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在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梳理文章內容和結構。體會文章深邃的思想。2.品味文章語言的魅力,揣摩其深層意蘊。
3.理解作者的時代使命和個人抱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解說題目:“《人民報》創刊紀念會"是發表演說的場合,“演說”是文章
的體裁,演說人是馬克思。
二、詳解標題
1.簡要介紹寫作背景。
“人民報"是憲章派的周報,1852年5月由憲章運動的領袖之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瓊斯在倫敦創辦。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常為該報撰稿,同時還對該報的編輯工作給以幫助。該報除了刊登馬克思和恩格斯專為它撰寫的文章外,還從“紐約每日論壇報”上轉載他們的重要文章。在這個時期,該報始終捍衛工人階級的利益和宣傳社會主義思想。瓊斯和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接近,曾經使馬克思和恩格斯停止為“人民報"撰稿并使他們和瓊斯的關系一度破裂。1858年6月該報轉到了資產階級實業家的手中。
1856年4月14日,在《人民報》創刊四周年宴會上,馬克思作為流亡倫敦
的外國革命人士代表,發表了這篇演說。2.文學常識。
演說,又叫演講,是指在公眾場合,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為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
演講稿就是演講前準備或演講后整理出來的文稿。為提升演講效果,準備演講稿時要注意:
要有針對性,做到“心中有聽眾”。要充分考慮聽眾的特點、需求等,以此來確定演講的主題、內容和語言風格。
注意寫好開頭,吸引聽眾的關注??梢詮膯柡蚧蚋兄x語開始;可以由演講的緣起、現場的氛圍等引入;可以開門見山;還可以提出問題。
明確表達觀點,把思路展現出來。用提示性詞語、關聯詞語和過渡性語句來提示自己的思路,將其更直接、更清晰地呈現出來。
精心設計結語,提升演講的效果。可以重申觀點,加深印象;也可以提出號召,鼓舞人心;還可以幽默調侃,逗大家一笑。
著力錘煉語言,增強演講的感染力。總體來說應該盡可能體現口語化、大眾化的特點;多用短句,少用結構復雜的長句。
3.簡要介紹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1818—1883),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奠基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生于德國萊茵省特里爾城,卒于倫敦。
1842年4月開始為《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成為該報編輯。1843年10月,在巴黎與盧格籌辦《德法年鑒》雜志。
1
1844年,改造《前進報》,使其成為革命報紙。1847年,為《德意志-布魯塞爾報》撰稿。
1848年,在科隆創辦《新萊茵報·民主派機關報》。1849年,創辦《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雜志。
1852~1856年,為英國憲章派周報《人民報》撰稿。1852~1861年,為《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
沒有人具有比他更高的明確表述自己思想的才能。
中心問題提出時他力求簡短,然后用較長的解釋來說明它,竭力避免使用工人們不懂的話。
——威廉·李卜克內西《回憶馬克思恩格斯》
三、研讀文本,理清脈絡
1.解讀第一段。原文:
那些所謂的1848年革命,只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歐洲社會干硬外殼上的一些細小的裂口和縫隙。但是它們卻暴露出了外殼下面的一個無底深淵。在看來似乎堅硬的外表下面,現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動蕩起來,就能把由堅硬巖石構成的大陸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無產階級解放這個19世紀的秘密,本世紀革命的秘密。
解讀:
(1)圈畫本段重點信息。
1848年革命暴露了無底深淵;現出了汪洋大海;宣布了無產階級解放。
(2)了解1848年革命。
指1848至1849年在歐洲許多國家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1848年革命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鍛煉了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馬克思主義和后來歐洲工人運動及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3)分析第一句話。
微不足道:是說“1848年革命"非常藐小,作用微弱,不值得一提。干硬外殼:比喻,指歐洲社會制度是專制的、僵化的。
細小的裂口和縫隙:比喻,指“1848年革命”反抗封建專制制度取得了一點成績,打開了一點缺口。
“1848年革命"有許多國家參與,這場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對歐洲的影響很大。但可能基于對其成果的判斷,也可能基于演講效果的需要,馬克思認為其“微不足道”,開篇的這句話應該足夠吸引聽眾了。
