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工濕地運行維護技術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人工濕地運行維護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規(guī)定、啟動期運行維護、試運行期運行維護、穩(wěn)定運行期運行維護、特殊時期運行維護和監(jiān)測與記錄。本文件適用于省境內提升改善低污染水體水質的人工濕地的運行維護,其他人工濕地的運行維護可參照執(zhí)行。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50141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CJJ60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HJ355水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CODCr、NH3-N等)運行技術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人工濕地constructedwetland模擬自然濕地的結構和功能,人為地將低污染水投配到由填料(或土壤)與水生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構成的獨特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協(xié)同作用使水質得以改善的工程。或利用河灘地、洼地和綠化用地等,通過優(yōu)化集布水等強化措施改造的近自然系統(tǒng),實現水質凈化功能提升和生態(tài)提質。人工濕地按照填料(或土壤)和水面的位置關系,分為表面流人工濕地和潛流人工濕地。3.2表面流人工濕地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水面在土壤表面以上,水從進水端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濕地。3.3潛流人工濕地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水面在填料表面以下,水從進水端水平或垂直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濕地。潛流人工濕地按照水流方向,分為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和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指進水水平流過填料層的人工濕地;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指進水垂直流過填料層的人工濕地,按水流方向不同又可分為下行垂直流人工濕地和上行垂直流人工濕地。3.4填料substrate為人工濕地植物與微生物提供生長環(huán)境并對污染物起過濾、阻截和吸附等作用的填充材料,包括礫石、沸石、陶粒、火山巖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的其他材料。23.5低污染水體lowpollutedwater達標排放的污水處理廠出水、微污染水體、農田退水及類似性質的水體。3.6微污染水體slightlypollutedwater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等主要水質指標差于GB3838中Ⅲ類標準限值,但不差于Ⅴ類標準限值的水體。3.7預處理pretreatment為滿足工藝總體要求和人工濕地進水水質要求,在人工濕地前設置的生態(tài)滯留塘、沉淀池、格柵等處理工藝。3.8后處理postprocessing根據受納水體功能或用戶要求,在人工濕地出水后設置的消毒、增氧、穩(wěn)定塘等處理工藝。3.9啟動期startupphase人工濕地從開始進水到完成聯(lián)合試運轉的階段。3.10試運行期trialoperationperiod在啟動期后,對人工濕地的性能進行測試和優(yōu)化,達到設計處理效果的階段。3.11穩(wěn)定運行期stableoperationperiod在試運行期后,人工濕地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進入正常運行的階段。3.12表面水力負荷surfacehydraulicload單位時間內進入單位面積人工濕地的水量,m3/(m2·d)。4基本規(guī)定4.1人工濕地進水水質和水量應滿足設計要求,其中進水量日均值不宜高于設計處理規(guī)模的80%。4.2冬季低溫環(huán)境人工濕地應采取保溫或強化處理措施,確保核心功能區(qū)連續(xù)運行。4.3進水為污水處理廠出水時,污水處理廠出水消毒不應采用含氯消毒劑。4.4運行維護人員應熟悉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處理工藝和運行技術要求,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和維護技術要求。4.5制訂運行維護相關管理制度、運行維護規(guī)程并有效執(zhí)行。4.6應建立長期有效的水質、水量監(jiān)測評價制度。5啟動期運行維護5.1人工濕地調試應按照單體調試、局部聯(lián)合調試與系統(tǒng)聯(lián)合試運轉的步驟逐步進行。