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媽媽睡了文本解讀備課方案
7媽媽睡了
備教材教法
文本解讀
《媽媽睡了》講述了媽媽在哄孩子午睡的時候,自己先睡著了。孩子看著熟睡的媽媽,覺得她很美麗,很溫柔,同時也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與勞累。通過孩子觀察熟睡中的媽媽的舉動,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媽媽滿滿的愛;而通過孩子觀察時的想象,也體會到了媽媽對孩子深深的愛。
本課第1自然段描寫了媽媽哄孩子午睡的場景,這是一幅我們常常能見到的畫面。第2~4自然段詳細描寫了睡夢中媽媽的樣子,用3個并列式的段落描寫媽媽的美麗、溫柔和勞累。這三個自然段中有對媽媽熟睡樣子的描寫,有孩子看到媽媽熟睡樣子的聯想,還有孩子看到媽媽熟睡樣子后內心的想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使媽媽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讓人親近。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還穿插了場景描寫,既表現了媽媽睡得很熟,周圍的一切都聽不見了;又營造了靜謐美好的氣氛,讓人感受家的溫馨。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溫柔、好累的樣子。透過作者對睡夢中的媽媽的描繪,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更能感受到孩子對媽媽的愛。
插圖畫了媽媽哄孩子睡覺,孩子沒睡,她自己先睡著了的場景。媽媽睡得好熟,好香,就像文中描寫的一樣,眼睛緊閉,嘴角帶著微笑,烏黑的頭發粘在額頭上,看上去美麗、溫柔,卻也顯得勞累。媽媽的一只手搭在孩子的肩上,好像睡夢中還想著要哄孩子。孩子的眼睛睜得大大的,靜靜地看著睡夢中的媽媽。孩子不吵也不鬧,就是想讓媽媽能好好睡一覺,這是多么體貼媽媽的孩子啊!
課后第二題,可以結合第2自然段的教學來完成。讓學生觀察課文的插圖,說說睡夢中的媽媽美在哪里。結合學生的回答,出示“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烏黑的頭發”“微笑的嘴角"等短語,請學生把這些短語讀正確。在說話和朗讀的過程中,學習詞語搭配,在此基礎上,出示練習題,讓學生嘗試拓展說話,比一比誰說得多。
教學策略
1.認寫字詞
會認字,“發”是多音字,讀fà,可以組詞為“頭發、白發";另一個讀音為fā,可以聯系“發現、發明”等詞語來進行讀音的辨別。識記時,“粘、哄、潤、累、吸、汗、額"是形聲字,宜借助聲旁和形旁歸類識記。如“粘”是由“米"和“占”組成的,“米"是形旁,表義,“占”是聲旁,表音,意思是用膠水或糨糊等把一種東西膠合在另一種東西上,在課文中指汗水把頭發粘在額頭上。“先、閉、緊、等、沙"是會意字,宜根據會意字的特點來歸類識記。如“閉”,金文字形的上部是左右兩扇門,下部是“十”,表示“門閂”,關上兩扇門,再插上門閂,這就是“閉"的意思。所以“閉”的本義是關,關門,引申為堵塞、阻絕等。理解“先、緊"還可以采用“找反義詞”的方法,如:“先—后"緊—松”。
會寫字,“哄、臉、沉、沙"是左窄右寬的字,“閉”字“門字框”,左邊短右邊長。“發”的筆順提示:第二筆撇和第四筆捺都要寫得舒展,同時第三筆橫撇要內收。“窗"的穴寶蓋要蓋住下面的“囪”,“囪"里面是長點,且要出頭。
2.閱讀理解
本文是一篇寫人的短文。課文以一個孩子的口吻敘述了午休時的所見所感,用生動細膩的文筆描述了睡夢中的媽媽是美麗、溫柔、勞累的,表達了母子之愛。全文注音并配以插圖,有助于學生識字、朗讀、積累語言及體會親情的溫暖。課文第1自然段可以讓學生交流一下:為什么媽媽哄“我”睡覺自己卻先睡著了?為什么媽媽會睡得那么熟,那么香?通過問題討論,讓學生初步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勞累。第2自然段可以抓住“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這三個短語,來感受媽媽的“美麗”。第3自然段需重點理解“溫柔"的意思,可以聯系生活提問“你覺得誰也很溫柔”來加深學生對“溫柔"的理解。抓住省略號,引導學生想象媽媽還會在夢里想到什么,所以臉上掛著微笑。第4自然段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討論:從哪里可以看出媽媽好累?媽媽做了什么會這么累?可以請學生聯系日常生活,說說自己的媽媽為家里人都做了些什么。在理解文本和體驗情感的基礎上,朗讀體會媽媽的辛苦與勞累。值得關注的是,課文第2~4自然段,結構相似,第一句話都是描寫睡夢中媽媽的樣子的,其他句子都是圍繞第一句來描寫的。可以在學習了第2~4自然段后,請學生整體讀一讀這三段,引導學生發現這三段結構的相似之處。
