解析:(1)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實驗時玻璃板必須豎直放置

在水平桌面上;豎直

12345678910111213(2)實驗中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選擇兩支

?的蠟燭,在

玻璃板一側點燃蠟燭A,在另一側將未點燃的蠟燭B放到蠟燭A像的位置,發現它們

完全重合,這說明像與物的大小

?。解析:(2)實驗中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選擇兩支

完全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一側點燃蠟燭A,在另一側將未點燃

的蠟燭B放到蠟燭A像的位置,發現它們完全重合,這說明像與

物的大小相等;完全相同

相等

12345678910111213(3)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一光屏,直接觀察光屏,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這

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解析:(3)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一光屏,直接觀察光

屏,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4)岸邊的樹木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立”的,請解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

?

?。解析:(4)岸邊的樹木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立”的,這是由于水面相當于平放

的平面鏡,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因而看上去是倒影。虛

面相當于平放的平面鏡,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

12345678910111213四、光的折射11.

(2023北京中考)一束單色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B

)A.

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B.

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C.

∠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D.

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和OB射出B12345678910111213解析:根據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應該關于法線對稱,過入射點O作垂直

于界面的垂線即為法線PQ,如圖所示:根據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分居法線兩側,光由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AO

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OC為折射光線,則∠AOP是入射角,∠BOP是反射

角,∠COQ是折射角,故AC錯誤,B正確;根據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若沿CO入

射,將沿OA射出,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2.

(2023湖北中考)小明將裝有硬幣A的空杯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的眼睛在P點看不

到硬幣,如圖甲。小明向杯中緩緩注滿水,弟弟眼睛在P點看到了硬幣在B點,如

圖乙。請你在圖乙中畫出弟弟看到硬幣的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并標出折射角r(保

留作圖痕跡)。

解析:人眼看到的池底A點像的位置,連接人眼與B,與水面的交點O為入射點,連

接AO為入射光線,O到人眼為折射光線,過O點畫出法線,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為折射角。1234567891011121313.

(2023赤峰中考)探究光折射時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如圖所示,使一束光從

甲介質斜射入乙介質,測量并記錄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變光束射向O點的角

度,進行多次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實驗次數1234入射角10°20°30°40°折射角15.1°30.7°48.6°73.8°12345678910111213(1)光從甲介質斜射入乙介質發生折射時,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隨著入

射角的增大而

?。解析:(1)分析表格數據,得出結論是光從甲介質斜射入乙介質發生

折射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做完第4次實驗后,同學們又使一束光從乙介質中以73.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質,

測得折射角恰好為40°,這說明在折射現象中,

?。解析:(2)使一束光從乙介質中以73.8°的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