35.2水位控制5.2.1表面流人工濕地應保持低水位運行,挺水植物種植區(qū)域水深宜控制在10cm~30cm,不應淹沒整株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種植區(qū)域水深不宜超過50cm。5.2.2潛流人工濕地在啟動初期水位宜保持在填料表面以下10cm~15cm;運行至少一個月后,逐步將水位降低至距濕地床底約20cm,以促進植物根系發(fā)展。5.3人工濕地啟動后,宜適當添加安全的微生物菌劑,輔助人工濕地快速形成微生物群落,及時載種濕地植物。5.4進入聯(lián)合試運轉后,進水表面水力負荷應達到最大設計負荷,聯(lián)合試運轉不少于72h。6試運行期運行維護6.1試運行期不應少于3個月,應保證1個月以上的穩(wěn)定運行。6.2水位控制6.2.1表面流人工濕地試運行期,水位應逐步升高至設計水位,并根據水質和水量進行動態(tài)調節(jié),水深宜保持在30cm~60cm之間。6.2.2潛流人工濕地試運行期,初始應采用高水位運行,平均水位宜高出填料表面10cm~20cm,不宜超過30cm,不應淹沒整株挺水植物;植物良性生長后,逐步降低水位至設計水位。6.3試運行期應注意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況,一旦出現死亡應及時補種;同時防止雜草滋生。6.4試運行期人工濕地發(fā)生水棉或其他浮游植物滋生時,應及時進行人工打撈。7穩(wěn)定運行期運行維護7.1預處理設施7.1.1表面流人工濕地進水雜物較多時,宜在進水口附近設置簡易過濾裝置、種植植物過濾帶等措施;潛流人工濕地的進水懸浮物濃度高于20mg/L時,應啟動生態(tài)滯留塘、沉淀池和格柵等預處理設施。7.1.2生態(tài)滯留塘應及時清理沉積物、清除水面漂浮雜物及腐敗植物等,沉積物淤積厚度不應超過50cm,水面應保持整潔。7.1.3沉淀池和格柵等設施運行及維護按CJJ60的規(guī)定進行。只設置單個沉淀池的,清淤期間不宜對池體排空,宜使用小型設備清淤。7.2人工濕地7.2.1水位控制7.2.1.1表面流人工濕地水位應與植物匹配,水深一般為30cm~50cm。7.2.1.2潛流人工濕地水位應按設計要求控制,宜在填料表面10cm以下。7.2.2主體構筑物47.2.2.1每季度應定期對人工濕地主體構筑物進行檢查,如出現裂縫、沉降、漏水和腐蝕等情況,應及時修復并符合GB50141的相關規(guī)定。7.2.2.2每年應定期對人工濕地圍護結構和跌水堰等進行檢查,如發(fā)現坑洞或坍塌情況應及時修整。7.2.3人工濕地植物長期維護應按照附錄A的規(guī)定實施。7.2.4生物控制7.2.4.1雜草控制可采用人工清除或水位調節(jié)等手段,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7.2.4.2藻類控制應注重前期預警觀察與打撈,宜采用增加水體流動形成擾動、種植對藻類有抑制作用的水生植物等措施進行干預。7.2.4.3蚊蠅控制宜采用種植驅蟲草、安裝驅蚊燈、設置捕蠅網等方式。7.2.4.4病蟲害宜采用綠色防治措施,避免使用化學農藥。7.2.5濕地防堵7.2.5.1每日巡視表面流人工濕地情況,檢查進出水節(jié)點淤堵情況,清除淤堵雜物,淤積厚度不應超過50cm。7.2.5.2每日巡視潛流人工濕地填料表面情況,及時清理填料表面雜物和植物殘體。如出現漫流現象,應分析原因并按以下措施及時處理:——當潛流人工濕地出現漫流且面積不超過10%時,宜調整人工濕地運行方式,分區(qū)間歇排空,干濕交替運行;——當漫流面積超過10%但未超過30%時,應監(jiān)測人工濕地堵塞情況,翻松堵塞區(qū)域的填料層,清理填料附著物后復原;——當漫流面積超過30%、出現嚴重堵塞時,需清洗或更換填堵塞區(qū)域填料。對于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應根據進水均勻程度,定期清洗進水端填料或更換填料;對于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應根據堵塞情況,清洗或更換表層30cm堵塞填料。更換填料前,應排空堵塞單元,更換填料應與原填料級配相同。7.2.5.3必要時,潛流人工濕地可采取排空方式,排出脫落的生物膜及淤泥,宜采用分區(qū)依次排空。7.2.6每季度檢查潛流人工濕地填料層沉降現象,超過設計允許范圍時應分析原因并及時修復。7.3后處理設施7.3.1采用紫外線消毒的,應定期清潔燈管,每日檢查消毒設備的運行參數;采用化學消毒的,應控制投加量,做好藥劑管理。7.3.2采用增氧設施的,應每日巡視人工曝氣裝置運行情況,及時清理周邊漂浮物和垃圾;每年應至少開展一次人工曝氣裝置的檢修保養(yǎng)工作。7.3.3采用穩(wěn)定塘的,其運行維護按本文件7.1.2執(zhí)行。7.4配套設施7.4.1應對引排水和集布水系統(tǒng)進行不少于每周一次的周期性巡查,定期清除淤堵物,對存在輸水問題的管(渠)、水泵和閥門等設備及時進行維修更換,確保管道通暢、水泵和閥門等設備運行正常。57.4.2自動化控制7.4.2.1每日檢查控制器、傳感器等硬件的外觀和連接情況,每周清潔散熱部件和傳感探頭,按期校準傳感器。7.4.2.2定期備份控制軟件數據,每周檢查軟件運行日志。7.4.2.3及時調整控制參數,確保人工濕地穩(wěn)定高效運行。7.4.3廢棄物處置7.4.3.1植物殘體宜通過制作有機肥、生物質燃料、飼料等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7.4.3.2浮渣及淤堵雜物可納入當地生活垃圾統(tǒng)一處置。7.5人工濕地出現運行異常時應及時進行處理。人工濕地常見運行異常及建議措施應按照附錄B的規(guī)定實施。