(4)分析第2、3兩句話。
但是:正在聽眾思索“微不足道"時,作者話鋒一轉,立刻再次引起聽眾的高度警覺。
似乎:寫出歐洲社會制度的外強中干。
無底深淵、汪洋大海:透過1848年革命,我們可以感受到歐洲大陸蘊藏著強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力量,“無底深淵”“汪洋大海"寫出革命潛藏的能量之大、影響的范圍之廣。
(4)分析“吵吵嚷嚷、模模糊糊”。
無產階級經歷了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和它的存在
2
同時開始的。
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商業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定;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不斷的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沖突的性質。
無產者組織成為階級,從而組織成為政黨這件事,不斷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競爭而受到破壞。但是,這種組織總是重新產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強大,更堅固,更有力。
舊社會內部的所有沖突在許多方面都促進了無產階級的發展。
——節選自《共產黨宣言》
這兩個詞,一方面指出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之間有爭論,另一方面指同一階級(無產階級)內部也有爭論。用“吵吵嚷嚷"模模糊糊”這兩個詞語,準確的寫出無產階級斗爭過程中各種思想流派的爭論,以及在爭論中思想不斷由模糊變得清晰的過程。
(5)小結整段。
盡管由資產階級主導、無產階級參與的1848年革命以失敗告終,但馬克思敏銳地發現,無產階級有能力肩負起革命的重任,也應該肩負起革命的重任。
語言表達上,馬克思用“微不足道"但是”等詞語提起聽眾的注意力,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闡釋道理。馬克思在演講的開頭這樣表達,更切合慶祝的氛圍,更能鼓舞士氣。
2.解讀第二段。原文:
的確,這個社會革命并不是1848年發明出來的新東西。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但是,盡管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大氣把兩萬磅重的壓力加在每一個人身上,你們可感覺得到嗎?同樣,歐洲社會在1848年以前也沒有感覺到從四面八方包圍著它、壓抑著它的革命氣氛。
解讀:
(1)圈畫本段重點信息。
這個社會革命(無產階級革命)不是1848年發明出來的新東西。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比(1848年的)革命家更危險。
歐洲社會也沒有感覺到革命氣氛。
(2)理解第一句話。
“的確"一詞緊承第一段“無產階級革命”在“吵吵嚷嚷、模模糊糊"中發生。不是“新東西”,說明是社會本來就有的“舊東西"。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承接第一段,肯定“社會革命”早就發生過,比如在1848年之前,英國、法國就發生過無產階級革命;另外一層意思是無產階級革命不是1848年發明的,是由工業革命引起的。這樣,自然過渡到下面的內容。
(3)理解第二句話。
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是工業革命的典型代表。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是1848年革命的參與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工業革命比革命家(社會革命)更危險。
(4)理解第3、4兩句話。
這兩句話用類比的方式,指出歐洲社會在1848年以前,沒有認識到工業革命的強大力量。指出新的革命必將到來的歷史趨勢。
3
(5)小結整段:
演講到這里,聽眾應該可以認識到工業和科學的革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這種影響要遠遠大于社會革命,這種影響將引發更大規模的社會革命。
馬克思指出革命即將到來的歷史趨勢,為下文做下鋪墊,將演講引向深入。
四、拓展探究
1.比較以下兩個句子在表達效果上的差異。
(1)那些所謂的1848年革命,只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歐洲社會干硬外殼上的一些細小的裂口和縫隙。但是它們卻暴露出了外殼下面的一個無底深淵。在看來似乎堅硬的外表下面,現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動蕩起來,就能把由堅硬巖石構成的大陸撞得粉碎。
(2)1848年的革命是件小事,大家蘊藏的力量是強大的,可以破壞歐洲社會體制。
微不足道,與1848革命的巨大影響造成了強烈的反差,讓聽眾產生疑惑,從而引發其繼續傾聽演說的欲望。
“干硬"是比喻,表現出歐洲社會制度是專制的、僵化的。
“細小的裂口和縫隙”,表明無產階級革命反抗專制制度取得了成就,但是這成就還不夠,還不足以改變太多。
“無底深淵"動蕩”寫出革命的潛藏能量之大;寫出革命的范圍之廣、壯闊。
“撞得粉碎"寫出革命可以摧毀歐洲整個的社會政治經濟體制。既是對革命的預言,又是對革命的鼓勵,點燃了在場的和不在場的革命者的激情。
整體來說,第一組句子更有感染力、震撼力和鼓動性。
2.在這篇演講詞中,作者為什么首先從1848年革命談起?
