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迷娘(之一)》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迷娘》(之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借助“知人論世"和“意象”兩把鑰匙解讀欣賞詩歌;
了解本詩“復沓疊唱"的結構特點。
學習過程
一、導入
這是一首被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譜曲達百次以上的詩歌。這是一部用了五十多年寫成的“教育小說”中的一首詩歌。這是一首被海涅稱為“一支寫出了整個意大利的詩歌"。
二、知人論世
知人:
歌德(1749—1832),德國詩人、劇作家、思想家。
恩格斯曾經評價他為“最偉大的德國人”,他不僅是德國文學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杰出作家之一。歌德的創作生涯跨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前后,始終體現著時代的精神。他在詩歌、戲劇、小說等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論世:
《迷娘》創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的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中,作為小說人物迷娘的唱詞。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是一部覆蓋了德國18世紀70年代社會各階層,囊括藝術、政治、宗教各種領域的小說,其內容之豐富可謂包羅萬象,在這部小說中,歌德塑造了形形色色性格鮮明的人物,其中迷娘這一人物形象尤其引人關注,施雷格爾曾經評價她在這部小說中的重大意義,說她是“這部偉大作品的內在發條"。她來自意大利,早年被人拐賣到德國,流落在一個馬戲班里,備受虐待和摧殘,十三歲時被威廉搭救,在威廉的呵護和養育下出落成窈窕少女。她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卻擁有異于常人的舞蹈和音樂才能,她始終對自己幼時朦朧記憶中的意大利懷有深深的思念和渴慕,又對養育她的威廉懷有難以言明的戀慕情愫,最終由于兩種渴望都無法實現而郁郁寡歡,染病而亡。
這首詩出現在小說第三卷第一章,當時威廉已經決定要離開那個令他迷惘的戲班團體,可也舍不得迷娘,決定以父親之責帶她上路。在確定能否繼續跟隨威廉同行的前后,“迷娘”表現出了極大的反差,前是痛楚難忍、四肢痙攣、全身癱瘓,可想而知威廉的離去對她來說是巨大打擊;后是滿臉欣喜,心神安定。平日沉默的“迷娘"在顛沛流離之后形成了隱秘的性格,在此之前她對自己心事絕口不提,這是“迷娘”第一次對威廉吐露心聲,在歌中她描繪了記憶中曾經生活的故鄉意大利。
這首詩寫于1782年11月至1783年之間,亦即歌德前往意大利之前,因此可將其看作歌德對素未游歷過的南方國度的想象。其中虛構與想象的成分勝過了作者對意大利的真實了解,比如歌德對旅途中第三節艱險路途的描寫則主要借鑒了他1775年和1779年的兩次瑞士之旅。1775年,歌德在日記中曾經這樣描繪瑞士的山區(阿爾卑斯山)景象:
“雪、光禿禿的懸崖、沼澤、颶風、烏云,瀑布聲深寂蕭索,駑馬奔嘯,荒蕪如臨死亡之淵,其上白骨橫陳。霧氣氤氳的湖面……那里大抵被稱作龍潭。"
三、誦讀賞析
找意象——品意境——懂情感
(一)誦讀詩歌,完成以下表格:
詩歌選取的意象營造的意境表達的情感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探討如下:
詩歌選取的意象營造的意境表達的情感
第一節檸檬花、綠葉、橙子、藍天、和風、桃金娘、月桂寧靜、美好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國之思的寄托,表達了濃郁的思鄉之情。
第二節成行的圓柱、輝煌的廳堂、寬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明朗、敞亮通過描寫幼年時生活的房子,抒發了迷娘對故國的眷戀之情。
第三節云徑、山崗、驢兒、霧、巖洞、危崖、瀑布神秘、險峻寫出了迷娘想象中回鄉路途的崎嶇艱險,更表達出她渴望返回家鄉的堅定執著。
(二)主旨情感歸納
《迷娘》以最委婉優美的形式,表達了歷經坎坷的迷娘對威廉的愛,對故鄉的思念,對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她執著、深摯、哀婉而美好的心聲。詩篇既是寫迷娘對故國的思念,深層次里也以象征和喻義的形式反映了歌德對藝術本質的解讀和對意大利民族性格的感受。歌德通過對迷娘的塑造折射出了他所體會到的意大利的藝術、民族特性、歷史和命運,并且讓迷娘對精神故鄉的渴望升華為超越現實的永恒,抒發了歌德對于人類精神發展所可能達到的一種完美境界的向往。在這個層面上,這首詩也獲得了更為普遍、更為深刻的意蘊內涵。(三)難點探究
