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招中國古代史知識點測試題及答案中國古代史部分1、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使用打制粗糙的石器,會使用天然火。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生活在長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居民,住著干欄式房屋。3、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居民,住著半地穴式房屋。4、黃帝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中大敗蚩尤,從此結成聯盟,形成日后的華夏族。5、黃帝貢獻: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發明舟車。6、夏朝建立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的結束,奴隸社會的形成。7、西周的分封制目的:為了鞏固統治。等級: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農民、奴隸。8、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陽城,最后一個暴君桀。9、約公元前1600年湯建立商朝,都城亳,盤庚遷殷,最后一個暴君紂。10、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都城鎬京,最后一個暴君周幽王。11、春秋時期著名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12、齊桓公成為第一霸主的原因:(1)盛產魚鹽,經濟富庶。(2)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發展生產。(3)改革軍制,組建軍隊。(4)口號:以“尊王攘夷”為口號。13、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14、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牛耕是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15、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1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展變法。17、商鞅變法內容:①國家承認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④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8、商鞅變法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19、夏朝就有夏歷;商朝一年分12個月。戰國時期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20、春秋戰國之際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一直為中醫沿用。21、戰國末期屈原的代表作是《離騷》;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屈原定為世界文化名人。22、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學說,言行被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23、孔子教育思想(主張):廣收門徒、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謙虛好學、溫故知新等。24、儒家學派戰國時期代表人孟子,主張“仁政”治國,提出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思想。25、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著有《道德經》。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化。26、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27、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深受秦國國君賞識。28、兵家鼻祖孫武,著有《孫子兵法》,軍事格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29、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陽。30、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小篆),加強思想控制-焚書坑儒。31、秦的暴政是秦亡的根本原因。32、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是漢高祖。33、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34、漢武帝的大一統: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議“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思想上: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長安舉辦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經濟上: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軍事上:公元前119年派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35、漢武帝時期儒家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36、昭君出塞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37、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8、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與西域各國的聯系,促使絲綢之路形成。39、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標志著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0、絲綢之路路線: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西亞—歐洲.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41、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從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對世界文化傳播有巨大貢獻。42、東漢時期,張衡制造地動儀—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43、漢代華佗,制成麻醉藥劑“麻沸散”。張仲景(醫圣)著有《傷寒雜病論》。44、208年赤壁之戰,曹操—孫劉聯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45、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曹丕220年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劉備221年稱帝,定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孫權222年稱王(229年稱帝)定都建業國號吳。46、公元383年前秦—東晉,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47、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1)自然條件優越;(2)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3)江南戰爭較少,社會比較安定。48、北魏孝文帝改革內容:學漢語;穿漢服;用漢姓;與漢族聯姻;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49、南朝數學家祖沖之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1000年。50、北朝農學家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51、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著有《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52、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書圣”。53、東晉畫家顧愷之代表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54、北朝時期的石窟代表有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55、581年,楊堅(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56、隋朝滅亡的原因:隋煬帝統治后期,暴虐無道,導致隋末農民起義。57、隋朝大運河的開通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作用: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58、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59、唐太宗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著名的諫臣。60、唐太宗統治時期稱“貞觀之治”。61、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62、唐朝農業方面:農業工具—曲轅犁;灌溉工具—筒車。手工業方面: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63、唐朝商業繁榮:出現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長安城內市為繁榮的商業區,坊是居民宅區。64、科舉制的完善: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武則天增設殿試、武舉;唐玄宗將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65、吐番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66、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67、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68、唐朝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69、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玄奘西行。著有《大唐西域記》一書。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70、唐詩代表:李白詩歌豪邁奔放,清新飄逸被稱為“詩仙”。杜甫的詩歌氣魄雄渾,沉郁悲愴代表作“三吏”、“三別”,他被后人稱為“詩圣”。白居易的詩諷喻社會、詩歌直白如話、通俗易懂。71、宋真宗統治時宋與遼—澶淵之盟;抗金英雄:岳飛。72、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北宋定都東京。趙匡胤就是宋太祖。73、唐朝中后期南方農業的發展的原因:①南方戰亂少;②南遷的中原人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③自然條件的優越;74、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從越南引進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75、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76、北宋前期,金屬貨幣攜帶不方便,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有利于商業發展。77、瓦子:東京城內的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78、北宋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大大促進文化傳播。比歐洲早約四百年。79、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事業。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80、唐朝末期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廣泛用于戰爭。81、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造紙術,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明”。82、西漢司馬遷著有《史記》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83、北宋司馬光著有《資治通鑒》是第一部編年體通史。84、元曲關漢卿代表作《竇娥冤》。85、宋詞代表: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兩宋之交李清照,南宋辛棄疾《破陣子》。