(1)形成落差,吸引聽眾。
在歐洲,19世紀中葉是一個崇尚革命、追求革命、推動革命的時代,是一個被革命氣氛從四面八方包圍著、壓抑著的時代。發表演講時,近代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經過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來。馬克思首先從1848年革命談起,稱這場革命“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歐洲社會干硬外殼上的一些細小的裂口和縫隙”。此時,1848年革命的壯烈場面、浩大聲勢還深深印在聽眾的心中。因此,從聽眾的接受心理來看,馬克思對1848年革命的這種評價就與聽眾的接受期待產生了巨大的落差,從而從一開始就緊緊地抓住了聽眾。
(2)形成對照,突出無產階級革命。
在這篇演說詞里,馬克思意欲以1848年革命來對照反襯由它“宣布"預示的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他把無產階級解放運動喻為“一片汪洋大?!保坏┧鼪坝縿邮幤饋?,“就能把由堅硬巖石構成的大陸撞得粉碎"。馬克思把1848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將來的無產階級革命以比喻性的評價對照起來,這就把后者的宏偉氣勢、重大意義藝術地展示在聽眾的面前,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4
第二課時
一、解讀第三段。原文:
這里有一件可以作為我們19世紀特征的偉大事實,一件任何政黨都不敢否認的事實。一方面產生了以往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想像的工業和科學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卻顯露出衰頹的征兆,這種衰頹遠遠超過羅馬帝國末期那一切載諸史冊的可怕情景。
解讀:
1.圈畫本段重點信息。
19世紀的事實:產生了工業和科學的力量;顯露出衰頹的征兆。2.這一事實說明了什么?
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社會所擁有的生產力已經不能再促進資產階級文明和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的發展;相反,生產力已經強大到這種關系所不能適應的地步,它已經受到這種關系的阻礙;而它一著手克服這種障礙,就使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陷入混亂,就使資產階級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脅。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
——節選自《共產黨宣言》
生產力得到空前發展;生產關系愈加惡化。3.理解整段。
“這里有一件……事實”兼有過渡和強調的作用。
上一段談到工業革命,這一段將其過渡到工業革命發展到19世紀,社會表現出“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特征。
在這里既是強調“一方面……另一方面”所闡述的當前社會呈現出的主要矛盾,也是強調前兩段中“無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這一信息。
二、解讀第四段。
原文:
第一層:
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財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種奇怪的、不可思議的魔力而變成貧困的源泉。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愈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明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現代工業和科學為一方與現代貧困和衰頹為另一方的這種對抗,我們時代的生產力與社會關系之間的這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爭辯的事實。
解讀:
1.圈畫本段重點信息。
5
這一層次用總分總結構,談到如下信息:
事物正面反面總結
機器減少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現代工業和科學與現代貧困和衰頹的對抗生產力與社會關系的對抗顯而易見、不可避免和毋庸爭辯
財富的新源泉帶來財富引發貧困
技術勝利敗壞道德
人類愈益控制自然愈益成為奴隸
科學閃耀純潔光輝以愚昧無知的黑暗為背景
發明和進步使物質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讓人的生命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
2.理解本層。
本層次采用總分總的結構,舉例分析了“我們這個時代”存在“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爭辯的"對抗”。