1.如何理解詩中的三個稱呼“愛人”——“恩人"——“父親”
觀點一:
“愛人"恩人”“父親"是同一個人,即威廉·邁斯特。
迷娘在內心深深地愛著他,可是又知道自己的愛情是無法實現的,于是就從“愛人”轉而稱呼他為“恩人"父親”。
愛人,代表了迷娘對威廉·邁斯特濃濃的愛意;恩人,則代表了迷娘對威廉·邁斯特深深的感激;父親,則帶來一種威嚴感,一種庇護感,代表了迷娘對威廉·邁斯特緊密的依賴。
從感情上看是一種遞進關系,這種熾熱的愛又和思鄉之情扭結在一起,讓兩種感情都得到了升華和強化。
觀點二:
“愛人"恩人”“父親"是三個不同的人。
從迷娘對威廉·邁斯特的感情來看,她對威廉·邁斯特的感情是愛情,不大可能把這種感情升華為對“恩人”“父親"的感情。
從詩歌三節所寫的內容來看,第一節選取了“桃金娘”這種象征愛情的意象,愛人即威廉·邁斯特;第二節寫迷娘可憐的身世,“恩人"應該指撫養她長大成人的人;第三節虛寫迷娘返回故國途中所見到的景象,迷娘即將回到故國,“父親”應該是指帶她回國的人。
2.詩中“愛人"恩人”“父親"這三種稱呼的轉換有什么作用?
這首詩是以向知心人傾訴的形式完成的。傾訴人是迷娘。從“愛人”到“恩人"再到“父親”的稱呼的轉換,體現了迷娘對威廉·邁斯特復雜、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這種情感既哀怨,又美好。詩歌抒發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從感情上呈遞進關系。同時,這種愛又升華為對父親的愛,并和思鄉之情纏繞在一起,具有哀怨、含蓄而又深沉的藝術效果。
四、藝術手法鑒賞
比較閱讀: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思考:兩首詩在結構上的相似性。
明確:復沓疊唱
《迷娘》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復沓疊唱的藝術結構技巧。每一節第一句開頭和第五句都采用了詩句反復的手法,“你可知道"加強了詢問力量,增強了想念的程度。
每一節結尾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句式,只在個別關鍵的地方替換一兩個字,這種鋪排方式不僅使詩歌的思想內涵擴大,也表達了想要“前往”的急迫心情。復沓疊唱使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更加熱切和復雜,也使詩歌更具有音樂復唱的旋律美感,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
此外,詩中的對話也產生了顯著的審美效果。以“你可知道……"的詢問起,既是詢問也是傾訴,既引起讀者的好奇心,也強化了迷娘對故鄉的深情。以迷娘應答結,不僅回應了詢問,而且進一步把思鄉之情變為回鄉的行動。歌聲中充滿了急切、向往、憧憬,如此三段重復,情緒一段比一段更強烈。
五、小結
意大利之行是歌德一生的轉折點,他曾屢次在書信中提到自己的“重生”。許多文學史都將1786年的意大利之行看作是德國古典文學的開始。所以歌德用溫柔的筆觸和飽滿的激情刻畫了迷娘這個悲劇人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白金卡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工業氧化鎂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農作物精細化管理的方法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園藝師理論知識試題及答案
- 提升職業教育學校辦學水平的有效路徑與實踐方案
- 提升行政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創新路徑與實踐方法
- 聚焦農資管理的職業經理人考試試題及答案
- 浙江考試題目及答案生物
- 人力資源管理行業未來趨勢解析
- 高校輔導員人才培養與發展試題及答案
- GIS軟件工程第章 GIS軟件工程的方法
- 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
- 2019年遼寧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表(一)
- x-y數控工作臺機電系統設計
- 《地基基礎-基樁靜荷載試驗》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電子物證專業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質量檢驗控制流程圖
- 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知識總結
- 2022年江蘇對口單招市場營銷試卷剖析
- 【課件】第7課 西方古典美術的傳統與成就 課件高中美術魯美版美術鑒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