86、北宋時畫家張擇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圖》87、宋四家(書法)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88、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尊稱他為成吉思汗。89、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6年元軍占領臨安,南宋滅亡,統一全國。90、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世祖時來華,著有《馬可·波羅行紀》。91、元朝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92、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93、明太祖加強君權措施:①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直屬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獄和軍政。②中央:廢除丞相,撤消中書省,設六部分管朝政。③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④思想上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94、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目的:為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95、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96、鄭和下西洋意義,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97、明朝派戚繼光抗擊倭寇,戚繼光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9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懷抱。99、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后金。1636年,皇太極建立清朝。100、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興“文字獄”。101、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102、17世紀抗擊沙俄,康熙兩次雅克薩之戰,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103、冊封制度:順治帝賜予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104、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105、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管轄整個新疆地區。106、明代從國外引進—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107、“閉關鎖國”的政策影響:①正面: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②反面:使中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不能適時地向外國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逐漸在世界上落伍了。108、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109、元末明初《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110、元末明初《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111、明朝中期《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112、清朝《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113、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秦長城東起遼東,西至臨洮。【中國古代史重點必背】【一】商鞅變法的性質封建制改革;決定變法性質、對社會變革影響最大(起關鍵作用)、確立地主階級統治地位的措施是: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是:建立縣制;對舊貴族觸動最大的是:按軍功授爵。(“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二】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1)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最早提出“為政以德”是,體現了“以德治國”的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儒家思想。著名的教育主張有:溫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2)法家思想創始人韓非子最早提出“法治”,體現了“依法治國”的思想;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秦始皇采納了他的主張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國家。(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體現了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樸素辯證思想。(4)墨子提出“兼愛,非攻”的主張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愿望。最有可能獲諾貝爾和平獎。(5)“斧斤以時令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主張;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和諧。【三】秦朝歷史(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小篆)、貨幣(圓形方孔錢)、度量衡。(2)焚書坑儒: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加強思想統治。【四】兩漢政治、經濟與思想文化(1)“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主張,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2)絲綢之路——西漢時期開辟胡一條商路,西漢張騫作出的貢獻最大。(3)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今“新疆”正式開始隸屬中央。(4)“蔡候紙”指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西漢發明紙)。(5)東漢張衡發明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6)“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及文化(1)208年,周瑜指揮孫、劉聯軍共同抗擊曹操的赤壁之戰,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2)“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北魏孝文帝改革(杰出的少數民族改革家),推行漢化政策:主張用漢語、穿漢服、改漢姓、學漢禮。意義: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3)南朝祖沖之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7位數,領先世界近1000年。【六】隋唐時期(1)“天下轉漕,仰此一渠”、“北通諑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隋煬帝時開鑿的京杭大運河的作用: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國家的統一。(2)“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功德不及漢文帝,更不可浪費民力”“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唐太宗時期:“貞觀之治”;“鏡子”——魏征。(3)“貞觀之風,一時復振”、“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唐玄宗前期:開元盛世(唐朝達到全盛)。(4)“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英國的考試制度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科舉制,誕生于隋朝(隋煬帝時);完善于唐朝;倒退于明朝(八股取士);廢除于清朝末年。(5)“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唐太宗科舉取士,招攬人才。(6)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和親政策),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元朝設立“宣政院”——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7)貞觀年間,日本“遣唐使”學習隋唐封建制度,進行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標志(中國派留學生到日本學習,起源于洋務運動)。1868年日本學習歐美列強的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明治維新——日本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19世紀末20世紀初(1898年),中國學習日本進行戊戌變法,但失敗。(8)“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唐玄宗時,鑒真東渡到日本。(9)2006年中印友好年。唐太宗時,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著《大唐西域記》;明朝鄭和也到達過印度。(歐洲航海家達·伽馬、麥哲倫的航線也經過印度洋)(10)《金剛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與文藝復興有關。(印刷術的兩個發展階段:隋唐雕版印刷術、北宋活字印刷術)(11)“天衣飛揚,滿壁風動”——隋唐時期,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藝術(飛天壁畫)。【七】宋元時期(1)元的疆域“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不及焉”——元朝設立行省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元朝。(2)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琉球(今臺灣)。(3)宋元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高峰期)三大發明——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4)活字印刷術比西方早約400年;(5)“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北宋”發明“指南針”——羅盤針”,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廣泛用于航海,還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6)唐朝中期有“火藥配方”的記載;唐朝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地吊車租賃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合同條款中的格式條款和霸王條款
- 內科體液調節護理
- 皮疹的護理診斷
- 2025年遼寧省本溪市中考二模地理與生物試題
- 2025年風濕免疫理論知識試題
- 醫學倫理與器官移植核心議題
- 小學生流感傳染病防控教育
- 傳染性肝炎防治與管理
- 小兒碘缺乏癥的臨床護理
- 郵政儲匯業務員高級技師理論知識試卷5套(完整版)
- 《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示范課教學課件【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定稿)
- SB/T 10029-2012新鮮蔬菜分類與代碼
- GB/T 6075.3-2001在非旋轉部件上測量和評價機器的機械振動第3部分:額定功率大于15kW額定轉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間的在現場測量的工業機器
- GB/T 26673-2011道路車輛點火系統電氣特性試驗方法
- GB/T 21739-2008家用電梯制造與安裝規范
- GB 21670-2008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GA/T 1275-2015石油儲罐火災撲救行動指南
- 家務服務員理論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
- 交通安全培訓課件-道路交通事故十大典型案例-P
- 投標報名登記表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