8特殊時期運行維護8.1汛期運行維護8.1.1汛期期間,當表面流人工濕地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時,應及時排水,視情況及時清理淤積泥沙;潛流人工濕地應加強預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防止進水懸浮物濃度過高,必要時通過旁路排澇,同時需加大對引排水管(渠)和集布水系統(tǒng)的淤泥、雜物等的清理頻次。8.1.2汛期結束后,需對人工濕地引排水管(渠)、集布水系統(tǒng)、建構筑物等進行全面排查,及時進行搶修;檢查填料的流失和塌陷情況,及時補充和修復;排查人工濕地植物受損情況,及時扶正、補栽和清除植物殘體。8.2低溫環(huán)境運行維護8.2.1表面流人工濕地在進入冰凍期前,宜提升水位至濕地表面以上約10cm~20cm,延長水力停留時間,待表面形成冰蓋后降低運行水位,在冰蓋和濕地表面形成空氣隔絕層。8.2.2潛流人工濕地8.2.2.1進水為微污染水體時,進水溫度低于8℃時可采取以下保溫措施:——將收割的植物均勻覆蓋在人工濕地表面進行保溫,待氣溫回升后及時清運植物殘體;——覆蓋塑料薄膜或搭建溫室大棚對人工濕地進行保溫;——進入冰凍期后,可提升水位至濕地填料表面以上約10cm~20cm,延長水力停留時間,待表面形成冰蓋后降低運行水位,在冰蓋和濕地表面形成空氣隔絕層。8.2.2.2進水為污水處理廠出水時,應做好進水管道的保溫措施,濕地進水溫度不宜低于8℃,同時可采取植物覆蓋、覆蓋塑料薄膜或搭建溫室大棚的保溫措施。8.2.2.3人工濕地低溫運行期間,宜采取強化預處理、多點進水、降低表面水力負荷、延長停留時間等措施。9監(jiān)測與記錄69.1監(jiān)測9.1.1應監(jiān)測進出水的水質、水量,水質指標宜包括水溫、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等;結合人工濕地出水受納水體或回用需求,可增加相應的水質指標。9.1.2宜采用人工監(jiān)測和自動監(jiān)測相結合的方式,優(yōu)先采用自動監(jiān)測。9.1.3人工監(jiān)測頻次每月應不少于2次,自動監(jiān)測的運行維護應按HJ355規(guī)定執(zhí)行。9.1.4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酌情開展生物多樣性的觀測或監(jiān)測。9.2記錄和報表9.2.1每日填寫生產運行記錄,記錄樣表可參考附錄C。9.2.2人工濕地運行維護宜執(zhí)行計劃報表、統(tǒng)計報表和分析報告制度。9.2.3應做好檔案的分類歸檔、存儲和保存工作。7人工濕地植物長期維護方法人工濕地植物長期維護按表A.1提供的方法。表A.1人工濕地植物長期維護方法濕地植物在冰蓋下越冬,應保持正常水位。為使植物根部能接觸空氣,避免長期水淹導致根部缺氧植物開始萌芽,為確保出苗率,此階段禁止工作人員進入,以免造成初植物病蟲害的高發(fā)期,應采取滅殺、提前收割部分植物等措施。對于生長過于密集的植物區(qū)域,進應適當降低水位,使植物根系逐漸適應環(huán)境變化。觀察植物整體長勢,及時清除已經枯萎植株,防每年應進行至少一次收割。表面流人工濕地具備降水條件時應先降低水位,待表層干燥后再收割,不具備降水條件時可采用工具船或人工收割;潛流人工濕地收割前應降低水位,植物殘莖宜保留約8人工濕地常見運行異常及建議措施人工濕地常見運行異常及建議措施按表B.1提供的方法。表B.1人工濕地常見運行異常及建議措施12345雨雪天氣等原因造成人工濕地進水量驟增,應及葉;檢查人工濕地設施運轉情況,合理調節(jié)濕地67檢查布水渠或管道堵塞、布水口淤堵情況,及時清理淤泥、腐敗89積應對倒伏植物折斷、腐爛的部分進行修剪,避免其在水中分解腐應定期檢查,及時清理,建議采用專業(yè)機械設備進行清理。同時位,結合補種睡蓮、荷花、銅錢草等浮葉植觀察填料沉降的位置和范圍,分析沉降原因。如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推動人事工作的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計劃
- 采購與供應鏈協(xié)同風險管理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證券資格考試核心試題及答案分析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測試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自學資源整合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內容深度解析試題及答案
- 整合信息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總結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的變革趨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計分標準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與解讀試題及答案
- 科普講座人工智能
- 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優(yōu)化
- 原材料保質期管理規(guī)定范文
- 新版規(guī)范(2017)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詳細應用)
- 觀光小火車的市場分析報告
- 甲狀腺腫物課件護理查房
- oa系統(tǒng)操作手冊
- 《幼兒園健康》課件精1
- 烈士兒女入團申請書
- 人事檔案移交表
- 裝飾裝修工程質量管理體系與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