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技術條件_第1頁
紡織機械技術條件_第2頁
紡織機械技術條件_第3頁
紡織機械技術條件_第4頁
紡織機械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XXXXXXX—XXXX紡織機械通用技術條件本文件規定了紡織機械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要求,標志、包裝、貯存和運輸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紡織機械生產、使用過程。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3384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17780.1-2012紡織機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TQGCML041-2020紡織機械生產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3.2紡織機械紡織機械是把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加工成為所需要的紡織品的各種機械設備的統稱。廣義的紡織機械還包括生產化學纖維的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是紡織工業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其技術水平、質量和制造成本,直接關系到紡織工業的發展。4分類紡織機械制造業分為以下兩類:——整臺機器;——零配件。5要求5.1一般要求5.1.1工藝性紡織機械應能運用機械技術、電氣技術,特別是弱點技術創造出門類繁多、性能各異的加工機器。5.1.2連續性紡織機械應有服從工藝流程的連續性的特點。5.1.3成套性紡織機械的成套性應從屬于工藝性。5.1.4高速度紡織機械應能擁有良好的運轉速度,使得產量提高,從而減少設備的配臺數、縮減廠房面積、節省投資和勞動力,以較少的資金取得較大的結果。宜通過合理地設計零部件結構,采用優良性能的材料和提高加工精度來實現紡織機械的高速度的特點。2T/XXXXXXX—XXXX5.1.5高效率紡織機械的高效率應能在高速度的基礎上加上相應的其他措施實現。5.1.6省維護紡織機械在設計上應充分注意減少維護保養和延長使用壽命,在選用材料和制定熱處理工藝方面經過周密考慮,保證零件的使用壽命長、動作可靠。5.1.7標準化紡織機械應能在滿足不同工藝要求的原則下以盡量簡化的、數值間距分布恰當的主要技術參數作為一組不同容量的機器的設計依據。5.1.8系列化紡織機械在按照按系列化設計的一組機器中有一部分與機器系列參數無關的零件或部件,應能在一定范圍內適用于本系列的各機。另外應設計在不同機種上發揮同樣機能的通用件或通用裝置。5.1.9通用化在機械產品設計中,除應盡量采用通用件、通用裝置、通用單元機之外,還應有意識地將結構布局作適當修正,盡可能多地貫徹通用化原則。5.1.10低能耗紡織機械應具有低散發、節能、少污染等特點。5.1.11低噪聲紡織機械應采用罩殼內壁消音材料、用柔性有齒形的傳動帶取代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提高運動零部件的精度和動平衡性、在高速零件與機架之間加裝消震墊圈等措施來降低噪聲。5.1.12低公害紡織機械應采用低公害的材料。5.2組裝流程及要求5.2.1平臺框架在平臺上組裝軸承殼、橫梁,與兩端大板結合,完成搖擺軸側蓋、主動軸組合,下線進行二次烤漆。5.2.2螺絲安裝應檢查螺絲等級、材質,使用氣動扳手緊固后,再用手動工具回位。需要涂密封膠的螺絲孔均勻涂膠后再鎖緊。5.2.3提綜連桿安裝提綜連桿座安裝位置應按操作規程安裝,15DC-31軸擺動時無沉點,提綜桿與連桿牽手結合。調節15DC-31軸時選用不銹鋼墊片,材質應選用球鐵。15DC-31軸的組合襯套涂滿黃油,開口連桿組裝應用工裝,安裝后應符合要求垂直,并鎖緊,結合須牢固。5.2.4聯軸器聯軸器螺絲應上緊,并涂厭氧膠鎖緊。5.2.5提綜部分清理后的軸承與連桿結合時,打黃油后打膠封蓋,緊固螺絲用力均勻,轉動時無沉點、死點。提綜腳結合時按計劃配比片數,及提綜桿的間距,厭氧膠固定。3T/XXXXXXX—XXXX5.2.6部套18部套安裝后,加工接觸面應到位,定位銷要求符合過盈配合,緊固螺絲,調整離合器連桿安裝后適中,擺動轉動靈活,鏈條垂直,張力控制在1cm之內,皮帶松緊度控制在5mm左右(手壓),齒輪結合齒間間隙保持在0.3mm~0.5mm,加油到油鏡一半為準,要求部套不能滲油。5.2.7水泵安裝凸輪材質及尺寸要求應符合圖紙標準和計劃要求,泵體外觀無沙眼,檢查單向閥安裝方向,凸輪連桿與柱塞接頭結合成一線,無軸向偏差,各油嘴必須添加潤滑油,泵浦連桿往復運動順暢無死點,泵浦凸輪需要涂黃油,泵簧壓力要調節到最低點。5.2.8托布安裝各機型應按計劃要求調整高度到打緯距離,要求托布面水平、邊撐、剪刀、導紗總成必須安裝到位。5.2.9耳絲滑座滑座與對應軸安裝保證同軸度誤差,墊片調整不大于0.5mm,耳絲轉動靈活,齒輪結合齒間間隙保持在0.3mm~0.5mm。5.2.10綜框安裝綜框與綜框調整桿安裝要求垂直一線,相鄰兩片綜框安裝后不能有摩擦,綜框導板距離綜框保持在2mm,綜框導板間及塑料導槽內須加注黃油潤滑。5.2.11凸輪開口綜框8片以上改換綜框導槽,加長機增加輔助支撐。5.2.12剎車部分剎車盤的間隙要保證在0.3mm~0.8mm之間,0.5mm為最佳,周圈須分布均勻,剎車盤需要打螺紋厭氧膠結合,調整皮帶張力手壓5mm左右為宜。5.2.13電氣部分電器線路調整軌道后壓緊固定,線路要求美觀。電氣部分接地電路連續性、絕緣性、耐壓性、安全性能應符合規定要求。5.2.14刺皮輥子安裝安裝時應保持清潔,按計劃要求選用。5.2.15后梁安裝安裝時應保護后梁表面防止刮傷,單、雙梁按計劃要求選用。5.2.16棄邊部分按照不同棄邊調節轉速,以及選擇棄邊部分的種類,皮帶松緊度宜控制在2mm左右(手壓)。5.2.17各種零小部件的組裝緯紗架組裝時應保護零件外觀,防止刮傷,按計劃要求配比。剪刀片安裝時應要求厭氧膠固導紗架51CC按計劃要求選擇數量、大小及材料,紗導打膠固定在導紗眼。滑座組裝時滑動平穩無卡點,三點一線,保證同軸度誤差。耳絲安裝齒距要求0.3~0.5mm,要求轉動靈活,軸承安裝時必須平穩安裝,檢查每一個軸承,要求轉動靈活,無沉點,整體組裝后,轉動要求特別靈活并且無噪聲。5.2.18部件組裝4T/XXXXXXX—XXXX應根據織布品種,決定各種皮帶輪與部套及變速器的轉速比。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安裝時應無沙礫,檢查部套齒輪間距(0.3mm~0.5mm)及齒間嚙合情況,應無死嚙及嚙合不均勻,皮帶松緊度應控制在5mm左右(手壓)。5.3安全要求紡織機械的安全要求應符合GB/T17780.1-2012的相關規定。6標志、包裝、貯存和運輸6.1標志紡織機械的產品標簽應標明以下信息:a)產品名稱;b)產品型號;c)執行標準;d)產品編號;e)生產廠名;f)廠址;g)生產日期。6.2包裝6.2.1紡織機械的包裝應符合GB/T13384的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