這一層次又與第三段緊密銜接,是對第三段提出的當前社會呈現出的主要矛盾的具體闡釋,并總結為“生產力與社會關系"的矛盾。“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爭辯的”寫出這一矛盾的必然性。
第二層:
有些黨派可能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黨派可能為了要擺脫現代沖突而希望拋開現代技術;還有一些黨派可能以為工業上如此巨大的進步要以政治上同樣巨大的倒退來補充??墒俏覀儾粫J錯那個經常在這一切矛盾中出現的狡獪的精靈。我們知道,要使社會的新生力量很好地發揮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來掌握它們,而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機器本身一樣,是現代的產物。在那些使資產階級、貴族和可憐的倒退預言家驚慌失措的現象當中,我們認出了我們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兒羅賓,這個會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榮的工兵——革命。英國工人是現代工業的頭一個產兒。他們在支援這種工業所引起的社會革命方面是不會落在最后的,這種革命意味著他們的本階級在全世界的解放,這種革命同資本的統治和雇傭奴隸制具有同樣的普遍性質。我知道英國工人階級從上世紀中葉以來進行了多么英勇的斗爭,這些斗爭只是因為資產階級歷史學家把它們掩蓋起來和隱瞞不說才不為世人所熟悉。
解讀:
(1)圈畫本段重點信息。
一些黨派驚慌失措:痛哭流涕、拋開現代技術、政治上倒退。無產階級:工人革命。英國工人階級開展了英勇的斗爭。
(2)理解本層。
本層次首先介紹了一些黨派面對生產力與社會關系對抗時驚慌失措的表現,接著指出無產階級在面對同樣問題時革命的姿態,在此基礎上,引出英國工人階級的英勇斗爭的事實。引用莎士比亞戲劇形象說明問題,既風趣幽默,又拉近了與英國聽眾的距離。
第三層:
為了報復統治階級的罪行,在中世紀的德國曾有過一種叫做“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畫上了一個紅十字,大家就知道,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決?,F在,歐洲所有的房子都畫上了神秘的紅十字。歷史
6
本身就是審判官,而無產階級就是執刑者。
解讀:
第三層,馬克思用“菲默法庭"來比喻,19世紀歐洲正在經歷一次考驗,工業進步必然引起社會革命。“現在歐洲所有的房子都畫上了神秘的紅十字”表明,現在歐洲每個人都在經歷著這場革命,每個人都無法回避。“歷史本身就是審判官"形象地寫出歷史最終會對正確和錯誤做出選擇判斷,對統治階級的罪行一定會進行判罰?!岸鵁o產階級就是執行者”是說歷史最終一定由無產階級來決定,無產階級一定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總結回顧。
這篇演講詞雖然不長,但邏輯嚴密、推斷合理,有強烈的感染力,演說的中心觀點是無產階級在社會革命中起主要作用,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尖銳矛盾下,最終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共產主義。但作者并未直接拋出這一觀點。開篇先由1848年革命談起,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不足引出無產階級革命。接著作者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指出社會革命由來已久,“并不是184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潔公司 員工 合同標準文本
- 中介地皮廠房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跨境電商物流空運合同
- 五座汽車租賃合同樣本
- 公司向政府借款合同樣本
- 體育館維修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改建建筑合同樣本
- 修路合伙合同樣本
- 乙方廣告銷售合同樣本
- bot水務合同樣本
- 網絡安全應急處置工作預案
- 住宅物業消防安全管理 XF1283-2015知識培訓
- 軍事理論課件教學
- 《電網生產技改大修項目全過程管理典型案例》筆記
- 七年級下冊數學課件:平行線中的拐點問題
- CJT 206-2005 城市供水水質標準
- 氧氣吸入操作評分標準(中心供氧)
- 入股到別人私人名下協議書
- UG NX12.0基礎與應用教程 課件全套 單元1-8 UG NX 12.0 軟件的基礎知識 - 工程圖操作基礎
- 2023版29490-2023企業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管理手冊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