3.積累表達
朗讀課文。說說“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與辛勞,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積累運用“的、地、得"字的短語。
4.類文遷移
教學第二課時“總結交流,拓展延伸”板塊時,可遷移類文《借生日》。引導學生品讀類文,找出類文和課文共同點是從孩子的角度表達對媽媽的愛的文章,通過比較類文和課文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體會到孩子對媽媽的愛,并以此聯想到自身,學會體會媽媽的辛苦,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關心和孝敬媽媽。
備教學資源
1.“的、地、得"的區別和使用方法
“的、地、得”的正確讀音與使用需從掌握詞性、詞義和詞間關系入手。
實詞“的”,讀dì,如“有的放矢”。這里的“的"是名詞,目標的意思。實詞“地”是名詞,如,土地、地點。實詞“得"是動詞,表示得到。如,他今天得到了一張獎狀。這里“得”的讀音應是dé,而不是de。
“的"地”“得"為虛詞時,則不能充當句子的主體成分,只能和其他的詞連在一起作定語、狀語或補語。但這時都有一定的結構特點可循:“的”的結構特點是必須和它前面的詞構成一種固有的形式(“的"字結構)來修飾、限制和說明后面的名詞或代詞,使前后構成一種“定名關系”。此時,“的"即為定語的標志,應讀de。如:剛剛建成的這所學校就是殘疾人培訓學校。“地”的結構特點也必須和它前面的詞或詞組構成一種特有形式來為它后面的動詞服務,構成“狀動關系"。如:他認認真真地寫。此處的“地”便為狀語的標志,應讀de。“得"為結構助詞時,必須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后,帶著它后面的詞語為其前的動詞或形容詞服務,即作動、形、謂語的補語。如:看得清清楚楚、白得刺眼。此處的“得”便為補語的標志,應讀de。把握下面三點,對于“的、地、得"的正確讀音和使用是有裨益的:
(1)注意區分詞性,即注意它們在句子中是起實詞作用還是起虛詞作用。實詞則讀實詞的音,分別讀作dì、dì、dé,虛詞則一律念輕聲de。
(2)注意它們在句子中的作用,即起主體作用還是起輔助作用。如起主體作用,則為實詞,就按實詞來讀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僅起輔助作用,便為虛詞,應按虛詞的讀音和使用來處理。
(3)注意它們所處的位置以及與其他詞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他們的關系處理得很好,同學之間的友誼也迅速地融洽了。在這一復句中,前一分句的“很好”,通過“得"構成謂語動詞的補語,說明“怎么樣”。此處的“得”,不起實詞表義作用,僅起輔助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記錄管理系統標準化實施計劃
- 班級課程輔導的安排計劃
- 班級角色與責任分工計劃
- 2025年1月份自動售貨機蓄電池防盜報警合同
- 2024年10月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權屬劃分特別約定
- 教學研究與反思計劃
- 班級禮儀教育的實施計劃
- 2025-2030中國防反射和防指紋涂層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長柄園藝工具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鍋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社區共治共建共享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300字
- 軟件代碼審計與測試作業指導書
- 上消化道出血護理疑難病例討論記
- 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票機
- 環境設計專業考察課程教學大綱
- 2024版互聯網企業股東合作協議書范本3篇
- 企業環保知識培訓課件
- 110kV立塔架線安全施工方案
- 完形填空-2025年安徽中考英語總復習專項訓練(含解析)
- 《歲末年初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提示》專題培訓
- 商混站(商品混凝土公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方案全套資料匯編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